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路径提取概念 依分类统整单元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4-04-01

中学语文 2024年7期
关键词:课标建构学习者

冯 荆

随着语文学科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进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视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从课标表述可知,学科大概念对于课程内容结构化、主题确立、课程内容情境化、核心素养的落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单元教学自上世纪70 年代开始,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教材中,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改革中,单元教学依然发挥着优势。以单元为课程教学实施的单位,运用学科大概念进行教学内容的统整,是依据教学真实情况进行单元调整开发的最优化途径。

一、单元学科大概念的提炼选取

单元学科大概念的提取既有助于单元教学变得更为聚焦,又有利于增强其整体性与系统性,更有利于高效地培养学习者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提取学科大概念前,我们需要运用分类比较的方式来界定单元学科大概念的内涵。从内容上看,单元的学科大概念与单元的主题是不一致的,单元主题重点体现情感价值取向方面的内容,而学科大概念关注学习者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提取大概念要以课标为纲,厘清单元的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关注学习者学习质量和发展等方面。从语言表达上看,大概念区别于一般知识性概念,因为一个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教学单元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知性的概念等。教学最终以学习者素养提升为目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取的单元学科大概念的主语一定是学习者。因此,单元学科大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提升学习者学科素养为目标,体现学习者深度理解单元学习内容,以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达的概念。“大”体现它对单元的统整以及语言表达的精练概括性。

提取单元学科大概念可以遵循以下三步。

首先,明确教学单元内的所有学习内容,如单元主题、选材、学习任务、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以及学习质量评价(语文素养)的要求等。单元的主题体现新时代高中学生所应具有的精神,主题的存在起到了铸魂培元的作用。单元的选材以文本的形式出现,选材共性或是有共同的主题、或是共同的文类。单元的学习任务是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学科素养而设。了解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有助于清晰地把握单元学科学习的重点。单元语文素养要求是课标学习质量评价的细化与分解,有助于单元学科大概念的确立。

其次,运用整合的方法提炼出教学单元的关键词。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素养要求以及学习者的深度理解过程,教师应运用筛选、归纳、整合的方法,找出教学单元内的关键信息,从而提取出单元学科大概念的关键词。以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笔者对单元的主题、选文类型、学习任务、学科知识、素养要求等进行筛选与归纳后,可提炼出“古诗词”“读与写”“知人论世”等关键词。此处需要对学科知识进行解读,学科知识可以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整理如下。

1.陈述性知识:魏晋古诗、格律诗、宋词、风格流派、写景手法、抒情方式等。

2.程序性知识:反复诵读明节律,发挥想象悟诗境,知人、论世点评诗词。

3.策略性知识:尚友,择其善者而从之,提升个人的诗词鉴赏能力。

我们选取“尚友”作为统领本单元的大概念,是因为它最能够统整本单元所有知识。“知人论世”的原话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知人”是指了解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等。“论世”是指探究诗人所处时代风貌、文化思潮、审美趣味等,即要了解当时流行的文体及相应的知识等。“知人论世”的前提是“颂诗”,明确了学诗的反复诵读。“知人论世”的目的是“尚友”,即与诗的作者成为朋友。为什么要与古人成为朋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一是学习古人优秀的精神品质,二是学习古人作品的优异之处。由此,“尚友”既能概括本单元学科知识且丰富单元主题,又能体现学习者深度理解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

最后,以精练准确的语句表述单元学科大概念。素养导向的课程的特征在于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像专家一样思考的学习者,以关注学习者素养提升为最终目的。以终为始,单元学科大概念也是一种预期的学习成果,即学习者最终能够提升某种核心素养。单元学科大概念的主语必定是学习者,谓语、宾语或相应的修饰语应该清晰地描述出学习者取得的学习成果。同样是以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我们可以拟定的大概念为“学习准确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本单元诗作,并与诗人成为朋友”。其中“准确”一词体现了对学习成果程度的具体描述。

二、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类型

目前,一线教师进行单元教学实践设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依据统编教材的单元教学设计、依据课标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设计、依据语文课程结构要素的单元教学设计。无论是何种单元教学设计,均可以运用大概念进行调整设计,以使单元教学更为聚焦,突显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1.基于学科大概念依据统编教材的单元设计

统编教材以单元形式框定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要求。教材内的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等基本要素组成,根据单元学习任务的要求,某些单元会附有“学习资源”或“助读资料”等。虽然教材单元学习任务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学习,但任务之前的序列性、整体性、系统性并不是那么强,这就给一线教师留出了选择、调整和开发的空间。以学科大概念的思路进行教材单元教学设计,能够聚焦学习者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单元内知识的结构化、序列化,助力学习者整体把握单元学习的内容。提炼五本必修教材每个单元的大概念如下表。

表1 必修上下各册所提炼的单元学科大概念

表2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各册所提炼的单元学科大概念

2.基于学科大概念依据课标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设计

站在课程设计开发的角度,依据课标规定的18 个学习任务群进行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教学课程的结构化,形成一个整体有序的系列。我们可以将一个学习任务群,或者几个有交集的学习任务群理解为一个大单元,并按一定的逻辑划分单元分支,形成单元链并搭建出一个单元网络,从而形成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虽然只在必修课程中占分,但这三个学习任务群贯穿了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下面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为例,将其以学科大概念的形式建构大单元,通过学科大概念形成单元链的形式体现单元的统整。

单元大概念:建构整本书个人阅读经验

1.1 一级单元链:建构学术著作的整本书阅读经验

1.1.1 二级单元链:掌握学术著作阅读的基本方法(《乡土中国》)

1.1.2 二级单元链:运用主题阅读的方法阅读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时间简史》)

2.1 一级单元链:建构小说作品的整本书阅读经验

2.1.1 二级单元链:研读《红楼梦》,掌握小说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

2.1.2 二级单元链:研读《故事新编》,掌握实验性小说的阅读方法

2.1.3 二级单元链:研读《家》《四世同堂》《白鹿原》,建构家族小说的阅读经验

3.1 一级单元链:建构语录体的阅读经验

3.1.1 二级单元链:研读《论语》,掌握语录体作品的基本方法

我们也可以统整几个有交集的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以使课程更有序列,让学生相关方面的素养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统整“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等任务群中小说相关学习内容与要求,设计一个“建构小说阅读与写作个人学习经验”的大单元,同样以单元链的形式呈现如下。

单元大概念:建构小说阅读与写作的个人学习经验

1.1 一级单元链:掌握小说鉴赏与写作的方法

1.1.1 二级单元链:研读《百合花》《哦,香雪》,分析细节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1.1.2 二级单元链:研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分析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1.1.3 二级单元链:研读《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了解叙事手法的运用,并尝试创作小说

1.1.4 二级单元链:研读《阿Q 正传》《边城》,探索小说的主题以及作家的写作意图

2.1 一级单元链:研读《柳毅传》《诸葛亮舌战群儒》《匡超人》,探知中国传统文学叙事审美追求

3.1 一级单元链:研读《决战》《梁生宝买稻种》《龙须沟》,探知以人民为中心的小说审美追求

4.1 一级单元链:研读《春蚕》《长河》《透明的红萝卜》《陈奂生上城》,探知乡土小说的审美追求

3.基于学科大概念依据语文课程结构要素的单元教学设计

课标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结构要素必然包含系统语文知识、他人的言语经验、学生的言语经验等。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自主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个人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统编必修教材承载了各学习任务群有梯度、有序列的多层级发展目标,表现为每册书有不同任务群的学习单元,兼顾了学生学科素养综合发展的需求。但我们也应看到,每册书包含了不同任务群的学习单元,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某一学习任务群的整体性,学生学习时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无法高屋建瓴地系统掌握语文知识,高效地建构自己的语言经验,尤其是在高三备考时,教师需要在短期内帮助学生迅速建构、完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科素养。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为我们根据课程结构要素完善学生个人学科素养体系构建提供了有抓手的培养途径。高考语文最大分值的写作板块要求学生在运用语言抒发个人见解时有规范的文体意识,但教材是将写作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议论文写作训练分解放在了不同的单元,梳理如表3。

表3 必修教材关于总体写作经验及议论文写作经验建构的各册分解

运用学科大概念进行议论文写作单元教学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建构议论文写作的个人经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建构如下。

单元大概念:建构规范议论文写作的个人写作经验

1.1 一级单元链:深化理性思考,进行作文审题与立意

1.1.1 二级单元链:筛选、提取作文题的关键信息,确立观点

1.1.2 二级单元链: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确立观点

1.1.3 二级单元链:观点要有针对性

1.1.4 二级单元链:驳论

1.1.5 二级单元链:写真话,抒真情

2.1 一级单元链:材料的积累与运用

2.1.1 二级单元链: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2.1.2 二级单元链:如何论证

3.1.一级单元链:反复修改

3.1.1 二级单元链:突出文章中心

3.1.2 行文结构严密

3.1.3 有效地论证观点

3.1.4 语言的锤炼

以概念为本的教学能够汇集庞大的知识体系,无论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还是策略性知识,都能够被大概念统一整合起来。这不仅能帮助学习者理解、运用知识,还可以深化学习的意义。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旨在运用“以终为始”的理念,整合教学内容、资源、策略、技能等,使课程内容情境化、课程结构化,最终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持续性发展。

从深度教学的视域来看,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与目标达成、知识处理与知识理解、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深度发展、融合,更是教师实现教学理念与观念更新,促进教师深入了解课标,钻研统编教材,实现教学专业成长,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的通途。

猜你喜欢

课标建构学习者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建构游戏玩不够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