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24-03-25王强湖北省竹山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文│王强 (湖北省竹山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我国中西部山区县依托水草资源,山地所形成的天然防疫屏障等区位优势,发展生猪产业。而随着近年来交通设施逐渐完善,与外地之间的生猪交易逐渐频繁,污染防治要求更严等因素,生猪产业发展受限。笔者通过走访各养殖场现状,收集整理各养殖业主意见和建议,对当前形势下的生猪产业进行分析,形成了关于山区县生猪产业发展的思想对策,具体如下。
一、发展现状
1.总体养殖规模下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国生猪产业均受到一定冲击,尽管各地都在采取提振市场活力的措施,但短期内难以立竿见影。一是养殖场养殖规模减小,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型养殖场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疫情期间平稳过渡,能迅速恢复生产,而其他小型养殖场受市场环境影响,缩减了养殖规模,能繁母猪数量减少,养殖场较往年均存在因经营不善而关停的情况增多。二是母猪的减栏导致仔猪供需不平衡。以我国中部县为例,仔猪市场价格从450元/头上涨到最高的1800元/头,仔猪价格达到历史高峰,出现有价无市、等猪下窝、一仔难求情况。中小规模养殖户及散养户因养殖成本上升而加速退出。2020年上半年,在政策激励下,部分规模养殖业主为快速扩大规模,采用商品猪选留后备母猪,但母猪质量参差不齐,加上育成到配怀有将近一年周期,无法立即满足存栏补给需求。
2.养殖技术不成熟。部分小规模猪场管理者以夫妻经营管理为主,任用亲戚朋友为饲养人员,此举固然降低了成本,但场内无专门养猪技术人员,对生猪饲养管理技术缺乏系统、全面掌握,仅凭自身经验进行饲养,既未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法,也未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部分中小型养猪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防疫条件及粪污处理不达标。甚至部分猪场场主动物防疫意识淡薄,对动物疫苗接种不积极,存在侥幸心理,有些虽然主动接种,但存在接种疫苗种类少、剂量不足、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3.市场竞争力不足。运输条件日益便捷,外地生猪产品能以较低成本进入当地,在生猪产品不断同质化的当下,对当地生猪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应多数地区未建设完善的生猪产业链以控制生产成本,未对当地生猪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而提升影响力,导致当地生猪产品市场份额缩减,市场竞争力不足。
4.规模化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受地理条件限制,山区多数地区不适合建设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仅能以300头以下较小规模,以散养为主。但由于经济实力有限,没有专业设备,对生猪粪便的处理不够合理,容易造成污染,在如今污染防治要求不断升格的形势下,很多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备和措施不达标。
5.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受山区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夏季有暴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冬季有暴雪天气,会造成栏圈(入场道路)垮塌,生猪淹死冻死等情况。而小规模养殖户因缺乏技术和经济实力,基础建设不完善,经验不足,缺乏对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无法及时展开生产自救,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二、原因分析
1.动物疫病传播形势日益复杂。一是非洲猪瘟的影响。从2018年起,非洲猪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该病毒传播快,危害大,对全国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多地出现养殖户饲养的生猪因感染非洲猪瘟而被大量扑杀的情况,而且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药物。山区县虽然凭借高山天然屏障和严密的防控措施确保了生猪产业安全,但疫情风险也让部分养殖户因顾忌疫情影响而退出。二是交通设施的完善。随着近几年交通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地区间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贸易日益频繁和高效,因此,外地动物及动物产品在运至县域的同时,存在的疫情传播风险也在加剧。如不能有效防范疫情风险,对生猪产业负面影响极大。
2.污染防治新要求对养殖业造成一定影响。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日程,之后开展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生态环境治理上,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各地开展了环保督察工作中,均严格执行规模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落实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管理,养殖场建设热度持续减退;二是新建养殖场较从前多出了防污治污成本,在建场中较从前需额外承担修建标准化的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费用,部分经济实力较弱的养殖场选择了暂时停养。与此同时,少数有意发展生猪养殖的创业者也因发展养殖的条件限制而选择了观望或放弃。
3.养殖从业人员观念落后,信心不足。一是多数散户和中小规模养殖户,依旧按照传统模式养殖。动物防疫意识不足,仅配合完成每年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对其他如栏圈消毒、进出人员管理等措施不到位,导致生猪出现染病染疫风险增大。同时,生猪产生的粪污无法妥善处理,因不允许直排出现堆积情况;二是便捷的运输条件,外地生猪及猪肉产品进入县域数量更多,对当地生猪价格造成了一定冲击,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养猪成本不断升高,部分养殖户对本地生猪产业前景不看好。也因此,部分小规模的业主无扩大经营以及建设标准化栏圈的打算,仅建设了保证日常饲养的简陋栏圈设施,低薪聘用非养殖专业人员,以节约成本。
三、对策措施
1.加强动物疫病防控防治,完善基层队伍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政策。在完成每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的基础上,及时对新生仔猪进行补免。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动物疫病流行态势,安排计划免疫疫苗的注射。二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做好外地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的监管工作,在保障生猪产品供给的同时,避免生猪疫情的传播。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出现疑似情况,立刻妥善处置,将影响降到最低。三是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山区多地面临基层兽医人员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而高素质年轻人多数不愿从事基层兽医服务的问题。要通过提高兽医人员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基层兽医队伍,并通过定期开展知识更新培训,确保基层兽医队伍素质的稳步提升。
2.扶持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各地应通过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扶持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并依托龙头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县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全面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提升生猪品质。配套建设饲料加工企业。配套建设屠宰加工、冷链物流、肉制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提升养殖业附加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协助本地相关企业参与该场生猪产业链的生产和经营上的服务,并逐步实现先进的养殖理念、养猪技术的推广传播。最终以扶持龙头企业成功投产为典型案例,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到当地落户发展,逐步形成生猪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完善生猪产业链,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的生猪产业链能帮助养殖企业达到养殖环节的高标准节本、加工环节的产业链延伸、销售环节的多渠道并进等目标,以实现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现代化产业模式。因此,应将生猪产业链中饲料加工、养殖划分为产业链前端,主要是强化饲料供应,夯实养殖基础,为打造区域产业链条提供原材料支撑;将屠宰、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划分为产业链中间端,主要是补齐屠宰及精深加工短板;将市场营销、冷链配送划分为产业链末端,主要是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功能完善的冷链配送体系,打通猪肉制品生产到消费者厨房最后一公里,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消费支撑。
4.加强新技术推广,提升养殖观念和技术。生猪产业发展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通过落实生猪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工作,实现绿色、高效的生猪产业发展,进而产出优质的生猪产品,实现养殖业主盈利。一是针对规模化养猪业主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引导养殖业主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严格的标准化养殖场,有效杜绝疫病的传播,切实抵御自然灾害影响,实现生猪健康生长,保证养猪业主赚钱,并在粪污治理上真正实现“零排放”;二是针对散养户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引导散养户从引种、消毒、免疫、粪污治理等方面做到规范管理,并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帮助散养户增收创收。同时,大力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引导养殖户采用科学方法将猪粪转化为沼气、肥料等资源,实现变废为宝。三是控制饲养成本。根据2021年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的《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可使用糙米、小麦等替代玉米,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杂粕替代豆粕,每吨饲料成本可降低100元以上。要鼓励养殖户实现肉类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对接,从而提升利润空间。要广泛开展生猪标准化生产的培训和指导、技术咨询到户、科技下乡、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养猪户的科技意识和科学养猪水平。
5.开发当地特色猪肉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外地猪肉产品成本大大降低,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品种,势必对当地的猪肉市场造成一定冲击。要恢复养殖户信心,既要通过节约成本解决当下矛盾,也要着眼长远,彻底扭转颓势。要打造当地生猪品牌,大力扶持本地生猪品种发展特色养殖,实现“人无我有”,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走精深加工之路。开发当地特色的腊肉、腊肠等食品,实现猪肉产品的高回报。深挖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对特色的猪肉产品进行包装,对当地民间猪肉烹调制作方法进行深加工,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猪肉”品牌,努力将品牌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