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活动的游戏化
2024-03-27李鹏程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儿园
□ 李鹏程 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儿园
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帮助幼儿快速形成审美观念,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水平,在开展大班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时,教师应采取多元化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强化与游戏的融合,借助游戏化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的优势
有利于幼儿正确三观的形成。在没有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的行为举止与家人有较大关联,在幼儿的潜意识里,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但在进入幼儿园之后,这种意识会受到同伴、教师的影响。比如,部分幼儿会因为没有在幼儿园获得和家里同等的关注而发脾气。而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为幼儿讲解相应歌曲,强化对幼儿的引导和指导,让幼儿自觉改正某些错误行为,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三观。对大班幼儿来说,在音乐教育环节中融入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
有利于幼儿音乐水平的提升。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主要面向的是三岁半到六岁的儿童,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并没有形成规范的自我约束意识,在正常教学及管理期间,幼儿很难积极配合,会影响到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在音乐教育中,由于幼儿缺乏对歌词的感知及理解能力,教师只能进行机械性的演唱教学,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形式单一,无法将音乐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甚至会让幼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削弱幼儿的学习兴趣,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而通过将游戏与音乐教育活动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幼儿音乐水平的提升。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与音乐相关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其中,遵循幼儿活泼好动、爱玩的特点,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对音乐中出现的某些字眼快速感知和理解。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的方法
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开展游戏活动。大班幼儿虽然在心理、身体发展方面没有完全成熟,但相较于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大脑活跃度较高。因此,在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音乐趣味性情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加大锻炼,诸如想象、表演、学习等能力。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大多会将关注点放在如何让幼儿学习舞蹈和唱歌上,还会习惯性地利用示范演唱或者跟唱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这种方法虽然能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会削弱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利于幼儿音乐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喜好以及需求,强化对趣味性音乐游戏情境的构建,将以往灌输式、示范式的音乐教学局限彻底打破,借助音乐的力量让幼儿融入情境中,运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将自己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
比如,在《小红帽》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讲述“小红帽”的故事,然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小红帽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的幼儿回答:“小红帽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在面对大灰狼时毫不畏惧。”对故事情境的合理构建,可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随后,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小红帽》歌曲,让幼儿的口语表达、想象以及演唱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音乐活动期间,教师要引导幼儿围绕《小红帽》歌曲的歌词及旋律,尝试创编动作。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自信心,强化幼儿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大班幼儿音乐教育期间,教师可以将音乐与游戏有效衔接,强化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进,让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增强,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加强对教育内容的优化,在活动中渗透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游戏素材,增强音乐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新颖性和创新性,保证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音乐表现能力、感知能力的整体提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存在着很大不同,如果幼儿的年龄较小,那么在唱歌时会很喜欢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热烈且饱满的音乐歌曲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跟随音乐旋律哼唱和做动作,从而加深幼儿的记忆。
比如,在学习《起床歌》时,由于歌词很简单,幼儿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歌曲内容组织幼儿开展游戏表演活动,让幼儿一边哼唱,一边表演对应歌词的动作,使幼儿在感知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旋律及美感,促进幼儿表现与感知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尤其是要优化以往示范演唱的模式,将故事情节渗透到音乐教育活动中,增强音乐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能借助合作的方式进行体验和表演。再如,在学习歌曲《蚂蚁搬虫虫》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小蚂蚁的头饰或虫虫模型,引导幼儿通过合作的方式搬虫虫。在此过程中,幼儿想出许多搬运的方法,一边搬运,一边唱歌,营造出温馨有趣的游戏活动氛围。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用心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感、精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音乐游戏,提升幼儿音乐感受力。在组织大班幼儿开展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实现游戏与音乐教学的深层次融合,将音乐的德育价值充分展现出来,教师应该借助音乐游戏强化对幼儿音乐感知力的培养,保证幼儿在演唱和表演时,能不断增强情感体验,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大班幼儿正处于音乐敏感期,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适宜且良性的学习环境,侧重对幼儿听觉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幼儿反应能力的锻炼,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让幼儿初步认识音乐元素、要素,精准辨别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度、力度、节奏等,掌握更多的音乐技巧和技能。
比如,教师在组织开展《小老鼠上灯台》音乐活动期间,可以围绕“咕噜咕噜滚下来”这类歌词,强化对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让幼儿可以运用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朗读,同时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达到提升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目的。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引导,深化幼儿的感知,帮助幼儿构建完善的音乐结构,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再如,歌曲《粉刷匠》教学中,教师可以将AABA 句式标出来,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参与游戏活动,一边做动作,一边歌唱,提升幼儿对音乐结构的感知能力。
在人才教育中,幼儿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强化幼儿时期尤其是大班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能够让幼儿形成审美意识,促进幼儿音乐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强化音乐活动与游戏的深层次融合,创设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情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进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