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企业预算管理研究
2024-03-29刘杰
刘 杰
(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珠海 519000)
引 言
预算作为对各类事项进行科学控制的方法,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实现对各项工作流程的预测、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执行预算环节中要高度重视预算工作的要求,将预算融入企业管理工作各环节,并以信息系统为支持改进企业预算工作,确保预算管理工作不同环节的事项都能够得到系统性的控制。但是,当前部分企业的预算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预算工作环节中各类事项未围绕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及管控等。基于此,在当前时代下企业有必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认识到信息系统应用的具体要求,为企业优化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相关概念
信息系统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以流程化、集成化方式对企业管理流程提供支持的方式。对企业各类资源进行集成管理,能够实现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控制。以信息技术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对预算的一体化管理,并对企业不同业务流程事项进行科学控制,有效解决管理流程中的信息孤岛问题。通过信息系统对工作环节的不同事项进行管理,帮助企业对管理环节进行全面约束,让企业工作流程中不同类别的事项都能够得到及时控制及有序管理,帮助企业第一时间应对市场的变化。
二、信息化时代下部分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管理流程不完善
首先,部分企业未对内部人员实施培训。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之前没有让人员掌握信息化的预算工作要点,预算无法被全体员工认可,很可能产生在预算管理环节中人员不了解具体工作任务的问题。其次,信息系统集成力度不足。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预算系统,但是各系统之间无法得到全方位的集成,很可能产生预算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无法衔接的问题,导致各类信息无法得到实时的传递。
(二)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首先,预算编制程序不完善。部分企业在实施预算编制环节中的预算编制程序不完善,仅通过管理层形成指标之后直接下达,未形成基层参与的预算编制措施,没有对各类预算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其次,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部分企业在实施预算编制环节中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没有通过滚动预算等方法详细确定不同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导致预算编制存在盲目性。
(三)预算执行与监督机制不当
首先,未针对预算建立合理的控制措施。在实施预算执行环节,应对预算建立科学的控制措施,明确具体预警措施及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要求。但是,部分企业在实施预算执行环节中未通过预算系统形成具体的控制标准,即使预算在执行环节发生偏差,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其次,未通过预算形成全方位的审批措施。在实施信息化的管理环节中,应通过信息技术对预算管理全环节落实具体的审批控制要求。但是,部分企业的审批标准不完善,没有针对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明确具体审批措施。
(四)预算考核不科学
首先,未形成科学的信息化分析措施。部分企业在实施预算考核的环节没有根据预算工作情况落实具体分析要求,无法准确掌握预算工作中的不足。其次,预算考核方案不科学。部分企业在实施预算考核的环节未形成科学的预算考核指标,也没有落实奖惩措施,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完成预算考核。
三、信息化时代下企业预算管理建议
(一)完善基础管理流程
第一,加强对企业全体人员的培训。在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下,企业预算工作发生了巨大转变。为确保全体成员都参与到预算环节中,企业人员要掌握预算要求,认识到预算工作和企业整体工作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学习。企业通过科学的措施将预算管理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让全体人员了解预算管理工作方向及管理工作要求,掌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调动各级人员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执行预算管理流程中,各级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其中。企业要通过科学的培训措施,让人员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及自身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包括如何开展预算编制、如何通过信息系统开展预算执行等,以确保人员准确了解预算工作的要求,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第二,加强各类系统之间的集成。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在建设预算系统基础上要确保预算系统能够及时获取所需要的各项数据,让其他系统和预算系统之间完成集成。通过数据集成的方式,让预算工作情况被企业实时掌控,并对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整改,确保预算工作流程中的事项得到优化和控制,让企业各类工作环节的信息得到实时传递和管理。
(二)基于信息化开展预算编制
第一,优化预算编制程序。企业在执行预算编制环节中,要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流程事项进行全面分析。在执行预算流程环节,企业要重视以下预算编制措施。首先,合理编制企业经营预算。企业经营预算要在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企业的采购量、销量、库存量等。在实施预算编制环节要以零基预算为核心开展编制,结合预计发生的成本费用开展预算编制,由基层的业务部门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及企业整体预算目标开展预算编制。在实施编制预算环节,要认真测算各项指标,以零基预算的方式开展编制[1]。完成预算编制之后,提交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办公室对经营预算进行汇总,并对各项预算指标数据进行初审,在系统中分析各项指标编制的合理性,并通过对系统信息进行检查之后,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在审核环节,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对预算工作事项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分析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并提出调整意见。通过反复协调,形成最终预算。其次,编制资金预算。资金预算主要是以企业经营预算和投资预算为基础,按照企业投融资和经营工作的要求,合理控制企业资金收支流程。在企业完成预算之后,由系统自动计算出资金流动状态,并形成最终的资金预算,由预算管理办公室对资金的情况进行控制,一般包括明确季度、月度具体的资金控制规划,以此合理确定企业是否需要进行投融资。
第二,优化预算编制的方法。企业在实施预算编制环节中,利用信息系统能够大幅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因此企业可以借助滚动预算的方法开展预算编制。滚动预算是按照季度或月度对预算目标分解,并确定各阶段预算的方式。例如,在确定年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各季度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具体月度,分析各环节具体所需要达成的工作要求,确保每个阶段预算工作都能够按照预期要求达成。若某一个阶段预算任务没有达成,那么要在以后的月度进行弥补和控制。在滚动预算模式下,企业预算控制流程要由信息系统进行监控。各级人员在实施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系统形成对各项预算指标的监督,并且自动测算每个阶段所完成的工作,以及以后需要开展的工作,以确保预算工作流程更加科学。
第三,合理确定预算审批机制。首先,在年度预算审批环节,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预算管理委员会在确定各级人员具体的年度预算工作任务方案之后,由信息系统对预算的指标进行层层细化,将预算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并进一步分解到各岗位上,形成全员参与、全环节控制的预算执行体系。其次,对月度预算进行控制。企业在执行预算的环节中,要实现对月度预算的控制,在对上一年度预算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并形成具体的预算方案,确保预算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
第四,借助信息系统对预算编制进行控制。企业在信息系统管理的环节,预算管理的全过程都要由信息系统进行控制。企业在完成预算工作之后,要以预算报告的形式形成预算草案,并通过信息系统开展趋势分析、综合平衡。企业的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委员会在对预算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要通过信息系统所生成的表格、图形等对预算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且在信息系统中自动传递,形成预计财务报表。预算审核人员能够根据预计财务报表分析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例如,判断预计利润表中的相关指标,分析是否达到盈利的要求,之后通过审核,并将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在分解环节,借助信息系统形成具体的细化分解流程,确保不同要素都能够得到全方位分析,避免预算分析环节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企业通过明确不同层级人员具体的管理要求,确保各级人员了解都预算工作任务要求,并主动参与预算。
(三)以信息系统监督预算执行
第一,优化预算执行控制措施。企业在预算执行环节中,要将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上,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在实施预算管理环节,通过形成具体的费用审批标准、授权控制标准及严格的工作流程管理要求,确保所有事项都得到严格控制,防控预算环节中发生的问题。通过确保所有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对预算的预警及有效控制,并对存在追加等方面事项明确具体原因[2]。在预算管理环节中,根据预算执行的要求,针对预算工作所存在的偏差问题落实具体的分析机制。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下,通过系统能够建立细致的预算分析控制措施,确保预算工作得到严肃分析,并针对预算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予以解决。
例如,在预算执行环节,能够对进销存等各事项进行充分监控,并对各层级人员的工作任务情况进行监控。当某项指标存在问题时,第一时间通过系统对存在的问题落实相应监控及整改机制,确保预算工作流程能够得到实时管理。同时,借助信息系统能够大幅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实现对各阶段收支的控制,确保所有偏差能够被系统第一时间预警和监控,帮助企业发现工作流程中的不足,建立更加透明、科学的预算信息控制机制。例如,在所有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要在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并通过系统自动开展预警,分析各项事项开展之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对相关问题进行反馈,确保预算工作的情况能够得到实时优化和动态整改。另外,企业要建立系统的预算执行监控措施。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下,预算执行要具有严肃的监控功能。除了开展预算预警工作,还要对所有事项进行控制。在完成预算编制并下达分解任务之后,明确不同项目的具体限额,让所有事项都在预算内进行。
第二,在系统中形成严肃的授权审批控制机制。在信息管理环节中,企业所有事项都要落实具体的授权审批控制标准,避免各类事项管理不严格导致的问题。通过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方式,对资金支出从立项审批到后续支付全环节都通过系统进行管理。
首先,建立科学的立项控制标准。在系统中所有支出开展之前都要经过立项申请后才能开展支付。若立项申请不符合要求则予以退回。其次,建立合理的审批模式。在立项申请发出后由系统自动提交审批。在审批环节根据不同事项的要求及重要性分别提交不同人员进行审批。同时,系统要能够自动监控相关预算额度是否超支,超支事项不得予审批通过。最后,以系统落实支付申请。在审批完成之后,由系统将支付事项录入财务模块,由出纳人员完成支付后系统将信息录入总账,确保预算相关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实现有效衔接。
(四)通过信息系统完善预算考核
第一,建立科学的预算分析措施。在实施预算考核之前,要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预算的动态分析。在预算考核之前,考核人员要通过系统分析预算执行状况,对不同预算指标进行分析,并且分析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预算进度、执行差异等分类管理预算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标准,确保预算工作的各类问题得到实时整改。
第二,形成合理的预算考核方案。企业要在每年年底执行预算考核。企业在实施预算考核环节,通过明确具体的预算考核标准将预算考核结果和人员薪酬相挂钩,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在信息系统管理模式下,由系统形成相应的预算差异表,并落实整改机制,确保各类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整改。
首先,对预算编制落实考核措施。在实施预算编制考核环节,要对预算编制的情况落实考核,对预算编制精确度、编制依据合理性等方面事项进行考核[3]。其次,根据各级人员工作情况实施考核。企业要根据各级人员具体预算执行情况实施考核,包括分析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执行的情况,其中财务指标主要是分析成本控制指标、经济效益指标,非财务指标主要是分析客户满意度等。最后,形成科学的奖惩措施。在完成考核后,要根据考核的结果实施奖惩标准,由系统自动计算奖惩结论,并以此实施奖惩,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结 语
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对各类工作的严格控制。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为预算工作的改进提供支持,达到提高预算有效性的目的。同时,在预算控制环节中,借助系统能够有效解决预算管理工作的问题,实现对各类工作的信息化控制。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时代下的预算管理工作,认为企业在信息化时代下要充分认识到预算工作的价值。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除了本文所探讨的相关理论,还可以进一步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流程,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