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

2024-03-29福建省福清市瑞亭小学陈小玲

天津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双减阅读教学教材

■福建省福清市瑞亭小学 陈小玲

长期以来,小学生面临课外辅导、作业量大的压力,不利于全面发展,而“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教师应做出适当调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培养其语用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探究“双减”背景下教学设计原则,最后提出“双减”背景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实现减负提质目标的策略。

“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少作业量,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其次,能够减轻校外培训负担。部分家长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会选择以补课的形式让学生提前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阶段性成长。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进行优化改革,在确保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基础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一、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侧重内容分析,阻碍了学生能力发展

在全国第七次阅读研讨大会上,崔峦教师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华丽转身,向内容分析说再见!”然而,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中,仍然存在过度关注内容分析的现象,忽视了文本形式和语言特色,依旧“得意忘形”,所谓“意”,是指文章说什么、写什么;所谓“形”,是指文章怎么说、怎么写。正因如此,学生小学六年课内学了几百篇名作,课外也阅读了上百本名著,可是一提到写作不是皱眉抓耳,就是搜肠刮肚,语言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偏于机械训练,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为了应付考试,部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时过于机械,仅仅将阅读技巧灌输给学生,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生增加心理负担。部分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较为严肃,严肃的课堂氛围也会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

(三)单一教材教学,局限了学生视野

目前,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紧紧围绕教材进行,实际上,教材中的知识虽能够给予教师一定的指导方向,却难以开阔学生眼界,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需要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除此之外,部分教材存在更新不及时的现象,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教师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开展教学,会严重限制学生思维。

(四)教学内容选择与语用能力培养相脱节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往往难以在教材中直接找到与语用能力培养紧密相关的内容。此外,由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并未明确强调语用能力的培养,使得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用能力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关键作用,导致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未能充分考虑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课后作业布置上,很多教师倾向于选择传统的阅读内容,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导致作业失去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实际意义。另外,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依赖课本内容,忽视了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一些教师不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导致学生阅读时难以运用以往经验深入分析文章,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

二、“双减”背景下教学设计原则

(一)均衡减负与增效原则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减少语文阅读练习的作业量,确保学生均衡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避免因精力分散而降低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兴趣、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积极地进行阅读练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学生中心原则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明确阅读练习的核心目标,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以确保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兴趣和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案。

(三)增强趣味性原则

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提升其语用能力,教师要增强阅读练习内容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风格、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整合性原则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整合教材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了解的是,所谓的细化目标并非将教学内容分散,现阶段教材内容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尽管每一个单元都存在一个主题,但不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师不遵循整合性原则,会导致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影响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将阅读知识整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逐条细化,在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双减”背景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语用”兴趣

要想在“双减”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创设相关情境。部分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仅仅考虑教学目标以及课堂内容落实情况,没有注重情境的创设,在没有适当情境的情况下,学生要想理解一些与自己生活较为遥远的内容较为困难,难以融入课堂,即便能够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也难以融会贯通,不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实践,为学生创设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适当语境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可以创设语境,练讲故事:“学校要开展讲历史故事比赛,请根据《王戎不取道旁李》故事情节设计一份故事推荐卡,要求语言简洁,情节完整,或者写一篇演讲稿,可以加入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让故事更精彩。”再如,学完《威尼斯的小艇》后,教师可以创设语言训练情境:“假如你是一名船夫,会怎样向游客介绍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来吸引游客乘坐你的小艇呢?”通过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体悟,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二)发现语言规律,教授“语用”之法

1.发现“罗列”方法,学会妙笔生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语文教材“例子说”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同,但是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例子”中的语言规律,教给他们“语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祖父的园子》一课第一自然段: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萧红简单罗列“蜜蜂、蝴蝶、蜻蜓、蚂蚱”,体现了大花园充满生机。学生发现罗列语言的规律,进行仿写:校园里樱花、杜鹃、香樟、紫竹,样样都有,把我们的学校打扮得可美了。是不是也写出了校园的美丽景色呢?

也许有些人对这么简单的语言形式嗤之以鼻,但事实上,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也用的是罗列法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短短十几个字,罗列出9 种景物,描绘了一幅秋风凄冷、荒凉落寞的场景,为原本寂静的乡村图景更添一抹萧瑟之感。学生仿写此诗,写学校“七十周年建队日”的开头:蓝天白云太阳,绿地红旗飘扬,校园球场宾满。国歌响起,七十周年建队日活动正式开始……简单罗列,以景导入,比“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在操场举行七十周年建队日活动”更富诗意、更加唯美、更显独特。

虽然罗列法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巧妙运用这种言语形式往往能令文章妙笔生花。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冬阳·童年·骆驼队》,部编版教材中的《父亲、树木和鸟》,都用简单罗列拟标题,很有诗意。受此启发,学生的习作标题由《记一次有趣的活动》变成《国庆·游玩·快乐》《劳动·汗水·美德》等,更有新意了。

2.学会“问答”之法,轻松构思成章。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不少以问答形式构思的文章,如一年上册的《比尾巴》《雨点儿》《小蝌蚪找妈妈》等;二年上册的《看雪》《坐井观天》《红领巾真好》等;三年级上册的《找骆驼》;四年级上册的《去年的树》,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三十来篇。

学生惊奇地发现,“一问+一答”形式的文章居然这么多。教师为学生揭开“言语规律”的神秘面纱后,让学生仿写,于是就有了《小毛虫找妈妈》《小诺找理想》《小燕子找春天》等佳作。如俞婧婷同学的《小燕子找春天》:小燕子先后分别问了风儿、花儿和小草“春天在哪儿?”一问一答之后,明白了“暖暖的风、艳艳的花、绿绿的草……这些不都是春天吗?”就这样,俞婧婷同学写出了生机盎然、风景如画的春天,构思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所以,为学生揭开言语形式规律,或许他们就能找到作文的春天。

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言语形式”的规律,或简单罗列,或一问一答,学生往往能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语段。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聚焦“言语形式”的规律,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例子,让学生有法可依、妙笔生花。

(三)教授阅读策略,拓展“语用”实践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强化了阅读策略的教学,如“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目的”“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等。教师在阅读策略课程中要教给学生有策略地阅读,如学习《竹节人》时,引导学生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的任务,快速阅读全文,找到与任务相关的段落,即课文第3 自然段,再细致梳理出重点信息,完成“玩具制作指南说明书”,学生根据“说明书”进行表达,做到言之有序。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略读《西游记》,为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读名著,标出孙悟空的外号,想想他的外号变化与他的成长经历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很快梳理出孙悟空的成长经历:石猴、泼猴的野性——孙悟空、孙行者的人性——斗战胜佛时的佛性。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从孙悟空的成长经历中受到什么启发,有的学生说要努力学习,才能脱离野性,开启心智;有的学生说面对磨难,战胜磨难,才能成“佛”,取得成功。这样,有了阅读策略的引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了自己的思考,其语言表达更有内涵、有深度,受益颇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有效引导,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为此,教师应该先熟悉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阅读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与学生共同阅读,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读经典名著、读自己感兴趣的优秀读物,在语言实践中,拓展课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教师在选择阅读内容的过程中要先明确学生的水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保障所选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同时,文章应该具有需要学生积累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不能仅注重丰富教学内容,还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授人以渔,确保学生学会阅读,提升语用能力。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写下来,如果文章中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摘抄下来。文章中若存在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画人物关系图,完成整本书阅读后,用思维导图梳理全书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双减”政策要求丰富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情境、教授阅读策略,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还会遇到诸多问题,教师要结合教学情况及时解决,确保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有所提升,从而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猜你喜欢

双减阅读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