APP下载

灵活性和攻击能力,海军装备追寻的目标
——2023 年国外海军装备发展综述(下)

2024-04-01曹卫东

船舶经济贸易 2024年2期
关键词:美海军护卫舰无人

曹卫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

2023 年,国外海军装备发展呈以下情况:一是海军装备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并未因俄乌冲突延宕或大国对抗加剧发生大幅上升或下降,而是重点加强各自装备体系薄弱环节。二是海军装备的灵活性与杀伤力受到更多关注。主要国家海军继续推进舰艇更新换代和下一代平台研制,潜艇注重提升续航力和航速、提高负载灵活性和舰载武器威力,水面舰艇注重多用途能力和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提升。作战平台的多用途化、武器的高超音速化,由此带来海军装备运用的灵活性和攻击能力的大幅提升,正成为多国海军装备追寻的目标。三是基于成熟型号改进设计成为多国海军新装备发展的共同选择。以成熟型号为基础,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和经验,在保持相对稳定的装备发展路线的同时,缩短技术创新的时间,降低研制风险和费用。四是利益相关国家装备通用化程度不断提高,开始从互通、互联、互操作向互换发展。五是无人平台向大型化和体系化发展,可执行任务的范围大幅拓展。无人水面平台的大型化意味着将能搭载更多样化的任务载荷,携带更多的传感器和武器,承担从情报搜集到反潜、反舰、防空等多种任务的能力,其发展动向已引起各国高度关注。六是部分国家相继增加破冰船的数量,增加军事力量在极地活动能力。七是为解决数量与经费的矛盾,部分海军辅助船只按照民船标准建造。

大型水面舰艇提升攻击能力

美国海军的变化

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面临新的改造升级。美国防部的消息显示,从2024 年开始,美国将对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内容包括拆除155 毫米先进舰炮系统,换装射程3000 公里以上、具备5 马赫以上飞行速度的IRCPS 高超音速导弹,这意味着该型舰的打击距离将超过全球国家的驱逐舰。不过,考虑到美海军尚未装备高超音速武器的现状,这款被寄予厚望的科幻战舰届时能否占据绝对优势仍是未知数。

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美国海军下一代大型水面舰将于2025 财年开始采购。美海军官员表示,下一代大型水面战舰将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类似,而不会走当前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风格与发展路线。美海军大型水面舰将重点考虑增加有效载荷、计算和信息能力,以及设计灵活性、舰艇隐身能力。美海军原本计划在2023 年订购第一批新型大型水面舰,但目前已经推迟了订购时间,预计在2025财年授出订单。美海军高官曾提到,大型水面作战舰的需求论证尚处于早期阶段,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证明需要一级大型水面作战舰,以及在面对新兴技术时,新的大型水面作战舰将发挥什么作用。

俄罗斯大型反潜舰

美国海军选择退役部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美海军已考虑取消6 艘最老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延寿计划,这意味着美海军巡洋舰加速退役。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作为航母打击群中的主要防空舰艇,一直有难以维护的弊病,曾出现过从船体开裂到管道和机械系统老化等各种故障,其SPY-1 相控阵雷达也因部件老化存在很大的问题隐患。美海军今后以驱逐舰取代巡洋舰已成现实。

2023 年8 月19 日,美国海军第3 艘阿利·伯克级Flight 3 型导弹驱逐舰“泰德·史蒂文斯”号(DDG-128)在英格尔斯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截至当时,该造船厂已向美国海军交付了35 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该舰作为一种多功能水面舰艇,采取多种设计改装,主要包括装备了AN/SPY-6(V)1 防空反导雷达和宙斯盾“基线-10”作战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性能。

俄罗斯海军的变化

俄罗斯大型反潜舰变身多用途舰。俄海军已对1155 型大型反潜舰(即无畏级驱逐舰)进行升级改造,包括增配防空系统,升级反潜系统并加装现代化声纳站,增加可发射“俱乐部”和Kh-35 巡航导弹的发射装置。该级舰最初设计为大型反潜舰,虽能摧毁敌方潜艇,但无法攻击地面目标,且难以抵抗导弹和飞机攻击,升级改装后,这些能力缺陷都将填补。1155 型首艘改装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反潜舰已交付,将由单一用途变为多用途,兼有打击水面和地面目标的能力。

美国星座级护卫舰

核动力巡洋舰升级改造,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将安装先进的鱼雷防御系统。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表示,由其研发的“包裹-E/NK”先进反鱼雷系统已经完成了各种试验,将安装在包括22350 型护卫舰、20380型轻护舰、升级中的1144.2 型导弹巡洋舰等在内的各型舰船上。此外,每型舰具体的系统版本可能因舰体结构而不同,但其战斗部尤其是MPT 小型反潜战鱼雷和AT 反鱼雷,在其所搭载的各型舰艇上都是相同的。俄海军目前有两艘1144.2 型导弹巡洋舰,即“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彼得大帝”号,前者于2014年开始升级,后者于2020 年开始升级。1144.2 型重型巡洋舰是俄海军舰队最大的水面舰艇之一,长250米,满载排水量26000 多吨,主要装备的是“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该舰升级后将安装“缟玛瑙”和“俱乐部”导弹,以“锆石”高超音速导弹代替“花岗岩”导弹,另外还将配备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以及通信、导航和生命保障系统等。

由于“莫斯科”号巡洋舰在俄乌冲突中损毁沉没,新的大型水面舰艇又没有补充,俄海军实际面临远海作战能力不足等困境。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变化

大力发展大型水面舰艇。日本新一代摩耶级驱逐舰“羽黑”号于2019 年7 月下水,2021 年3 月服役。是日本新一代宙斯盾驱逐舰的第2 艘。 “羽黑”号驱逐舰装备“基线9C”型宙斯盾系统,与以往版本相比,新版宙斯盾系统强化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加装多任务信息处理器,提升空情探测和反导指控性能,配备AN/SPY-1D 型相控阵雷达系统、“标准-2”和“标准-6”型区域防空导弹、“海麻雀”短程防空导弹,防空、海基反导性能明显提升。此外,“羽黑”号还载有“协同作战能力”系统,服役后可与美军E-2D预警机构建协同通道,实现与美海军舰机共享防空目标信息,协同指挥拦截。

俄罗斯11350 型护卫舰

2023 年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称,日本计划建造“宙斯盾系统搭载舰”,排水量2 万吨,128个垂发单元,127 毫米主炮,计划于2027 年入役首舰。

护卫舰加强分布式作战能力建设

美国护卫舰有进有退

1、美国星座级护卫舰亡羊补牢

护卫舰长期以来一直承担巡逻、护航、警戒、侦察等任务。美海军在冷战期间打造的佩里级护卫舰,被认为是护卫舰发展的里程碑。为了伴随美航母战斗群的全球部署,它拥有可观的海上自持力和适航性,排水量高达4100 吨,甚至超过同时期许多国家的驱逐舰。冷战结束后,美海军在“由海到陆”的战略转型中,改用适合在近海活动的濒海战斗舰,全面取代远洋作战的佩里级护卫舰。

而星座级护卫舰是美海军总结经验教训后推出的补救措施,其满载排水量7291 吨,设计使命回归传统,负责与驱逐舰等主力舰艇配合,为美航母打击群的远洋作战提供掩护并以单舰或小编队形式,承担军演、护航、巡逻等日常任务。

星座级护卫舰采用柴电燃联合推进,航速超过26 节,主要武器是一门57 毫米炮、32 单元MK41通用导弹垂发系统、21 联装“海拉姆”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等,并装备有S 波段的AN/SPY-6 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基线10 的宙斯盾作战系统。但批评者认为星座级护卫舰在舰体设计时过于保守,上层建筑缺乏隐身化设计,同时该舰成本控制仍然是问题,单舰造价仍高达16 亿美元,服役时间要等到2026 年。

2、下一代护卫舰FFG(X)最终招标书发布

美海军已发布了下一代导弹护卫舰FFG(X)的最终招标书,旨在建造一级具备高端作战能力的小型水面舰。美海军希望新型护卫舰具备在对抗性环境下实现分布式作战的能力。以此为目标,海军在FFG(X)项目的招标书中,重点强调工业部门的方案需要重视排水量、冷却能力、电力和甲板面积的余量,以便在未来发展中可引入新技术,包括声信号管理、水下探测和超视距作战能力。招标书要求竞标方案应包括“描述舰艇设计的灵活性,能适应作战系统的有效升级,可在不需要切割船体或舰艇入坞的情况下,实现舰艇设备的移除或升级,包括舰壳或拖曳阵声纳升级等。

该标书提出了如下需求:装备雷神公司对空监视雷达,作为主要对空搜索雷达;装备至少32 单元Mk41 垂直发射系统,能发射“标准”2Block IIIC 或RIM-162 型“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并计划装备垂直发射反潜武器;装备基于“宙斯盾”作战系统的COMBATSS-21 作战管理系统;装备协同作战能力数据链;可允许护卫舰与其他军舰和飞机共享目标信息;具备装备8—16 枚超视距反舰巡航导弹的空间、重量和冷却能力余量;可搭载一个航空分队,包括MH-60R“海鹰直升机和“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机;装备水面舰反潜作战系统、AN/SQS-62 变深声纳;装备水面电子战改进计划电子战套件,未来将使用SLQ-32(V)6Block 3;具有装备150千瓦激光武器的空间、重量和冷却能力余量。

新一代护卫舰成为俄海军的主力

1、2023 年2 月7 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22350 型“戈洛夫科海军上将”号护卫舰完成改装后,将加入北方舰队服役。

该舰属中型护卫舰,但其秉承俄海军“重火力”传统,配备了不亚于驱逐舰的强大武器装备。该舰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两套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其中舰艏28 单元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48N6 系列远程防空导弹,或以“一坑四弹”的方式填装9M96E 系列中程防空导弹和9M100 近程防空导弹。而在后方的16 单元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里,则装有“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口径”巡航导弹和“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具备极强的反舰/对地攻击能力。

随着前苏联时代遗留的大型驱逐舰和巡洋舰相继老化,以22350型为代表的新一代护卫舰成为俄海军的主力,其隐形设计以及种类齐全的武器配备代表了俄海军当前最先进的造舰成就,但因吨位有限,限制了该舰的远海作战能力和适航性。

2、改进型护卫舰22350M 将可携带近50 枚巡航导弹

俄罗斯北方设计局已经开始为22350M 改进型护卫舰的研发设计文件,升级后的22350 护卫舰将携带多达48 枚“俱乐部”巡航导弹。据称,升级后的护卫舰排水量计划增加到7000 吨,除了巡航导弹,还将能携带“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并配备一套通用的自动火控系统,大大提高战斗能力。目前22350 型护卫舰的排水量为4500 吨,每艘最多可携带16 枚“俱乐部”巡航导弹。

英法海军积极研制新一代护卫舰

1、英国海军31 型护卫舰相继开工建造

英国政府在国际防务安全设备展览会上宣布,由巴布科克公司和泰利斯公司联合推动的“箭头140”护卫舰设计在皇家海军31 型护卫舰的竞标中拥有成本优势。该型舰共计划建造5 艘,总合同价值预计16 亿美元。首舰“冒险”号于2022 年4 月铺设龙骨,计划2027年入役。2 号舰“活跃”号于2023年9 月铺设龙骨。“箭头140”护卫舰设计排水量5700 吨,远大于最初设想的轻型护卫舰和现役老旧的23 型护卫舰。该型舰的动力系统包括4 个额定功率32.8 兆瓦的柴油发动机,双轴推进,保证最大航速不低于29 节,续航力2900 海里/18 节;舰上将装备带有24 枚新型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博福斯Mk110型57 毫米舰炮,两门博福斯Mk4型40 毫米舰炮,可搭载一架“莫林”直升机或两架“山猫”直升机,采用泰利斯公司的NS1103D 或NS200型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系统,并配备最新版本的TACTICOS 作战管理系统。

2、法国海军干预防御护卫舰即将开工建造

法国海军下一代水面舰艇——干预防御护卫舰(FTI)已开工建造。该项目于2013年发起,2017年公布,用于取代法国计划建造的第9 至11艘多功能护卫舰(FREMM)和现役5 艘“拉法耶特”级护卫舰。该型护卫舰上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包括全数字化平台等,舰长122 米,宽17.7 米,排水量4250 吨。将装备“海火”雷达,“冈鳗”Mk2 舰壳声纳、“卡普塔斯”4(CAPTAS 4)紧凑型拖曳声纳。武备包括8 枚“飞鱼”MM40 Block 3 反舰导弹、16 枚“紫菀”15 和“紫菀”30 防空导弹、1 座76 毫米舰炮、两门20 毫米速射炮和两挺12.7 毫米遥控机枪,4座MU90 鱼雷发射管,舰首保留可装备两座八联装垂直发射管的空间。舰体两侧可各容纳一艘ECUME 多用途突击艇,舰上航空设施可同时容纳并支持一架VSR 700 无人直升机和一架NH90 直升机。干预防御护卫舰计划建造5 艘,首舰计划于2025 年服役,其余4 艘将以每18个月一艘的速度交付。

日本隐身护卫舰下水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新型护卫舰“FFM”首次命名并下水,新舰被命名为“熊野”。“FFM”护卫舰的特点是船体更紧凑、所需的人员配置少于旧型护卫舰,具备排除水雷的能力,该舰2022 年6 月服役。该型舰大量采用隐身技术,配备了一体式综合桅杆,装备有127 毫米舰炮、反水雷任务舱,同时预留了导弹垂发装置安装位置。日本计划2023 年建造10 艘“FFM”护卫舰,未来增加至22 艘。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总数也将从48 艘增加至54艘。“熊野”号全长133 米,标准排水量3900 吨,舰员约90 人。

韩国吨位最大的“忠南”号护卫舰下水

2023年4月韩国吨位最大的“忠南”号护卫舰下水。该舰长129 米,宽14.8 米,以经济航速航行时,航程达8300 多公里,标准排水量3600 吨。该舰貌似大邱级的膨胀版,动力方面沿用了大邱级的柴燃联合动力模式,但因为吨位有所增加,远洋适航性也相应的有所改善。该动力系统由一台燃气轮机、4 台柴油机和两台电动机组成,可使护卫舰达到30 节的最大航速,噪声较小。

舰体结构方面,该级护卫舰采用模块化建造方法,由63 个模块组成。舰体采用航行减阻和箱形梁设计,海上机动能力、战场生存能力有所提升。

武器装备方面,主要武器系统包括舰艏配备的一座127 毫米口径的主炮,两组四联装“海星”反舰导弹发射系统、两组三联装鱼雷发射系统,以及舰艉一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此外,该级舰设计有直升机库,可搭载一架直升机和两艘快艇。

该护卫舰有较强的反潜能力,除了6 具可发射“蓝鲸”反潜鱼雷的发射管和反潜直升机外,该级舰还拥有舰体固定声纳和拖曳阵列声纳,以及可发射“红鲨”远程反潜鱼雷的垂直发射系统。其拥有16 个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位于舰桥前方,具备“一坑4 弹”发射能力,不仅可发射“红鲨”远程反潜鱼雷、“海星”反舰导弹、“海弓”防空导弹和“海龙”巡航导弹。

该护卫舰首次配备了“集成桅杆”,集成有韩国国产的四面固定式S 波段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搜索及光电跟踪系统,能够对空中、海面来袭的目标进行探测,可满足防空反潜对多重目标作出反应的需要。

各国注重发展两栖攻击舰

美国积极探索新的作战概念

1、美国“的黎波里”号两栖攻击舰完成验收试验

2022 年美海军最新一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黎波里”号(LHA 7)在墨西哥湾完成验收试验。期间,美国海军审查委员会对该舰的推进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战斗系统及航空性能等进行了评估。以制空能力为主的“的黎波里”号是美国级两栖攻击舰2 号舰,也是该级最后一艘Flight O 型舰,其特点是扩大了机库面积,增加了舰载机维修设备、飞机部件和保障设备以及航空燃油储量。“的黎波里”号长257 米,排水量约45000 吨,航速超过20 节,采用燃气轮机推进装置、区域配电以及高效的电力辅助推进系统。美海军舰船项目办公室表示,具有大甲板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是一型可搭载F35B 战机和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通用平台,具有极强的远征作战能力和杀伤力,将显著增强美海军的前沿存在和兵力投射能力。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费卢杰”号于2023 年9 月20 日铺设龙骨,该舰是第4 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也是本级第2 艘Flight I 型,其井式甲板设计增强了行动灵活性。该舰还具备额外的物资装载能力及更广泛的指挥和控制能力,使其航空能力达到最大化。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设计用途是支持美国海军陆战队从海上到目标机动,能够迅速向岸投送作战力量,搭载美海军陆战队F-35B 垂直起降战斗机和MV-22鱼鹰运输机。

2023 年11 月,美国海军与英格尔斯造船厂签署1.3 亿美元的美国级大甲板两栖攻击舰先期采购合同,用于尚未命名的LHA-10 材料采购和工程设计工作。

2、首艘圣安东尼奥级正式命名

美海军将圣安东尼奥级Flight 2 型船坞运输舰首舰命名为“哈里斯堡”号(LPD 30),该舰也是该级船坞运输舰的14 号舰。圣安东尼奥级舰将用于替代老化的惠特贝岛级船坞登陆舰(LSD 41—49),主要执行两栖突击、特种作战或远征作战。该型舰长208.5 米,宽32米,航速超过22 节;装备飞行甲板、机库和井型甲板,可编入两栖戒备群,作为航空装备的海上起降平台;配备两栖登陆车及物资,可支撑500 多名海军陆战队员30 天的作战。

3、远征机动基地舰项目进展顺利

美海军蒙特福特角级远程机动基地舰“米格尔基斯”号(ESB 5)在通用动力公司钢铁造船厂命名后,按期交付。该舰是优化的模块化平台,支持各种海上任务,包括特种作战和空中反水雷支援行动,以及人道主义救援和支援传统军事任务。该级舰共包括两型5 艘,分别是“蒙特福角”号、“约翰格雷”号机动登陆平台舰,“路易斯·普勒”号、“赫谢尔伍迪威廉姆斯”号与“米格尔基斯”号远征机动基地舰,目前均已交付。与此同时,新一批远程机动基地舰的建造工作已启动。美国国防部宣布海军已授予通用动力国家钢铁造船厂10.8 亿美元的订单,建造第6、7 艘远征机动基地舰,两艘舰于2020 年开始建造,2023年第二季度完工。

4、美国海军陆战队测试“闪电母舰”概念

美国海军陆战队VMFA -122战斗攻击中队利用“美国”号两栖攻击舰(LHA-6)搭载的13 架F-35B,测试了“闪电母舰”作战概念。其测试的F-35 数量达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并在两周内测试了出动架次率、飞行甲板周期以及多舰协同控制,后续还将持续验证该概念。美海军高官表示,“闪电母舰”(Lightning Carrier )概念将在一艘两栖攻击舰上部署20架F35B“闪电II”战斗机进行试验,此前还完成了对“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第121 战斗攻击中队的10架F-35B 战机的操作演练。这种“闪电航母”概念当前最主要的缺陷是缺少空中预警和加油能力,需要美海军专门为两栖舰上较小飞行甲板开发新的能力。美海军目前正在发展一种空中加油能力,可安装在MV-22“鱼鹰”倾转翼飞机上为F-35B 加油。

俄罗斯增购11711 型登陆舰

俄海军新增订购两艘11711 型伊万格伦级大型登陆舰,用于替换过时的1171 型和775 型舰船。涅夫斯基设计局于2018 年曾向海军提交了一份升级11711 型登陆舰的项目计划,使其具备更好的宜居性、适航性和运行质量。11711 型登陆舰的排水量将增加至8000 吨,将配备更大功率的发动机。11711 型登陆舰的第3、4 号舰已于2019 年4 月开工建造,与首舰不同的是,它们搭载了卡-52 攻击直升机,以及改变了上层建筑的结构,增加了主尺度。

韩国启动新一代两栖攻击舰设计

韩国在发展独岛级两栖攻击舰首舰的基础上,2 号舰“马罗岛”号于2018 年下水,2020 年服役。“马罗岛”号在平台设计方面与“独岛”号类似,但配备了不同的传感器和武器装备,包括用ELM-2248 多功能监视雷达取代了SMART-L 多波束雷达,以SPS-550K 三维空中和地面监视雷达取代MW08 监视雷达等。位于“独岛”号上层左舷的飞行控制操作中心也被重新安置到最后方,以便更好的看到从舰尾靠近的飞机。武器方面安装了韩国垂直发射系统(K-VLS),可发射K-SAAM 地对空导弹以及两个20 毫米口径的近防武器系统,分别安装于舰首的甲板上,以及舰尾的凹陷基座上。

韩国海军与韩国现代重工集团签订了一份合同,为其可搭载F-35B战机的新一代两栖攻击舰进行设计。该项目又称为LPX-II 项目,是韩国LPX-I 舰船(即“独岛”级两栖攻击舰)的进一步发展。据韩联社报道,现代重工将在准确技术参数与技术确定之前,先向韩国海军交付一型“大型甲板”登陆舰概念设计。新一代两栖攻击舰将于2030年服役,极有可能搭载可短距起飞/垂直起降的第5 代战机F-35B。

土耳其“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入列

2023 年4 月10 日,土耳其海军“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入列。该舰长231 米、宽32 米,排水量27436 吨,飞行甲板面积5440 平方米,设有6 个直升机起降点,满载状态下最大航速20.5 节,续航力9000 海里。该舰可执行长期海上作战或人道主义救援任务,还能作为作战指挥中心和土海军旗舰使用,具有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和航母两种功能。

美国按照民用船标准改建部分军用舰船

在美军和菲律宾军队的“肩并肩”联合演习中,美国首次使用远征移动基地舰,将轻型战车投送到岸上,测试了舰对岸和岸对岸运输能力。演习中出现的远征移动基地舰是“米格尔·基斯”号,该舰于2021 年5 月8 日加入美国海军,其“民改军”的建造方式自入列之日起就引起外界的持续关注。

远征移动基地舰是一种功能类似海上码头的大型支援舰艇,用于在无法及时获取陆上基地后勤补给的情况下,进行装备投送和物资补给。该舰由民用船舶改装而成,采用远洋油船的大船体、大吨位和半潜式设计,满载排水量9 万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军用常规动力舰船。得益于巨大的吨位,该舰具备较强的战备保障能力。上层飞行甲板有4 个垂直起降点,可供CH-53重型直升机、V-22 倾转旋翼机等同时起降,旁边还设有大型机库和维修保养室。下层甲板可储存大量物资装备,包括气垫登陆艇、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和武器弹药等,甲板上还可以安装模块化单元,承担医疗救护等应急任务。由于采用民船改装,远征移动基地舰建造难度小、成本低,一艘9 万吨的“米格尔·基斯”号远征移动基地舰的建造成本约5 亿美元,而一艘4 万吨的两栖攻击舰的建造成本高达30亿美元。另外,不同于陆基,远征移动基地舰机动性强,能够部署在热点地区,一旦开战便能充当补给点,还可依托舰上搭载的重型直升机对前沿岛屿进行装备补给或派出气垫登陆艇进行两栖作战,被认为是制胜战场的关键装备。但这种平台也有明显的弊端,因船体采用民用技术建造,一旦船体被击中将造成严重损伤。另外,舰上未安装舰炮等防御武器,无法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战场生存能力较弱。

2023 年美国海军接收首艘无人运输舰。美国奥斯塔尔公司向美国海军交付了“阿巴拉契科拉”号远征快速运输舰。这是美国海军列装的第13 艘先锋级远征快速运输舰,有望成为美国海军舰队中最大的无人舰船。该舰于2021 年1 月铺设龙骨,2021 年11 月下水,2022 年9月12 日完成验收和无人操控试验。其试验主要针对有人/无人驾驶模式转换、自主控制等性能进行测试,目的是检验该舰的无人化水平。测试全程678 海里,其中85%的时间内,该舰处于自主驾驶状态。该舰具备高效的运输投送效率,主要用于在战区内进行设备和人员的快速运输。该舰全长103 米、宽28.5 米,吃水深4.6 米,排水量1515 吨。舰体采用铝制双体船设计,最高航速达43 节,续航里程2222 海里。该舰自带吊车、跳板等设备,能够在缺乏基础设施的港口自行完成物资装卸,可装载600 吨物资或312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该舰能够自行完成设备维护、舰况监测等工作,在无人干预情况下自主运行时间长达30 天。大型无人运输舰的出现为美海军执行一系列任务提供了新选项,截至2022 年5 月,美国海军共订购了16 艘远征快速运输舰,在“阿巴拉契科拉”号后,还有3 艘医疗型先锋级远征快速运输舰。但是该舰的铝制舰体无法抵挡炮火打击,其原型舰曾在波斯湾海域被击毁,首舰在某次行动中遭到巨浪拍击,舰艏损伤严重。

2023 年10 月28 日,美海军约翰·刘易斯级补给舰“罗伯特.F.肯尼迪”号(T=A0208)在圣迭戈命名并下水。该级舰基于商业设计标准建造,属于美海军作战后勤力量,用途是为美海军以及盟友海上舰船提供在航燃油补给。该舰是美海军第4 艘约翰·刘易斯级补给舰,由美国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部负责运营。

极区周边国家海军破冰船数量增加

2023 年,俄罗斯第3 艘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乌拉尔”号交付。此前已对“乌拉尔”号的机电设备,尤其是核反应堆和蒸汽轮机、电力推进轴系和甲板机械等系统性能进行检测。该型破冰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动力最强的破冰船,“乌拉尔”号长173.3 米、宽34 米,吃水在9—10.5 米,排水量为25540—33530 吨,在深水中航行时能够以1.5—2 节的速度破除2.8 米厚冰层。

2022 年12 月28 日,智利海军新型破冰船“韦尔海军上将”号在智利阿斯玛造船厂下水。该破冰船长111 米、宽21 米,吃水7.2 米,排水量10500 吨,可在零下30℃环境下运行,续航力14000 海里,自持力60 天,最大航速15 节,编制舰员76 人,可搭载44 名科学家,以3 节的航速破除1 米厚冰层。该破冰船配备的飞行甲板和直升机库能够容纳两架“超级美洲豹”运输直升机。除履行破冰职能,该船配备了生物学和化学实验室,以及其他具备收集、储藏和保护海洋与海底样本条件的舱室,能够开展后勤保障、搜救、科学研究、渔业监管以及为智利在南极基地和科学站提供补给的任务。

按照计划,2023 年Bollinger 船厂将为美国海岸警卫队建造3 艘重型破冰型极地安全巡逻船。其中首制船预计于2028 年交付,是美国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建造的最新重型破冰船。该重型破冰船以德国“极星2”号破冰船为设计基础,针对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特殊要求进行了修改。该型船总长140 米,型宽27米,排水量约23000 吨。目前,3 艘重型破冰极地安全巡逻船的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2024 年完成,在此期间,造船厂将通过原型模块的建造,对特种钢材所需的系统、流程、设备等进行测试。上述3 艘船需采用EQ-47 特种钢材进行建造,这种钢材坚固且耐低温,在建造过程中需采用特殊工艺。3 艘重型破冰极地巡逻船最初估算造价为27 亿美元。按照项目的最初计划,该项目首制船的主体部分预计于2024 夏季交付。但由于相关工作的延误,该船将延期至2028 年交付。

无人艇试航

海基无人平台大型化、多样化成为发展趋势

美国大型无人水面艇列入采购计划,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开始建造

1、发布大型无人水面艇需求提案

美国海军计划在2024 财年前,每年采购两艘大型无人艇。与过去试验过的小型无人水面艇不同,美国海军希望采购10 艘在体积上与当前的小型战舰相当的大型无人艇,艇长将达到61—91 米,满载排水量约2000 吨,能携带模块化负载实现不同作战功能,其关键使命是反水面战。

2023 年2 月,首艘具备自主能力的“阿巴拉契科拉”号快速运输舰入列,该舰排水量1515 吨,成为美国海军最大的无人舰船。

2、加速发展无人潜航器舰队

美国波音公司已获得价值4300万美元的合同,为美国海军建造4 艘“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XLUUV )。波音公司的XLUUV设计基于其“回声旅行者”号水下机器人。“回声旅行者”号是一艘84 英尺长、50 吨重的大型无人潜航器,能够下潜11000 英尺, 航程可达6500 海里。该潜航器具有避障功能、自主浮力。根据美国海军对其系统能力发展的概述,“虎鲸”还具备反水雷、反潜战、反水面战、执行电子战和打击任务的能力。

美国海军采购“狮子鱼”无人潜航器。2023 年11 月,美国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获得了美海军价值约2300 万美元的“狮子鱼”小型无人潜航器订单。该型无人潜航器由两人操作,采用最新的自主技术和开放式架构设计,可为美海军执行重要水下行动任务。该潜航器重56 千克,长2.3 米,直径19 厘米,最大下潜深度约305米,使用十字型尾翼进行偏航和俯仰控制,装备多种先进传感器、直驱直流无刷电机、惯性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俄罗斯“海神”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完成水下测试

1、“海神”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完成水下测试

俄罗斯“海神”水下无人潜航器的水下测试已成功完成。 “海神”潜航器长24 米,最大潜深1 千米,航程1 万千米以上。既可配装常规弹药,也可以配装核弹药,可在敌方沿海附近引爆产生海啸波,摧毁各类目标,其中包括航母战斗群。首艘可搭载“海神”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特种核潜艇“别尔哥罗德”号已经完成海试,该艇在09852 项目下发展,由一艘未完工的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改装而来。俄海军计划未来部署30 多艘该潜航器执行作战任务,而搭载母艇每艘将最多搭载8 艘小艇。

2、红宝石设计局展出升级版“护身符”无人潜航器

相比于“护身符”无人潜航器,升级版对软件和导航系统做了改变,艇体长度缩短150 毫米,整体重量从25 千克下降到17.5 千克,但玻璃纤维的艇首和艇尾保持不变。该型无人潜航器将主要用于勘测、绘图、搜索和识别水下物体以及探测水下建筑的缺陷,其大部分组件来自国外成熟设计,以节约设计成本,性价比较高。

英国推进自主扫雷无人艇技术研究

1、开展自主技术研究

英国国防部已投资7500 万英镑用于开发新型海军机器人和自主猎雷技术。此项拨款将用于开发两艘新型自主扫雷舰艇,将配置声纳,扫雷范围更大、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该笔投资还将用于建立一个军工融合的新型高科技催化机构“海军未知数”(Navy X)。该机构设立的目标是改革和加速皇家海军购买最新技术的方式并简化过程,通过创建一个平台来测试、评估和购买新型装备,拟议的平台将与工业、军事和学术界合作。

2、发展超大型无人潜航器

英国国防部发布公告表示,将提供250 万英镑用于设计改装和测试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又称XLUU V)。此前,国防部已发起竞标,以测试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收集情报和执行其他任务的能力。项目资助期为三年,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一年,包括超大型无人潜航器的研究设计和改装;第二阶段为期两年,主要是测试超大型无人潜艇承担一系列任务的能力。其要求在第一阶段结束后,能够在水下自主航行3000 英里,可部署三个月。公告特别提到秘密收集情报,传感器的部署和回收,以及反潜作战等能力;还明确国防部计划寻求模块化的有效载荷设计,以执行一系列额外任务的能力。

潜航器在军事冲突中实际运用

2023 年初,比利时向乌克兰提供了10 套R7 型无人潜航器。该潜航器有5 种机械臂,可下潜300 米深,执行探测、布设、回传等任务。★

智利海军破冰舰艇

猜你喜欢

美海军护卫舰无人
美海军士兵执行扫雷任务后,回收MK 18 Mod2无人潜航器
日本最上级护卫舰
056型护卫舰
054型护卫舰
比亚迪护卫舰07
2022年8月1日,美海军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参加环太平洋-2022军事演习
2021年10月21日,美海军汉普顿号核潜艇接近塞班岛
2021年5月19日,美海军大角号(左)与法海军雷电号(右)进行海上补给
无人战士无人车
反击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