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好说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24-03-31郝莉

新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评判一致性爸爸妈妈

文/郝莉

问:我跟爸妈越来越难以沟通,我说的他们不理解,他们说的我嫌烦。请问我应该怎么办呢?

答: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沟通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认为,沟通不就是说话嘛,说话谁不会呀!嘿,你可别小瞧说话这么一件看起来谁都会的事。好好说话,怎么说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有大学问呢!

很多同学感觉自己长大以后,爸爸妈妈说的话越来越不中听,自己说话他们也听不懂,瞧,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应该学学怎么说话才能让别人听得进去。

你知道人在说话的时候什么更重要吗?让人惊讶的是,研究表明,在决定沟通有效性的因素中,语言说话的内容只占7%,剩下大部分决定你说的话有没有被对方听进去,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的表情、语气、神态、动作等等,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你是真诚地说,还是敷衍地说,你说这句话是为了跟对方达成共识,还是只是为了占上风战胜对方,这些都至关重要。所以,当爸爸妈妈不了解这些,只是为了把他们认为的信息强加给你时,尽管他们说的都是对的,是有道理的,你还是不愿意听,因为他们没有站在你的角度,考虑你的感受,你能感觉到他们说这些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你接受他们的观点,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这样,父母的话往往就成了说教,让孩子反感。

同样,为什么我们在跟父母沟通的时候,他们也会不理解呢?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跟父母达成共识,让他们可以理解我们的想法,从而支持我们的做法呢?还是在那个当下我们早就忘了这些,只是为了跟父母对抗,表达我们的不满,发泄我们的情绪?所以,聪明的你,一定知道怎么样跟爸爸妈妈沟通,更能获得他们理解和支持,因为没有一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啊。

有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叫“非暴力沟通”,也叫“一致性沟通”,它就像一个工具,如果我们能在说话的时候有意去用一下这个工具,也许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呢!

它由这样几步组成: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第一步,不带评判地观察发生了什么;第二步,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

第三步,说出自己的需要;

第四步,提出自己的请求。

比如,也许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妈妈出门了,你写了一会儿作业,准备放松一下,就拿起手机看起来,这时候妈妈回来了,看到你在玩手机就生气地说:一天到晚在看手机,也不写作业,不知道快考试了吗?赶快去写吧!不用说,你一定是火冒三丈的。那如果妈妈懂得一致性沟通,她会这么说:

1.孩子,妈妈回来看到你在玩手机。(观察。这里妈妈只描述了她观察到的画面,没有做评判和猜测,只是你现在在看手机,并不是一天到晚在看。)

2.妈妈有点担心。(感受。这是妈妈自己的感受,是她因为你玩手机产生的担心,并不一定是你的错,也没有指责。)

3.希望你能听妈妈的建议。(需要。妈妈在这里表达了她的需要,她希望你能接受她的建议。)

4.我们做完作业再安排合适的时间玩手机。(请求。这里给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

如果妈妈是这样跟我们说的,我们的感受是不是会好点,是不是有可能听她的话呢?同样的,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也可以去练习哦。

猜你喜欢

评判一致性爸爸妈妈
交流与评判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