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
2024-03-21廖承英王明莲
王 黎 廖承英 王明莲
(中共拉萨市委党校,拉萨 850000)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2]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指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始终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19年,拉萨市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基本建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拉萨市65个乡镇文化站实现标准化建设,281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按照《拉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相关服务内容及标准开展工作[4]。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拉萨建成基层服务点144个、数字文化驿站274个[5],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保障了拉萨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本文以拉萨市为例,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调查情况概述
全面了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是推动拉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课题组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以及有关街道办事处等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开展调研。为确保调研的成效,课题组召集成员学习与拉萨社会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资源、群众文化心理相关的内容,对拉萨公共文化建设、重大文体活动及相关研究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做足了调研准备。
调研以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为主,广泛收集第一手数据。问卷调查环节分别制定国通语版和藏文版问卷,拓展了调研的覆盖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140份,有效回收率为95%;当面访谈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家、学生、农牧民等群体200余人次,力争收集拉萨主要人群的想法和意见。课题组还采用田野调查方法,到拉萨城关区八一社区、当雄县麦灵村蹲点,近距离观察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状况。通过以上举措获得材料,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多数群众认为精神文化生活很重要
经过调研结果分析发现,92.9%的人认为精神文化生活“非常重要”,认为“一般”和“可有可无”的占6.2%和0.9%。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家、学生、农牧民等群体较重视精神文化,认为参加精神文化活动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城务工农牧民、区外来拉萨的流动人口则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来拉萨的主要目是挣钱,闲下来刷刷视频、解解闷就可以了,其他可有可无”。
(二)绝大部分群众价值取向积极健康
从生活目标来看,大部分人目标明确,对实现美好生活信心很足。60%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一直为之努力”;31.1%的人“已经找到新目标,正开始奋斗”。这表明大多数人有目标、有干劲,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但2.2%的人表示“以前有过后来放弃了”,6.7%的人认为“暂时没有目标”。
文化工作者要根据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文化服务。只有精准供给才能与群众的文化需求有效衔接,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丰富文化服务内容。针对老年人可以提供太极、书法、戏曲等汉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针对年轻人可以提供音乐、舞蹈、话剧等现代文化服务;针对儿童可以提供儿童剧、动画片、亲子活动等儿童文化服务;关注进城务工农牧民、区外来拉萨的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二是创新文化服务方式。除了传统的拉萨雪顿节藏戏现场演出、汉藏文书法展览等形式外,进一步优化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如建立健全线上图书馆、线上博物馆、线上剧院等,让拉萨市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定制化服务等创新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与度。
在微信群里留言:“我先起个头,用自己名字入联,以抛砖引玉。稚拙不要紧,编得不像样也没关系,权当文字游戏。水平有限而不怕献丑,只是想邀孩子一起试着写对联。”
(三)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比较满意
在旧的刑事诉讼法制度下,逮捕的审查是一种典型的双方结构模式,即逮捕审查的一方是侦查机关,另一方是检察机关。这种模式完全忽略了犯罪嫌疑人在程序中的主体地位,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也被无情地剥夺,检察机关作出逮捕决定时往往只听取侦查机关单方的意见,不能做到兼听则明。根据司法化的要求,逮捕审查程序要从以前的双方结构变成三方结构,即形成控、辨、裁共同参与的三方格局。
(四)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服务内容不丰富,人才缺乏
仅10.6%的人认为文化设施和服务“完全能够满足需求”,45.4%的人认为“基本能够满足”,23.7%和20.3%的人分别表示“基本不能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问题。公园体育设施破损老化,足球场数量少,不能满足市民需要;一些单位有体育馆、球场、游泳池等公共文化资源,但没有按政府要求对外开放,难以惠及群众;私营体育场馆费用太高,普通人消费不起。
树牢文化为民理念是丰富群众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原则。“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8]拉萨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要树牢文化为民理念,深入拉萨基层调研,了解群众精神文化实际需求,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推广优秀文化产品和高质量文化服务,引导群众欣赏高雅艺术和经典作品等,提高拉萨市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不断满足拉萨市群众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
三是公共文化人才问题。农牧区精神文化建设人才不足,力量不强。由于农牧区条件差、待遇低、事务杂,难以引才、留才、用好人才。由于缺乏专业文化人才,导致部分文化设施闲置或利用率不高,部分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近年来,各村配备了宣传文化专干,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部分专干缺乏主动性和工作经验,有的还被长期抽调,导致精神文化工作处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
(五)精神文化需求存在群体差异
72.4%的在职党政干部、教师、科研人员和成年学生有阅读需求,其中61.8%的人热爱旅行,认为旅游能放松身心、开阔视野。退休干部职工逛公园、参加原单位活动、参加社区活动的分别达到53.3%、76.7%和25.6%,他们认为参加活动既能打发时间,还能保持信息沟通,让自己不落伍。中小学生选择看电影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分别达到45.3%和52.6%,他们表示平时学业压力大,玩电子产品是不错的放松方式。社会青年较多选择大众化场所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他们认为在酒吧、KTV、甜茶馆等场所能休闲娱乐、增长社会知识。农牧民除参加政府举办的文体、宣教活动外,还定期参加传统习俗活动。进城务工农牧民、流动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差异:45.7%的人“想在拉萨或西藏各处转转,不然白来,哪里都不知道”,25.6%的人“节假日邀上老乡吃顿好的就比较开心”,10.5%的人“有空啥都不想干,就想好好睡觉”。可见,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差异较大。
(六)文化消费受职业及收入影响较大
群众精神文化消费主要体现在时间和金钱上。时间上,54.7%的人每天精神文化消费的时间为“1—2小时”,且大多数为党政干部、教师、科研人员和农牧民。“3小时以上”或“2—3小时”的只占28.9%和10.2%,主要以退休干部、学生为主。6.2%的人“不足1小时”,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人员。金钱上,每月平均在精神文化方面花费100—500元的占52.4%,500—1 000元的占20.4%,1 000元以上的仅占6.7%,0—100元的占20.3%。而用于生活、衣物等方面的支出每月超过3 000元的占74.3%,相对于物质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在群众的整体消费中占比低,大部分群众无力或不愿为精神文化消费“买单”,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不协调。
从价值取向来看,大部分群众价值取向积极向上,但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分化。调查显示,广大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6.5%的人表示“完全同意热爱自己的祖国”,3%的人“基本同意”,仅0.5%的人“不同意”或“不知道”。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时,85%的人同意“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集体利益”,13%的人“看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仅2%的人不同意,认为个人利益很重要。在评判人生价值时,55%的人认为“人生价值主要取决于是否为社会作出贡献”,33%的人认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安康”是人生价值的体现,8%的人认为“财富、权力、名气”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认为“人生价值不好评判”的占4%,不同社会群体的人生价值取向存在明显差异。当问到“人生价值主要取决于是否为社会作出贡献”时,党政干部、教师、科研人员、学生做肯定回答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75.5%、78.9%、79.5%和78%,进城务工农牧民和流动人员做肯定回答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5.7%和21.5%。
(七)娱乐文化是主要消遣方式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网络技术发展,广大群众倾向于把娱乐文化作为放松消遣的方式。调查显示,64.9%、49.3%和44.9%的人把看电影电视、上网和唱歌跳舞作为主要放松方式,但不同文化水平、年龄和收入的群体在选择娱乐文化方式时也有差别。体育活动是大多数群众的共同爱好,85.1%的人有踢足球、跳锅庄、跳广场舞的需求。选择“阅读”和“艺术创作”的人分别占到57.3%和16.9%。还有占38.2%的人长期坚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通过奉献社会、服务大众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
三、思考与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推动拉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创新发展,进一步满足拉萨市群众高质量精神文化需求,课题组提出三点思考与建议。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牢文化为民理念
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对新时代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6]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站稳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围绕服务人民的核心要求,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人民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文化修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真正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文化建设效能[7]。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问题。拉萨市图书馆虽已开馆,但公众知晓率不高,图书资源不多;新华书店和大多数私营书店以卖教辅为主,人文社科书籍少;有的展览馆展品、内容多年不变,都看腻了;文化活动缺少地方民族特色,难以走心;部分商业性展览和演出简单草率,有的带有哗众取宠成分。
(二)掌握群众实际需求,精准提供文化服务
文化工作者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文化需求具有多元化、差异性特点,要针对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一是建立定期到基层调研的制度。深入了解掌握拉萨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包括了解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及他们对拉萨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需求和期望;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大量有效数据和有用信息,为精准提供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奠定基础,实现供需匹配,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避免资源浪费。二是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互动。定期举办座谈会、听证会等活动,听取群众对优化拉萨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和互动,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Abaqus中计算时间步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最大增量步和最小增量步。如果最大时间步长定义比较小时,计算的步数会增大,计算机计算的时间成本会增加,将会消耗更多的计算机资源,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计算结果的精度会较高。如果最大时间步长定义比较小,计算时间是缩短了,但是计算结果的精度下降了,操作者应该根据时间成本和精度要求,确定合理的最大增量和最小增量这两个参数值。因此,分析步中相关参数值的设置,将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否收敛的问题。本文模型中的分析步参数如表1所示。
城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满意度高于农牧区群众。71.6%的城市群众认为“公园设施满足大众休闲娱乐”,56%的人认为“博物馆内容丰富”,51.1%的人认为“图书馆藏书丰富”,52.4%的人认为“雪顿节开幕式、半程马拉松赛、自行车大赛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农牧民对农家书屋、电影下乡等活动表示不满意,其不满意率分别达23.5%、26.8%。有的人认为“农家书屋在村委会院子里,不好意思去,有时去了又关着门。藏文书籍不多,其他又看不懂”。有的农家书屋建立至今,借书的人极少,有的书连打包的牛皮纸都没拆。有的人表示:“送电影下乡和宣教下乡是好事,但主要播放政论性、科普性片子,不太感兴趣,宣教主要念稿子,听着就打瞌睡。”还有的人说:“重大节日也组织开展活动,但要么拔河、要么跳锅庄,人也不多,基本上是老妇幼,还主要是村委会附近的,再远点的就来得少。”有的村文化广场利用率低,成了村民的“晒粮场”。部分农牧民受封建迷信和不良风气影响,生病请喇嘛念经、打卦算命、喝酒赌博、互相攀比等现象仍然存在。
(三)统筹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其中,若交互项CFAt-1×CDI的系数显著为负,则表明该假设通过检验,即对处于相应生命周期的企业,碳信息披露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统筹整合现有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挥其在丰富群众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作用。提高拉萨的图书馆、社区(农家)书屋、牦牛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拉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提高拉萨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深入开展“书香拉萨”全民阅读活动,提高群众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保护开发拉萨乡村传统文化,盘活乡村文化资源,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多地向拉萨农牧区倾斜等。
一是建立品管圈小组。2017年3月我科在自愿参加、灵活多样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上建立品管圈小组。品管圈小组一共10名成员,10名成员主要为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等,品管圈小组组长为手术室主管护师,辅导员为手术室护士长。
另外,还应当投入专项资金,用来支持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活动。在中观层面上,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区域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对有困难的高校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经济上提供支持。为使地方高校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支持高校采用共享政策,积极引进教育资源。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现有共享资源和平台的投入力度,保证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资源共享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正常且高效率地运行。同时,在网络共享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为新的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加大投入。
汇聚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文化氛围。丰富拉萨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仅是拉萨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比赛、文化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建设格局;鼓励群众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群众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加强拉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公共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加强拉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同时,建立健全文化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拉萨公共文化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提供的文化服务符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