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肝脓肿诊断及其与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有效性探讨
2024-03-20唐家海于征
唐家海 于征
1 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医院影像科 (山东 烟台 264000)
2 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医院医务科 (山东 烟台 264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肝脓肿诊断及其与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0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平扫密度、静脉期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动脉期、延迟期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环壁完整率、环内低密度率、灌注异常率、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向心性延迟强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典型肝脓肿的CT平扫显示其病灶密度不均、内部模糊、边缘模糊,增强后病灶提示“簇状”征象,静脉期CT显示脓肿边缘有明显的强化显像,平衡期CT显示等密度影,且病灶范围较早期明显缩小,肝癌患者则未见这种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鉴别诊断不典型肝脓肿和肝癌。
不典型肝脓肿主要由细菌、真菌、结核杆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微生物通过胆管系统、肝动脉系统及门静脉系统等多个系统感染所致,极少数是由贯通伤、闭合伤后肝内出现血肿感染导致,该疾病主要出现在脓肿形成意外的其他病变时期,故其临床典型症状较少,甚至无症状[1,2]。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但预后质量较差,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其致死率会达到10%~30%[3]。临床实践发现,多数肝脓肿由胆道感染引起,采用CT诊断便可明确其脓肿大小、位置等,但部分较小的不典型病灶极易被误诊,尤其是与肝癌相混淆[4,5]。尤其是中老年人,存在本身机体免疫机制较差、应激性较弱、全身反应轻,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巨大的干扰[6]。为此,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典型肝脓肿和肝癌的CT诊断结果,旨在进一步证实多层螺旋CT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0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肝癌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包含25例男(62.50%)、15例女(37.50%);年龄50~80岁,平均(65.29±3.39)岁;脓肿直径5.43~7.44cm,平均(6.68±3.12)cm。对照组包含18例男(60.00%)、12例女(40.00%);年龄50~80岁,平均(65.35±3.32)岁;病灶直径5.44~7.46cm,平均(6.55±3.32)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确诊为肝脓肿或肝癌;②年龄范围50~80岁;③均可正常沟通、交流;④均为依从性良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损害、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②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表达障碍;③CT增强扫描禁忌证;④依从性较差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选用荷兰Philips Medical Systems生产的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
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的具体扫描方法如下:参数设置为电压120kV、电流225mAs、准直器宽度2.5mm、层厚5.0mm、层间距5.0mm、螺距5.0。以3.0mL/s的注射速度为受检者静脉注射80mL碘海醇注射液[生产厂家: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5],于注射药物后的23s进行动脉期扫描,45s进行静脉期扫描、90s进行平衡期扫描。
肝癌患者的具体扫描方法如下:参数设置为电压120kV、电流225mAs、层厚10mm、扫描范围220~380mm、螺距2mm、矩阵512×512mm。全部患者均在检查前30min饮水800~1000mL,均已接受屏气训练。CT检查过程中,均取仰卧位,双手呈抱头状,保持呼吸平缓,先予以常规平扫,后予以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方法、注射药物均与肝脓肿患者一致。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密度水平及病灶特征表现,并予以比较分析。比较两组的CT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平扫密度、动脉期密度、静脉期密度、延迟期密度)均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环壁完整率、环内低密度率、灌注异常率、向心延迟强化率等)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 两组平扫、增强扫描密度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扫密度、静脉期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动脉期、延迟期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平扫、增强扫描密度水平比较(±s)
表1.两组平扫、增强扫描密度水平比较(±s)
组别平扫密度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观察组(n=40)44.64±4.29 68.32±7.23 103.29±4.38 77.48±3.24对照组(n=30)38.22±3.29 74.27±7.87 98.29±4.12 81.54±3.33 t 6.824 3.280 4.847 5.127 P<0.05<0.05<0.05<0.05
2.2 两组病灶特征比较
观察组的环壁完整率(77.50%)、环内低密度率(62.50%)、灌注异常率(30.00%)、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异常率(7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20.00%)、(6.66%)、(53.33%),其向心性延迟强化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53.33%),P<0.05,见表2。
表2.两组病灶特征比较[n(%)]
2.3 两组CT表现比较
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为CT平扫呈密度不均的低密度影,部分患者呈类圆形或圆形低密度影,部分患者呈哑铃状低密度影;平扫征象提示病灶密度不均、内部模糊、边缘模糊。动态增强表现:动脉期CT显示病灶边缘、“簇状”内部分隔区域呈轻度强化,分房样脓腔未见强化,其病灶边缘、内部结构均清晰显像;静脉期CT显示脓肿边缘有明显的强化显像,且肝实质分界清晰;平衡期CT显示经持续增强扫描后,患者的脓肿边缘、内分隔、正常肝实质均呈现等密度影,且病灶范围较早期明显缩小。
肝癌的CT表现为CT平扫显示不均匀的类圆形低密度影。部分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患者的病灶边缘相对清晰;部分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患者的内部结构相对清晰;少部分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突向肝外生长。增强扫描后显示病灶实质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现象,病灶内部出现无强化坏死区,且呈低密度影。部分患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簇状”内分隔的低密度影。增强后期,患者病灶的清晰度明显增加,其范围与平扫、增强早期相比,无明显的改变,也无轻微扩大现象。
3.讨论
不典型肝脓肿易发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导致其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严重影响其预后质量,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了双重伤害[7]。影像学上将肝脓肿分为不典型肝脓肿与典型肝脓肿,其中典型肝脓肿具有中心见均匀液化坏死区、病灶内气体积聚、病灶周围强化呈“双靶征”等明显的影像征象,没有以上影像征象的则称为不典型肝脓肿[8]。不典型肝脓肿的发病率并不高,多数患者的病情比较轻,自愈的可能性较高,其早期就诊率较低,临床主要接诊的对象为病情较重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加上CT征象多缺乏特异性,部分病例还会与肝癌相混淆,导致多数病例的预后质量较差[9]。因此,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不典型肝脓肿对改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CT诊断不典型肝脓肿,可以准确定位不典型脓肿位置,并为脓肿的穿刺及手术引流提供可靠的依据。但需注意CT平扫常显示块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不清,易被误诊、漏诊,尤其是不典型的小病灶,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本研究中,对不典型肝脓肿、肝癌患者均采用了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扫密度、静脉期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动脉期、延迟期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环壁完整率(77.50%)、环内低密度率(62.50%)、灌注异常率(30.00%)、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异常率(7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20.00%)、(6.66%)、(53.33%),其向心性延迟强化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53.33%),p<0.05;提示多层螺旋CT可以有效鉴别不典型肝脓肿和肝癌。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的平扫密度、增强扫描密度、环壁完整、环内低密度、灌注异常、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异常、向心性延迟强化等多方面的检出情况与肝癌患者的差异较大,这个作为鉴别诊断二者的基本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扫描可在不典型肝脓肿诊断过程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临床有效诊治不典型肝脓肿大有裨益。多层螺旋CT扫描中的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出病灶的特征,如环形强化等[10]。但需要注意,恶性肿瘤也可能出现转移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影响相应部位的强化程度。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明确定性脓肿病灶的性质,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本研究经CT表现比较发现,不典型肝脓肿的主要CT特征为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内部模糊、边缘模糊,增强后病灶以“簇状”征象为主,这与脓肿的扩大、融合密切相关;静脉期提示脓肿边缘明显强化;平衡期CT显示等密度影,病灶范围明显缩小。肝癌患者的CT特征为平扫时病灶的内部结构清晰,增强后实质部位增强,病灶范围无改变或有所扩大;部分患者的“壁”较厚,存在结节感,内分隔分布也不规则;极个别患者的病灶有突向肝外生长的情况。以上都可以作为鉴别不典型肝脓肿和肝癌的区分特点。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鉴别诊断不典型肝脓肿和肝癌,并能为二者临床治疗提供有用的指导,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