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地理试题对“地形地貌”的考查分析及教学建议

2024-03-28邹舒宇张体会

地理教育 2024年14期
关键词:考试题尺度试题

邹舒宇 张体会

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因此,中学教师应关注高考试题研究,根据高考导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1]。地形地貌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与其他要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考中通过地形地貌设置问题情境更能考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所以近几年高考中地形地貌类试题出现的频率高,难度大,学生在面对这类试题时往往力不从心,得分率较低[2]。

一、试题统计

2021年开始,全国卷不再分为Ⅰ、Ⅱ、Ⅲ卷,而是改为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因此,本文对2021—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和乙卷中“地形地貌”考查的相关试题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包括题号、分值、试题情境和考查学科内容(表1~表6)。

二、考查意图分析

1.考查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重在“关系”一词,既有“人”对“地”的影响,又有“地”对“人”的影响。理解人地关系,判断相互影响,从而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如2023年全国甲卷36(1),试题情境是评价埃塞俄比亚农业发展的地形条件;2022年全国甲卷第9题,试题情境是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影响;2022年全国甲卷36(1),试题情境是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以上试题均考查的是“地”对“人”的影响。

如2023年全国甲卷37(1),试题情境是青藏高原南部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2022年全国乙卷37(3),试题情境是导致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乙监测站海岸线变化的人为方式,以上试题考查的是“人”对“地”的影响。

2.突出地理过程

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一直是高考试题中的高频考点之一,而“地质地貌”所涉及的地理过程更是高频考点,同时更是难点。2021年全国甲卷第9题,试题情境是对珊瑚礁的发育阶段排序;2021年全国甲卷37(2),试题情境是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2021年全国乙卷37(2),试题情境是推测巢湖三河镇以下河段的成因,以上试题均是考查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难度较大。

总览三年试题可以发现,对“地质地貌”地理过程的考查,全国卷只有2021年有涉及,2022年和2023年均未涉及,有可能是命题者为了降低该板块试题难度,也有可能是命题者为了避开这一命题热点,在未来试题中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依然较高。

3.关注强度变化

内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表形态的过程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地质作用的强度存在着时间或空间的差异。如2023年全国甲卷37题,试题情境是青藏高原南部的风蚀强度差异,其中,37(1)考查的是风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37(2)考查的是风蚀强度随空间的变化。如2022年全国甲卷第7题,试题情境为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海岸线变化,考查的是不同外力作用的强度差异对地表形态塑造产生的不同影响。

4.强化综合思维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主导作用存在差异,因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通过对地表形态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特征,判断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高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判断过程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如2023年全国甲卷的6~8题,试题情境是地中海北岸某水系重组;2023年全国乙卷的6~8题,试题情境是新西兰南岛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度变化;2021年全国甲卷的37题,试题情境是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堆积物的形成,以上试题考查的是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涉及区域特征的分析,以及其他相关地理要素的联系,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启示

1.深刻理解新课标和教材

课程标准指导教材的编写,也指导高考试题的命制。理解教材也是理解课程标准编写意图的最佳方式之一。深刻理解教材,领悟其和课程标准的联系,对提高备考针对性、有效性具有较高价值。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高低不平。”这段话出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教材19页。深刻理解这段话,强化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是由内力作用奠定,便于理解2023年全国甲卷第9题,试题情境是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成因,判断出影响其基本格局的应是“内力作用”。

“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这段话出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教材28页。由此看出,断层沿线常发育沟谷、河流地貌,而断层的位移方向有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因此,理解2023年全国甲卷第8题,试题情境是地中海北岸某水系变化推测地质成因,水系變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发生了垂直方向的断层。

综上所述,提高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既可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也可以强化对高考的应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课标和教材加以理解。

2.重视尺度思想的教学

尺度思想是地理学科一种特有的思想,它在解决某些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工具性特点。地理高考对于尺度的考查越来越注重,但基本是以间接形式进行考查,即尺度思想渗透在题目中,不明确指出运用尺度思想进行解题,但解题又离不开尺度思想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尺度思想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3]。

例如,2022年全国乙卷37(3),试题情境是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学生在理解该题时,大多数能想到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但对于思考小尺度水平上的其他人为原因就比较困难。这种从不同尺度分析地理成因的思维就是一种尺度思想。而学生的思维往往固化于从单一尺度思考,而从不同尺度的切换来思考问题还有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

3.加强地理过程的分析

地理过程的考查一直是地理高考关注的热点。学生若要将某个地理过程分析透彻,就需要厘清地理事物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动态变化过程及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事项的发展变化是由哪些环节构成的、发展顺序是怎样的、各环节或阶段的特征是怎样的、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及未来变化趋势会怎样等[4-5]。

近三年全国卷中,对地理过程的直接考查只有在2021年的试题中呈现,但是2022年和2023年的试题中,其实也有考查,只是考查了地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所以,从考查方式来看,高考地理试题既有对某个地理过程的直接考查,也有对地理过程进行分析才能解决某个问题的间接考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地理过程的认识、分析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史辰羲.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65-70.

[2] 王宗意.高考地形地貌类试题解题方法探究——以2020-2022年全国卷高考题为例[J].教学考试,2023(12):21-26.

[3] 王焜,孙丕苓,刘庆果,等.地理高考试题对“过渡区域”的考查分析与教学建议——以2021-2023年全国卷为例[J].地理教育,2023(10):34-40.

[4] 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5] 宋喜莲,孙丕苓,王焜,等.基于空间思维能力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以2020—2023年山东卷为例[J].地理教育,2023(11):48-53.

猜你喜欢

考试题尺度试题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宇宙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