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鱼人工繁育技术

2024-04-01张玲戴一琰唐超

水产养殖 2024年2期
关键词:塑料盆池中丰年

张玲,戴一琰,唐超

(1.沂水县渔业发展保护中心,山东 临沂 276400;2.沂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临沂 276400;3.临沂市动物疫控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4.沂水县苗氏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山东 临沂 276400)

金鱼(Carassius auratus),和鲫同属于一个物种,也称“金鲫”,近似鲤,但无口须,是由鲫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金鱼的品种有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4 类。金鱼易于饲养,形态优美的金鱼能美化环境,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特有的观赏鱼。近年来,金鱼销量,尤其是精品金鱼的销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在北方很多农村地区,金鱼养殖产业因其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用工少、收益高等特点,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帮助广大的养殖户掌握金鱼繁育技术,提高精品率,增加养殖效益,现介绍适合沂蒙山区的金鱼人工繁育技术。

1 亲鱼选育

生产中常选择体格强健、姿态端正、色彩艳丽、鳞片和鳍条完整、眼睛、口、尾部整齐端正、体长>15 cm的1~2 龄鱼作为亲鱼。一般自繁渔场的大部分亲鱼选自当年的成鱼,少部分从其他渔场购买。有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还会专门引入一些体型、头瘤、尾展等符合当下主流审美观的亲鱼进行杂交育种。

亲鱼挑选一般从立秋开始,可持续到次年1月。挑选的亲鱼要放入亲鱼池中培育(外场引入的亲鱼通常隔离养殖2 周左右,未出现异常状况,才能放入亲鱼池中合养)。亲鱼池可选用面积16~30 m2、池深70 cm、水位65 cm 左右的水泥池,也可选用直径5 m 左右、池深70 cm、水位65 cm 左右的陆基圆池。放养密度为3~5 尾/m2。投喂浮性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42%,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配比合理,具体用量参照《鲫鱼配合饲料》(SC/T 1076—2004)。为促使亲鱼性腺发育,还应搭配投喂冻板丰年虾,日投饲量为亲鱼体质量的3%左右,一般5~7 d 调整1 次投喂量,每次投喂量以10~15 min吃完为宜。于每天07:00—08:00、10:00—11:00、16:30—17:00 分别投喂1 次,其中前2 次投喂量多一些,最后1 次投喂量少一些,投喂地点要相对固定。日常饲养中,定期用乳酸菌制剂拌料,预防肠炎类疾病的发生,拌料方法为每天1 次,连续使用7 d,半个月为1 个周期。

亲鱼代谢旺盛,投饵量大,水质变化较大,需要适当提高换水频次。一般亲鱼池7 d 左右换水1 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总水量的1/4~1/3,更换的新水必须为在晾水池经充分晾晒的井水或自来水。另外每天11:00—16:00、22:00 至次日05:00,开启增氧机增氧。每天21:00 开始巡塘,查看鱼群活动状态、水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气温达到当年度最低值,此时养殖棚内温度约10 ℃,需要停止喂食,将亲鱼在老绿水中压1 个月,以促进亲鱼性腺更好发育。

2 人工繁殖

一般春季水温15~24 ℃时,金鱼开始繁殖。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水产养殖大棚中水温从2月初持续至4月中旬。

人工繁殖前要进行雌雄配组,比例通常为1∶2~1∶3,水温较低时,可调整为1∶5,每1 m2放亲鱼1~3组。待水温>15 ℃亲鱼开始追尾时,将其捞出观察,轻轻挤压亲鱼的腹部,根据卵子和精液的颜色及浓稠程度,判断其是否成熟,将成熟雌雄分别单独放入塑料筐中备用。挑好亲鱼后,将塑料筐放入面积16 m2左右、池深40 cm、水深30 cm 左右的水泥池中,进行人工授精。先从塑料筐中挑选同品种的雌鱼和雄鱼,花色要深浅搭配,为避免出错,通常固定一只手握雌鱼,另一只手握雄鱼,在事先消毒并装满水的直径35 cm 塑料盆中,使雌雄两尾紧紧相对,先推挤雌鱼腹部,排出一部分卵子,慢慢抖落分散于水中,随后推挤雄鱼腹部排出一部分精液,用鱼尾轻轻摆动盆中水,使卵子和精子充分接触以提高受精率,同时分散受精卵,以免造成粘黏,影响鱼体发育。为保证雌鱼更好地排卵,推挤腹部排出一半左右的卵子时,将其放回专门的塑料筐中,待1 h后继续人工授精,直至排出全部的卵子。当塑料盆边缘沾满受精卵时(约5 000 个),换盆操作,装满受精卵的塑料盆要静置观察10 h。最后完成授精的亲鱼,放入3%的经过日晒的盐水中浸泡10 min,随后放入单独的亲鱼池中精心喂养,15~20 d 后进行第2 次人工授精。雄鱼则直接放回原池精心喂养。

3 孵化

人工授精10 h 后,检查塑料盆,若黄褐色受精卵沾满盆壁,则将盆放入孵化池(大小同亲鱼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中事先加入30 cm 深经过晾晒的水,水温同塑料盆中水温一致。装有受精卵的塑料盆先固定于泡沫箱中,后将泡沫箱放于孵化池中,每个孵化池(20 m2)中放置2~3 个塑料盆。孵化温度保持18~22 ℃,ρ(溶解氧)为5 mg/L 左右。每天定时巡池,若发现盆中出现白卵,及时捞出,以免引起水霉病害。待鱼苗完全出壳后取出塑料盆,平游后取出泡沫箱进行培育。整个孵化过程不能超过5 d,若第5 天夜间巡池时,发现盆中仍有大部分卵未孵化,应及时取出塑料盆并清理鱼卵。

4 鱼苗培育及筛选

孵化池中的鱼苗平游后开始投料喂养,此时水深一直保持30 cm,鱼苗密度500~750 尾/m2。30 日龄前,只投喂超细卵孵化的活体丰年虾,于每天08:00、11:00、16:00 分别投喂1 次,每次投喂量以所有鱼苗腹部呈现红色、且下次投喂时在池中未发现死亡丰年虾为准。30 日龄后,鱼苗长至1.5~2.0 cm 时,开始第1 次筛选。

一选时,将孵化池中的鱼苗全部捞出,放入含有亚甲基蓝水溶液的挑鱼池进行筛选。淘汰体色全黑(红白兰寿除外)和全白、尾部和嘴巴畸形、背部有凹陷等个体,筛选淘汰率约为60%,剩余的自留苗,放入重新加注30 cm 晾晒过水的原孵化池中,停食1 d 后继续投喂活饵。一选过后的自留苗,全部改投大红卵孵化的丰年虾,每天投喂3 次,投喂时间和用量参照一选前鱼苗的喂养要求。待15~20 d后,鱼苗长度2.5~3.0 cm,水质变差,需要更换,结合换水,开始第2 次筛选。

二选时,淘汰各鳍有残缺的个体,对尾部开叉及夹角的要求也因品种而异。例如泰狮需要四开尾且尾部夹角要求60°—90°;而对兰寿尾部开叉则无具体要求,尾部夹角30°—90°均可,淘汰率约为50%。挑选出的自留苗,放入重新加注40 cm 晾晒过水的原孵化池中,停食1 d 后开始投喂饵料。二选过后的鱼苗,全部改喂冻板丰年虾。每天于06:30、08:00、10:00、16:00 分别定点投喂1 次,每次投喂量以20~30 min 内吃完为宜。每天11:00—16:00、22:00 至次日05:00 开启增氧机,夜间巡查时查看鱼群活动状态、水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15~20 d后,结合换水,开始第3 次筛选。

三选时,淘汰不符合品系特征的个体,挑选出的自留苗,放入重新加注40 cm 晾晒过水的原孵化池中,停食1 d 后,继续投喂冻板丰年虾,方法、用量、增氧和巡池,参照二选后自留苗的养殖要求。15~20 d 后,结合换水进行四选。

四选时,继续淘汰不符合品系特征的个体。四选之后的自留苗放入重新加注40 cm 晾晒过水的孵化池中,放养密度为5~7 尾/m2,停食1 d 后继续投喂冻板丰年虾,方法、用量、增氧和巡塘,参照二选后自留苗的养殖要求。同时每天加注新水3~5 cm,直至加满。同样15~20 d 后,结合换水进行五选。

五选时,鱼苗长度约8~10 cm,体色接近成鱼,主要依据色泽,淘汰未转色或颜色暗淡的个体,挑选出的自留苗(又称亚成鱼)开始定池,放养密度为3~5 尾/m2,此时鱼苗的培育已全部完成,接下来是将亚成鱼培育为成鱼的过程。

5 病害防治

5.1 预防

对于金鱼病、虫害,务必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日常养殖中要勤观察、早发现、早治疗。鱼池注水前、网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用2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 min 消毒;亲鱼人工授精后,用3%日晒盐水浸泡10~15 min 消毒;筛选鱼苗时,用亚甲基蓝溶液浸泡消毒。受精卵入池后,2~3 d 内若发现白卵,要及时去除,以防水霉病害。另外要定期换水,保持良好水质;日常巡查中,若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更换,杜绝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的生长。

5.2 治疗

5.2.1 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由水霉属、绵霉属病菌引起,为次生性病害,先因鱼体受伤,后病菌寄生于伤口处为害。发病初期,肉眼难以观察到,中后期菌丝体侵入鱼体并肆意生长,形成灰白色棉絮状物体覆于体表。此时病鱼行动缓慢、食欲减退、肌肉腐烂甚至死亡。该病常流行于初春<20 ℃的低水温环境中。防治该病最好的方法是避免鱼体受伤,在<15 ℃的水体中非必要不进行打捞等碰触鱼体作业。亲鱼冬眠结束后,要及时提高水温,同时加强饲养。日常投喂中添加冻板丰年虾,并注重多糖、多维等摄入,以提高鱼体免疫力。一旦发现症状,可用复合碘、霉菌净等治疗,也可熬制五倍子(1~2 g/m3)全池泼洒。如果治疗效果一般,则在尽量避免伤害健康鱼体的同时,将病鱼捞出做无害化处理。后续通过换水、加强饲养等方法,促进其他个体健康生长。

5.2.2 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又名白点病,多发生于春季,此时气温变化较大,如果养殖棚体保温效果不好,容易导致水体温度忽高忽低,进而在亲鱼池中暴发此病。发病初期,鱼鳃及鱼鳍上散发白色点状物,病鱼为缓解不适,常在池壁摩擦身体,3~5 d 后全身布满白点,呆滞浮于水面。此病传染迅速,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其他病菌感染。防治此病最好的方法是在春季加强保温,保证水温≥15 ℃且昼夜温差变化不大。一旦发现病鱼,立即将全池鱼捞出放入治疗池中,利用加热泵将水温升高至30 ℃,并加入0.3%日晒盐进行治疗,持续2 d,其间停止喂食。将原池中的水全部排出并彻底清洗,2 d 后注入晾晒过的水40 cm,随后将治疗池中鱼移回原池观察喂养,每天加注晾晒过的新水3~5 cm,直至满池。

5.2.3 烫尾病

烫尾病又名气泡病,多发生于夏季露天鱼池中,因光照强,温度高,池中藻类生长旺盛,高强度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导致溶解氧饱和,过多的氧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在水面觅食的金鱼时,便会附着在尾鳍和背鳍上,当气泡破裂时鳍条受损,出现病症。发病初期,病鱼尾鳍和背鳍的鳍条上有斑点状气泡,后期鳍条上既有气泡又有血丝红线,病鱼常倒立于水中。此病无传染性,致死率较低,但很容易降低金鱼观赏价值。防治此病,可在高温季节增加水位>50 cm,同时在水池上方搭建遮阳网,控制水温<30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勤换水,降低池中藻类数量;无法实现勤换水的场区,可采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进行改底,用枯草芽孢杆菌和EM 菌调节水质,另外引入硅藻、小球藻等有益藻种,抑制蓝藻生长。该方法虽然较为烦琐,但安全环保,从长远来看,也是最实用的方法。个别渔场为迅速杀死蓝藻,会全池泼洒硫酸铜溶液,该法虽然简单迅速,但往往会产生始料不及的危害。一是硫酸铜溶液使用时必须根据水温、水质等精准计算浓度,一旦过量,引起鱼体药物中毒甚至死亡;即便是浓度适宜,铜离子也会在金鱼体内富集,最终降低其生殖能力。二是蓝藻被杀死后会产生藻毒素,危害鱼体健康,如果后续解毒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导致全池金鱼死亡。因此生产中一定要慎用硫酸铜溶液,特别是生产种鱼的养殖场,最好不用。此外投饵量要适宜,保证每次投喂时使鱼吃饱,避免其乱游寻食。发现病鱼时,及时加注新水,降低水温调节水质,直至其症状缓解。或者将病鱼捞出,放入3%浓度的日晒盐水中浸泡,直至痊愈。

猜你喜欢

塑料盆池中丰年
丰年
丰年(油画)
气压实验:看水如何“逆流而上”
稻花香里说丰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
池中景象
老伴
穿过菜市场
穿过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