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种档案 一种关爱

2024-03-29采访者唐子韬

中国火炬 2024年2期
关键词:关工关工委困境

采访者:本刊记者 唐子韬

受访者: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跃进街道北疆社区“五老” 陈秀芝

失学学生、辍学学生、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单亲子女、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及“两放”(劳改劳教释放)青少年等七种档案,是陈秀芝在20年前从事社区关工委关爱困境青少年的工作之初建立的。这样的工作方法不仅帮助她解决了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复杂多样的问题,也让她所在的社区收获了“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的成果。

记者:您能谈谈当初是如何想到为困境青少年建立七种档案的吗?

陈秀芝:2004年,我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关工领导小组组长,在开展全区未成年人情况调查中,我带领大家对辖区的未成年人及家庭进行了地毯式的入户调查,发现所在的社区下岗困境家庭较集中,存在的孤儿、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现象比较突出,影响社区的和谐稳定。我带领关工“五老”经过梳理分类,决定把关爱、帮教、帮扶困境孩子作为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切入点,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抓起,并制定了“五必访、五必知、五不放过”的工作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

记者感受:七种档案的分类形式,基本上能涵盖一个社区困境青少年群体的主要类型。把困境青少年分类档案分类管理,是工作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关爱对象的尊重。

记者:这种档案的分类方式对您的工作起到了哪些作用?

陈秀芝:我在关工岗位上已工作了近20年,始终把未成年儿童分类建档作为基础,对未成年儿童分类建立档案,能让社区党支部和关工领导小组掌握困境儿童突出矛盾,明确关爱帮扶的目标,开展品牌创建等工作更加细致具体。2004年开始,我带领关工小组创建了“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品牌,自2008年,社区就实现了失学生为零、辍学生为零、产生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为零的目标。

记者感受:档案分类的清晰、明确,让基层关爱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具体有效。关爱工作不只是把每个孩子的情况装在档案袋里,而是真正放到了关工人的心里。困境中的孩子们只有体会到了真正的关爱和温暖,才能改变内心,从而改变行为。

记者:您认为,关工委在帮扶困境青少年的工作中需要重点为青少年解决哪些问题?

陈秀芝:首先重点是帮助困境家庭理清困境的原因,逐步帮助家庭脱贫。针对孤、残、单特殊家庭,不但要救助,更要从精神及心灵给予抚慰,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让孩子消除自卑心理,奋发学习,“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是关工委要主动发挥协调纽带作用,架起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共育共爱的桥梁,重点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孩子健康成长的文明氛围,发现新问题,采用新方法,与时俱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记者感受:关工委根据不同类型的困境青少年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细致入微、入脑入心,才能真正体现关爱价值。七种档案分类,表面上是工作方法,实质是关工人对青少年的一种真诚、用心的爱。

猜你喜欢

关工关工委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工传真
我晚年的“关工梦”
关工传真
关工传真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