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控规范体系实施障碍与解决策略探析
2024-03-23陆晓燕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陆晓燕 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对自身内控体系进行完善、整改等方式,有效建设内部组织体制、提升风险管控效率、优化风险评估规范及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拉进公司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协作交流关系,以此使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涉及的相关风险可以全部处于可控状态,极大程度上保证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规范化实施,为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阶段,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无论在创建还是在实施期间,均产生了众多阻碍因素,轻则扰乱上市公司内部的管理,重则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效解决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实施障碍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
一、上市公司内控规范体系实施障碍
(一)未建设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当前,可以对上市公司发展造成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极为复杂烦琐,且各类变化性因素条件也正体现出逐层递增的趋势,如此便使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可重点分为以下几点内容[1]。
其一,少数上市公司未创设独立且专项的风险评估部门,如此便导致相关工作人员难以契合实际且科学地掌握公司现阶段应对以及防范各类风险的真实能力。
其二,上市公司内部的风险评估工作人员,其专业水平能力有待完善,多数评估人员缺乏专业的评估知识,仅凭自身的经验以及主观意识予以辨别,评估行为严重缺乏客观性以及规范性,如此便使得各项风险评估结果不具备时效性、真实性以及合理性。
其三,部分上市公司的领导者只对内部的风险评估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未对外部环境产生的风险因素予以相应的排查和防范。比如,多数领导者会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资金安全等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相应的法律风险等方面却并未给予过多关注,如此便导致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存在严重的片面性[2]。
(二)控制活动缺乏有效性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内容主要可分为会计体系、不相容职务分离以及全面预算等方面的管控。然而在现阶段的市场背景下,多数上市公司体现出来的主要内部控制问题之一便是控制活动严重缺乏有效性。详细内容如下。
其一,针对上市公司内部的会计体系管控,当前普遍存在的会计管控问题为基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其体现为:公司日常经营产生的资金收支,相关工作人员开设的凭证票据存在显著的不规范、不全面、账目漏洞、明细错误等问题。同时,针对公司的资产质量管控,其相应的审核以及验收步骤也严重缺乏标准和规范,部分采购负责人以及供应商存在不正当的交易行为,企图非法挪用资金。此外,针对公司资产的核查以及登记,相关人员并未定期落实,进而导致公司的资产明细与实际情况出现互不对应的现象[3]。
其二,针对不相容职务分离的管控,部分上市公司会计部门涉及的不相容制度,其相关管控体系没有实现全面且严谨的落实与推进。不仅如此,还有严重的一人多职问题,部分会计管理人员同时担任档案管理、业务活动审核记录等职能,且多数核心岗位没有定期落实轮岗制度。
其三,针对上市公司的全面预算管控,其预算组织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善,且预算管控以及监管跟踪强度也无法满足相关要求标准,进而间接导致上市公司会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绩效考核通过率较低情况的发生[4]。
(三)外部监督存在明显欠缺
现阶段,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普遍且客观存在的现状之一便是外部监督力度不强,其监督效果不佳。根据我国相关部门颁布并实施的《公司法》以及《证券法》等文件予以分析,上市公司务必遵守并切实推进相关内控制度,提高内控制度的实施以及推进速度,进而使上市公司的内控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效用。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以及推进阶段,上市公司所执行的外部监督并未真正体现出价值,其显著体现便是在实施阶段未将外部监督和公司的内控体系进行有效衔接,使得两者没有达到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管控效果。不仅如此,部分上市公司当前落实的外部监督,在公司的经营收益方面也体现出不力问题,比如上市公司在进行外部监督的邀约工作时,公司现有的内控工作人员会把应该完整提交的审计内容施行修改和删除,再将处理过的内容交付相关工作人员,如此便使得外部监督获取到的信息缺少全面性以及准确性,从而直接造成上市公司外部监督工作的不力。
二、上市公司内控规范体系实施障碍的解决策略
(一)重点建设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第一,上市公司应该积极创设专门且独立的风险管控部门,其核心职责为全面且客观地检测评估公司现阶段具备的风险防范以及应对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明确公司各项活动以及日常运营中可能产生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和条件。具体来讲,风险管控部门需要依照当前拥有的数据信息资源,对公司的会计内控风险、经营风险、资金风险等类别进行排查,精准评估出公司在以上风险类别中具备的管控水平,以及其产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危害指数,同时对相关风险予以整理划分,根据公司现阶段的能力水平,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以及应对策略,还要综合考虑和衡量全部风险类目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经济羁绊,以此精准掌握上市公司在内部管控方面产生的问题并进行解决[5]。
第二,有效保证和提高上市公司风险管控以及评估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具体来讲,公司不仅要对自身现有的整治及管控体系、业务步骤、财务步骤、资产管控等存在风险倾尽评估职责,还应该兼顾公司运营涉及的法律风险、市场变化、技术风险、外部因素等内容的评估。
第三,科学创建上市公司的内控风险预警机制。上市公司的领导者需要定期举行相关会议,将公司面临的全部风险因素作为会议主题进行全面且详细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客观、合理、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同时创设完整且先进的风险预警系统,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风险预警系统中增设预警指标,只要相应风险因素的指数信息与设定的界值相近便会发出提醒,同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预警信息,以此有效达到上市公司对风险评估管控的完善目标[6]。
(二)强化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第一,上市公司应该积极加大对组织结构的管理控制力度。具体来讲,上市公司务必保证自身创建的相关结构,其职能和权利均具备较强的规范性及合理性,严禁出现权责不清、职能混乱等问题。另外,上市公司于制定组织结构权责的阶段,需要相关部门以及领导者的配合,实现多部门协同合作,同时寻求相关领导层的帮助,使其完整且准确地调查当前组织结构全部职能岗位的权责情况,明确其具体分工现状,以此有效杜绝权责交叉、混乱、闲置、分工不均以及身兼数职等现象的发生,若切实存在权责不清以及杂乱问题,便需要相关领导者对其进行真实记录,并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改进策略,按照组织结构科学规划岗位职责,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工作人员。不仅如此,上市公司的领导者还需要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并在全部门负责人反馈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满足内控规范以及实施要求的组织机构权责明细,使其在有效保证和提升上市公司组织机构权责科学性的同时解决内控体系实施障碍问题[7]。
第二,重点加大上市公司内控体系中授权审批的管控力度。在当前数据信息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把线下授权审批前移至线上,并借助财务系统具备的影像功能高效辨别和查验公司运营期间产生的凭证票据的真假。上市公司在开展和推进内控体系中的授权审批工作时,务必创设严谨、全面、针对性的分级授权细则,并于该体系内对全部工作类别进行精准明确的规划和分配,将各个职责均根据实况交付给专人手中,形成专人专职的局面,同时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
第三,站在总体角度有效加大上市公司的全面预算管控力度。具体来讲,为有效保证上市公司内控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相关领导者务必将建设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科学制定预算编制、加大预算管控力度以及实时跟踪等内容作为首要任务,进而真正达成预算管控的实施以及推进效果。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预算编制过程中,上市公司需要事先派遣专业人员去调研市场现状,全面、透彻且针对性地掌握市场现阶段的发展情势,同时深度挖掘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现状。不仅如此,调研人员还应该通过业务部门系统全面认识其各项业务明细,以及生产、运营、管控步骤和方法,综合且准确地探究公司在业务方面的成本花销,依照实际情况完成预算成本的编制,进而科学助力上市公司合理完善内控体系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证其落实效果[8]。
(三)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完善内控体系实施
上市公司科学有效地实施和推进外部监督不仅是内控体系管控的重要保障之一,还是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上市公司在实施内控体系阶段务必主动与外部监督高效配合,尽可能满足外部监督的各项要求标准,同时虚心接受外部监督的改进意见,根据其提供的实施策略对自身的内控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以此有效提升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实施以及推进质量[9]。
现阶段,部分上市公司在日常运营期间曾多次出现不法行为,部分领导者与公司合作的部分单位机构存在不正当的交易现象,因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重大,所以此类现象得到了证监会的重视,如此便会借助外部监督的手段有效跟踪管控上市公司的一切运营活动以及业务往来,致力消除上市公司在实施内控体系期间面临的障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公司降低一些可能产生的运营风险。
上市公司在加大外部监督的落实力度时,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我国相关部门颁发并实施的《公司法》以及《证券法》等文件标准,于管控期间主动且高效地完成外部审计以及跟踪监督任务,切实遵循外部监督提供的意见并将其贯彻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内控体系整改和实施工作。不仅如此,上市公司还应该依照上述的文件要求实现整改范围的界定,强化整治底线标准,积极主张高效实践探索,加大整改以及实施情况的信息揭示力度,以此有效保证上市公司各项决策以及管控过程和结果的规范性、合理性。同时,上市公司还应该根据相关整治要求实施专项治理活动,利用自检、跟踪督查等方式有效强化上市公司的管控能力[10]。
此外,上市公司高效开展外部监督工作,还能够显著促进内控体系中的内部监管效率和质量,促进上市公司内部监管体系的优化完善。具体来讲,当上市公司全面落实外部监督期间,国家的审计机关以及相关部门的审计机构均会对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以及一切业务活动予以跟踪调查,并在该过程中提出需完善的问题,引导和督促公司制定解决方案并执行,如此便会对上市公司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以及应对意识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帮助上市公司在实施和推进内控体系整治过程中解决一切障碍问题,助力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现代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出关键力量[11]。
结语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发展情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而决定和影响上市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内控体系的实施和推进,一旦内控体系的落实受到阻碍,不仅会造成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严重时还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济建设。因此,上市公司的领导者务必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给予高度重视,站在总体角度革新完善原本存在欠缺的内控制度,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根源上解决影响内控体系实施的障碍,并通过该举措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在运营期间的各项风险,以此有效实现上市控制内控体系的规范化建设目标,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现代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出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