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基金会计核算制度改进策略研究
2024-03-29王翠芳
王翠芳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医疗保障局,乌兰察布 013650)
一、城乡居民医疗基金会计
(一)城乡医疗基金会计的会计主体
会计学基本理论是指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定,它们为会计学划定了明确的空间范围。在居民医疗基金会计学中,主要的会计主体是居民医疗基金。然而,由于城乡居民医疗基金的主要经办单位同时承担这两种主要会计主体的核算工作,因此在实际会计核算中,需要对居民医疗基金的会计核算对象和经办单位的主要会计事项进行合理区分,确保专款专用。
(二)城乡居民医疗基金会计的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学的两大主要记账基础。在居民医疗基金的会计核算中,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是否实际收取或支付医疗基金为标准进行会计处理。
(三)城乡居民医疗基金会计的核算要求
首先,针对具体产生的资金事项,应迅速获取或填制相关单据,制作记账凭证,并及时登录财务账簿。此外,还需尽快编制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其次,在居民医疗基金企业的信息质量标准中,必须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财务信息的采集和录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会计政策,以保障财务信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最后,经办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按时编制会计报表,既不能提前也不能延后,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城乡居民医疗基金会计科目及其报表
根据我国的会计准则,居民医疗资金的各项费用可以分为五大类:资本类、资产类、净资产类、资金类和综合费用类。在居民医疗基金的财务报告中,财务收支报表反映了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居民医疗基金的总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报表中的各项目按照总账的期末余额进行填列,但低风险资金和一般统筹资金则是根据其相应明细账的期末余额进行汇总填列。净资产变动表则反映了居民医疗基金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结余及净资产变动状况。报表上的项目根据各类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填列[1]。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对财务报告中某些项目的详细披露和描述,以及对某些情况的描述。附注的内容可以根据统筹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制定。
(五)城乡居民医疗基金会计的管理要求
城乡居民医疗的会计单位是以居民医疗资金为基础的独立核算机构。该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主要会计核算依据,以人民币为会计计量单位,并采用借贷记账方法来记录会计信息。根据“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规定,该机构设置了专门的会计科目,包括总收入类、费用类、财政专户存款以及负债类,以确保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该机构还编制了统筹资金变动表和附注资料,以进一步保障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二、关于城乡居民医疗资金会计制度的问题和缺陷
(一)会计科目设置有待细化和统一
新农合基金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在负债方面,仅设置了一个暂时性的账户。通过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日常核算,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各类负债。随着新制度的实施,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在进行基金审核时,面临诸多复杂情况,如审核失误、预留资金、实际支出、罚款额度以及违约责任等。然而,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的明确规定,也缺乏具体的会计处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仅使用一个暂时性的收款科目进行核算,这导致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业务处理受到限制,无法准确反映会计信息。
根据新农合基金会计制度,农民的个人支出将被记录在“农民个人缴费收入”账户中,用于计量家庭组织的支出费用。这一会计科目属于收入类,资金主要用于支付每个家庭的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从理论上讲,农村家庭的储蓄应被视为为未来的医疗费用提供缓冲的临时储蓄。然而,新规定将其视为一项收入,并将其纳入基金类科目,这与资金使用的初衷相悖。
随着新农合基金会计制度的推行,一些地方出现了会计科目设置混乱的情况,甚至有地方违反制度规定,擅自增设了收入转移类会计科目,给会计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由于缺乏针对明细科目的明确制度规定,这会对核算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增加了监督的复杂性,并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医疗保障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会计科目的设置非常重要,它们不仅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还是记账、登账和编制报表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各经办机构的会计科目和明细账户存在差异,将严重影响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阻碍财务报表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二)核算基础问题
根据最新的财务规则,收付实现制仍然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然而,仅仅依赖这一原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可能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和财务收支模糊的问题。一些省份的新农合政策规定,各县市需在每年9、10 月份开始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医疗保障,并持续至下一个会计年度的2 月末。按照收付实现制,9 月和10 月的个人支出应纳入当期财务报表。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要求的执行存在较大偏差。由于财政部的复查,基金拨付经常出现延迟,甚至可能引发严重问题。随着年底临近,许多应付款项可能需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完成支付。在确定年度基金剩余额及其对应的风险准备金额时,由于资产流动性及其所处时间段的变化,准备金额的测算往往不够准确。
(三)会计处理问题
尽管新农合基金会计核算制度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准则,但由于操作流程较为烦琐,会计人员往往将其视为抽象概念,而忽略了实际应用。新农合基金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一旦会计期满,所有利息收入必须全部汇入财政专户。然而,由于时间限制、操作技巧不足等原因,支出户的利息无法按照要求及时转移至财政专户。根据新规定,暂时性支出款项是指因临时需要而暂时支付给基金的款项。为确保安全,暂付款必须严格控制额度并经过审批。在会计核算年度结束时,应清偿暂付款项,并在下一年初重新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根据新的农村合作医疗会计核算制度,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在指定医院提前支付医疗费用,但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禁止任何形式的临时补偿。然而,由于未严格遵守此规定,当会计年度结束时,暂付款未及时结清,反而被留在账户上。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欠款最终变成呆账。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可能导致会计报表缺乏完整性。
(四)监管不到位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不力,挪用和挤占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在新农合基金的财务核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了许多问题。2014 年4 月,重庆市巫山县审计局在对社保基金进行审计时,发现一些社保工作者与会计人员相互勾结,滥用职权,非法获取了超过30 万元的新农合资金,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由于多数农民外出务工,长期缺乏医疗保障,新农合基金的使用受到限制。一些干部和会计人员利用虚假医疗费用凭证滥用新农合资金,获取不正当收益。这起事件暴露了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缺失、会计机构的监督缺失、对记账凭据审查缺乏严谨性,以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
在基金使用过程中,由于审查不严格和工作人员违反法律及规定,导致出现了一些非法套取的现象。相关部门在数据统计处理和征收管理方面的不力,也导致了偷逃、漏缴保费等问题普遍存在。在管理方面,合作单位的监督工作一直较为被动。由于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存在分散性,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财务账户,导致无法有效监督和控制合作医疗费用的收取和使用。会计核算监督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工作。此外,由于监管不力,基金的使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暂收款项的持续存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者可能利用这一漏洞,设立私人小额资金池,导致医疗保障资金被肆意挥霍。会计核算信息的透明度不足,也限制了社会对基金的监管机制。鉴于财政资源的有限性,许多经办机构的会计人员面临多重角色的挑战。他们需要兼顾多项职能,如兼任基金管理的副总监,负责基金的收入、支出审查与批准。作为出纳,他们既要管理基金,又要进行核算。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基金被滥用、挪用和贪污。
(五)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根据新农合试点的实际情况,一些贫困地区的新农合会计核算仍存在保存原始凭证的问题。由于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处理这些凭据,会计数据的精确度无法得到保障。一旦会计账务处理出现问题,将对基金的财务报表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使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进而导致信息披露的质量大幅下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理的会计职位安排和专业的会计人才储备。在一些偏远地区,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工作由于缺乏充足的岗前培训和熟练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操作,导致许多非会计人员难以胜任,从而影响了基金的正常运行。
三、医疗保障基金会计核算制度改进策略研究
(一)完善会计科目
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必须确保新农合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为此,建议不断更新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使其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求。财政部应积极推进会计核算改革,并制定更多普遍适用的二级明细科目。同时,应大幅增加应收类会计科目的数量,弥补负债类科目仅有暂收款一项的不足。在基金审核过程中,如遇到增加项目、收费、支出、惩罚和违约金等问题,应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记录。财政部还应根据不同地区医疗保险核算需求,制定统一的记账规范,以真实反映基金状况,为财务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对于一些难以准确界定的会计科目,如农民个人缴款收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归类为负债类。
(二)修正会计核算原则
收付实现制在新农村合作医疗核算中存在一些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务核算模式正在从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这一过程需要分阶段推进,以逐步实现目标。鉴于我国医保隐性负债较大、经济实力有限,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原则更有利于新农合基金的有效管理和运营[2]。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将所有在同一期间的款项都记录在当期,因此需要通过追溯来确定它们的具体日期。在收到暂收或暂付款项时,应及时ACK 确认;在收到冲销暂收(付)款项时,也应及时ACK 确认。在会计上,政府的资金、医疗援助和集体支出都必须按照它们的年份进行记账。此外,中央财政的资金通常会在当年提前拨付,并在下一年按时支付。根据当年的参与人数和财政补助标准,新农合基金的年度预算应充分考虑,以确保当年的总收入达到最佳水平。通过制定预算,经办机构能够在会计期间准确核对收入和支出[3]。
(三)健全医保基金核算监督机制
1.内部监督
为了确保新制度的顺利执行并达到最佳效益,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管和审查。为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组织应建立一套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出纳人员与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担任不同角色,以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流通。为确保新农合基金会的财务核算准确可靠,应加强监督,定期评估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表现,建立有效的职责交替机制,并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调动。如果经办机构具备必要资格,应成立审计小组,定期检查和核查会计凭据和账簿,以加强内部监管,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并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
2.外部监督
为了切实保障新农合基金的财务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的外部监管机制,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其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还需加强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并积极推动完善相关监管法律体系的建设。通过法律规定的实施,新制度的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除了加强外部监管和社会监督外,还应着重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医疗基金的监督工作,确保基金的有效运作。
结 语
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后,发现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致力于构建一个更为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结合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特性,我们建议将其融入会计核算体系中,更好地满足医疗保险资金非营利的特殊需求,同时解决因时间变化导致的会计期间混乱问题。财政部应积极优化会计科目的设置,以满足新农合基金实际业务的需要,并建立完善的明细科目,以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样有助于提高与其他县市会计信息的统一性。为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会计核算部门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并尽量简化会计处理流程,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