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规范化及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
2024-03-29周建国符大勇王珩
周建国 符大勇 王珩
大力推进影像检查规范化及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于人民群众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提出具体要求,通过规范影像检查,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并达到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以及保障医疗质量的作用。推进影像检查规范化以及建立管理体系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影像科相关政策、制度支持,并将临床、医技以及医工等主体深入融合[1]。以统一操作规范为前提,确保各医疗机构的影像检查以及诊断报告能够做到同质化,并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次数,优化就诊效率[2];同时,该举措也是各级医院开展检查结果互认的前提条件[3]。通过影像检查规范化的实施,能够实现和保障不同医疗机构间对于影像检查结果的互认工作。本调研工作基于江苏省医学影像学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规范、医学影像设备操作规范、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区域影像共享平台建设、影像诊断报告出具5 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大力推进影像检查技术规范以及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提供建议。通过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促进影像合理检查,以提高检查质量以及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亦有助于提升影像学科和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1 我国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现状分析
1.1 医学影像设备质量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是影像检查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以及地方性规章制度及行业标准较为完善,在影像设备的安装、机器使用、相关操作规范以及质量评价方面均能够做到有据可循。市、区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均能够定期对其所管辖的各级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个人剂量计的佩戴及监测、放射诊疗设备的检测、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防护情况以及辐射警示标志的设立情况等进行检查,对于违规事项进行通报查处。医学影像设备能够在同一质量控制标准下开展影像设备的质控工作,以确保不同医学影像设备间的同质化管理,内容包括针对医院相关设备和临床操作人员的资质评估以及考核[4]。各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成立质控专家组指导放射人员培训、质控质评等,但涉及互认的标准规范尚未完整形成[5]。
1.2 医学影像设备操作规范
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医师以及操作技师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并取得专业上岗证以及相关资质证明后方能上岗。影像技师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常规的患者体位摆放、设备质控、曝光参数设置以及影像质量的判定,同时还须对监控影像设备进行管理和日常维护。各医疗机构基于操作规范对于影像检查的流程、方法均较为相似,针对不同品牌、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和软件使用差异,设备厂家亦能够提供规范的设备安装调试以及操作培训人员的技术培训,影像技师操作工作均能规范完成。规范的影像操作是影像检查的基础和质量保障,也是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前提,这要求影像检查技师规范进行每一项具体操作,日常检查技术需严格执行检查流程中的指导规范,并且对于摄片质量进行逐份评价。
1.3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
影像学质量评估标准需要临床医师、影像技术以及医工人员的积极配合,通过制定和落实质量评估标准,规范检查流程、图像质量标准等,并对影像质量进行质控分级[6]。目前,省市级影像质控中心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影像质控配备专(兼)职质控人员,实施信息化管理。2015年,依据《连云港市卫生局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和连云港市影像质控工作现状,吸收市直和县区几家综合医院影像科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建连云港市医院影像质控中心并明确工作职责,为全市影像检查规范化提供监督和保障。影像质控督查工作每月上报省质控中心1 次,省质控中心每季度进行反馈,连云港市影像质控中心亦定期进行督查;同时,二、三级医疗机构依据国家等级考核制度亦需定期进行考核和上报。医疗机构影像质控部门将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形成质控报告上报主管部门,考核内容包括影像质量、诊断报告、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者随访的符合率等,但质控申报覆盖范围尚未包括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以及体检机构等。
1.4 区域影像共享平台建设
影像平台建设是实现医联体诊疗智能质控的前提和基础[7]。目前,我国影像数据平台建设仍存在参差不齐,业务协同亦不紧密,数据共享原则和制度不清晰、信息系统的接口不统一等问题。以江苏为例,2021年9月,江苏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启用,截至2023年6月,全省86%的公立医疗机构接入省影像平台,共计1 697 家,存储了4 270 万份影像及报告。通过手机打开“江苏健康通”微信公众号,完成相关注册以及认证后,即可看到相应影像检查和报告,并能便捷下载和转发,实现区域影像数据互联互通互认服务,但覆盖范围仅为三级医院以及二级综合医院。部分医疗机构在医院公众号或者影像报告留置的二维码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或手机绑定后将影像图片和报告下载,并可通过微信进行快捷转载。
1.5 医学影像报告书出具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出具是整个检查的最终结果,基于规范化、程式化影像信息解读,科学、客观地给出诊断结论[8]。目前,影像诊断医师正式上岗前均经过3年规范化培训,影像诊断报告较为规范,但各级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质量仍良莠不齐。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影像诊断医师匮乏、医疗机构本身对于影像诊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外出交流学习时间和次数较少,基层医院影像诊断报告在规范化、格式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不仅缺乏对于疾病的精准分期、分级,在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面亦较低。
2 推进影像规范化及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意见
2.1 行政主管部门层面
通过制定和定期更新符合我国国情的影像指南以及具体实施细则,包括影像检查适应证、禁忌证、评价标准、检查规范、报告规范以及质控和管理方案等,进一步加强影像平台数据库建设,扩展其覆盖范围[9]。建立影像检查管理与评估体系,并与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PACS 等信息系统相融合。临床医师提交影像检查申请单,系统依据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初步诊断结果进行审核。如超出适应证范围,需要提交相关理由以及支撑材料等,以保障影像检查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大影像质控覆盖范围,包括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以及体检机构等,实行医疗机构影像质控全覆盖,并积极组织各级医疗机构间的交流学习、上级医疗机构影像专家下行开展培训教学工作。建立医疗机构、科室和医务人员执行规范化影像检查的相关管理和激励制度,与绩效考核挂钩,并纳入医院高质量发展内容和考核体系中。
2.2 医疗机构与科室层面
基于影像检查指南以及相关制度,强化培训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绩效、聘任等对接。运用影像检查和报告的智能质控和评价系统,实时进行影像检查、图像和报告的质量控制,杜绝诊断低级错误,例如部位、性别与描述及诊断不符等,保证所有影像检查以及报告符合相关要求[10]。开设独立的影像门诊或多科室联合门诊,基于医学影像医师提供精准的影像检查方法、个性化影像诊断报告和解读,提高临床诊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临床科室在开具影像检查申请单时,必须遵循安全、高效、经济原则,应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临床初步诊断选择影像学检查,做到不盲目检查,不超适应证检查[11]。
2.3 医务人员层面
加强学习和认真执行相关检查指南以及实施细则,通过建立完善的交流和学习机制,包括进修、短期培训、院内多科室交流以及科内学习等,基于多学科诊疗平台提高规范化影像检查及诊断报告水平。严格执行检查适应证及禁忌证,避免过度检查与医疗,并积极开展影像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紧跟科技前沿,提高影像检查的高效性和诊断的精准性,促进影像检查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医务人员之间通过规范合作以及紧密配合,发挥各自专业水平,保障影像检查质量,减少检查时间,优化影像检查效率[12]。
综上所述,影像检查规范化需要有医院的体系支撑,同时还要有行业、厂家等层面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也要有绩效考核,形成质量督查、不良事件监测和淘汰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和方案,合理制定实施计划,分阶段实施,逐渐覆盖到所有影像检查方法与部位及全国所有地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定期更新符合我国国情的影像指南以及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影像平台数据库建设,建立影像检查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大影像质控覆盖范围。医疗机构基于影像检查指南以及相关制度,强化培训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运用影像检查和报告的智能质控和评价系统,开设独立的影像门诊或多科室联合门诊,提高临床诊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和执行相关检查指南以及实施细则,基于多学科诊疗平台提高规范化影像检查水平,积极开展影像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影像检查的高效性和诊断的精准性。通过制定统一的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的影像指南以及影像工作实施细则,大力推进影像检查规范化。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优化影像检查的合理性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率,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