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诚信概念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分析
2024-03-25李利军吕亚青李艳丽
李利军 吕亚青 李艳丽
基金项目: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专项“科研诚信分类评价与监管体系建设研究”(22556203D)
作者简介:李利军(1971-),男,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吕亚青(1999-),女,石家庄铁道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李艳丽(1967-),女,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学。本文通讯作者:吕亚青。
摘 要: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频出,引起了全世界对科研诚信的高度关注,但学界对科研诚信概念的界定始终存在着分歧。为使科研诚信概念能够得到更加清晰地界定,通过以科研诚信领域相关词汇为检索词,以2000-2022年为期限,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对国内学术界关于科研诚信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搜集,同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搜集到的文献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以进一步分析我国对科研诚信概念的研究趋势。通过文献分析,对科研诚信概念的再界定提出3点建议,以期更好推动我国科研诚信建设。
关键词:科研诚信;CiteSpace;文献计量
中圖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09016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A literature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Li Lijun,Lv Yaqing,Li Yanli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英文摘要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increasingly rampant phenomenon of academic misconduct has aroused the world's great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but there are always differences in the defini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In order to make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more clearly defined,this paper collects,collated and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in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CNKI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22,using the relevant ter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s search terms.At the same time,CiteSpace software is used to draw the knowledge map of the collected literature keywords to further analyze the research trend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Through text analys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on the defini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redi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redi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CiteSpace;Bibliometric
0 引言
近些年来,学术不端事件频出,此类违反学术诚信的事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中有关“科研诚信”内容的基础上,对其概念的进一步界定提出了一些思考,以期提供一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文献计量法,研究对象为CNKI科研诚信的相关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科研诚信相关概念的应用脉络[1]。此外,本文还运用CiteSpace软件将研究内容可视化,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勾勒出“科研诚信”的相关概念在知识演进的过程中某个聚类的变化趋势[2],从而为学界进一步研究科研诚信相关概念的演进历程提供一定参考。
1.2 数据来源
根据文献中对科研诚信概念的描述,前后出现了“科研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诚信”以及“学术道德”等相关词汇。为使检索结果更加全面,本文选取我国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研究文献中出现的所有科研诚信的相关词汇作为检索词,为提高检索准确率,剔除了通知、声明等其他非学术性论文。获取的数据情况见表1。
2 研究结果
2.1 科研诚信研究领域发文情况
通过对2000-2022年我国学者关于科研诚信相关研究的发文量的统计,可以整体把握科研诚信研究的发文变化趋势,见图1。由图1可知,2000-2022年,我国学者对科研诚信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先增长后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具体可分3个阶段:①缓慢增长期(2000-2005年),此阶段的变化特点是整体缓慢增长,但略有波动。2000-2002年发文量由9篇增长至34篇。2002-2005年发文量出现下滑,降至21篇。②快速增长期(2006-2011年),这一阶段发文量从2006年的54篇逐年高速增长至2011年的191篇,增加了近3倍。③稳定期(2012-2022年),这一阶段的发文量相较于2011年有所下滑,但基本稳定在130篇左右。由图1可知,我国学术界对科研诚信的研究高峰期在2011-2012年。
2.2 科研诚信研究领域关键词分析
2.2.1 關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
文章关键词能够反映研究内容的总体特征与内在联系以及研究的发展趋势等[3]。因此分析科研诚信文献中的关键词对其概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共词分析网络是能够分析关键词间的关系程度及关键词所代表的文本主题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如今被应用于各领域中[4]。
笔者在CiteSpace软件中构建了1 855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视图,设置time scaling的值为1,时间段为2002-2022年,节点类型为keyword,算法路径设置为“Pruning sliced networks”,在关键词频次中选择大于或等于15,数据的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显示的是关键词共现图谱,其中的圆节点越大,表示此节点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各个关键词中的连线代表关键词间的关系度[5]。此外,为更清晰地了解科研诚信相关词汇的使用情况,将使用频次排在前12名的相关名词制作成表2。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依据关键词之间的共词强度将关键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可以突出关键词间的分类关系[6]。笔者在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算法将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图3作为关键词聚类图谱,其中不同颜色的节点代表的是不同的主题。由图3可知,检索到的1 855篇文献中,共出现12个关键词聚类。
根据表2,可以看出“学术不端”是科研诚信研究领域出现频次最多的。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学术不端”与其他词语之间的连线较多。在聚类图谱中,其所在的聚类也是最大的。“科研不端”的使用频次相对较低,这是因为“科研不端”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主要指存在于科学研究中的不诚实和不规范行为[7]。相比之下,“学术不端”这一概念更加广泛,包括了科研不端在内的学术界的不诚信行为,关注学术界整体的诚信和道德标准,以及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公正性和可信度。虽然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但学术不端的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在2019年和2022年国家发布的调查处理规则中,对违反科研诚信的行为进行了更新[8-9]。将2006年颁布的试行处理规则中原本狭义上仅涵盖科研过程中违反科研伦理和道德准则的行为的“科研不端行为”,扩展为广义上包括了科研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的“科研失信行为”[10]。这一改变使得规则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覆盖了科研领域中的不诚信行为,也体现出我国治理科研失信行为的坚定态度。此外,其他与“学术不端”含义相近的词汇如“学术腐败”“学术失范”“学术造假”等,使用频次较低。然而,一些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例如我国学者曹树基[11]对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以及学术腐败这3个常用的反面词汇进行了内涵与外延的比较和分析,认为它们在科研失信方面的严重程度是逐渐递增的。
频次排名第二的聚类关键词是“科研诚信”,与之共现性较强的词语包括科研管理、科学规范、学术自治、国家监管、科研评价以及政策建议等,可见科研诚信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虽然国家出台了防止学术腐败的管理制度,建立了科研诚信相关体系,但科研腐败问题却并未得到彻底遏制[12]。目前我国在学术研究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为强化科研管理,加强科学规范,我国自2007年起建设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以多部门联合治理科研失信行为。2007年1月成立的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简称科技部诚信办),负责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的日常工作。2018年9月,科技部新设的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成为我国首个承担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科技评估管理职责的机构。我国不少地区也建立了自己的学风建设委员会,以加强科研诚信监管与宣传教育,从而减少由于概念不清等问题导致的科研失信行为。此外,“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这两个正面阐述科研诚信的词语也被频繁提及,但是“科研诚信”出现的频次较低。具体而言,“学术诚信”是指学术界中从事研究、教学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而“科研诚信”则是指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它们都是学术道德的具体体现,是学术界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2.2.2 关键词时间线图分析
关键词时间线图可以将关键词共现图谱按照时间序列的形式显示出来,从而反映各时期对科研诚信话题探讨的热点分布[13]。图4展示的是借助CiteSpace软件得到的关键词时间线图。在图4中,一个时间段对应一个时间轴,时间轴上的出现关键词代表着在该时间内该词语初次出现,节点的大小表示该词出现的频次,线条代表关键词的共现[14]。从图4中可以看出,检索文献可被分成14大聚类,每个聚类对应着时间轴上所呈现的每个时期的研究热点。根据线图可以清晰看到科研诚信相关词汇在近些年的使用频率。由于学术不端、学术道德、科研诚信等已经在关键词共现分析中进行了分析,在此不过多阐述。科研主体是否存在不端行为主要通过科研评价或学术评价来判断。我国的科研评价通常基于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参与的项目以及所获得的经费的数额和级别。开放科学的产生使得同行评议成为科研过程管理的有效举措,学者认为同行评议是科研成果质量评价的核心方法,是科研评价的根本[15]。但我国科研失信相关问题较为复杂,以往的评价方法已不适用于如今的学术界。为加强科研诚信管理,“破五唯”已经成为近年来教育改革、科研改革和人才评价改革的重点方向和主攻领域[16]。
3 科研诚信概念界定的相关建议
3.1 明确科研主体分类,提高科研诚信概念的准确度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我国科研诚信概念难以界定的原因大概率是科研诚信的相关词汇较多,重复叠加使用明显。而如今“破五唯”的评价模式逐渐得到重视,明确科研主体分类也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在过于精细化的科研主体分类下,科研活动主题无法清晰地划分科研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从而降低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科研诚信概念的准确性则是确保科研活动的公正性、诚信性和可信度的基础。这就需要对科研诚信管理对象明确分类,适度减少科研诚信相关词汇的重复叠加使用,并要求各类主体明确对科研诚信概念的界定,从而促进科研活动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3.2 科研诚信概念亟待更广泛的定义与扩展
負面描述科研诚信的词语众多,但近年来更为广义的“科研失信行为”一词在政策文本中着重凸显。2019年,科技部联合22个部门发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8],首次明确提出将违反科研规范的行为定义为“科研失信行为”。在3年后的修订版中,直接以“科研失信行为”为代词命名。因此,在科研诚信概念的界定上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全面地涵盖科研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对研究对象和社会的责任、对同行以及研究伙伴的尊重与合作等。以更广义的范围扩展科研诚信的概念,对建立一个更加诚实、透明和可信的科研环境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3 建立统一的科研诚信机构,协同推进科研诚信治理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可知,科研诚信管理的关键在于国家治理和政策制定。然而,目前各地区和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科研诚信管理机构,对科研诚信的概念界定和理解也存在差异。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科研诚信机构非常重要,该机构应负责协调各地区间的工作,统一监管典型科研诚信问题。同时,该机构还应负责核查各部门和机构制定的科研诚信相关政策,鼓励在使用科研诚信概念时充分参考其他部门的相关政策,以减少在概念和其他方面的冲突。对不同科研主体采取分类分级管理的方式,为我国科研诚信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根据CNKI的文献统计发现,2000-2022年使用较多的科研诚信相关词汇是“学术不端”“科研诚信”以及“学术道德”,而“科研伦理”“科研不端”“学术造假”等词语应用频次相对较少。通过CiteSpace进一步分析发现,科研诚信相关词汇在日常使用中没有明确区分。尽管这并不影响其在科研活动中的基本作用,但词汇概念之间的重复叠加使用也使科研诚信概念的清晰界定更加困难。此外,我国各地区在界定科研失信行为时仍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科研诚信是科研活动的生命线,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和规范,才能确保科研活动的健康、公正和有效进行和统一监管。期待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对科研诚信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英杰,崔丽.基于政策文献量化的我国低碳制度演变规律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3,36(7):21-27.
[2] CHEN Y I,CHEN YINRONG,CHEN KUN,et al.Research progress and hotspot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citeSpace softwa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3,20(3):1706.
[3] 郭淑芬,裴耀琳,陈可.中国科研诚信研究的时空分布与热点演变[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2):67-72.
[4] 肖江.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22,35(1):159-162.
[5] 袁军鹏,淮孟姣,潘云涛,等.我国科研诚信研究发展概述:科学计量学视角[J].国防科技,2017(6):14-20.
[6] 杨锐,杨亮,李良强,等.我国科研诚信政策特征及演化逻辑——基于文本挖掘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20):89-98.
[7] 蒋悟真,阳雨璇.科研不端惩戒机制:实质、困境及其逻辑构设[J].法学论坛,2021,36(6):129-139.
[8] 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EB/OL].(2019-09-25)[2023-09-20].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9/201910 /t20191009_149114.html.
[9] 科学技术部.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EB/OL].(2022-08-25)[2022-12-23].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9/14/content_5709819.htm.
[10]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EB/OL].(2006-11-7)[2023-09-17].https://www.mnr.gov.cn/zt/kj/kjfz/fgzc/bmgz/201811/t20181129_2370217.html.
[11] 曹树基.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J].社会科学论坛,2005(5):36-40.
[12] 李真真.转型中的中国科学:科研不端行为及其诱因分析[J].科研管理,2004(3):137-144.
[13] 祁思琼,赵奇蕾,陈桂莹,等.国内外休闲渔业产业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22,44(5):143-152.
[14] 胡超凤.智慧旅游管理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研究——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 (10):103-106,213.
[15] 亢列梅,杜秀杰,荆树蓉,等.开放科学和科研评价改革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改革趋向[J].编辑学报,2021(6):15.
[16] 周光礼.破“五唯”立新标: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6(3):15-18.
(责任编辑:李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