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2024-03-26■肖

奋斗 2024年2期
关键词:哈尔滨科技成果新区

■肖 彬

哈尔滨新区一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新概念,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依托科技,依靠创新。近年来,哈尔滨新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积极转化资源、生态、科研、产业、区位等优势,通过攻关核心技术、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开放型创新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等方式,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增强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哈尔滨新区先后获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全国军民协作示范区、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国家级“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及第二批试点城市,位列“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样板间建设综合排行第31名。

一、“政策+服务”双向发力,助力科技企业跑出加速度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打好优化环境“攻坚仗”,筑牢要素保障“硬支撑”,守好新区发展“主阵地”,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办企业、深耕主业促发展,是哈尔滨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重要基础。哈尔滨新区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以“硬政策+软服务”为导向,优化政策申报受理流程,扩大免申即享范围,创新政府服务供给,助力科技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一是打造全链条产业扶持政策。突出政策扶持,相继出台“黄金30 条”“新驱25 条”“温情21条”等全链条扶持政策,启动政策“直通车”便企功能,兑现奖补资金近28 亿元,实现“面对面”保姆式政策指导和服务。出台推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四大经济新引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完善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促进“科技+产业”融合,着力推动科技产业跃升。2021 年至今,哈尔滨新区累计向上争取科技企业发展资金5.95 亿元,其中通过免申即享政策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资金1.05亿元。

二是打造立体式人才引进政策。在用好用足省市人才政策基础上,出台促进重点产业人才振兴发展服务措施,搭建“智汇新区”平台,实施创业创新补贴、人才资金资助等政策项目32 项,在住房、教育、医疗、托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梯度奖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增加对创新创业企业及自主创新人才的奖励。孙家栋、刘永坦等一批院士、科学家入驻设立工作站,院士、博士科研工作站数量达到19 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项目数量达到22 个,引进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1.53 万人,实现5000 多名黑龙江籍优秀人才回流反哺。

三是打造全方位精准服务体系。设立企业投资服务中心,成立工作专班,“一对一”指导和服务;实行区领导包重点企业、部门包行业,全面落实“九步包联工作法”,定期开展“高企”政策宣讲进企业活动,全区671 家重点企业实现区领导包联全覆盖,解决企业困难200 余个。松祥街道成立黑龙江省首个无居民“科创数字商务社区”,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区纪委监委建立驻厂员监督联络机制,公布举报电话,督办涉企投诉151 件,经验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得到省市纪委监委肯定。

二、“数量+质量”双轮驱动,开辟科技企业发展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哈尔滨新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的倍增放大效应,建立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推动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促进科技企业量质齐升,推动更多领域“换道超车”。

一是中小型科技企业“从无到有”。通过激励创新创业、支持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创办子公司等方式,引导各类主体创办科技型企业;实施精准服务,定期开展中小企业评价申报培训,夯实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后劲,逐步生成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2021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859家,占全市36.35%;2022 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777家,占全市34%;2023 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81家,占全市43%。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从小到大”。坚持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积聚力量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完善和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提升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9年258家发展到2023年1115家。

三是创新型企业“从大到强”。通过完善机构、政策扶持、宣传引导、梯队培育、股权融资等措施,构建全流程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培育体系,形成了“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创建哈尔滨新区企业上市培育库,出台《哈尔滨新区企业上市培育库管理办法》,开通政策解读专线,先后为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海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分别争取上市扶持资金500 万元、150 万元。哈尔滨新区上市企业达13 家,上市培育库内企业55家,黑龙江证监局辅导备案4 家,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三、“渠道+载体”双翼齐飞,打造科技企业发展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系统的经济和社会工程,需要不断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成长空间。哈尔滨新区积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产业联盟,创建产业联动互补服务平台,发挥品牌活动效应,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布局“锻长板、补短板”并重的创新链,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一是打造优势产业联盟。成立哈尔滨新区产教联合体,打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国防工业、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绿色食品和文旅创意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与中科协、省科协、区域“科创中国”服务团建立对接机制,建设“供需库、项目库、专家库、资金库”;依托深哈产业园建设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示范区;聚焦生物经济建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医药集聚发展示范区;对“专精特新”企业精准画像,建立“梯队培养”储备库后备库,打造黑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2023 年,举办科研成果信息对接会17 场,征集各类科技成果700 余项,汇聚企业需求信息360 余项;通过“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对石墨烯等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独立或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架起互通互助桥梁。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精密制造、信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企业需求发布+需求征集+精准匹配+协同发展”产业联动互补服务平台,促进入孵项目和孵化服务质量双提升,不断提升孵化器承接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 年,建成启动黑龙江省首家科技大市场,整合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达30亿元,就地转化科技成果243项、实施转化项目137 项;“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投入试运行,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申建的国家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成为国家首批十大未来产业科技园,哈尔滨艾拓普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瀚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14 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128家中小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分别占全省的14.8%和24.5%。

三是发挥品牌活动效应。以举办“科技赋能东北振兴,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为契机,以“亲清茶叙——倾听企业家心声”“法律助企零距离”“走进深哈园区——赋能企业发展银企对接会”“数字经济周周派”“融在新区·相约周五”等品牌活动为牵引,搭建优秀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产业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信息交汇,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破除科技创新“孤岛现象”,搭建企业交流平台,畅通哈尔滨新区内循环。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参与创投机构120 余家,征集数字经济、生物经济、高端装备和新能源新材料四个领域成果项目500余项、现场洽谈对接21项,与投资机构深入开展合作企业17 家;银企对接会为驻区企业授信贷款23.91 亿元、保险保额21 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4760 万元;“融在新区·相约周五”于2019年登上全国双创周舞台。

猜你喜欢

哈尔滨科技成果新区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宁波三门湾新区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