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宇宙
2024-03-27
活动星系核宽线区反响映射研究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席文哲等人建立了一个利用比较星对时域光谱数据进行二级谱修正的方法。相关成果发表于《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宽发射线是活动星系核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一般认为它来自距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几千引力半径处的宽线区。宽线区云块在强大的引力作用下高速运动,产生速度展宽超过一千公里每秒的宽发射线。新研究通过加入紫外截止滤波片,得到没有二级谱污染的比较星模板谱,用它进行流量定标去除标准星的二级谱影响,再利用比较星的Hα吸收线进一步改正目标源和比较星的二级谱影响。改正后的光谱和通过紫外截止滤波片得到的本征光谱之间的偏差大约为2%。
光谱及残差(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网站)
集成光分束器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天文光子学研究何晋平研究员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程亚教授团队合作,在天文光子学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激光与光子学评论》(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天文光子学作为下一代天文终端仪器技术的基石,有潜力带来新一代高性能天文观测仪器。集成光分束器作为构建复杂集成光子器件的基础,在光谱芯片、光相控阵、光干涉、光通信等众多重要领域应用广泛。研究团队通过采用飞秒激光光刻辅助化学机械抛光的工艺在薄膜铌酸锂平台上实现了低损耗、多通道输出的平坦型分束器。通过调整输入光的偏振状态,还可以在多模波导条件下获得不同类型分布的光强输出。
探索宇宙年龄之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琦、邵实等人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等多家国内外单位的同行合作,取得来自绕星系团运动的新发现。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通常,可以借助卫星星系的动力学信息推测星系群和星系团的动力学状态。研究团队利用斯隆光谱红移巡天发现了大质量星系群中卫星星系对相对于中央星系有同向运动超出,这与标准宇宙学模型预测的差异显著。卫星星系对同向运动通常表征了它们沿着大尺度结构被吸积的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在真实的宇宙中大质量星系群比根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推测的形成更晚,这种差异也预示着存在一个更年轻的宇宙。
磁螺旋桨激变变星的高分辨率射电观测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崔朗等人利用欧洲甚长基线干涉网开展观测,首次给出这个源毫角秒分辨率射电图像,并捕捉到这个源的射电耀发现象。相关成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快报》(MNRAS)。磁螺旋桨激变变星是一类特殊的吸积双星,拥有一颗自转很快的磁白矮星和一颗主序伴星,其白矮星快速旋转的磁层像“螺旋桨”般将从伴星吸积来的物质甩出。研究发现,J0240+1952的射电辐射在两个天文单位尺度上依然致密,且亮温度高,为非热辐射起源。这个源的射电辐射符合磁螺旋桨模式驱动的辐射机制,其交叠的多耀发现象可被解释为一种同步辐射的叠加效应,而同步辐射来自此系统吸积流中多个不断膨胀的磁化团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