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对中芬北极合作的看法

2024-03-30王翰灵

祖国 2024年2期
关键词:芬兰北极

文/王翰灵

随着我国参与北极事务活动的不断增加,北极国家日益关注我国的北极战略、法律及相关活动。芬兰领土的北部处于北极圈,作为北极理事会成员国,芬兰在国际北极事务中发挥着相应的作用。2017 年4 月习近平主席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后, 芬兰更加重视对华关系,并专门对芬兰与中国北极合作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芬兰总理办公室委托时任拉普兰大学北极研究中心主任的Timo Koivurova 教授主持研究“芬兰与中国北极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课题。课题成果报告已于2019 年2 月份完成并提交芬兰总理办公室。该报告代表了芬兰权威智库及专家对该问题的观点,被芬兰政府采纳。其基本观点如下:

(一)中国将增加在北极的存在并有力地参与北极事务。随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仅影响亚太地区,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包括北极。然而,由于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人口和经济,中国对北极的参与与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外交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国不是北极国家,但它寻求成为北极的参与者及合作伙伴,因此必须相应地调整其跨区域接触政策。中国逐渐在外交政策等许多领域对美国构成挑战,特别是在经济领域,2018 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战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中国的大国地位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巩固。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存在及其对各个政策领域的影响也可能增加。

(二)中国不再满足于在北极成为一个规则接受者,更愿意成为一个规范制定者。这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以其他形式介入北极的外交中已经体现出来。为了扩大其在北极治理中的作用,中国继续在其北极政策中遵守国际法,包括北极理事会的各种规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 Polar Code)和《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然而,像在南海问题的情况下,会出现对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规则如何解释的问题。关于其北极活动,中国遵守国际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框架的承诺在2018 年1 月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得到了体现,其中关于中国在北极的作用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现有的国际规则框架。

(三)中国对北极环境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包括北极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在美国退出2015 年《巴黎协定》之后,中国和欧盟成为国际上支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力。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没有参加北极理事会关于支持黑碳和甲烷框架行动执行的专家小组的工作。中国也没有与北极理事会永久参与者组织就北极原住民的问题进行实际的合作,而新加坡和欧盟已经这么做了。

(四)2017 年习近平主席访芬后中国与芬兰的北极合作得到了政治层面的推动,但中国对芬兰北极地区的投资开发尚未见成效。双方互相增加对对方的投资,中国的投资还涉及芬兰北部。支持中国扩大在芬兰北极地区的活动,对芬兰是有商业利益的。然而,中国对芬兰北极地区的大部分投资项目尚处于初步设想和规划阶段,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备受争议。其中包括将芬兰铁路网延伸到北冰洋的项目,以及安装连接亚洲(包括中国)和芬兰(欧洲)的海上光纤电缆。这些项目的可行性存疑,融资方面也存在挑战。在这些项目中,中国作为合作伙伴的作用尚不清楚,可能其作用有限。芬兰拉普兰的其他潜在投资尚未实现,特别是Kemijärvi 和Kemi 两地的两个生物炼油厂和生物燃料项目,以及旅游住宿的进一步投资。在拉普兰及芬兰北部,冬季旅游和体育投资、寒冷气候测试和数据中心等方面的合作仍有潜力,但这些设想都尚未实现。

(五)芬兰对华北极专业知识商业化方面有很大潜力。目前最有前景的业务是极地级船舶和组件的设计和建造。在这一领域,已经有实施项目的例子,包括芬兰Aker Arctic 公司设计中国第二个极地破冰船(“雪龙二号”),以及芬兰Wärtsila 公司及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建造能够在极地条件下运行的发动机。芬兰在清洁技术和未来的破冰服务方面也有潜力。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具体的活动和计划。此外,尽管在某些领域,芬兰产品和专业知识的“北极”标签具有市场优势,但并非所有行业都是如此。

(六)尽管芬兰希望中国的投资能够支持芬兰北部的经济发展,中国在北极的活动将成为芬兰有关北极的专业知识的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市场,但也存在关于与中国合作的一些担忧。中国投资者和运营商,进而是中国政府将对拉普兰的区域经济乃至芬兰的国民经济产生太大的长远影响。芬兰的一些社会行动者对外国在芬兰购买大量土地或部分地控制其战略性基础设施(如北冰洋铁路)感到焦虑。一些芬兰人担心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在芬兰北方的环境和社会绩效以及许多投资计划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这些看法是基于有关企业过去在非洲或南美等地区的活动所产生的负面评估。然而,中国运营商有能力根据当地情况和监管框架进行调整,十余年来中国投资者的业绩总体上有了显著改善。对于在中国运营的芬兰公司来说,存在有关知识产权或政治驱动决策的担忧。

尽管现在芬兰人对中国投资者普遍表示乐观,但中国人在北极地区的一些做法可能会对一些芬兰北方人的态度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做法包括:大量买地,特别是在环境、生物多样性或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买地;大量引进中国劳动力,以及中国建筑公司违反“公平竞争”的条款参与当地项目活动。芬兰决策者必须对投资进行特别审查,以免中国公司对铁路或机场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产生影响。

芬兰要维持技术专长及其发展,尤其是在极地级船舶和装置的设计方面。但芬兰目前对外国直接投资海事技术行业还缺乏开放性。芬兰还应投入资源,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对外影响、中国企业的运营模式,并普遍提高对中国的了解,包括提高芬兰人的汉语水平。

应该指出,该报告是从芬兰的国家利益出发,而芬兰属于西方阵营,其立场、观点难免受到美国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及政治、经济利益的影响,有失偏颇,甚至错误。其中的一些内容和说法只是设想、臆想。比如说,中国逐渐在外交政策等许多领域对美国构成挑战,中国人大量买地,大量引进中国劳动力,中国建筑公司违反“公平竞争”的条款,有关知识产权或政治驱动决策的担忧等。这些内容、看法和主观想象,我们都应该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

2018 年我国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芬兰Boreal Bioref 生物炼化厂的多数股权,计划在芬兰北极圈以北几十公里的城镇凯米耶尔维(Kemijärvi)投资建一个纸浆厂,预计每年生产50万吨生物材料和生物化学品,包括纸浆及松油和松节油等副产品。原计划 2018 底动工建设,2020 竣工并投入运营。2019 年6 月12 日芬兰北部地区行政管理局才签发了同意中工国际承建该厂的环境许可和水许可。自2020 年以来,先后爆发了新冠疫情、俄乌战争。2023 年4 月芬兰正式加入北约。同时,芬兰总理马林因其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失利而辞职。该纸浆厂投资至今没有落地,而芬兰政府和民间也没有再出现关于中芬北极合作的政策或言论。

猜你喜欢

芬兰北极
北极有个“放屁湖”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北极兔乖乖,唱起歌来
在芬兰坐火车
北极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北极不适合睡觉
在芬兰遭遇遛狗“纠纷”
芬兰研发出新型超薄包装材料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