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必须在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用力
2024-03-29李超张振芝
文/李超 张振芝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四年之后,于2023 年10 月24 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经验上升为国家最高意志,并且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遵循原则、主要内容、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等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规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的法治保障。要实施好爱国主义教育法,必须在深化、内化和转化上持续用力。
在深化中领悟《爱国主义教育法》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真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党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经验总结。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法精神、灵魂作用的总则,不但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立法目的,还以“应当”与“坚持”表达方式指明了爱国主义教育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凸显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传承性、主题鲜明性等特色。只有深化认识、深刻领悟爱国主义教育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才能把握《爱国主义教育法》总则的政治定力与法律张力。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必须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一根本政治属性和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我国的爱国主义又是始终围绕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发展。只有追本溯源,通达历史的深处,才能在把握这一指导思想形成的历史画卷中深化对其确立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法》指导思想的政治定力。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必须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涵育,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这一基本原则。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只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才能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交融贯通中,深化对这一原则的共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法原则的法律张力。
在内化中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法》职责任务与教育内容的融合
爱国主义教育法在任务要求上,反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群众性,除了规定中央、地方和军队、群团组织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外,还明确了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应当”与“增强”一以贯之,明确了各个行为主体职责任务,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的义务性、规范性等特点。只有将这些职责任务内化为各个行为主体内心精神动力、价值追求,切实把法律规范作为内心的信仰,才能成为引领实践的思想武器。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必须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人的坚定信仰。各级各类学校将法律规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全面融入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并且形成家国联动机制,强化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日常工作中,强化爱岗爱国;宗教团体、港澳台等组织、地区,利用自身的优势,强化爱国情感、爱国精神、祖国统一理念的培育。各个行为主体只有尽职尽责,通过学习、体验,使之形成科学认知、理论自觉,努力让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入脑入心,才能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凝人民之心聚民众之力,彰显《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时代活力。
在转化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举措与支持保障的成效
爱国主义教育法在实施措施与支持保障上,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上下联动、统筹规划,相关部门和单位创新形式,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和平台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对于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单位与个人实行鼓励、监督和惩戒并举的保障举措。只有将这些写在纸面上的规则、规范转化为清醒的制度自觉、坚定的法治信念、科学的法治思维、可行的法治方式,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法》动起来、活起来,有效地将《爱国主义教育法》落实在个人与单位的现实生产和生活之中。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与旅游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先进科学技术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全自动嫁接,推进纪念仪式、升挂国旗仪式、宣誓仪式等有序活动,推进新闻媒体制作、播放、刊登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并且对爱国主义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相反,对于侮辱国家尊严、歪曲民族气节、侵占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等单位、个人绳之以法。将这些实施举措和支持保障措施成为单位与个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行为的主线、底线与红线,切实将法治擘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蓝图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实版的美景图。
《爱国主义教育法》将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初心使命上升到法律高度,其意义深远。这要求我们在深化内化转化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贯彻中,既要坚定“四个自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坚持理性、包容、开放、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防止民粹主义倾向。只有这样,《爱国主义教育法》才能彰显出法治的智慧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