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理念下文化街区智慧解决方案
——以成都市典型文化街区为例

2024-03-27陈思笛张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3期
关键词:智慧文化

陈思笛, 张宇

(1.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1 研究背景

1.1 智慧城市与文化街区概况

近几年,随着智慧城市理念在各行各业的全面深入融合发展,不仅实现了城市高度信息化、科技化,还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城市特色文化,提高城市管理同服务水平,增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1]。

文化街区是城市生活的容器与记忆的载体,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也正以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履行着文化“活化”与传承的重要使命。文化街区“智慧化”是指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运用新兴信息技术,使街区内各系统要素实现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由此提高街区的生产、管理与服务水平,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游客文化旅游体验感,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1]。因此,对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成都市文化街区现状

成都具有深厚的西蜀文化历史,在2021年获省政府批复的《成都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中,将文化街区分为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风貌片区、近现代工业遗址以及特色风貌片。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以东郊记忆、交子大道、玉林街区等为代表的高品质夜游、沉浸式展览、数字光影秀、文创街区游等新业态、新场景备受市民游客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追捧;以宽窄巷子、武侯祠博物馆、洛带古镇、街子古镇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景区在2023 年节假日期间接待量靠前。更多的数据显示,以文化街巷、工业遗产、历史古镇等为载体的文化旅游成为热门目的地与经济消费增长点。

2 研究概况

本研究对象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成都市历史文化风貌片区——宽窄巷子、工业遗产——东郊记忆以及特色风貌街巷——玉林作为调研以及智慧化升级对象,通过微信小程序实地发放问卷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和回收以及大量走访调研,可以总结出这三类文化街区目前存在的共同发展问题。

1)文化体验方面

参观游览过程中,市民及游客在体验街区独有的文化内涵、历史风貌、气质特色方面感受欠佳。宽窄巷子曾经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街区,它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街道组成,体现清代青黛砖瓦的四合院传统民居。2018年以来的改造工程对街巷体系、建筑尺度、地块划分等做到了很好的把控。但是近年来,随着许多商店和现代餐饮逐渐进驻该地区,商家对外立面过渡改造使其传统古朴气息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工仿古建筑风格。游览过程主要以探店、文化消费为主,开放参观的历史民宅与文物数量较少。

东郊记忆是在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集音乐艺术、时尚设计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09年的改造工程保留了大部分工业建筑与工业器件,如厂房、水塔、烟囱、管道、车床等,但游览中仅能通过标签上的文字介绍了解其作用,从建筑外观、街巷造型感受那个年代的工业文化氛围。

玉林片区是老成都的“城市记忆”,流淌着成都的市井烟火,承载着人们对文艺生活的想象。2021年玉林片区完成城市更新升级改造,既保留了“老成都”的烟火气,也丰富了街区业态,提升了公共空间品质。随着玉林街区爆火,网红店铺不断出现,属于玉林市井文化老街区模样也在悄然消逝,如新建建筑与玉林市井街巷感并不融合,以小酒馆为IP 的大片墙绘处处可见,街区体验方式单一……

此外,调研街区内举办的文化活动平均质量较低,多为现代表演、营销宣传、品牌推广等,互动体验形式单一且偏商业化。这一定程度脱离了巷子本身具有的文化背景,与巷子提倡的老成都本土生活的人文气息格格不入。

2)交通出行方面

宽窄巷子与玉林街区位于成都老城区繁华地段,周边停车难、效率低。特别在旅游高峰期,街区外部交通拥堵,内部道路狭窄,巨大的人流量与非机动车经常导致交通堵塞,步行舒适度差。

3)街区业态方面

文化街区的商业开发强调其产业、业态要与传统地域文化相结合,突出反映当地居民的传统民俗和生活方式,具有稀缺性与还原性[2]。调研发现,街区实际招商运营与其文化定位与存在一些偏差,导致店铺品牌繁杂,缺少相应的文化地域特色。

宽窄巷中的商户如喜茶、李宁、泡泡玛特等,虽然冠以形象店定位,但店铺从装修风格到消费体验流程,具有老成都传统文化氛围实质较少。东郊记忆的商铺以休闲游乐产业和商贸办公产业为主,在业态结构上并不能突出音乐公园的主题特色。而随着东郊记忆周边天荟·万科城市广场,龙湖·滨江天街的商业综合体崛起,使得东郊记忆园区的消费力骤减,这些新潮商业综合体在业态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招商品质上,相对东郊记忆都有明显优势。

4)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首先,东郊记忆、玉林片区存在公共服务设施老旧,游览路线标识指引不清晰的问题,例如游客在寻找公厕、母婴室、充电设施、公共休息场所时具有困难。其次,文化街区常见缺乏游客服务点、便民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医疗救护设施等问题。最后,街区提供的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品质不一,如游客对各类信息获取不便,在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域缺乏游览解说系统以及旅游咨询服务。加之一些文化街区范围大、街巷多、旅游资源分散,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不完善导致游客出行效率低,体验度差。

5)保护管理方面

文化街区管理由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来承担,主要包括内部交通疏导、设施设备管理、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投诉反馈等方面,但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对旅游资源、商户品牌的管理效率低下,对客流量、运营监测数据更新迟缓,对应急指挥服响应速度慢等系统性等问题。

3 文化街区智慧化解决方案

3.1 智慧文化街区提升目标

本次解决方案基于智慧城市的成熟理念与技术,构建街区在空间、时间、活动上的资源关联以及高效整合路径。一方面,方案强化街区内核价值的发掘和塑造,给市民与游客带来文化内涵、历史风貌、科技创意的深度体验,达到广泛传播城市文化、促进街区活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借助智慧大数据平台,将政府、游客、商家、物业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纳入综合考量,从参与共赢的角度赋予文化街区新的活力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3]。

首先,打造以市民、游客为核心的服务资源,构建可感知的智慧街区。方案围绕民众在街区游玩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需求,将街区空间看作一个城市生活服务体系,整合街区地域文化、历史环境资源以及丰富智慧化应用,重点实现各系统平台之间的服务应用打通,真正实现可感知、可分享、方便用的智慧城市生活服务。

其次,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低碳环保高效的全联动体系。成都市文化街区环绕市区全境,通过物联平台连接安防应急、能源管理、停车场等系统,避免垂直化系统建设带来的数据难以互通问题,调动所有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实现底层联动,提高系统响应能力、能耗管理水平及资源调配水平。

最后,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用可视化数据助力智慧街区生态建设,培育文化街区的大数据生态体系。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及标签化,挖掘文化街区的发展方向;融合视频、文字、语音等呈现方式实现民众与智慧城市系统的交互能力,让海量数据及真实需求不断完善街区服务生态的体系建设,不断满足管理者、市民及游客对服务的诉求,从而使街区智慧系统具有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

3.2 智慧文化街区核心功能定位

解决方案聚焦于打造“一中心、两平台”的智慧街区城市综合体,其中包含一个大数据中心及物联综合控制中心,智慧服务平台与智慧管理平台。

大数据中心即街区的大脑——服务于街区各公司运营需求,让全方位的数据交互触及街区服务的每一个角落,实现视频信息、精准位置信息以及传感控制数据的全面信息感知,个性化智能消息推送及物与人的联动,实现良好的交互体验等。智能物联网通过底层传输控制协议的打通,可以控制安防、报警、能源控制、信息发布等子系统,通过更加细致化的终端控制实现全面联动。

智慧服务平台——服务于市民游客在街区的文化体验与消费服务,通过一部手机方便快捷地实现每个到访者个性化旅程的需求,打造可感知、方便用的服务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服务于政府和街区管理单位,平台通过融合海量的城市大数据资源实现精准分析,动态的、实时性的数据处理,打造可高效管理的服务平台(见图1)。

图1 智慧文化街区系统架构图

3.3 智慧文化街区应用服务层设计策略

3.3.1 文化体验智慧策略

以文化街区中历史建筑、历史文物、地域环境为载体,深入挖掘街区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体验方式。首先、游客通过APP 或微信小程序使用智慧导览功能,可提供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自动语音讲解、精准导航以及刷脸入展馆功能;智慧导游实现游客预约导游服务以及服务评价等功能;AR 互动体验实现AR 与VR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用户可在拍摄照片时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也可调用出对该景点景区的文化历史视频介绍、互动游戏和竞赛等,增强用户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智慧平台在游客游览过程中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包含但不限于:园区内消费记录、设备租赁相关信息、文化活动推送以及感兴趣的内容更新提醒等。在街区文化活动方面,通过智慧招商系统精准定位活动类型、规模、体验方式、文化宣传、参与人群等要素,提升街区管理部门承办文化活动的效率与品质。

3.3.2 交通出行智慧策略

智慧停车应用服务层可缓解街区周边交通拥堵以及停车难的现状,可提供实时查看街区周边剩余停车位、自助预定车位、智能导航、支付离场、反向寻车等功能。反向寻车功能使车主通过手机快速获得寻车最优路线,提升出行效率。智慧导航功能为市民提供点对点、场景化、一体化的导航服务,市民可通过手机定位,实现精准导航、地图全览、全景查看;满足找景点、找厕所、线路指引、商业导览的需求。

3.3.3 业态管理智慧策略

首先,智慧招商系统可实现精准招商,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爬虫技术、移动互联等科技,搭建信息化平台,使传统型的招商引资工作向靶向型的招商选资转变,大大提升招商项目线索的获取渠道和甄别能力,提高招商项目的管理和推广能力,加强招商资源对外展示和宣传能力,实现商业业态与街区文化推广相辅相成。其次,智慧导购功能可满足市民住宿、餐饮、交通、景区门票等信息查询,并实现在线预定和支付。该功能还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关键字、服务类型、品牌类型、商铺类型等搜寻相关商家位置,查看并评价,方便用户进行自助选择。

3.3.4 公共服务设施智慧策略

打造公共服务智慧平台,实现对街区中的公共设施数据赋能、交互共享。首先,信息发布及查询功能可实现对旅游信息、交通信息、气候质量、公共服务设施、购物网点等信息的智能查询和发布。其次,街区内增设信用租赁点与无人便利店可缓解便民设施不足的问题。该功能通过对接个人信用评估数据,联动文化街区中的无人售卖与租赁服务,如亲子设备、无障碍设备、园区导览设备等。最后,在文化街区主要线路和景点处建设统一风格的智慧物联杆,实现视频监控、Wi-Fi 覆盖、互动触摸屏、多媒体显示、摄像头监控、一键报警等,提升文化街区整体风貌,丰富市民游览体验。

3.3.5 保护管理智慧策略

智慧街区不仅围绕市民与游客实现智慧城市生活服体验;也重视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街区环境、交通、能源、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和保护。保护管理应用层功能包括:客流监测、运营监测、客流监测、应急指挥系统、视频管理、投诉管理、品牌管理等。

客流实时监测系统为物业和行政主管部门对景区进行客流调控和分流提供决策支持。当旅客数量接近或达到预警阈值时,便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与公安、消防、交通、医疗等相关部门及时采取联动措施,有效避免或控制事故的发生。运营监测系统通过收集与整合用户在APP 及小程序端产生的游览、消费数据等,实现景点实时客流排名、消费量实时监控以及游客行为特征分析等,逐步建立文化智慧街区大数据平台。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事件发生时能按事件处置流程为依据,采取合理预案和有效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突发事件做出最快的反应和调度各种资源进行应急事件处置。品牌管理不仅可监控管理商家企业的品牌信息、网上口碑、热度指数、负面信息等,还可有效评估品牌价值、竞争力等。

4 结语

在文化街区智慧化提升建设中,既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保护、符合文化定位的内在需求,又要深入探索科学技术与历史文脉、街区空间、人群活动的资源关联与互动关系,采用因地制宜的建设方法。在智慧城市理念与技术支持下,针对文化街区文化体验方式单调,交通拥堵、停车难,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商业业态与文化内涵的偏差,保护管理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打造“一中心、两平台”集约化智慧街区城市综合体概念,激活街区活力、改善文化体验感,提升旅游满意度。智慧文化街区整体解决方案不只追求效率和性能的优越,更重视积极地为人、为环境、为文化、为社会服务,构建技术驱动服务升级、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科技提升环境保护的街区生态发展路径,打造成都市文化街区独特的智慧名片。

猜你喜欢

智慧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3)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