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合并背景下财务整合业务探讨
2024-03-28肖婉萍
肖婉萍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为进一步理顺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科研目标不聚焦、科研方向相同相近的科研事业单位予以整合。通过对科研事业单位进行精简,真正激发科研事业单位干事创业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其科研能力,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合并办公,更需要高度关注整合后如何优化“人、财、物”这些关键要素。为了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确保科研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财务整合工作的有序和高效显得尤其重要。
一、科研事业单位合并前财务整合准备工作
科研事业单位的合并事项即便已经意向明晰,但仍需要等待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复后,才能实施合并,合并的两家科研事业单位应利用这个时间段提前做好财务整合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财务整合工作小组,全面调研合并双方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财务整合工作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整合方案[1]。
(一)统一思想,确保财务整合工作顺利开展
机构改革一定要充分发挥好“人的作用”,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对待机构改革带来的利益分配变化和个人进退留转,要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服从组织安排。
一是人心不可乱。既要引导全体财务人员保持平稳的心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又要及时关注财务人员的心理变化,机构改革必然会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心理产生较大的冲击,未来在工作任务、绩效待遇等各方面存在不确定性,这些方面带来的不安全感可能会影响财务人员的工作激情,影响财务整合工作质量。二是工作不能断。针对年度定下来的工作目标分类实施,需要坚持的事项要按照原有明确的工作思路继续正常开展,需要调整的事项要视合并进程逐步启动,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不间断,维护好单位整体工作局面。三是审核不放松。财务人员要坚守职业道德,坚持工作原则,严格遵循正在施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不能因为单位改革而减少审核把关环节,要避免引发可能的财务管理风险。
(二)摸清家底,夯实财务整合工作基础
选派合并单位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成立财务整合工作小组,开展合并单位财务状况专项调研工作,通过面对面座谈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合并单位进行全面了解。一是摸清合并单位财务部门的机构职责、领导职责、人员编制和人员配备情况,特别要关注双方单位财务部门在机构职责和人员分工方面存在的重叠部分,做好机构和人员的精简准备;二是摸清合并单位整体财务状况,了解单位资金状况、资产负债情况、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等,做好基础性数据核实,为合并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参考依据[2];三是了解合并单位使用的财务核算方式、财务管理软件是否存在差异,提前做好财务账套合并前技术层面布局;四是听取财务人员对财务整合工作的意见、建议,为科学制定财务整合方案、顺利推进单位合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谋划,提升财务整合工作成效
一是严控合并单位不合理的大额支出,自确定单位合并之日起冻结部分财务支出权(除正常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支出外),不允许突击花钱和超标准发放职工绩效工资,避免出现损坏单位利益的事情,影响合并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科学谋划合并时点,避免合并单位当年的预算执行进度和下年度预算总额度因机构改革而受到影响;三是提前做好科研设备使用布局,实现单位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四是梳理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咨询项目批复单位如何变更科研项目承担主体,以便合并后强化科研项目后续财务管理和顺利通过项目绩效评价。
二、科研事业单位合并时财务整合工作内容
(一)全面清查,完成基准日审计报告
机构改革涉及的单位要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规定,对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以及房屋、土地、车辆、科研仪器设备等进行全面清查、登记,真实全面地反映资产状况,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基准日审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合并单位基本情况、资产清查结果和债权债务盘点结果等[3]。清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清点货币资金、存货等流动性资产
对合并单位的银行账户、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等基本账务和实有资金情况进行全面清点,对存货的品名、类别做好登记。
2.盘点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
被合并单位应盘点固定资产,核对资产账簿,编制移交清单,并做好资产清查和划转准备工作。首先核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的固定资产账面是否一致,然后对照资产管理系统中固定资产台账盘点实物资产。同时,检查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机时和共享共用情况,对闲置仪器设备进行现状分析,具有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可调剂给其他科研单位,已损坏无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尽快进行资产报废处置。
3.核实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
专利权是科研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主要核实通过外购或自行研发方式形成的无形资产的入账及时性、数量完整性,审核资产价值核算准确与否以及是否合理确定使用年限并按照规定进行摊销。
4.查实对外投资项目
科研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事项情况较为复杂,有些投资事项是历史原因无偿转入的,有些投资行为是通过专利技术投入形成的,为了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可通过“天眼查”等第三方平台查询单位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根据查询结果,复核财务记账中对外投资事项是否全面完整、投资金额是否准确。保证对外投资事项与账面记载保持一致。
5.清理债权债务
债权债务的清理主体伴随着机构改革转移到合并后新单位,为了保障财务交接工作平稳顺利,被合并单位应对债权债务“应清尽清”。一是对债权债务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弄清楚挂账总量,核实总账与明细账是否一致。二是对账面所有挂账事项清理造册,并编制往来明细表,按照往来科目逐笔详细分析形成原因和过程。三是归类分析,检查每笔挂账事项挂账依据是否充分、手续是否齐全,对于因记账错误形成的往来应及时进行差错更正处理;对于事项清晰的挂账事项应明确责任人、落实管理责任;对于时间久远、丧失追索权等历史原因形成的挂账要列出问题清单。
(二)规范并账,确保会计信息完整准确
合并账套是财务整合的核心步骤,财务整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合并后新单位能否正常运行。为了方便会计核算,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核算账套合并时点通常安排在月初或年初,合并账套主要工作要点如下。
一是在基准日全面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对被合并单位的资产情况、往来挂账情况、收支情况等进行逐项梳理,结合新单位的经济业务或事项,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重新设置新财务账套和使用会计科目。
二是合并的两家科研事业单位分别编制科目余额明细表,然后将两个单位科目余额明细表合并成新的科目余额表,对照科目余额明细表各科目直接记入新账套。
三是明确新账套的会计核算,应当确保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既要适度分离又要相互衔接,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合并后新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四是核实两个合并单位之间是否互有往来事项,如果存在债权债务的话,应先进行内部抵销冲账后再并账。
五是并入的基本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需单独建账,但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六是并入的科研项目虽然变更了经费核算主体,仍应在坚持“放管服”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科研经费规范使用。
(三)多措并举,保障整合平稳有序
为了确保单位合并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除了及时合并账套外,还要及时处理完成交接过程中的相关业务,若有不能立刻处理的业务则要明确处理完成时间,调整有关业务的整合流程。
1.做好注销工作
及时注销被合并单位的银行账户和税务登记。在财务账户整合过程中,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对银行账户的有关要求,对零余额账户、基本存款户、专用存款户等进行注销;根据税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纳税申报并结清相关税款和残疾人保障金,缴销空白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核通过后发放清税证明,最终完成税务注销。
2.完成信息变更
科研事业单位合并事项属于同一系统、同一管理级次、同一性质的,其所属国有资产划转是无偿调拨性质,应将土地、房屋、车辆产权人变更为合并后新单位;为了理顺财务管理,应变更经济合同执行主体和科研项目承担单位。
3.规范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资产交接手续完成后,划出方、接收方要按照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做出相应调整,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接收方接收资产,应当在相关资产配置标准限定范围内接收资产,确保不超编、不超标。
4.及时完成被合并单位主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工作完结后,将被合并单位的所有财务资料整理归档,移交档案馆保存。
三、科研事业单位合并后,运行初期财务管理工作要点
(一)重视队伍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为了提升合并后新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应做好合并单位财务人员岗位调整和安置工作,淘汰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低的财务人员,选出有责任担当、业务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组建一支精干的财务队伍,并通过培训和正面激励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4]。一是加强沟通交流。切实做好合并单位财务人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只要自己付出时间和努力,就能从单位获得与之相匹配的认可和收益,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鼓励其尽快融入新环境,适应业务和职责的变化,熟悉新单位的财务工作流程。二是强化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外出参加培训、现场交流等形式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单位年度考核时,对财务人员的廉、勤、能、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优秀财务人员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并在职称评审、职务提升时优先考虑,引导和激励财务人员不断学习充实自身,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二)强化内部监督,完善风险监控
合并后新单位的机构职责会发生改变和调整,在此情况下,之前的财务管理制度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新单位管理和发展的需求[5],需要尽快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同时,要充分发挥内部财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做好单位合并后的经济业务、会计行为和财务管理等日常性监督。一要明确主体责任,强化单位负责人内部财会监督主体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要对单位财会工作和财会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二要保障单位内部财会人员敢于监督的主体地位,财务部门要将财会监督融入财务管理日常工作,特别要对单位的科研项目管理、重大基建项目管理、大额物资采购等重要环节加大监督力度;三要通过整合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融合内部控制和财会监督,结合新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具有约束力且权责清晰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财会监督机制,明确内部控制相关责任,对内部控制实行全程监督,定期对风险点进行纠错整改,使财务内部监督常态化,为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三)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合并单位在资产划转、接收过程中,要注意盘活存量、严控增量,优化资产结构。一是要充分保障合并后新单位正常履职和事业发展需要。二是严禁借合并的机会违规处置、更新固定资产,未达使用年限等不符合处置更新要求的,不得处置更新;已经达到使用年限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应当继续使用。三是单位资产配置坚持调剂优先原则,能通过资产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避免资产重复配置,节约财政资金。四是搭建单位内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平台,实现资产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从而使资产效益最大化。五是盘活专利技术,提高科技成果技术含量和转化应用价值,加大科研成果对外转化力度,为单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本文着重就科研事业单位合并背景下的财务整合工作流程和要点进行了分析,强调合并前要夯实财务整合基础,并提前做好统筹谋划等财务管理准备工作;合并时要在全面清查基础上做好审计报告、规范并账等财务整合内容;合并完成运行初期要高度关注“人、财、物”这些关键要素,实现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有序高效的财务整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动合并后新单位持续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