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姨和她的爱心团

2024-03-24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关工委陈秀华

中国火炬 2024年2期
关键词:开鲁县小王饺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关工委 陈秀华

从花季少女到社区“五老”

学雷锋她学了60年

她以一名党员的身份

给予身边人温暖与力量

照顾孤寡老人

关心困难青年

她用自己的光和热

聚集起一支温暖的队伍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厨房的玻璃窗照在冯占荣身上。她已经在厨房里忙活很久了。她麻利地包好一个饺子,放下,看了看,又拿了起来,仔细捏了一遍,直到饺子的每一个褶儿都很好看才重新放下。

冰箱里,一盘盘冻着的,都是她刚包好的饺子。看着自己忙碌了一个早晨的成果,冯占荣满意地笑了。

今天,她要去看一个年轻人。

我把你当自己的儿子 哪有当妈的不管儿子的呢

在冯占荣的记忆里,最轻松的日子是刚退休那几年,两个儿子先后有了工作,成了家。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间静好。可惜,世事无常,2009年,冯占荣的老伴患上了尿毒症。来不及伤心难过,每周陪丈夫去医院做3次透析,成了她生活的重心。儿子们担心爸妈。冯占荣安慰孩子们:“本来就从苦日子走过来的 ,这点苦算不得什么。”

在老伴透析的日子里,冯占荣认识了一位同样患尿毒症的年轻人,他叫王旭瑞。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小王刚刚做完4 个小时的透析,他似乎很着急,刚从病床上下来就要往外走,但他显然很难受,迈出一步就捂着脑袋重新蜷缩回了病床上。他挣扎着站起来又躺下的样子,像极了一只无助的羔羊,冯占荣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冯占荣了解到,小王24 岁,住在离医院100多里的水泉村,母亲去世很多年了,父亲已另有新家。小王早早结婚生子,生病的时候,妻子离开了儿子和他。他每次透析后马上急着往家奔,就是为了赶回去给儿子做一顿晚饭,但每次回到家,天都黑了,儿子经常饿得哇哇哭。

这样的日子,沉重得让人窒息。

那时,冯占荣的丈夫和小王每周都是做3 次透析,她就向医院申请把丈夫和小王分到了同一间病房、同一个时间段。这样,她做饭的时候,就多做出两份。

冯姨带领爱心团为透析病人送去牛奶

结束4 个小时的透析,当筋疲力尽的小王接过冯占荣递过来的热乎乎的饭菜时,大小伙子差点哭出声来。虽然生活艰难,但小王的心慢慢有了温度,苍白的脸也渐渐有了血色。外面虽然天色已黑,但冯占荣让他感受到了如家里一盏灯光般亲情的温暖。

2018年,冯占荣的老伴去世了,但她对小王的关爱却没有停止,每到小王透析的日子,她便早早起来包好饺子,冻上,等小王透析结束的时候,饺子已经送到他的手里。怕小王和他儿子总吃饺子太单调,冯占荣就穿插着做包子、花卷、馅饼……

今天,也是一样。

冯占荣从冰箱里取出早晨包好的饺子,煮熟,小跑着送到县医院。这么多年,在这条路上,她不知不觉养成了小跑赶路的习惯,就为让小王和他的儿子能吃上一口热饭。冯占荣纤细瘦小,也不知她那走路带风的力气是哪里来的。

“冯姨,您都70 多岁的人了,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捧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小王哭了。冯占荣的眼睛也湿润了。她把抽泣的小王轻轻揽在怀里,温柔地对他说:“孩子,你说的不对,我早就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哪有当妈的不管儿子呢?”

从少女到“五老”志愿者 学雷锋60年用温暖聚集队伍

冯占荣是个温暖的人,认识她的人都叫她冯姨。

冯姨有两本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日记本,第一本是她中学时期的,时间是1964年。那时全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学习雷锋,她是班长,当然更踊跃。她在日记的封面上,贴上了雷锋的照片,并附上一段雷锋日记摘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她还是一位花季少女,践行这句话,她用了60年的光阴。

冯姨在工作后的第一年就入了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1998年,她退休了。但她觉得,总得做点什么,否则便担不起“党员”这个沉甸甸的词儿。

当然,想要做事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与她同住在一个小区、87 岁的代景兰老人,被冯姨一“盯”就是12年。代景兰和老伴年龄大了,身边没有亲人,冯姨每次上街买东西,都要拐到代老家里,问问老人需要什么,顺道就把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的事做了。老人爱吃她做的辣酱、韭菜花、黄瓜咸菜,她就多做出几份给老人送去。2018年,代景兰的老伴去世后,代老住进了养老院。冯姨惦记着她,隔三岔五地坐上公交车,带上老人爱吃的食物去看望老人。代老早已把冯占荣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如果哪个月看不到她,便寝食难安。去看望老家义和塔拉镇五合村的孤寡老人们,是在冯姨的老伴去世之后。全村80 岁以上的孤寡老人,都是冯姨的关爱对象。

2010年,冯姨加入开鲁县民主社区关工委“五老”队伍。

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冯姨,被她的温暖所感召。2021年6月20日,满载着爱心的“冯姨爱心团”成立了。建团那天,民主社区的领导,县医院的领导,还有许多爱心人士都来了。冯姨很高兴,她想着,除了小王,还有那么多需要爱和温暖的透析病人,这下,都妥了!

现在,“冯姨爱心团”已经扩大到33 人。爱心团队与开鲁县医院联合,每个月的20 号,团队代表都要去慰问在县医院透析的150 多位尿毒症患者。3年来,团队活动达19 次,光是捐献的牛奶就有500 多箱。这些爱心人士,年龄最小的29 岁,最大的88 岁。有职工、商人,还有许多“五老”。他们在冯姨的带领下,鼓励、温暖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22年8月,冯姨的小孙子暑假从北京回来,冯姨领着孩子一起看望了她帮助了10 多年的小王和代老。她对小孙子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想着帮助别人一点点,那么这个世上会有多少幸福的王叔叔和代奶奶呢?”孩子听懂了。寒假的时候,孩子带着爸爸回到奶奶家,冯姨的小儿子把一万元钱轻轻放在母亲的手里,“妈,您拿着,在献爱心这件事上,咱大方点!”

就这样,冯姨用自己温柔的坚持,聚起了一片温暖的光。冯姨爱心团里善良的人们,也都在这片柔光里,走上了生命的新高度。

把温暖故事说给孩子们听 冯姨担负起关心下一代新任务

2023年,“五老”冯姨又有了新任务。她成为开鲁县关工委理想信念报告团团员,代表县关工委到全县中小学去宣讲。她不再悄悄地做好事、偷偷地献爱心了,她要把自己践行雷锋精神的故事告诉更多的孩子。

从此,冯姨宣讲的路走得愈加忙碌而快乐。

2023年3月28日,她在开鲁县第二中学宣讲时,操场上2000 名师生鸦雀无声地听。冯姨拿出自己的第一个日记本,轻轻翻开第一页,大屏幕上,雷锋微笑地望向大家。这微笑,瞬间把所有人都带进了冯姨的世界。讲到她帮助小王时,冯姨哽咽,台下的听众也一起掉眼泪;讲到爱心团帮助关爱透析病人时,冯姨笑了,台下的听众也跟着她一起开心。

宣讲完毕,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冯占荣把自己视为一条传承雷锋精神的纽带,她要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一粒粒善良的种子。

60年,“学雷锋”三字,于冯占荣而言,早已刻进骨肉,融入血液,成为生活中的日常。60年,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她那颗温暖的心。

翻开一本新的日记,打开扉页,冯姨这样写道:我要做一颗万能的“螺丝钉”,永远不生锈,永远闪闪发光……

猜你喜欢

开鲁县小王饺子
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施肥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急党政之所急 想青少年所想 尽关工委所能》
幸运饺子
内蒙古开鲁县:土地流转助力乡村振兴
饺子
减肥
麻辣烫
借钱
包饺子
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