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4-03-29李虎,张玉
李 虎,张 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人口离开家乡迁入他乡谋生,成为城乡人口流动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改变了全国各地的民族关系格局,也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1)马伟华:《近年来人类学、民族学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现状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出席会议》,《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1版。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且大会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3)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2017年10月24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4/c_1121850042.htm,2023年8月26日。此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影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方向与进程。
为了体现数据的完整性、代表性与学术性,论文使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将时间限定为2018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在主题处输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并勾选“同义词扩展”,将来源类别限定为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得到文献204篇。在剔除论文索引、民族政策等无效文献并汇总后,得到有效文献162篇。基于此,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围绕文献的研究机构、发文作者及关键词三方面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现状、内容及趋势,以实现对该研究主题的回顾与反思。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成果分布状况
运用CiteSpace的机构(Institution)和作者(Author)分析功能,探究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主题的162篇有效文献的时间区间分布、研究机构和发文作者的构成情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成果作定量分析。
(一)时间区间分布
依据中国知网(CNKI)检索出的162篇有效文献,按时间区间划分其年度分布,得到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逐年文献分布柱状图(图1)。发现自2018年至今,学界每年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数量均保持在30篇左右;2023年仅半年时间,就有16篇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发表。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国内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数量较为稳定,学界对该主题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且趋于平稳,仅在极小范围内存在波动。
图1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逐年文献分布柱状图
(二)研究机构分析
运用CiteSpace的机构(Institution)分析功能,经整理统计后得到2018年以来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相关的“研究机构发文频次一览表”(表1)与“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图2)。由表1及图2可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机构多为高校,例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大学等。上述高校均为国内民族学、人类学领域较具影响力的单位,亦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主要阵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作出了贡献。此外,图2中共有133个节点,52条连线,网络密度(Density)(4)Density:网络密度,即实际关系数/理论最大关系数。仅有0.0059。可见,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相关的研究机构分布较离散,彼此间合作程度较低,未形成紧密共享的大范围合作群。
表1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机构发文频次一览表(≧3次)
图2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三)发文作者分析
运用CiteSpace的作者(Author)分析功能,对国内2018年以来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相关的发文作者的合作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发文作者一览表”(表2)和“发文作者合作共现图”(图3)。由表2可知,高校科研人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主力军,其中,马伟华、汤夺先、林钧昌、王娜、杜洁、赵民、李吉和、朱军、史诗悦等人的发文量均在4篇及以上。上述发文作者多为国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领军者,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由图3可知,目前国内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相关的发文作者彼此间合作程度不高,存在合作关系的作者大多属于同一研究机构,以同机构内的同事或师生合作为主,少见跨领域或跨学科的合作模式。例如,数次合作发文的林钧昌、杜洁、王娜、赵民、于丽平等同属于潍坊医学院的同事或师生,少见研究机构间不同专家学者进行合作。
表2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文作者一览表(≧3篇)
图3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发文作者合作共现图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与主题
运用CiteSpace中关键词(Keyword)的分析功能,对国内2018年以来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整理得到“高频关键词一览表”(表3)、“关键词共现图”(图4)、“前10位突现关键词”(图5)、“关键词聚类共现图”(图6)和“关键词时间线图”(图7)。结合上述一表四图,可以发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国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归纳出其涉及的主要研究主题。
表3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高频关键词一览表(≧3次)
图4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图6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关键词聚类共现图
图7 2018—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热点
在“关键词共现图”中,节点数为关键词个数,且节点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中心性越强。结合表3和图4可知,城市民族工作、城市融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关键词的节点较大,出现频次较高,均为当前国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词。
表3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等高频关键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相连,“城市(社会)融入”“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居留意愿”“社会融合”等关键词也与之相关。可见,表3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关联性的高频关键词的数量约占50%,足以说明其已成为近几年国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热点。由图5可知,2019年出现突现词“社会融入”,2020年出现突现词“城市民族事务治理”,2022年又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互嵌”三个突现词,说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学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重心逐渐改变:从对单个民族独特性的关注,转变为对各民族之间共同性的探讨;从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单方面文化适应的分析,转变为对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
此外,由图6与图7可知,在162篇有效文献中,除了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字眼相关的关键词聚类外,还形成了“城市民族工作”“城市融入”和“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三个关键词聚类。这些关键词聚类均包含“城市”二字,直观呈现出2018年以来国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另一个研究热点——离开家乡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表3、图4、图6和图7可知,国内学界对该主题的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城市,研究内容也多侧重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城市原有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开展情况等。
综上所述,2018年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着重探讨各民族之间交往互动与文化融合的问题和经验。同时,研究的调研点多选在城市地区,聚焦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现状及城市民族工作开展的情况。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主题
结合表3、图4、图5、图6和图7,基于上文分析的研究热点,可知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
城市(社会)融入情况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重要主题。国内学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主要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水平、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城市融入困境、促进城市融入的路径等。
在城市融入水平方面,不同学者的研判方法不尽相同,例如:杨菊华从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四个方面研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水平(5)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杨风和陶斯文从经济、社会、心理和制度四个层面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水平的评判指标(6)杨风、陶斯文:《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1期。,冀慧珍则将获得感作为衡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标尺(7)冀慧珍:《获得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标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等等。同时,学者们发现,受教育程度、流动范围、婚姻状况、现住房性质、歧视感知和主观幸福感,以及流动人口与城市原住民之间的族际交往等均会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水平。(8)杨风、陶斯文:《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1期;李明、龙晔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广州和长沙的抽样调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当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过于严重时,还可能会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陷入城市融入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层面:一是主观层面,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一些民族文化心理制约了其城市融入,如族内互助的强化、人际交往的内卷化、孤岛式的居住模式等(9)刘有安、姜红:《浙江省布依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研究——基于民族文化心理的视角》,《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二是客观层面,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具有业缘关系强度不够,社会交往层级下沉的特性(10)陈瑛、吕昭河、孔建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朋友圈效应、族际比较与社会资本重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具体表现为游离在政治参与之外(11)马伟华、张笑语:《城市融入视角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年第3期。、就业层次较低等(12)李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其决定因素》,《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3期。。为避免和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陷入城市融入困境,推进城市融入进程,马雅琦(13)马雅琦、马素珍、彭谦:《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机制》,《民族学刊》2022年第7期。、麦合布拜木·买买提江(14)麦合布拜木·买买提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商业实践与城市融入——以兰州市打馕群体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史诗悦(15)史诗悦:《社会资本视角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研究——基于义乌的考察》,《回族研究》2021年第4期。等学者分别从整体性治理机制、商业实践、社会资本等视角开展研究,以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无论是从哪一方面展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研究,落脚点均为推进其城市融入进程,根本目的是积极响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城市各民族的和谐稳定。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研究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包括公共权益和特定权益,公共权益是指作为国家公民应享有的权益,而特定权益则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其少数民族身份而享有的权益。(16)刘立敏:《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出路》,《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及其随迁子女)的权益需求、权益保障及流入地的相关政策等。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需求与其生活状况密不可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形式多为非正式就业,就业质量偏低、收入也不高,且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未购有房产,其子女因各类问题可能无法正常享受当地的教育优惠政策,导致需要负担更多的教育费用。(17)①朱军:《新型城镇化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计资本与就业状况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张伟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及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8期。基于此,在权益需求方面,相较于市民权益(18)市民权益,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子女教育权、住房、法律援助、户籍、消除城市歧视等权益。与民族文化权益(19)民族文化权益,即少数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与宗教生活的特殊需求的权益。,约有80%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重视劳动权益(20)劳动权益,包括工资、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劳动合同、平等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益。,且其中约75%的人集中关注工资权益。同时,劳动安全、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及福利、住房、随迁子女的教育等权益也受到了较多关注。(21)朱军:《新型城镇化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8个城市的问卷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6期。至于权益保障及流入地的相应政策,现有研究也多围绕上述备受关注的权益展开,例如建议政府提供就业平台及法律援助,制定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及政策等。(22)朱军:《新型城镇化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计资本与就业状况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同时,部分学者强调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市、县(市、区)建立服务中心,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社会保障、就医就业等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23)胡新丽:《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因此,关注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权益,维护各民族平等,也是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3.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的城市民族工作研究
在当前各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城市民族工作格局已然发生重要变化(24)周竞红:《人口流动与管理变革:新中国城市民族工作变迁管窥》,《学术界》2020年第6期。,其研究内容也随之出现新热点,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互嵌式社会结构与互嵌式民族社区、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等。
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李尚旗(25)李尚旗、姚文静:《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与文化适应能力提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刘元贺(26)刘元贺:《人口流动、国家通用语言使用与国家认同——基于2018年新疆城乡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等学者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促进其文化适应与国家认同具有积极作用;裴圣愚(27)裴圣愚:《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基于试点调查与系统评价的证据合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马静(28)马静、刘金林:《语言治理融入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六》,《民族学刊》2021年第11期。、汪鲸(29)汪鲸:《城市民族工作视域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实践经验与路径方法——以广东为例》,《民族学论丛》2022年第1期。等学者则基于对宜昌市、南宁市和广东省等地的调查,探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有效经验和路径,积极开展推广普及工作。在互嵌式社会结构与互嵌式民族社区方面,学者们的研究涉及构建、影响、治理等诸多方面,例如,乔国存等人认为推进“民族互嵌”不仅要做到组织结构互嵌,也要实现社会环境互嵌(30)乔国存、康旭、包格乐:《城市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两个社区民族工作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张志远认为“嵌入式”民族社区模式对云南省全面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具有积极影响(31)张志远:《边疆多民族社区“嵌入式”机理与治理路径》,《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史诗悦总结了互嵌式民族社区的治理措施等(32)史诗悦:《党建引领视角下城市互嵌式民族社区治理研究——基于义乌市鸡鸣山社区的考察》,《民族学论丛》2022年第1期。。在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面,马忠才(33)马忠才、郝苏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与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4期。、苏丽锋(34)苏丽锋、张倩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等学者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较高的市民化意愿,且受收入、学历、社会心理认同、公共服务等因素影响。在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方面,学者们则多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需求展开研究,如杜洁(35)杜洁、张宏溧、于丽平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20年第16期。、林钧昌(36)林钧昌、尹新瑞:《民族因素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干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等学者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李晓婉(37)李晓婉:《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基于广州市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站的调查与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卢时秀(38)卢时秀、李吉和:《社区共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社工介入——基于上海P区的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李吉和(39)马冬梅、李吉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7期。等学者关注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等。总之,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的城市民族工作研究均围绕构建新的城市民族工作格局,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目标。
4.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迁入城市存在的“三个不适应”(40)“三个不适应”,即少数民族群众对城市生活和管理方式不适应、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群众某些生活和行为方式不适应,以及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不适应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日益增多的现实。,本质上反映着城乡和区域的结构差异与文化差异,体现出民族关系调节机制不协调。(41)乔国存、郑信哲:《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三个不适应”及其治理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7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三个不适应”问题有所缓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亦不断增多,“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重要主题。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具体案例,分析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因素和实践路径等。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因素方面,程中兴发现现代化交通重塑了藏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的分布格局,影响着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42)程中兴:《交通现代化如何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基于横断山区的空间统计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王朋岗和张猛发现受过良好教育、已婚且非农户口的流动人口间交往交流交融更多,且居留时间越长、流动范围越小,族际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水平也越高(43)王朋岗、张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西北人口》2022年第4期。。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方面,徐平基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实践经验,提出应优先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三个不适应”问题,进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4)徐平:《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北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为例》,《民族研究》2021年第2期。;蔡宇安则认为,若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非政府组织都需要采取适当举措,如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拓展社会网络等(45)蔡宇安:《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视域下NGO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此外,李虎发现,在各民族的交往过程中,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适应他乡新文化的同时,依旧会延续本民族文化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46)李虎:《海口城市边缘壮族代耕菜农的经济适应》,《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同时,部分学者直接从题干上呈现对铸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讨,如陈路路与安俭基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探析铸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47)陈路路、安俭:《铸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探析》,《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9期。;魏霞以内蒙古进城农牧民为例,探寻城市民族工作的内容与重点,以切实铸牢各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8)魏霞:《在流动人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内蒙古进城农牧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胡新丽则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从思想、技术、服务和制度层面分析铸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49)胡新丽:《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事实上,当前直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成果并不多,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基本一致。学界的相关研究正是为了在充分了解民族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加强各族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不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国内学界有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取得了可观成绩,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及更合理的研究范式
现有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无论是基于普查数据的分析,还是基于田野调查的探讨,在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安学等法学门类,缺乏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有机整合,研究理论略显单薄、解释性话语稍有不足,影响了研究的学理价值。而且,现有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成果多以质性研究为主,虽也存在一些如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的定量研究,但数量并不多。此外,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传统研究范式多适用于传统村落等乡村社区,照搬至城市研究易“水土不服”,可能带来研究操作困难、研究方法不规范的问题。因此,建立更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更合理的研究范式,是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亟需直面的现实问题。
(二)存在同质性的重复研究,主题缺乏创新性
当前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多聚焦于文化适应、城市融入、权益保障、服务管理、社会支持等方面,内容有些同质化,缺乏有创新性的研究主题。部分研究成果仅是在现有研究模式的基础上更换了研究城市或民族,对新领域、新主题的挖掘和探讨略显不足。例如,国内现有研究侧重于关注流入城市的人口,较少关注流入非城市地区的人口,且对流动人口返乡后是否存在文化再适应、社会再融入的问题关注不多。同时,现有研究直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的成果数量有限,多是从城市民族工作、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切入探讨。现有成果较少比较不同民族流入同一地区后表现出的共性问题,对这些共性背后所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挖掘也不够。可见,虽然国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研究主题仍不够丰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切入点的成果尤为有限,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
(三)相关调研深度不足,优秀的民族志成果偏少
诸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都立足于田野调查,以辅助并佐证研究结论,但部分研究的田野调查力度不够,多在宏观层面和数量上对整个社会或地区的流动人口进行总结归纳,忽视了在微观层面对其生活情况做细致的观察和民族志的“深描”,使得研究内容略显空洞,结论不够深刻。而且,部分研究缺乏鲜活的研究个案和丰富的民族志资料,研究成果难以深刻剖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也难以体现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核。此外,还有部分研究在内容上囿于某个时期或某一问题的静态分析,忽视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动态性特征,致使研究内容略显单薄,研究结论缺乏可持续的说服力。例如,一些研究只关注调研期间某一民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却忽视了该民族理解这一主题的形成条件与演变机制。
四、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有研究既分析其城市融入、权益需求、权益保障等现状,也探寻城市民族工作开展情况及治理机制,还关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问题,以实现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为目标,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大流动、大融居背景下,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不仅影响社会治理成效,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生力量。(50)汤夺先、王增武:《惯习延展、资本增殖和场域生成: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逻辑——基于对A省H市的调查》,《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2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时间、地域和文化的三维空间移民,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和谐稳定民族关系”而言至关重要。(51)张继焦、孙梦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学刊》2022年第5期。因此,学术界需在总结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完善现有的不足。
未来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围绕党中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与时俱进,努力开展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在理论方法层面进行积极创新,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范式。第二,开拓全新的研究视域和研究主题,从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两个维度提升现有研究水平,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既要在宏观上把握发展脉络,又要在微观上收集更多鲜活的个案资料,开展民族志的“深描”,形成更多优秀的民族志作品。总之,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需要继续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以期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