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慈善教育赋能“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
2024-03-21王建华韩宇瑄
王建华 韩宇瑄
慈善是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将慈善融入新时代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公益慈善素养,对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慈善教育发展迅速,但仍存在慈善文化教育内容缺失、慈善教育顶层设计缺位、慈善教育专业力量薄弱等问题。把慈善教育纳入“大思政课”体系是高质量发展慈善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科学阐释慈善文化、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活化社会育人力量,将慈善精神融入道德修养涵育、慈善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学段、慈善实践深入“三全育人”机理,以慈善教育赋能“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助力时代新人培养。
准确把握慈善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国拥有悠久的慈善文化传统,形成了以民本主义思想、儒家仁义学说等为基础的慈善文化。慈善文化不仅在救济、赈灾、市政建设、家族互助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还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在人格涵养与社会和谐方面作用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慈善被进一步赋予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强调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而开展慈善教育,则是传承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慈善教育共同体初具雏形。在形式方面,自1998年清华大学设立NGO 研究中心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陆续成立慈善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高校以MPA(公共管理硕士)、MSW(社会工作硕士)、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设置慈善专业研究生项目,浙江工商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设置慈善管理本科专业,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慈善专业。目前,我国共有35 所高等院校开展慈善专业教育,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学段,慈善教育多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内容方面,慈善教育主要以慈善史实、慈善管理、慈善范式为主干,以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知识为补充,以培养慈善专业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此外,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还开设了慈善文化通识课程,旨在普及慈善文化,传播和谐善念。一些NGO组织也通过“敦和·善识计划”、紫江公益课程、“爱佑安生”等项目凝聚慈善合力。
深刻认识慈善教育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谱系单薄,慈善文化教育内容有待完善。当前,我国的慈善学科大多由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演化拓展而来,往往以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为主体,以“慈善管理学”“慈善政策与法规”“慈善筹资原理与技巧”“慈善信托与管理”等为核心课程。这种课程设置虽然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慈善认知、慈善观念、慈善文化等的缺失。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通识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慈善文化普及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的慈善通识教育以小组分工、项目导向为主要形式,注重慈善项目的实践体验与模拟运营,忽视了慈善文化、慈善人格的养成,显露出我国慈善教育重专业、重实践,轻通识、轻素养的结构性问题。
设置无序,慈善教育顶层设计有待加强。随着慈善教育逐渐铺开,北京、江苏和广东等地高校均有相关课程设置,但零散化、无序化、随意化等问题依旧突出。目前,慈善教育主要存在于高等教育中,且因校而异:有的高校将其视为研究方向,但并未纳入教学序列;有的高校在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开设慈善专业,并纳入专业培养;有的高校将其纳入创新创业类课程,实践导向较强。而在中小学教育中,仅有一些中小学以校本课程、专题讲座、游学参观等方式开展慈善教育,持续性难以保障。慈善教育顶层设计的缺失,不仅使慈善课程衔接上的科学性与整体性难以保证,也无法保证不同学段慈善教育的连贯性。
主体分散,慈善教育专业力量有待提升。慈善教育工作者来源多元,专业力量薄弱状况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在专业教育方面,慈善教育工作者主要来源于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教师,从事慈善教学与研究的很多教师往往是“半路出家”或“浅尝辄止”,难以保障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通识教育方面,由于专业教师缺失,相关课程往往依据教师的研究兴趣与实践经历而设,内容易偏离慈善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很多教师往往将慈善项目作为普通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指导,缺乏专业性。在中小学教育中,慈善校本课程往往由相关文科课程教师兼任,教学质量难保障。
不断推动慈善教育纳入“大思政课”体系
科学阐释慈善文化,将慈善精神融入道德修养涵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学生道德修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目标。慈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两个结合”路径的深化,人们愈发意识到慈善文化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精神上的一致性,而且对于当代学生兼爱情怀、公民意识、社会担当等品质的涵养具有积极作用。应将慈善文化模块融入思政课课程群、思政课教材体系、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力求知识与修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与通识相结合、动机与评价相结合、历史与当下相结合,在“知情意”的贯通中将慈善文化融入“大思政课”体系,使之成为学生的“启蒙课”“成长课”“必修课”。
统筹规划全盘设计,将慈善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学段。全学段的一体化贯通是“大思政课”资源拓展的题中之义。可抓住融入“大思政课”的机遇,在明确慈善教育总目标的基础上,开展慈善教育的顶层设计,即小学教育注重慈善意识的启蒙与培养,中学教育注重慈善实践的认同与参与,大学教育注重慈善文化的思考与实践,依次培养学生的慈善意愿、慈善情感、慈善认知,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启蒙道德情感、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增强使命担当”的育人进程,最终实现学生道德意识、公益意识、责任意识的形成。
活化社会育人力量,使慈善实践深入“三全育人”机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慈善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社会属性。应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衔接的“最后一公里”,与各地慈善总会、NGO 形成紧密互动,开辟广阔的慈善“社会课堂”。打破教育者身份限制,邀请慈善家、慈善管理者走进校园,展示慈善事业的鲜活实践。打通第一、第二课堂界限,开展公益创业大赛、公益慈善论坛等赛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理解慈善事业的重要性。打通线上、线下壁垒,紧跟互联网慈善与数字公益潮流,充分利用AI、VR、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手段,吸引青少年在力所能及的实践中领悟慈善文化互助奉献的美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