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人文共同繁荣:人文经济学的真谛
2024-03-21洪银兴
洪银兴
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说的是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现实中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人文与经济完美结合的。有的地方文化发达但经济未必发达,有的地方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且文化繁荣,可以说是人文经济学的一个实践样本,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样板价值。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与西方式现代化单纯追求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对照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关键是实现以文化人。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人的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即人的思想素质、观念和思维的现代化,它既是现代化的目标,也是现代化的手段。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加先进文化的供给。难以设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上达到现代化后还是文化的沙漠,也难以设想人在物质上富有但精神上空虚会成为现代人。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表现在经济上进入世界强国之列,还表现在建成文化强国。
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是有区别的。经济现代化存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问题,文化现代化不排斥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交流,不完全是追赶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是文化的西化,而要体现文化自信。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积淀,有条件在保持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高起点发展体现时代和科技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持
文化的作用在于以文化人。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观、价值观的体现。从苏杭地区的传统和实践来看,人文与经济融合就体现在价值观道德观的长期涵养上,通过“以文化人”实现“以文化经”。
人文精神的涵养在于解决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经济学中一直有“经济人”假设,最为典型的是亚当·斯密在其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假说: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最终实现社会的利益。于是就有市场经济就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之说。殊不知亚当·斯密同时又发表了《道德情操论》,弥补了单纯追求私人利益的市场导向的价值观的缺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在解释制度变迁时指出,将什么都解释为人们按自我利益行事的理论,不能解释问题的另一面,即社会利益的实现并不都是在大家追求自身利益中实现的。诺思所推崇的企业不应仅追求自身的利润目标,还应有主动实现社会目标的意识形态。“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一些群体不再按有关成本与收益的简单的、享乐主义的和个人的计算来行事。”这种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文化人的作用在于对各个市场主体经济行为进行人文精神的引导。这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所要促进的人的现代化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和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和信念。
首先,弘扬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家道德观、价值观的体现。企业竞争力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企业不只是赚钱的机器,企业活动所要实现的价值不仅是物质的价值,还要实现企业的文化价值。企业唯利是图是一种文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通博物苑时对企业家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近代以来苏杭地区依托人文精神涵养的企业家文化可以概括为三种文化:一是家国情怀,就是如张謇那样在本地办实业,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二是企业家的创新文化;三是集体富裕的文化,改革开放初期被誉为苏南模式精髓的集体富裕,就是这一地区人文精神的延续和体现。显然,苏杭地区长期的人文精神涵养以及世代传承的企业家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在人文与经济融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需要培育这种企业文化,造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式企业家。
其次,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涵养。中华传统美德是反映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苏杭地区,无论是发展乡镇企业,还是引进外资,或是发展创新型经济都能走在前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人力资本雄厚。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就是崇文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古代的状元、现代的院士出自这一地区居多。基础教育水准一直领先全国。这种文化传统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积累,而且提高了人的精神文明程度,这也是高科技企业较多落户于此地的主要原因。公民道德可以说是人的现代化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其内容就是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由此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坚实根基和力量。
再次,构建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现代化的营商环境不仅指法治化环境,还涉及诚信文化环境。在制度经济学中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本。讲诚信守信用的营商环境能形成外资蜂拥、客商云集的效应。诚信文化所形成的互惠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会使实施合同、规范和维持市场秩序成为共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摩擦。这种诚信作为一种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社会共同遵从的道德规范。
最后,促进人的观念达到现代水准。现代人文精神,就是要“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现代人是具有现代知识、现代观念、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行为方式的人。就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达尔指出的:“现代技术跟随现代思想而出现。你不能以古代的思想去掌握现代工具。”理念、观念就是一种文化。人的观念现代化是指人的心理态度和价值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断就在于其文化的不断创新,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如《共产党宣言》所指明的,“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障碍和束缚,对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共识和认同。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突破在低收入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从而克服发展范式上的路径依赖。其中包括:由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观念转向勇于改革创新的观念;改变过去的单纯追求高速度的增长观念,转向高质量发展观念;从掠夺自然资源、支配自然的观念转向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念;从追求一部分人富裕转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文化繁荣的经济支撑
202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市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经济发展的人文精神基于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高起点发展体现时代和科技特征的现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在这方面经济对文化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文化繁荣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文化供给。其中包括群众参与并享用的文化设施的现代化,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各种文化消费层次需求的各级各类作品丰富多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消费者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为此,除了增加文化投入外,文化繁荣也需要采取有效的经济方式。
第二,文化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党的二十大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要在明确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靠创意传承、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靠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依靠高科技和创意把影视作品、体育品牌、书刊等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向国人和世界传播,展示自身软实力。
第三,科技赋能,让教育和技术“赛跑”。既然是赛跑,就有谁先谁后的问题。马克思基于生产力发展规定的未来社会特征是:“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自由时间是衡量未来社会财富的重要尺度。自由时间是每个人分享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文化成果,从而发展自由个性的保证。这种状况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程度。科技赋能不仅是以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同时也能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教育与技术赛跑要求教育走在技术进步的前面。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传播人文方面的知识,也在于传播科学方面的新知识。现代产业的基础是革命性的,尤其是数字经济条件下,大数据、算力和算法以全新的科技推动发展,人工智能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方式,而且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新质生产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教育应该与之赛跑,走在技术进步的前面。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足够快的速度跟上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科技进步步伐。同时要在劳动者终身教育机制建设中克服“数字鸿沟”,促使劳动者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增强现代化条件下的就业能力。
总的来说,现代化不能只见物质不见人,只讲经济不讲人文,而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过程。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文化与经济相互支持和共同繁荣,就能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