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及其篇章功能

2024-03-26张大强

张大强

摘 要:物性结构理论揭示了事物名词所关联的语义角色。采用事物名词的物性结构建构原则,可以建立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两类名词的物性结构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特点。基于事件名詞语义的各种物性角色的建构,体现了事件名词的特点。此外,事件名词物性结构还可用于分析事件名词的篇章功能。

关键词:汉语事件名词;物性结构;篇章功能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24)01-0038-06

一、引言

物性结构(Qualia structure)是生成词库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理论来源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他认为,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四种因素起作用,“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1]37。普思特耶夫斯基(Pustejovsky)等吸收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生成词库理论建构中提出了物性结构理论,包括四个方面。构成(const-

itutive):物体和它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材料、部分和组成要素;形式(formal):在更大的场域内该物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属性,包括方位、量级、形状、维度、颜色和位置等;功用(telic):描写对象的用途或功能,包括施事行为的目的和具体行为的内在功能或目标;施成(agentive):描写对象形成或产生的因素,包括创造者、人造品、自然物和因果链[2]87-104。

20世纪90年代,物性结构理论引入中国,主要用于解释汉语语法、词汇问题。学者完善了物性结构理论,并用该理论解决了诸多汉语问题。袁毓林在Pustejovsky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名词增加了六类物性结构(单位、材料、行为、处置、评价、定位),从名词的物性结构角度审视汉语中的隐含谓词、有价名词和中动句等问题[3]。李强用名词的物性结构解释了汉语中的谓词隐含、供用句、认知转喻等问题[4-6]。李强、袁毓林用物性角色的理论进行同义名词辨析[7]。袁毓林、曹宏基于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解释中动句的句型构造及语义表达[8]。这些研究给汉语相关问题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视角,解决了汉语语法和语义研究的一些问题,充分显示物性结构理论对汉语的适用性。但是,学者在完善物性结构与分析名词的物性结构时,大部分研究针对的是事物名词的物性结构,对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鲜有涉及。此外,从篇章的角度审视物性结构及生成词库理论,这也是研究需要关注的方向。李强指出,“如何将语篇知识的形式化表征以及与词汇概念结构的形式化表征相结合,这或许是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9]。

本文拟建构汉语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并分析事件名词的篇章功能。

二、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

(一)事件名词

从认知角度讲,人们对客观世界中物体的认识在语言上会投射为名词,对事件的认识会投射为动词。同时,认知活动具备对事件进行整体扫描的能力,语言符号信息交流需要具有指称功能的事件,这为事件名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事件名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源名词,另一种是非动源名词。与之相应,在汉语中事件名词会表现为名动兼类(如“战斗”)和纯事件名词(如“战争”)。本文的研究只针对纯事件名词。

事件名词作为名词的一个特殊类别早就引起了学界的注意,马庆株、储泽祥、韩蕾研究了事件名词的判定方式[10]139[11]69[12],韩蕾阐释了事件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句式分布[13]、宋作艳论述了事件压迫[14]179。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事件名词的特点,并达成下列共识:第一,事件名词具有事件性,也就是时间过程性;第二,事件名词可受动量词修饰,这是事件名词的典型句法表现;第三,事件名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

根据韩蕾对事件名词的分类,本文选取暴雨、战争、灾害、考试、手术共五个典型事件名词作为具体研究对象[12]①。

(二)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从根本上解释了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形式、原因、价值、影响等。Pustejovsky的物性结构则从句法和语义上揭示了词项在语言中存在和变化的形式、原因、价值、影响。为了使这些方面更具体,从而能更详细地解释词项在言语线性符号链条中的意义和功能,袁毓林细化并丰富了Pustejovsky的四个物性结构为十个物性结构[3];张苗苗基于论元结构和物性结构的互动关系建构了切割类动词的释义模型[15]。这些研究的共通之处是,根据语言中的词项(及其在客观世界的所指)存在和变化的形式、原因、价值和影响所必然关联的所指(及相应的能指)来建构物性结构的各个角色。例如,“珍珠”,按Pustejovsky的物性结构,其具备构成(碳酸钙)、形式(圆形)、功用(装饰)、施成(采珍珠、养殖珍珠)这些角色。这些物性角色投射到语言中,“珍珠”和“碳酸钙”就可以形成“整体—成分”的关系,“圆形”可以作为定语修饰“珍珠”,“珍珠”与介词组合可以作为状语修饰“装饰”(用珍珠装饰),“采”“养殖”与珍珠可以形成动宾关系。袁毓林发现,对于像“珍珠”这样的词来说,在计数这些事物时,在汉语中还需要必须的量词,所以,建构了“单位”这个物性结构[3]。“珍珠”的单位(量词)就是“颗”。无论是“珍珠”的构成角色“碳酸钙”还是单位角色“颗”,其本质都是“珍珠”的所指、所必然关联的要素在语言上的表现。根据这一基本原则,我们来建构事件名词的所指存在和变化的形式、原因、价值、影响所必须关联的要素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即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

(三)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

1.时间

事件名词具有动作性[16],事件是在时间线条上延展的变化。这种情况投射到语言上,有以下几种表现。

1.1事件名词可以与时间词组合,形成表时间的语言单位

(在)……之前/之后/过后/以前/以后/中/期间/时/的时候,例如:

(1)战争期间,美国的鋼铁、武器、汽车等工业部门都得到迅速发展②。

(2)暴雨之后,水面上涨了一米多高。

(3)手术以前,病人不能进食。

(4)灾害过后,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1.2事件名词可以与体动词结合,表示事件进行阶段。

开始…… ……开始……正在进行……

结束……完了/好了,例如:

开始手术  战争开始  考试正在进行  暴雨结束 手术完了

1.3与动量词和时量词连用

一场战争  一次暴雨  两天考试  一场灾害 一次手术

2.空间

事件的发生会占据一定空间,如“暴雨”一定下在某地;“战争”一定发生在某国。即使抽象事件,也会有相应的空间,如“爱你在心口难开”。事件名词的空间角色,使事件名词可以与介词“在”连用形成相关句式,事件名词还可以进入“处所+的+NP”结构。

2.1事件名词+在+处所+VP

(5)暴雨在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6)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壮举在此发生,次年鸦片战争在此爆发。

(7)手术在第三医院胸科手术室进行。

2.2在+处所+V+事件名词

(8)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移民组织说,一旦在伊拉克发生战争,它第一阶段准备帮助7万名生活在伊拉克的外国人回国。

(9)在505教室进行期末考试。

(10)在山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2.3处所+的+NP

北京的暴雨  逸夫楼的考试  运动场的比赛  汶川的灾害  亚洲的战争  协和医院的手术

3.参与者

大部分事件的发生都会有参与者,如战争、考试、灾害、比赛等。有的事件的发生没有直接参与者,如暴雨、狂风等自然类事件。但当人们指称和谈论这类事件时,大多会关注这类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所以被影响的人就成为事件参与者。根据参与者参与方式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类。

事件施成者:学校组织比赛  老师组织考试  法西斯发动战争  医生做手术

事件参加者:学生参加比赛  老师参加考试  美国加入战争  病人做手术

事件影响者:让他难过的考试  被暴雨拦下的人们  使他康复的手术

这里的参与者角色集中体现在因参与方式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动词上,是动词赋予名词在该事件中的参与方式。其中,与事件施成者相关的动词是事件名词的施成角色,与事件参加者相关的动词是事件名词的构成角色,与事件影响者相关的动词是事件名词的结果角色。有些参与者名词的背景框架,包含相应事件名词及参与者名词与事件名词的关系,当这种参与者名词与事件名词共现时,人们会优先识解这些参与者名词与事件名词在背景框架中的参与方式。

4.构成

事物名词的构成角色是由一定物质材料构成,在语言中表现为相应的名词;事件名词的构成角色一定由变化构成,投射为相应的构成事件及其相关动词。在这里,受事件切片理念[17]启发,我们认为事件名词所指内部包含若干个小的事件切片,具体可表示为相应的动词及其论元结构,以及隶属于该事件名词下位概念的事件名词。例如:

暴雨:落  降  降落

战争:攻打  袭击  加入  参加  战斗  战役

灾害:倒塌  相撞  爆炸  侧翻  泥石流  台风

手术:麻醉  切  钻  换  缝合  纱布  麻药

考试:写  读  说  交卷  笔试  口试  面试

“暴雨”发生,一定存有“雨滴降落/落下”“雨从天降”这样的事件,所以“落、降、降落”及这些动词所涉及的论元,就是“暴雨”的构成角色;“战争”发生,就会有相关主体进行“攻击”“袭击”“攻打”等行为,还有相关主体“加入/参加”战争,“攻打、袭击、加入、参加”等就是“战争”的构成角色;“灾害”发生,不同的灾害会有“倒塌”“相撞”“爆炸”“侧翻”“泥石流”等事件;“手术”进行,就会有“麻醉、切(身体)、钻(身体)、换(器官)、缝合(切口)”等事件,与之相应,“麻醉、切、钻、换”就是“手术”的构成角色;组织“考试”,根据不同的考试内容,会有相应的具体表现,笔试需要“写”,口试需要“读/说”,“笔试、口试”作为事件名词又是“考试”的下位概念。这种具有总括意义的事件名词,其构成角色体现为其下位概念的事件特征。

5.施成

事物名词的施成角色,是使事物形成的特定动词;事件名词本身代表事件,所以事件名词的施成角色的动词以虚义动词居多。

暴雨:下  发生  来

战争:发生  爆发  出现

灾害:出现  发生  带来

手术:做  动  进行

考试:组织  举行  承办

6.结果

结果角色是事件名词所特有的角色,前述事件名词的五个物性角色中,都可以与事物名词进行类比,虽有一些差别,但总体情况相似。结果角色是事件名词所独有的。从哲学上讲,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其他事件引起的,任何事件的发生也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普遍的影响就是事件的结果角色,投射到语言中有一系列的表现。

6.1事件名词都可进入致使句中

“致使”关系是因果事件关系的基础,“因、果”是参与致使关系的两个要素。韩蕾认为,典型事件名词所在句式语义优先级为:致使句>评价句>过程句[13]。选取的五个典型事件名词都可以出现在致使句中。

(11)前天,在巡访的时候,我和几个藏族乡亲被突来的暴雨堵在一个崖洞里。

(12)关东最后那场战争糟蹋了黑土地,后来糟蹋的是什么?

(13)6月8日傍晚,一场罕见的大冰雹灾害袭击了海淀、昌平等区县的十几个乡镇和农场,损失严重。

(14)那场考试让他彻底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15)手术很是成功,大家心里的石头都落了地。

6.2可与具有结果义或致使义的词组成“事件名词+(的)+NP”短语

暴雨灾害  战争创伤  考试成绩  手术效果 比赛成绩

暴雨的影响  战争的影响  考试的影响  手术的影响  比赛的影响

暴雨的结果  战争的结果  考试的结果  手术的结果  比赛的结果

6.3事件名词结果角色

事件名词的结果角色,就是指事件名词的所指带来的结果或影响在词汇上的表现。

暴雨:让  导致  造成  (致)使  带来  结果 影响  灾害  倒塌  泥石流  失踪

战争:让  导致  造成  (致)使  带来  结果 影响  受伤 死亡  伤害  破碎  倒塌

灾害:让  导致  造成  (致)使  带来  结果  影响  受伤  死亡  失踪  减产  绝收

手术:让  导致  造成  (致)使  结果  影响 痊愈  事故  残疾

考试:让  使  带来  结果  影响  成绩  成就  分數  等级

三、事件名词的篇章功能

(一)事件回指

所谓事件回指,是指同一事件在文中重复出现,此时事件需要作为整体被指称,从而成为所在语段的旧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出新信息。事件回指有很多方式,事件名词回指则是事件回指的方式之一。

(16)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8日晚,美国佐治亚州锡安山高中发生枪击事件,据称多人中枪。初步消息称,枪击导致1人死亡,至少2人受伤。

(17)12月12日下午5时40分左右,江苏徐州丰县发生惨剧,该县首羡镇中心小学一辆核载52人的校车,在接送47名学生回家途中,行至张后屯村300米附近时,因躲避一辆人力三轮车,不幸跌入路旁水沟中侧翻。当时车上尚有29名学生,事故造成15名学生死亡,8人受伤。

(18)1975年,安哥拉在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后,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战争使近百万人死亡,400多万人无家可归。

例(16)中的事件名词“枪击”回指前文18日晚发生在锡安山高中的枪击事件;例(17)中的“事故”回指前文叙述的交通事故;例(18)中的战争回指前文叙述的1975年的安哥拉内战。值得注意的是,当回指的事件名词紧接着事件出现时,回指的事件名词可省略,如例(18),把“战争”前的句号改为逗号,并删除“战争”二字,句子依然成立。

(二)标记时间,显现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

在篇章中事件名词所起的标记时间功能,并不是标记事件名词所指事件发生的时间,而是以事件名词发生的时间为基点时间或基点时段,标示另一事件与基点时间之间的先后关系。其具体模式如下。

1.事件名词+时间角色+另一事件

(19)公元前5世纪,经过长达50年的希波战争之后,在古希腊文化中,以研究和阐释人的德性为主的伦理思想,被推上了十分显要的地位。

(20)他考试前背得不亦乐乎,考试一过,忘得一干二净。

(21)暴雨的时候,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呢!

(22)在手术中,医生切掉了患者的癌症病灶。

例(19)中,以“希波战争”事件为基点时间,“伦理思想推上显要地位”事件发生在基点时间之后。“战争”是事件名词,“……之后”是事件名词的时间角色。例(20)中,以“考试”事件为基点时间,“背得不亦乐乎”和“忘得一干二净”两事件分别发生在基点时间前和基点时间后。“考试”是事件名词,“前”和“一过”是时间角色。例(21)中,以“暴雨”为基点时间,“写作业”事件与标示基点时间的事件同时发生。例(22)中,事件名词所标示的基点时间是一个时段,另一事件发生在基点时段内。此时,另一事件通常为基点事件的构成角色。事件名词与时间角色结合标记另一事件的发生时间,显示两事件的时间关系。

2.事件名词+施成角色/体动词+时间角色+另一事件

(23)灾害发生后,宁乡县委县政府紧急组织各方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24)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汪精卫就公开宣扬:“战必大败”,积极主张对日投降。

(25)考试开始以前,所有考生应把与考试无关的物品交到监考老师处。

(26)手术进行中,请家属在手术室外耐心等候。

当事件名词的施成角色或体动词参与标记时间时,事件本身的时间呈现为时段。例(23)中,“灾害发生后”标示“灾害刚一开始发生以后”,另一事件进行,“灾害”在持续时,另一事件也在进行,两事件存在时间重合情况;例(24)中,“抗日战争”开始以后,第二个事件“公开宣扬”出现,两事件存在时间重合情况;例(25)中,“考试”具有时段特征,“考试开始”是时点,第二个事件“交到监考老师处”要在“考试开始”(基点时间)之前完成;例(26)强调“手术”与“等候”两事件在时间上有重合的情况。

(三)标记原因,推动篇章前进

当事件名词与相关物性角色配合标记多事件之间的时间先后关系时,就具备了表示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当事件名词的结果角色充当另一事件时,事件名词就成为这一结果事件的原因。此外,在定名短语充当分句的复句中,当名词为事件名词时,第二分句可出现事件名词的结果角色。

(27)经过两次手术,小沈的疮面奇迹般的收口结疤了。

(28)可巧,这年一场暴雨,庙的大殿塌了,仨城隍爷砸坏了一对半,一个腰折了,一个腿断了,一个瞎了只眼,耳朵也没了,告状听不见哪!

(29)半月春风,草绿了,桃花打苞了。(谢璞《二月兰》)

例(27)中,时间角色“两次”与事件名词“手术”结合标示原因,“疮面收口结疤”是结果角色;例(28)中,时间角色“一场”与“暴雨”结合标示原因,“大殿塌了”是结果角色;例(29)中,时间角色“半月”与事件名词“春风”结合标示原因,“草绿了”“桃花打苞了”是结果角色。当事件名词与相关词语结合标示原因时,就给引出相应的结果提供了条件。

(四)篇章管界

篇章管界是指管领词语所支配、修饰或统领的范围[18],事件名词与其物性角色组合可以起到篇章管界的作用。

(30)在战争中,希拉克略已经尝到了军区制的甜头。战后,希拉克略仍然感受到来自帝国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外族的压力,便决定在全国推行军区制。

例(30)中,事件名词与其时间角色结合,表示事件進行的时段,管界范围是战争时段内发生的事情。

这些篇章功能的发挥并不是事件名词独立完成,而是事件名词与相关物性角色配合共同完成的。

四、结语

生成词库理论的物性结构描写了词项在句中的物性角色,对与事物名词相关的诸多句法语义现象进行解释。沿着这一思路,本文探索了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事件名词是名词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可以对事件整体进行指称,在语义上又具有述谓性质。其物性结构与事物名词也不同,具体包括时间、空间、参与者、构成、施成、结果共六项角色。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 Pustejovsky, James. The Generative Lexicon[M].Cambridge: MIT press, 1996.

[3] 袁毓林.汉语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和运用案例[J].当代语言学,2014(1):31-48.

[4] 李强.谓词隐含、物性角色和“NP1+的+NP2”结构[J].语言研究,2015(4):9-20.

[5] 李强.从物性角色看汉语供用句的句法语义特点[J].语言科学,2016(5):488-507.

[6] 李强.从生成词库论看认知转喻现象的解释[J].当代修辞学,2018(2):82-95.

[7] 李强,袁毓林.基于物性角色的同义名词辨析方法探讨[J].世界汉语教学,2014(4):519-531.

[8] 袁毓林,曹宏.从中动句看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的句型投射[J].语言科学,2021(3):246-261.

[9] 李强.国内生成词库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1):55-69.

[10] 马庆株.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1] 储泽祥.名词及其相关结构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12] 韩蕾.汉语事件名词的界定与系统构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61-175.

[13] 韩蕾.事件名词的语义基础及相关构式[J].语言研究,2006(3):26-29.

[14] 宋作艳.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事件强迫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5] 张苗苗.基于论元结构和物性结构互动关系的释义方式考察:以切割类动词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3):101-112.

[16] 韩蕾.现代汉语事件名词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06-112.

[17] 李晓光.事件量化中的全称量词[J].外语学刊,2002(3):15-16.

[18] 廖秋忠.篇章中的管界问题[J].中国语文,1987(4):250-261.

The Qualia Structure and Textual Function of Event Nouns in Chinese

Zhang Daqia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Abstract:The theory of Qualia structure reveals the semantic roles associated with nouns of thing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the Qualia structure of things, we can establish the Qualia structure of event nouns. The two types of nouns have both the same an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physical roles based on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event nouns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 nouns, and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event nouns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textual functions of event nouns.

Key words:Chinese event nouns; qualia structure; textual function

【责任编辑:赵 践    责任校对:李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