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是旷野,旷野上是中国人

2024-03-27叶橙子

青年文摘 2024年6期
关键词:偶遇旷野同胞

叶橙子

去年火了句网络名言“妈妈,人生是旷野”,这句话原本形容人生选择,但不少人把它用作旅游文案,尤其去那种地广人稀、人迹罕至的地方旅游时配上这句话,孤独感、肆意感油然而生。

然而最近,大家呆滞地发现:“妈,旷野上都是中国人。”

之前就有“中国人是全球街溜子”的传说,而疫情后的旅游热,让人们重新意识到什么叫“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中国城”。

有人去埃及潜水,浮出水面后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字正腔圆的“喝饱了”;有人去芬兰看雪景,身后传来一句“我觉得不如哈尔滨”。

“2023 年出境游全面复蘇,预计2024 年入出境旅游人次将超过2.64 亿。”“截至2022 年底,我国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数量达6000 多万。”像这种描述中国人遍布全球的数据,大家已数不清看到过多少回。

不过,数据看得再多,不如以下场景来得直观:埃及撒哈拉沙漠中贝都因人部落的厕所,用中文写着“男”“女”;摩尔曼斯克机场的打卡墙上,用中文写着“阜阳”“珠海”“淄博”,以及“考研成功”。

之前大家都说国内开始流行city walk,格局小了,中国人擅长的,明明是earth walk。

纵观网友分享的偶遇同胞地点,最离谱的是亚马逊密林深处。博主@ 半只狐狸当过雇佣兵,他讲述自己有一次被派遣去雨林深处,那里常年有非法淘金、非法盗猎的人群流动,丛林里连走几天遇不到人是常事,结果在那儿,他碰到一位福建老乡,背着背包卖泡面。

当然,更多人遇见同胞是在国外热门旅游城市。只是,大家猜中了相遇的结果,却猜不中相遇的方式。你能想象在旅游景点说中文被同胞认出后,大家互相帮忙拍照的场景,但很难想象同胞相认是在自己流鼻涕、随口吐槽一句“没带纸”的时候,旁边人递过来一包纸巾。

演员洪剑涛和儿子去希腊旅行,逛了一圈没商量好吃啥,儿子随手指了指身后的一家店,结果人群中遥遥传来一句中文:“别在这儿吃!本地人都不在这儿吃!”洪剑涛调侃说:“知道的明白我在希腊,不知道的以为我在淄博八大局。”

不过这样稀奇古怪的相遇场景,在黄皮肤的东亚国家才更是高发地。有网友在日本街头看到一个穿华丽和服的漂亮姐姐想一起合影,上前用日语问可不可以,对方的回答是:“说啥呢?听不懂。”

还有许多人在国外偶遇同胞,靠的不是刻意询问,而是刻进DNA 里的相似习惯。有网友在俄罗斯的火车上听到有人用英语向列车员询问有没有热水,她的英语没有口音,但想喝热水的愿望有。

相当神奇的是,我发现在网友们偶遇同胞的故事中,东北人出现的频率尤其高。有去韩国旅游在海边摔了个大屁蹲,听到旁边人惊呼“哎呀妈呀,摔了”的;有在日本想点腊肉粉丝但念不出那个词,后厨的东北大哥直接探头出来问:“想整一份炒粉是不,老妹儿?”我强烈怀疑这是因为,东北人不允许任何一句话掉地上,有些场景下其他省份的人或许不会贸然搭话,但东北人会本能开麦。

有人说散落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就像世界的NPC,那东北人可能是NPC 里负责推动剧情的,福建人则是负责开店卖货的。

中国人开的店用中文招牌很正常,但网友在巴黎发现一家麦当劳餐厅竟然也标注了中文招牌,且中文“麦当劳”比“McDonald's”还大。

之前林俊杰在巴黎开演唱会,结束后附近的地铁站里全是中国人。车厢里为数不多的法国人满脸震惊:“坏了,我成外国人了?”真不敢想象哪天凤凰传奇开全球巡演,那演唱会不得变成全球华人数量大摸底。

现在“中国人会随机出现在地球每个角落”的名声,连许多外国友人也知道了。《非正式会谈》里的钟逸伦,一位会说中文的美、意混血小哥,在越南旅游上厕所时被意外锁在了里面。他用英语呼救没有人理,千钧一发之际他用中文喊了“救命”,结果门开了,一位中国老太太探头问:“你被困在这里吗?”

最初刷到上述故事时,只觉得这是因为中国人人多。但看到大家在山顶、海边、街头巷尾相遇,在各个国家留学、打工、做生意,会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与生生不息的韧性。也确如那句话所言,世界是旷野,旷野上是中国人。

(摘自“Vista 看天下”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朱星图)

猜你喜欢

偶遇旷野同胞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两岸同胞一家亲
从书斋走向旷野
守望旷野(外三章)
旷野的风
《旷野》
偶遇一棵树
偶遇骆驼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