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
2024-03-20严习博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2400
严习博 兴国县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24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急诊救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30例接受传统光学喉镜插管,观察组30例于可视喉镜辅助下完成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的声门暴露情况、插管相关指标、不同插管时间基础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声门暴露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一次插管及总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的基础体征指标(HR、MAP及RPP)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辅助下行气管插管,能够提升院前急救患者的声门暴露效果,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维持患者基础体征平稳,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严重,发展速度较快,有较大的凶险性,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救治,同时鉴于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状况,救治期间还需要注意保持患者气道通畅,以保证抢救效果[1]。气管插管是一种经口腔或鼻腔,将气管导管插入到患者气管内的辅助通气手段,目前常被用于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辅助治疗,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危重症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波动较大,并且多数存在口腔分泌物增加、出血等问题,为确保顺利插管,帮助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合理选择气管插管方式至关重要。可视喉镜是近年逐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插管系统,可在视频监视下清晰暴露口咽部,进而实现快速、高效插管[3]。本研究结合2019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急诊救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视喉镜在患者院前急救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急诊救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入组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1~74岁,平均(53.28±6.48)岁;原发疾病:脑卒中13例,外伤8例,心肌梗死6例,其他3例。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8~73岁,平均(52.98±6.33)岁;原发疾病:脑卒中14例,外伤7例,心肌梗死7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间的基线数据对比,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伴呼吸衰竭问题,且符合《严重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专家共识》[4]中的判定依据;②基线数据完善;③患者配合度良好;④患者及家属已签署书面同意协议。
排除标准: ①伴气道畸形者;②合并气胸者;③张口度不足2cm者;④有其他问题者,如孕妇或处于哺乳期女性、家属不同意研究等。
1.2 方法
对照组:在院前急救中接受传统光学喉镜插管,在平卧体位下,将患者肩部稍微垫高,将门牙及双唇仔细分开,沿舌中线将镜片送入至会厌根部,并对其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使声门有效显露,再沿镜片从右侧口角插入导管到声门处,完成后退镜,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接通呼吸机予以辅助通气。
观察组:在可视喉镜辅助下完成气管插管,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操作者立于患者头端,将其上下切牙拨开,再经患者口腔正中送入可视喉镜,往左侧偏喉镜,匀速滑至口咽部,使会厌与悬雍垂完全显露,将镜头前端插入到会厌谷,使声门清晰显示,在视频监视下,对镜头位置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在视野中心可观察到声门裂,顺着导管槽方向推导管过声门裂,下推槽内气管导管至其过声门,再对气囊充气,同时妥善固定气管导管,接上呼吸机。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⑴声门暴露情况:以Cormack分级标准[5]为依据,评估两组患者的声门暴露效果:①Ⅰ级。声门得到充分暴露;②Ⅱ级。声门得到部分暴露,可观察到后联合;③Ⅲ级。观察到会厌顶端,无声门裂;④Ⅳ级。会厌不见暴露。声门暴露有效率=(Ⅰ级+Ⅱ级)患者占比;⑵插管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以及插管时间;⑶基础体征:在插管前3min、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通过多功能监护仪(生产厂家:深圳市艾瑞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STAR8000E型;粤械注准20182210621)测定两组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指标,主要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与收缩压乘积(Product of heart rat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RPP)3项;⑷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呛咳、咽喉部渗血、喉部痉挛会议及口腔/齿损伤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对计数资料做χ2检验,显示为%;对计量资料做t检验,以±s显示呈正态分布的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声门暴露情况评估结果
观察组声门暴露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声门暴露有效率73.33%(22/3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声门暴露情况评估结果 [n(%)]
2.2 两组插管相关指标记录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及总插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同插管时间基础体征测定结果
两组插管前3min的HR、MAP以及RPP测定值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观察组的基础体征指标(HR、MAP及RPP)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不同插管时间基础体征测定结果 (±s)
表3.两组不同插管时间基础体征测定结果 (±s)
组别时间HR(次/min) MAP(mmHg) RPP(×103)观察组(n=30)插管前3min 80.32±4.67 66.89±4.91 7.08±2.23插管即刻82.19±5.46 75.64±5.78 9.79±2.04插管后3min 81.78±3.82 73.02±4.71 9.31±2.85对照组(n=30)插管前3min 79.85±5.13 67.28±5.12 7.19±2.35插管即刻95.32±7.39 88.49±8.23 12.86±3.14插管后3min 91.88±5.42 85.14±6.98 11.08±3.20 t插管前3min组间/P插管前3min组间0.371/0.711 0.301/0.764 0.185/0.853 t插管即刻组间/P插管即刻组间7.826/0.000 6.998/0.000 4.490/0.000 t插管后3min组间/P插管后3min组间8.342/0.000 7.883/0.000 2.262/0.027
2.4 两组并发症统计结果
观察组发生呛咳、喉部痉挛等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为6.67%(2/30),明显较对照组的发生总占比30.00%(9/30)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并发症统计结果 [n(%)]
3.讨论
气管插管可通过人工建立气道的方式,保障患者的氧气供给,及时解除气道梗阻症状,是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生命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多次插管、插管不成功等也可能造成治疗延误,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6]。因此,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气管插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临床多采用光学喉镜插管,虽能够辅助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但会对喉部、气管黏膜造成较强烈的刺激,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患者基础体征的稳定[7]。
可视喉镜下插管是一种新的气管插管方式,其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可为操作者提供更清晰且视野更开阔的实时影像,无需用力上提喉镜即可直观、充分暴露咽喉部结构,相比传统光学喉镜插管更可靠、安全,更有助于保障一次插管成功,并避免气道黏膜受到损伤[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此方式插管后声门暴露有效率、一次插管及总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的基础体征指标(HR、MAP及RPP)相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明显减少(P均<0.05);说明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可视喉镜更可行,相比传统光学喉镜插管更有助于维持患者基础体征稳定,保障插管的效果及安全性;这与范一仑[9]研究、邓秀嫔等[10]报道观点均有一致性。其原因在于,可视喉镜对患者咽喉部结构的暴露效果更理想,微型摄像头监视下对镜片角度的调整更方便,插管操作可控性更强,能够明显降低插管难度,做到及时、精准插管,提高插管成功率;同时,可视喉镜辅助下插管由于可更清晰、直观显露咽喉部结构,插管时还可有效减轻气道损伤,减少术后呛咳、喉部痉挛等并发症发生,避免患者的基础体征过度波动;另外,可视喉镜下插管引起的机械性刺激较轻,患者氧合状况改善较快,也能够进一步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综上所述,可视喉镜辅助下行气管插管,能够提升院前急救患者的声门暴露效果,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维持患者基础体征平稳,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相比传统光学喉镜插管更具有应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