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决策的“平衡点”
2024-03-22吴峥嵘
□ 吴峥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科学决策事关事业成败和组织兴衰,决策正确,峰回路转;决策失误,南辕北辙。领导干部在作决策时,必须找准决策的“平衡点”。借助三圈理论,可以从“价值、能力、支持”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第一,找准“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提升科学决策能力时强调,“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看事情是否值得做、是否符合实际等,全面权衡,科学决断”。这涉及到决策的价值导向问题,领导干部如何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受到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价值观是推动领导者作出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标准,对决策行为的对错、优劣、善恶会产生强大影响。
正确把握“大”和“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国之大者”解决的是价值认知上的格局和高度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提高政治判断力,学会思考大局、大势和大事,培养政治家的头脑,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保持对形势变化的敏感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问题根源所在;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作出决策、推动工作;提高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
正确把握“对”和“错”的关系。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基本信念和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这要求领导干部培养民主素养和宽广胸怀,既要多方面听取意见,又要听取多方面意见,听民声、集民情、纳民意、解民困,问计于民、以民为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提高领导决策的民主性。但是,民主决策不等同于照单全收,领导干部必须学会甄别筛选,剔除其中的短视性、盲从性因素,吸收合理有用信息。
正确把握“稳”和“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科学决策,首先要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想得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领导干部要在已有的成就基础上,集合诉求、凝聚民心、唤起认同,通过科学决策,找到将民族复兴伟大使命转化为具体奋斗目标的方法路径。通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重大部署和阶段决策,创新找到实现美好愿景的各种“船”和“桥”,在稳定和创新的有机统一中,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第二,找准“能力”所具。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决策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能力,能力因素制约并影响着决策的有效性,影响到决策目标和执行效果的统一。
练好调查研究的本领。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连接信息和决策、连接民意和党心、连接真理和行动的桥梁枢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领导干部要主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在决策时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并将调查研究作为决策过程中制度化、常态化的程序,形成“调研、决策、执行、评估、调整”全生命周期的调查研究制度,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作出理性判断和精准抉择,走出“重经验、轻事实”“拍脑袋”等决策误区。
掌握战略统筹的思维。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很多难题的解决涉及复杂形势变化和利益格局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领导干部要想避免决策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就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思维,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谋划好全局和一域的辩证关系,把握好历史和未来的逻辑关系,平衡好国内和国际大局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肩上有责、行之有戒,不断强化决策的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
提升协调各方的能力。在现实决策过程中,囿于公共资源固定性、组织条件有限性、公众需求多元性,不同层次群体会产生不同利益诉求,在许多问题上决策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领导决策往往涉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会触及不同主体的利益神经,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社会矛盾,陷入决策困境。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不仅仅限于决策制定和宣传解释,还包括利益协调、资源分配过程。
具备果断决策的魄力。“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邓小平同志讲,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犹豫不定、议而不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贵州瓮安事件中,由一名中学生溺水死亡引发严重的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决策犹豫迟缓,错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把握时机,果敢决断,避免“杨朱泣歧路”的处境和“布里丹选择”陷阱,为处理问题争取主动、赢得时间。
第三,找准“支持”所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决策一定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综合评判,科学取舍”。领导决策不能决而不行,决策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取决于支持的范围和程度,包括政策作用对象或民众的觉悟程度、认可程度和支持程度,实现政策目标的人力、财力、物力、知识、信息等资源条件。脱离广泛和坚定的支持,决策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最终曲高和寡。
通过民主参与争取人民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只有开门问策、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才能不断打开决策空间,避免“一言堂”“拍脑袋”的决策悲剧。优化决策信息公开方式,通过多媒体渠道,提高决策信息公开的广度、深度、力度。优化决策多方论证制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完善专家论证形式,创新决策参与方式,为领导干部提供更开阔的思路和信息支持。优化决策质询评议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和监督机制。要充分考虑利益关系者的态度意见,协调多方、统筹共商,形成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的决策选择。
通过数智赋能优化技术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在信息化时代,获取更优的决策支持,应注意发挥好互联网覆盖面广、信息实时、互动迅捷的优势。要探索建立服务科学决策的信息池、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完善决策支撑系统,优化决策预测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决策趋向数字化、智能化。同时,运用政治学、组织学、经济学、领导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为领导决策提供扎实学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