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52—1958年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
2024-03-21陈文尧
陈文尧
(青海师范大学,西宁 810016)
人类的生存史就是人与疾病的抗争史,卫生工作是抵御疾病侵袭、保障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举措。爱国卫生运动是1952年为抵御美国细菌战而兴起的卫生防疫运动,是新中国建设初期重要的卫生工作之一。青海省农牧业并存,多民族混居,其爱国卫生运动的推进极具地方特色。作为青海省委机关报的《青海日报》全过程报道了1952—1958年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状况,本文结合相关报道梳理其发生背景、实施过程与成就。
一、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背景
青海深处内陆高寒地区,气候多变,极易引发流行疾病。新中国成立前省内医疗资源匮乏,民众苦于生计,难以抵御大规模传染病的侵袭。鼠疫、天花、麻风病、梅毒等流行疾病甚烈,严重影响着青海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省卫生工作状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青海省卫生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各地开展了卫生运动,卫生院、卫生防疫站等机构纷纷建立。1950年,青海省政府开展免费为人民种痘、注射预防疫苗等工作。中共中央派遣的卫生工作队[1]和省县医疗工作队在牧区开展卫生宣传和地方病治疗工作。至1952年9月,青海省人民的患病率普遍下降,“青海省大通县南门摊村一九五一年因疾病死亡的人数,较一九五零年减少了十分之八点七”[2],牧区人民的病痛也得以缓解,“三年来据不完全的统计,共诊治病人九十一万多人,治愈率平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2]。人民由此增进了对新中国的认识与信任,奠定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群众基础。但此时人民的卫生意识依旧薄弱,尚未形成讲卫生的社会风气。
(二)美国发动细菌战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1951年,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失利,为了扭转战局,丧心病狂的美国在朝鲜战场及中国东北等地区实施细菌战。仅2月29日至3月5日,美军派遣“军用飞机六十八批,四百四十八架次”[3]在我国东北地区上空撒布大量老鼠、跳蚤、蟋蟀等携有病菌病毒的媒介物质,严重威胁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抵御美国悍然发动的细菌战,中共中央发布“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发动全国人民组织一次普遍的、彻底的卫生运动。
二、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过程
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过程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立、宣传工作与具体落实工作。完整的卫生组织体系,为青海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工作与具体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宣传工作是党和人民政府在政策实施初期动员群众的重要形式,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保障了爱国卫生运动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组织机构的设立
1952年2月,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领导和组织以反对细菌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全省除害灭病工作。3月,青海省卫生防疫委员会发布命令:“各地要普遍建立基层卫生组织,从宣传教育入手,发动群众进行清洁扫除,整顿环境卫生、扑灭病媒昆虫,以实际行动声讨美国的细菌战争。”[4]204
1953年2月,青海省人民政府第33次行政会议将省卫生防疫委员会改组为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简称省爱卫会)。随后全省各州(市)、县、区乡都相继更名并健全了爱卫会组织机构,村设卫生干事,街道设立卫生委员,完善了爱卫会的基层构架。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各地机关单位、学校、各行业、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爱卫会和卫生检查小组,制定卫生工作制度,爱国卫生运动转入经常化。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五年、七年或者十二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3月,省人民委员会改组省爱卫会,同时成立省除“四害”运动委员会,由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刘力彬任主任。
(二)宣传工作的开展
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工作的开展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1952年美国发动细菌战的消息传入青海,激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愤慨,民众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美援朝,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工作由此展开。
1.以《青海日报》为主的报刊宣传
以《青海日报》为主的报纸媒介刊载了大量青海省内各地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实时报告。爱卫会与各地读报组、扫盲班、卫生小组协作,结合《青海日报》展开卫生政策宣传,传达党中央指令,解释卫生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定期总结各地爱国卫生运动的先进经验,评定并表彰先进个人与先进区域。同时,《青海日报》还刊载了大量卫生知识,具体分类如下。
关于清洁卫生。《青海日报》介绍清洁厕所、垃圾堆和清理院落等具体实施办法,例如“堆垃圾的东西最好用有盖的木箱或箩筐,垃圾每天由清洁队收集起来,统一处理”[5]“茅房、猪圈、牛羊圈,要注意常打扫和垫新土,茅房和牲口圈最好常撒些石灰,免得生苍蝇”[6]等。
关于疾病预防。《青海日报》开设卫生专栏介绍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症状与预防方法,呼吁群众接种疫苗。同时提倡“勤洗衣、勤洗澡、不吃生水、不随地便溺”[7],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个体免疫力。针对畜牧业生产,介绍牲畜传染病的防治方法,普及注射兽疫疫苗的好处。
关于食品卫生。《青海日报》宣传腐烂食品、病死兽肉的危害,呼吁群众不吃病死的牲口,不吃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提倡食品行业从业者清洁灶房,架设防蝇防尘设施。
关于除“四害”。《青海日报》通过防疫卫生常识、农业知识、读者来信等版块,推广民众积累的杀虫方法与经验。1956年后,除“四害”成为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工作,《青海日报》开设“动员起来除四害”专栏,宣传老鼠、麻雀等损害农业生产和传播疾病的劣迹,并刊载了科学除“四害”的方法。
2.政府干部宣传
省市县卫生机关每年通过座谈会、卫生展览会、黑板报、电影等方式向各机关、工商业人员普及卫生常识。各地卫生院、卫生队利用庙会、集会广泛宣传卫生常识。1953年刚察医疗工作组利用6月刚察寺藏民举行的观经庙会,“结合治疗工作,展览了以藏文注释的爱国卫生书片。”[8]青海省民族医防队结合8月10日海宴物资交流会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卫生展览,利用“图画照片、药品器材、模型标本等”[9]宣传卫生科学知识。
在卫生运动过程中,基层干部以摆事实、对比旧社会生活、搞辩论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卫生工作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好处。1953年春耕生产中,亹源牙合村的群众保持“上野灰不上家粪”[10]的旧例,阻碍了除家粪、铲巷道垃圾等卫生举措的推行,当地干部结合真人真事进行宣传,消除了群众的顾虑。1957年湟源县大华乡动员群众修猪圈,一些人认为“猪娃子越浪越心宽,肯上膘”,反对修猪圈。乡领导组织农民展开辩论,讲明修猪圈的好处,并通过发动干部和党员、团员带头修圈,带动了整乡的修圈运动。这些举措使群众更新了卫生知识,转变了旧思想,促进爱国卫生举措的顺利推行。
(三)具体举措的实施
1952—1958年,青海省政府结合中共中央的卫生政策与省内实际状况,将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措施分为清洁工作、疾病预防、食品卫生、除“四害”等项。
1.清洁工作
清洁工作是改善环境卫生的重要方式。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中的清洁工作主要结合农业生产展开,包括清理街巷垃圾、住处清洁、修建厕所、修建猪圈等。农业区的清洁工作与积肥工作相结合,由于清理出来的垃圾、粪便、兽骨等可以用来堆积肥料,既改善了环境卫生,又有助于农业生产,因此农民的积极性很高。1953年湟源县冶仁庄的群众“清除了垃圾八千九百多斤”,用作肥料上在地里。“养猪的人家都做了猪圈,这样不光可以积肥,还可以不使猪再到处乱跑拉屎拉尿影响卫生和损害庄稼。”[11]
2.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工作主要包括预防人的疾病与预防牲畜疾病。种痘、接种疫苗、开展防疫教育,是人的疾病预防的中心任务。爱国卫生运动中,青海省政府坚持团结中(藏)西医的原则,尊重中(藏)医,动员中(藏)医参与疾病预防工作,并多次召开培训班,将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传授给中(藏)医,保障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注射预防疫苗是预防兽疫的主要措施。牲畜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的主体,注射预防疫苗、防治牲畜疫病是保障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1954年起,青海省展开大范围的兽疫防治工作,在牧区建立了兽医工作站,派遣兽医、工作人员分赴各地开展预防注射工作。同时培养地方兽医,团结原有的和新的民间兽医,举办民间兽医训练班,提高其兽疫防治技术,使其在预防注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卫生院监督菜市、屠宰场的卫生清洁,领导机关食堂、食品商贩及住户签订卫生公约,督促群众注意厨房、商店、露天摊面的清洁卫生和从业者的个人卫生。其卫生举措包括在窗户上安装纱窗,在食品摊位加盖纱罩,清洁厨房和食品器皿,勤换干净衣物等。湟中县卫生机关的炊事员在意识到其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后,“越发注意卫生工作了”[12],城关区的“食品行业都做了玻璃柜和纱罩”[13]。牧民的食品卫生工作由各县卫生医疗队负责,以卫生宣传为主要形式,劝导人民保持盛奶器皿的卫生与酥油奶渣等奶制品的干净。
4.除“四害”
除虫灭害最早出现于爱国增产运动。1952年,在美国细菌战的威胁下,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对虫、鸟、老鼠等昆虫、动物的警惕,展开防治害虫运动。1956年中共青海省委第五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确定了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目标,即三年内农业区消灭“四害”和主要疾病,做到“五洁”,五年内牧业区各州、县重点消灭“四害”,十年内住人地区消灭“四害”[4]206。农业区群众在党(团)员的带领下,以各机关、街道、学校、住户为单位,依据“打早、打小、打了”的经验,开展集中杀灭麻雀、老鼠、苍蝇、白蛉等害虫的突击运动和冬季卫生运动。蚊子肆虐的柴达木盆地也开展了灭蚊运动,当地工作人员利用烟剂、六六粉、二二三乳剂等方式灭蚊。
三、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成果与反思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就
1952—1958年,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成就。清洁卫生方面,各地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逐渐形成个人卫生意识。西宁市建立了清洁卫生队,将城内居民的垃圾运到城外设立固定的垃圾场,保证了城市的卫生。农民认识到生产与卫生工作相结合的好处,明白卫生工作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做到了保持环境整洁和个人卫生。疾病预防方面,各族人民在中(藏)西医协作下,广泛接受种痘和防疫注射,“根据西宁、湟源,贵德、循化、舋源五个县(市、自治区)的统计,从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五三年的四年中,中医接种牛痘十二万八千六百零四人,夏季防疫注射十一万三千二百二九人”[14]。兽疫防治方面,群众认识了打防疫针的好处,兽疫防治成效明显,据统计,1954年全省牧区共预防注射各种牲畜“一百二十二万四千八百四十九头”[15],1955年“全省预防治疗各种牲畜一百四十多万头”[16]。
食品卫生方面,各机关、学校、住户等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所提高,群众有意识地保持厨房环境和个人的卫生。除“四害”运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仅1956年1月上旬到2月中旬的一个半月中,“民和、湟源、大通、化隆等四县(自治县)和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共消灭麻雀、老鼠及其他鸟兽害一十九万四千九百四十五只”[17]。至1958年8月,青海省“农业区已经在三分之一人口的地区内基本上达到了‘四无五洁’”[18]。
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行极大地改善了青海人民生活生产的卫生条件,推动青海省卫生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爱国卫生运动的深远影响
青海省政府坚持群众路线,“把卫生工作与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与各地实际情况联系起来”[19],做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参与、群众监督是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特征,《青海日报》的读者来信专栏刊载了大量各地群众揭示不重视卫生工作的文章,如随意倾倒污水、路边堆积垃圾、食品商贩忽视食品卫生等,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加强了党政人民合作的关系。
爱国卫生运动还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随着人民政治意识的提高和卫生意识的形成,旧时迷信的风俗习惯逐渐被破除,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人民日报》曾报道:“广大农民群众在体会到除四害和讲卫生的好处以后,破除了迷信,许多农民再也不相信能治病的‘灶王’‘木人’和符咒了。”[18]“爱国卫生运动在青海省湟源县藏族居住的治仁庄开展之后,那里藏族的卫生状况变了样:人畜分了居,洗手、洗脸、洗发辫、剪指甲已成为通常的事了。”[20]
(三)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反思
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许多挑战。由于卫生运动采用突击运动与奖惩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容易出现“卫生工作是一阵风,过去就完了”[21]的想法与“为检查而打扫”[22]的现象。另外,由于早期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干部的带头作用对人民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引导作用,由于一些干部忽视卫生运动,导致某地区卫生运动效果欠佳。1957年夏季西宁市因卫生工作的松懈而出现的连续食物中毒事件,就是以上不足带来的一个反面典例。
四、结语
青海省爱国卫生运动始终坚持结合省情实际开展卫生宣传与实施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卫生工作经验,如干部带头、群众监督、突击运动与常态化相结合,坚持奖惩机制等。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上改善了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了人民的卫生意识,形成一套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卫生工作模式,为现代青海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