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拥堵成因与多元化解决方案分析
2024-03-20薛焕萍杨海娟
薛焕萍,杨海娟
(1.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2.西安汽车职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8)
0 引言
我国各城市普遍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这一现象除了与经济因素有关,还涉及众多其他因素,给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各城市已实施了一系列应对策略。然而,从近年来城市交通治理情况来看,交管部门采取的措施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不匹配,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体验和日常生活。因此,相关单位应全面分析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找到问题的关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妥善解决,从源头上彻底解决拥堵问题,提供优质的出行环境。
1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危害
1.1 增加出行时间
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见图1),市民的交通时间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通勤时间的大幅增加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会增加精神压力,使市民的生活满足感大幅降低。此外,长期滞留在交通拥堵中,容易受到噪声和空气污染的影响,会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图1 交通拥堵
1.2 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在城市交通拥堵时,由于各种无法预见性,部分市民会对事件丧失应有的控制力,产生较大压力,逐渐变得暴躁与不安,进而出现烦躁等诸多消极情绪。特别是在交通长时间拥堵时,为了快速驶离这部分区域,常会出现加塞、变道等行为,甚至因小事诱发矛盾和冲突,会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率,对市民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1.3 影响身体健康
交通拥堵会增加车辆尾气难以排放量,尾气会逐渐变为空气污染物,如对人体有害的颗粒物与氮氧化物,长期吸入这类污染物,会对心血管系统与呼吸道健康带来较大威胁。大量研究证明,居住在交通拥堵严重区域的市民更容易患上肺癌、心脏病及哮喘等疾病。因此,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相关部门必须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市民出行效率。
2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因分析
2.1 私家车保有量大幅增长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对出行方便、快捷、舒适度的要求日益增长,对机动车的依赖度较高,很多市民将私家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当前各城市的私家车辆保有量与新增量均已迈入快速增长时期,间接引发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市民选择驾驶机动车出行,虽然能够为个人与家庭提供较大便利,但使得城市内部车均道路面积处于负增长状态。并且,无论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怎样拓宽,也难以有效应对私家车辆保有量不断上涨的情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会大大降低出行效率。
2.2 城市规划存在不足
合理处理新旧城区建设间的关系是城市扩建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目前,部分大型城市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将新城区设计建设成为一座“卧城”。然而,据调查,现阶段很多新城区内部的商业服务设施不足,且交通服务严重滞后,因此市民迁入率并不高,难以实现通过新城区建设分流旧城区居住人口的根本目的,导致旧城区人口密集度过高,这也是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
同时,部分大型城市一味将侧重点放在主干道路的建设方面,忽视了支线道路建设,使得道路交通存在缺陷。例如,路网结构不科学、支路不畅通,难以发挥主干道路应有的价值,交通拥堵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另外,部分大中型城市为了塑造良好的城市外在形象,在市中心区域建设各种特色街道,如某些城市步行街,吸引了大量人群,然而缺少充足的停车位,且人行道、机动车道空间不足,使得机动车与行人混行,这也会引发交通拥堵问题。
2.3 交通服务创新力度不足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内部的各项服务设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服务设施。为了促进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创新与改进,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利条件[1]。
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内部的服务设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特别是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其中,交通服务设施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一些城市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这已经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限制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当前,部分城市交通服务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还存在极大的上升空间,尤其是未有效通过智能系统进行道路使用规划,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此外,部分城市的交通环境过于单一,无法充分满足市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例如,部分城市缺乏足够的步行道、天桥和地下通道,未对自行车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最大化地合理利用当前道路环境,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3 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案研究
3.1 创新交通出行管理和规划
当前,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将智能管理系统与操控平台引入交通出行领域,可以及时、有效地分析出当前的交通信息,帮助市民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出行路线,使每位出行人员都能够享受到个性化的交通服务,此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2]。
同时,可应用仿真技术模拟交通运输情况,通过模型预测一段时间内的城市交通情况,帮助市民提前规划和布局交通路线,提高城市交通运转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上述工具与方法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交通流运转效率。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综合考量交通流优化问题,充分满足实际交通需求,包括相关设备设施、规划管理等方面,以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3.2 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力度
为了有效减缓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压力,提升交通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公共交通设施,通过大力推行与宣传公共交通的优势,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从而不断提升城市人群对公共交通的接纳度。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在城市繁华街道及公共交通形式频次较多的路线开设专线,在早晚高峰期等时段,采取私家车与公共交通车辆分离策略,以有效降低公交车停靠对正常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高峰期拥堵现象。
第二,在人口密集区域应科学优化公交车路线和数量(见图2),以吸引大量人群选择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对于常规公交站点位置,也要适当优化调整,尤其是要合理调整站点间的距离,尽量增大站点距离,以减少公交车停车频次,提高交通效率[3]。由于市民排斥公共交通的主要原因是其停靠频次高,交通时间长,因此优化专线和改善站点距离,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排斥程度,使其接纳并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上路。
图2 公交专线
第三,由于城市地铁的行驶路线在地下空间,不会占据城市路面环境,且更经济、高效、卫生,市民对其的接纳度更高,因此应促进地铁交通发展,加速城市地铁扩建与新建,以大幅度减缓城市路面的交通压力。
3.3 科学应用智能化交通系统
智能化交通系统主要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融合成为一种具有模拟人工分析与人机信息传递操作的智能系统,可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巨大帮助[4]。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完成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分析及反馈输出,相关人员根据智能系统的反馈开展交通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其中,信息收集环节主要是应用各种检测设施、传感设施,对交通工具、交通环境、交通设施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会传递到中央储存与处理系统,之后系统进行相关识别、分析与评价,从而实现交通信息的有效输出。智能交通系统通常可服务于车辆行驶状况监测、驾驶人员状况检测以及道路环境检测等,能够实时检测与分析行驶车辆的综合信息,驾驶员能够获取关于车辆、道路等方面的综合信息,便于其合理规划行驶路线,节约行驶时间。
3.4 倡导可持续交通出行
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交通压力的缓解,我国大力推行绿色交通工具,各个城市不断加大对绿色交通工具的应用,其中包括推行自行车出行、共享交通工具出行工具及步行等方式,此举能够大幅度减少城市内部机动车行车数量,在源头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具体落实与推行绿色交通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宣传与鼓励步行方式,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此,道路管理部门应做好相关工作,如修建与扩充步行道路;美化道路周边环境;加设宣传等[5]。同时,在一些道路环境较差的区域,可创设地下通道、天桥等通行条件,以便为绿色出行提供更多可能。
其次,提供自行车道,并在街道两侧做好非机动车防护,使市民享受到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下,市民会更愿意选择非机动车出行。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在政策上对共享交通工具予以一定的扶持,以提高其发展与推行速度,进而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供更多帮助。
3.5 推行机动车限行措施
一些发达城市的人口数量和人均汽车保有量相对较大,使城市内部交通压力大幅度提升,无疑会限制交通的有效性,对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极为不利[6]。为了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维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各大城市需优化机动车限行管理方式,实施切实有效的限行政策,从而减少城市道路中的机动车数量。例如,举办大型活动时,城市行驶车辆会在短时间内骤增,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采取单双号限行手段;检测到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低于标准时,及时采取单双号限行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显著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能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拥堵会给市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探寻交通拥堵的原因,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切实做好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从源头上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增加城市道路供给数量,还要开展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工作。相信未来随着相关政策与智能化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