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叙事:民国海关档案中的浪沉事件与九五惨案及其前后
2024-03-20段庸生
[摘要]晚清至民国期间,长江腹地宜昌、重庆、万县先后成为海关,外轮(商船、炮舰)往来长江,浪沉华轮或木船事件频发,引发为万县九五惨案。民国万县海关档案呈现了惨案前后的过程:惨案因浪沉事件累积爆发;惨案发生后,汇集中共地下党、社会法团、军阀等各种力量,川渝地区甚至全国联动,形成继五卅惨案后新一轮中华民族反帝爱国运动;事件前后所触及的社会各方力量交织,利益诉求不同,以杨森为代表的军阀集团出于军阀自身利益,最终放弃斗争;中、英政府在事件中均存在变数,英国政府顾忌在华利益,外交策略上希望尽快和谈解决,解决事件的走向有可能朝着利于中方的方向发展,然而民国政府没有把握住方向趋势做出正确的决策,海关的和谈建议及调解也影响了民国政府决策,事件最终走向了损害民族利益的不利方向。海关档案记载了事件发生及谈判的诸多细节,还原了中国遭遇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局变镜像。
[关键词]海关档案;浪沉;九五惨案;反帝爱国;启示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63(2024)01-0080-10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4.01.009
收稿日期:2023-11-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万县海关档案整理与研究”(21AZS005)。
作者简介:段庸生,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cqdysh@ctbu.edu.cn。
引言
发生在万县的九五惨案:民国十五年(1926)九月五日,英舰伙同列强炮击万县,导致军民死伤,城区民宅商铺被毁。在民国时期众多的大事件中,或许是一件小事,在《民国历史大事记》中有简略记载。
案发后,万县各界通电全国,以当时四川省重庆为主的各方力量汇集,掀起新一轮爱国反帝高潮。因时间接续五卅惨案,已然是长江腹地反帝爱国斗争的历史的大事件。
十五年(1926年)七八月间,英商轮“万流”在丰都立石镇浪沉木船,淹毙军民四人。“嘉禾”轮在万县白水溪、湖滩等地,同时浪毙驻万杨总司令森所部官兵多名,没沉枪款二千元,饷款四千八百余元。“滇光”轮在万县箱子石浪沉民船。溺毙船夫五名。该轮等肆其强蛮,惨无人道。案尚未结,复于是年八月二十九日,又有“万流”轮在云阳浪沉军民船事。是日,“万流”轮上驶万县,经过云阳,适杨总司令所部军官由云阳解饷回万,往搭该轮。船划将及,该轮故加快驶,竟浪沉木船二艘,划子一艘,溺毙军官佐士兵及船夫人民无算,沉没步枪五十支,饷款八万余元。该轮抵万,杨总司令派员率兵赴轮,查询情形,英兵舰“柯克捷夫”派遣兵多人,勒提该员枪支,开枪击伤士兵,将大炮移向沿江两岸,意欲轰击,群情大愤。该舰强护“万流”驶渝。杨总司令赓即电渝英领,提出抗议,次日将泊万之英商轮“万县”、“万通”扣留,以便严重交涉,早完全案。殊英舰司令及驻渝英领,均逞其横暴,不顾公理,而万县空前未有之惨案遂因之爆发。①
惨案过程所揭示的本质是民众不满列强掠夺而引发的反帝爱国斗争,然而,事件的导火索却是列强商船、炮艇浪沉华轮及民船所引发。事件是如何由民事浪沉发展为军事交兵,酿成民众生命与民族利益受损的惨案,地方军阀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中、英两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如何角力与处置等,民国海关档案呈现了诸多细节,可以回溯惨案前后,为进一步厘清九五惨案原委提供新的史料,也为如何认识其中的历史教训提供新的视角。
一、浪沉事件与九五惨案发生
川江浪激,险滩众多,船只触礁撞毁的事情时有发生。万县成为海关之后,以体积和动力著称的外籍商轮与炮艇更多挤入川江,华轮与木船又添一厄。“川江轮舶行驶,激水兴浪,而民船顿添一险,激流转角滩头等处遇之,更为危险丛生,稍一不慎,动遭覆没。”“宜渝民船遭际之险厄,可分为水险,轮险,兵灾,匪祸四种。”②有自然的水险,有人为的兵灾、匪祸,当外轮横行川江,还得加上轮险了。
如果以川江段宜昌、万县、重庆为轴线,三地成为海关后,外轮在川江更加肆无忌惮。
光绪三年(1877)四月一日,宜昌开关。③
光绪十七年(1891)一月二十一日,重庆开关。
民国六年(1917)三月十六日,万县开关。④
跟随川江段海关的时间进程而来的是大型商轮和保护帝国利益的军舰炮艇。
1900年6月12日,肇通轮(立德乐订购,后被英国政府收买,改为兵舰“金沙号”)从宜昌出发,17日抵达万县,7月16日抵重庆,川江江面出现外籍商轮。
1909年川江轮船公司蜀通轮首航川江,10月25日抵万县,29日抵重庆,中国商轮航行川江开始。⑤
日后,挂着海关旗帜的轮船数量递增,而传统木船数量递减。以1922—1926年万县港出入船只为例(表1):
轮船数量剧增,木船数量减少是明显趋势。1926年因发生九五惨案,进出港船只受到的影响有
①熊特生总纂民国《万县志》(影印)卷二十三“大事”。
②邓少琴《近代川江航运简史》,重庆地方史资料组1982年印,第123页。
③孙维玉《宜昌海关史略》,宜昌市档案局内部资料1995年印,第5页。
④四川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四川省志·海关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第19页。
⑤徐廉明《万县港史》,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236页。
所减少,但木船数量锐减到了两位数,仅为32只。
尾随商轮而来,以保护利益为名,则是军舰炮艇。九五惨案前出现在川江的外国兵舰炮艇略计有:
英國兵舰“乌德科”(Woodcock)1900年4月4日抵万县,9日抵重庆;“乌德拉”1900年4至5月试航川江全境,并提交试航川江报告。拉开帝国军舰炮艇横行川江的序幕。
英国兵舰“金沙”1900年6月开赴宜昌。
法国兵舰“阿乐利”(Olry),1901年11月抵重庆。
英国兵舰“威进”1905年4月抵重庆。
德国兵舰“华特兰”(Vaterland),1907年驶过万县抵达称重庆,闯入川江。
日本军舰“优见”1910年闯入川江。
日本军舰“乌羽”1912年上溯叙州。
美国兵舰“巴乐司”1914年8月抵重庆。
美国军舰“村克其夫”1921年6月,由宜昌驶重庆,十月回宜昌,该舰长二百三十七尺,长江上游行轮从所未见。
法国军舰“柏年”(Baliny)“刚健”(Laymndiere)1922年闯入川江。
日本军舰“塞大”(Sela)“卡大”(Katada)1924年闯入川江。
英兵舰“柯克捷夫”、“威警”常期巡航宜昌万县重庆①
……
宜昌、重庆、万县相继成为海关,长江腹地的川江段,已然成为国际商船、列强炮艇的过往,当一艘艘带着新动力,体积庞大的轮船挤入川江,②传统木船或体积较小的华轮、划子的命运可想而知。于是,浪沉成了匪祸、兵灾之后的又一人祸。
在旧海关档案中,多处记载浪沉事故。
邓少琴查阅重庆就海关档案中记载的木船损失,抽取了民国五年(1916)、民国七年(1918)两年的情况,列表如表2③。
还有一些典型的案例:
宣统三年(1911)六月十一日,在宜昌内港发生“蜀通”号与民船撞碰事件:“蜀通”号于抛锚时,
①以上据民国万县海关档案、《四川省志·海关志》及《万县港史》等梳理而成。
②当时各公司纷纷订造大型商轮,争夺运输。联华公司所订造的“华联号”,长一百六十五英尺,宽二十六英尺,载重三百六十六吨民国三年五月懸挂英旗驶入川江。(邓少琴《近代川江航运简史》第111页)新轮体积之大可见一斑,联华公司轮船也是川江浪沉的祸首之一。
③邓少琴《近代川江航运简史》,重庆地方史资料组1982年印,第125页。
撞一民船,民船折为两节沉没,又于开头时与一民船相撞,船尾受伤。①
(美国商轮)“其平”号在周日(1925年12月13日)下午2:30从重庆到达(万县)。据报道,一艘舢板因为其造成的冲击而侧翻,而且同时又几名第三混编旅的士兵也失踪了,因此,该船只立即遭到军方扣押,并被索要赔偿。同一天深夜,一名来自该旅的士兵给我发来了一封正式信件,他们报告说,在旅长亲自的盘问下,该船只的买办承认了这是轮船造成的错误。轮船一直停留在港口,而后在下午3:25的时候,船只转而停泊到聚鱼沱,就在美舰“帕洛斯”号旁边。②
1923年1月8日,“江南(Kiangnan)”号撞坏的帆船,引发帆船协会“突击队”扣留人质,双方严重冲突事件。③表2 民国五年、民国七年重庆海关档案中记载的木船损失
年代船户肇事轮船国籍及公司出事地点出事日期受害情形了结情形
民国五年梅洪发联华中商联华公司万县涪滩九月二十六日浪沉内江荣记桔糖一七四包,淹弊六人。
民国五年王少由联华中商联华公司万县涪滩九月二十六日浪沉德利荣桔糖一二0包,值三六二两,淹弊五人。
民国七年蒋玉发美滩美商美孚油行巴县窍角沱七月三十一日浪沉货件约值银一三0九两。美领事判不赔偿
民国七年李海颢安澜美商亚细亚油行重庆呼归石十月七日浪沉煤载损失三分之一,船值二百元。美领事判轮船不负责任。
屡屡发生的浪沉事故大多不了了之,即使追责,也是“轮船不负责任”!在民国万县海关档案中保留着万县知事多次致函海关要求轮船行驶讲“规则”或赔偿要求,但是,多无果而终。
另一方面,外国士兵枪击华轮事件与军舰恐吓沿岸城市事件也不时发生。比如,1918年10月26日,英国兵舰“蹄耳”号至万县,与驻军团长田钟谷交涉取消外轮过江税未成,竟然开炮示威,迫使团长田钟谷通电取消税卡对外轮收税。渣打洋行货船因海关验货被扣,英国“威警”号威胁炮轰万县城。1925年5月5日至10日法国军舰“波尼(Balny)”号过境万县,水兵上岸酗酒与驻军士兵斗殴,居然也是恐吓轰炸万县城事件。后来在神父及英舰居中调停,危机才得以化解。④
1925年11月24日,美舰“美仁(Mei Ren)”号与驻军冲突,代理人请求美籍炮艇“帕洛斯”号就此向重庆发送一封威胁恐吓的无线电报如图1,特别勾画之处警示。⑤
①邓少琴《近代川江航运简史》“行轮失事表”,重庆地方史资料组1982年印,第119页。
②民国万县海关档案编号J054-001-0003-089-093。档案现存万州区档案馆,档案为英文,翻译后引用;编号按照档案编目:全宗号—目录号—档案号—档案页,后面不再一一注明。
③民国万县海关档案编号J054-001-0002-062-065。
④民国万县海关档案编号J054-001-0003-003-008。
⑤民国万县海关档案编号J054-001-0003-066-069。
到1925年前后,川江段浪沉事件与恐吓、枪击事件出现尤其多,民船、华轮与外国商轮、炮舰的积怨也愈来愈深,逐渐走向燃爆点。“(1924)年民船被浪沉之事层见叠出”,“1925年本年轮船浪沉民船之事甚多,军队因之枪击轮船”。①
此时,北伐战争炽烈,北方和长江一带,为军阀张作霖、张宗昌、吴佩孚、孙传芳所盘踞,与北伐军形成拉锯。杨森在川中与刘湘争夺川中霸主落败,出川逃往汉口,投奔吴佩孚,被吴佩孚任命为“讨贼联军川军第一路总指挥”。1926年2月,杨森纠集旧部,兵回四川,坐镇万县,刘湘被迫与杨森媾和。杨森趁机扩充实力和地盘,拥有六十多个团,七万多的部队,控制了下川东各县,成为川东一带炙手可热的大军阀。
在乔久容(Chiao Ju Yung 万县海关代理副税务司)所著《重庆海关万县分关1922—1931十年调查报告》中,把当时万县军事分为三个时期,杨森处于第二个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926年到1928年,成为万县中心人物的第二十军司令杨森多方努力,建设城市,显然是要作为自己将来军事活动的基地。”
1926年2月,甫抵万县的杨森需要民望,需要支持,站稳脚跟以期能作为长久盘踞的基地。川江华轮苦洋久矣,外国人虽然不好惹,但这是提高自己在民望中地位的好机会。又加之1926年6—9月浪沉事件密集发生,且对象由民众到军人,损失由民用物质到枪械军饷(银元),已是孰不可忍。如下表3:
这些事件迭次发生,让杨森再也无法置身事外隔岸观火,因为欺负到“自己头上”了。另一方面据中共党史研究和时人回忆,当时中共正好秘密派遣朱德(当时化名朱玉阶)到万县杨森驻地,对杨森做争取工作,希望杨森脱离军阀,走向革命。
八月底英国商船“万流”轮在云阳浪沉杨森的军饷船事件发生后,陈毅同志来约我去朱德同志寓所,研究抓住这事件,发动群众开展反帝运动,迫使杨森转向。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的兵舰、商船横行川江,浪沉木船,淹毙同胞的事件不断发生,群众极为愤慨。朱德和陈毅同志分析说:北洋军阀的背后,都有帝国主义的靠山,所以反帝与反封建军阀是一致的。人民痛恨帝国主义,我们就要动员群众力量,迫使杨森转向广东政府,割断他和北洋军阀的联系。我们要促使军人跟着群众走,这就是我们要作的工作。③
当万流轮浪沉事件发生,杨森在各方力量促成下终于采取了扣船索赔的强硬姿态,沿江岸防部队也做好应战准备。当英舰武装夺船时,宪兵司令于渊(中共地下党员)带兵开枪还击,并击毙英国
①邓少琴《近代川江航运简史》“行轮失事表”,重庆地方史资料组1982年印,第168页。
②该表格及数据是综合民国萬县海关档案、民国《万县志》对九五惨案的记录及时人口述回忆等资料。
③杜刚伯同志访问摘录。四川省万县市委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万县九五惨案史料汇编》(内部资料,万县日报印刷厂1981年印)第233页。
皇家海军将校。当英舰“威警”“柯克捷夫”“嘉禾”炮击万县时,炮兵部队也予以还击。
在旧海关档案中,也印证了英舰在万县军民的还击下,并未“尽占便宜”全身而退。
中国军队在海关总部附近的蟠龙石的小山上开火,此次交战持续了45分钟。英国舰队被迫放弃“万县”号和“万通”号,大约下午6点50左右,他们全部撤退到下游地区。①
事后统计,英军尸体13具,其中1名为皇家海军将校。
万县军民则付出了惨重的生命财产。
死亡人口六百零四人,伤害人口三百九十八名。直接焚烧毁损房屋器具货物票据,共计值洋九百四十一万三千八百五十元零角八仙;间接租金及职业丧失或妨害等,计值洋七十七万三千二百五十六元;死亡人口埋葬费共洋二十五万四千四百一十元;伤害人口医药费计洋四万三千三百七十一元。以上四项,总共洋一千零四十八万四千八百八十七元一角八仙。而迁移之损失及失业而不能生活者之损失,又在一千万以上。综合有形无形之财产损失,殆达二千万元以上。②
二、民众反帝与外交斡旋
杨森用强硬态度对待浪沉事件,体现了民众愿望,也是五卅惨案后反帝浪潮的延续。事发之后,中共地下党、万县民众乃至全国社会各界给予了杨森足够的声援与支持。
万县各机关法团联合通电全国,致电外交部,严惩英帝国暴行。
万县雪耻会、万县外交后援会通电全国。
万县中学教师江婉、夏光(二人均是中共地下党员)组织游行声援,油印事件真相传单。
九月六日万县商会发起组织“县九五惨案受难家属联合会”,游行请愿,严惩凶手。在重庆“军民联合组织十几万人长长的行列大游行”声援万县军民。③
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表《中国共产党为英帝国主义屠杀万县告民众书》,号召“只有民众起来,用自己的力量使用一切办法,对付这个强盗的英帝国主义”。中共机关报《向导周报》及时发声,引导民众反帝爱国运动,引发全国各界群起响应。
除了中国共产党及万县各界,档案文献可统计到当时社会各界声援的团体有:国民党部通电,全国学生总会通电,北京新闻界致万县日报社电,旅北京议员王猷等通电,上海总商会致国务院等电,上海总工会对英宣言,上海学生联合会通电及宣言,上海各团体联合会致英领书,上海各界妇女联合会致杨森电,旅沪川人万案后援会宣言,菲律宾中华商会致外交部电,天津北洋大学四川同乡会通电,旅鄂川人宣言及通电,厦门各界后援会通电,烟台国货维持团体致外交部电,四川民团代表快邮代电,四川旅宜同乡会快邮代电,四川旅京团体通电,四川旅宁同学会通电,四川国民雪耻会通电,济难会宣言等21家。④
由于有五卅在前,如今又面对举国高涨反帝情绪,最初杨森及北京政府,也立即以强硬姿态应对。
①民国万县海关档案编号054-001-0003-238-244。
②熊特生总纂民国《万县志》卷二十三“大事”。
③参见四川省万县市委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万县九五惨案史料汇编》(内部资料,万县日报印刷厂1981年印)第228页(冉伯贵回忆)、第217页(张秀熟同志回忆)。
④各团体通电或宣言内容参见四川省万县市委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万县九五档案史料汇编》(内部资料,万县日报印刷厂1981年印)第163-196页。
杨森方面:
8月29日万流轮浪沉事件发生,扣留万通、万县两轮后,杨森即于9月1日致电外交部:“务请据理力争,并要求赔偿损失,以顾国体而顺舆情”。
九五惨案发生后,杨森致电外交部转各国驻京公使,又给电告英国驻重庆领事:“英舰如此蛮横,罔恤人命,其侮辱我国国体,已达极点”。“此间民情激愤,必求正当解决”。
杨森同时通电全国,尤其是军阀各方:“除电请政府向英使严重抗议,制止英舰继续作战,保留一切来万调查以作交涉根据外,谨请军民各界起维国权,主张公道,一致条件并派员对英,雪耻大辱。”
吴佩孚代表军方,致电外交部:“即希严重交涉,向英政府要求赔偿损失,以慰舆情为祷。”
北京政府外交部9月14日照会英方亦持强硬态度,表示谴责与追责。②
然而当时国体不堪,军阀自顾无暇。英海军再次威胁,扬言调集军舰炮轰县城,武装夺船时,北京政府又只能进行外交斡旋,由强硬转向软弱。
而从海关方面而言,战争自然影响到关贸,关税就会受到影响,希望事态不宜扩大,尽快和平解决。
9月6日,重庆海关发给外交部的电文说明了这一点:
外交部钧室……以情事极为严重,希望设法消弥,勿使扩大。监督商承督办,极盼缩小范围,昨电杨总司令查詢详情,劝饬部属以后不必先显著呈明,庶有交涉地步,用特电陈请示办法,伴有遵循,并请照会英使,严饬彼方制止军事行动,免再糜烂地方。
在外交部询问海关英舰开炮是“未得到政府训令”的电文后,便施压吴佩孚及杨森走妥协路线。电文的措辞也变为“当兹时局艰危,对外交涉自以避免决裂,力图解决为上”。
北京政府根据海关提议,结合时局,在9月13日外交部对吴佩孚及杨森的电文中指出了解决事件的方向:
此事英使既以和平接治为言,似应于英舰到万时,先与和平磋商释放英轮办法,再由双方派员会商损害赔偿,庶易收束。
吴佩孚又按照外交部要求“加电杨省长”,明确“照前电办理为盼”。事件的发展及解决,也确实是按照先释放英伦,后双方会商赔偿进行的。
其实,从英方而言,也并不希望事态进一步扩大。当时染指在华利益的英、美、日等多个帝国,多方竞逐。英方与中方交恶,尤其是激发全民反帝爱国运动,不利于英在华利益。英舰炮击万县,并不是英国政府“训令”,属于军方行为。当海军扬言再派军舰驶万时,英方通过中国外交部要求宜昌海关“即切商英领劝阻往万”。而英方回复中国外交部电文,也提出和平解决事件:
倘派舰命令尚未发出,应即暂缓,并令相机办理,在最后解决以前,应予以充分之时间,或不予以时间之限制云。又谓该案甚愿得由地方和平办理,并盼早将被扣英轮两艘交还,其余事宜均可从容协商。此案对于中英邦交并无妨碍云。
北京政府的妥协路线,恰恰暗合了英方的利益诉求,而牺牲的是万县军民的生命财产。
举国要求之:1)惩办凶犯;2)抚恤伤亡,赔偿损失;3)正式向我国政府及国民道歉;4)取消英人
①相关通电及外交电文内容参见四川省万县市委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万县九五惨案史料汇编》(内部资料,万县日报印刷厂1981年印)第21—76页,不再一一标注。
在华之内河航行权及军舰游弋权;5)废除中英间一切不平等条约。
英方所提:1)最要先索还两轮,否则以武力争取;2)两轮被扣留后之一切损失约达二百万元,需向我索偿;3)以后英轮行驶川江,不受何种干涉。
中英双方商定办法三项:1)英国水师副提督Cememon暨驻宜英领事波郎特切实保证于杨总令交出“万县”“万通”两轮与非英国人之居间人后,迅速调查处理关于近来未了之一切浪沉木船事件。现经双方同意选定之居间人为现任美国捷江公司驻宜经理霍来新君。其“万县”“万通”两轮即由杨总同令负责交与该居间人。现经双方同意拟定之浪沉木船调查会,由重庆监督及来渝之英领事组成之,倘双方意见不合时,共同请求驻渝领事团中之一人公决之。2)英国兵轮日后如再上驶时,由水师副提督及英领事负责保证绝无敌对意思之行动。3)所有关于万案应有一切赔偿要求事件,双方均声明保留,以备将来另案交涉。①
九月二十一日杨森电告外交部所扣英轮已释放。重庆海关、宜昌海关亦电告外交部证实释放英轮:“挂着美国国旗的‘万县轮船和‘万通轮船在今天(9月24日)早上起程前往宜昌,由汤姆森船长接管这些船只。”②
“一切赔偿要求事件,双方均声明保留,以备将来另案交涉。”成为双方可下的台阶,“至于炮艇对万县人民造成的损害,海关监督断言,之后将会和英国驻重庆领事商讨。”③中方所提赔偿与道歉成为空文,又加之后来军阀混战,九五惨案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三、九五惨案的启示
杨森最初用强,也收获了民望,提振了自己的地位,军事上做好了与帝国主义打“有准备”的战争。从当地人的一些回忆采访资料中,还是可以看出对杨森在九五惨案初期给予赞扬与肯定。然而,当一个民族积弱,军阀自顾,分崩离析,没有合力,不可能有底气和列强去谈条件。杨森在北京政府、军阀吴佩孚的施压下,在海关的调停中,尤其是英舰威胁再次炮击,杨森出于对军阀利益的顾虑,最终还是走到了妥协路上。只有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反帝斗争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从海关而言,看重关贸及关税,加之当时海关税务司以外国人为主导。在九五惨案发生后,宜昌关、重庆关、万县关力主谈判,和平解决事件,并以重庆海关监督季宗孟为谈判代表赴宜昌谈判,宜昌海关、万县海关也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海关的建言与行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决策。但惨案对于关贸的影响是明显的,从1926年底到1927年,出入内河海关的各种商船锐减,以1926年为例:“万县本年进出口轮船共一千八百四十七只,上年则为二千二百二十六只。挂洋旗民船本年只
30只,去年则有一百四十只”。桐油、猪鬃、棉花、盐巴、蔗糖出口受影响,内河经济受到打击,民生受到影响尤大。直到1929年才逐步回暖。本年度商船“吨位由去年三十三万八千三百六十八吨升至
①熊特生总纂民国《万县志》卷二十三“大事”。
②民国万县海关档案编号J054-001-0003-261。
③民国万县海关档案编号J054-001-0003-259。
三十七万六千四百七十二吨”。①
万县九五惨案之后,浪沉事件仍然时有发生,比如,1930年1月20日、26日,美舰及鱼雷艇在重庆大佛寺江段两次浪沉商轮、民船七艘。四川省当局报告政府,外交部向北平美国使馆抗议。然而面对全民族的反帝爱国浪潮,外轮行驶川江到底有所收敛,甚至在九五惨案后的初期不得不小心翼翼。再有类似浪沉、枪击事件发生,中方也敢于直面,比如,1930年1月13日,英舰“特岭”号在万县港开枪打死驻军号兵蔡树宜,师长王陵基出面强硬交涉,英方很快认错道歉,赔偿损失。当渝宜华轮联合会、川江木船公会等组织相继成立,以集体方式和集体力量抗衡列强,比如,万县商贾不与英商交易,宜昌领江公会呼吁所有为英轮服务的领江和工人,一致脱离与英轮关系。这些反帝斗争,是川江民众发出苏醒的强音。
九五惨案,中华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内河经济与民生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也有所收获。除了十三具英国士兵及皇家军军官尸体外,万县军民以生命的代价唤醒民族的反帝爱国意识,接续五卅之后,推动又一波反帝爱国浪潮,并在持续的反帝斗争中寻觅先进的思想武装。
九五惨案也向全世界揭示大英帝国炮舰政策与掠夺本性,迫使英国部分改变对华政策。“世界舆论听到英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暴行,都表示极大愤慨。英国劳动人民也谴责了保守党政府在中国的政策。英国掀起了‘不许干涉中国运动;各城市成立了70多个保卫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国声势浩大的反帝运动和保卫中国革命的进步舆论的坚决行动,使英帝国主义者不得不看风使舵。1926年12月,英国政府发表了关于修改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宣言式的建议。这就是中国革命辉煌成就的证明。”②
浪沉事件,看似是简单的轮船与船只的撞击,而所引发的九五惨案,其实是那个时代内河文明所经历的阵痛。在列强炮舰、商轮的挤压中,华轮坚毅地航行在川江江面,正是一个民族面对列强炮舰的韧性与坚强。
近代以来,中国遭遇百年未有之变局。民国万县海关作为长江支点,见证了这样的变局在内河如何发生,而海关档案则如镜像一般记录了变局的过程,甚至细节特写。回溯九五惨案的前后,启迪民族的团结与自醒,则是唤醒档案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单学鹏,罗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治理的结构特征与演进逻辑——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的社会网络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1-17.
[2] 刘杨,杨建梁,梁媛.中国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及均衡特征[J].经济地理,2019,2(39):100-117.
[3] 刘英基.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经济纵横,2012(3):126-129.
[4] 李琳,刘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5(5):67-73.
[5] 黎鹏.区域经济協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4):51-55.
[6] 王敬武.区域旅游业横向实力分析[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60-63.
[7] 周玉翠.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6):781- 790.
[8] 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0(3):406-410.
[9] 于洪雁,李秋雨,梅林,等.社会网络视角下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11):1429-1436.
[10] 郭喜梅,李伟.基于旅游流角度的云南省旅游经济联系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J].旅游研究,2014,6(1):88-94.
[11] 刘宏盈,苗芳,马耀峰.入境旅游流转移对旅游经济联系促进作用实证分析——以旅沪流向陕西转移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8):135-138.
[12] 刘宏盈,马耀峰.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8):1162-1168.
[13] 张洪,夏明.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1,31(12):2116-2121.
[14] 甘静,郭付友,陈才,等.吉林省旅游经济差异性及其空间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121-127.
[15] 汪德根.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13,8(32):1555-1564.
[16] 吴大明,薛献伟,张明珠.基于引力模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联系测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1):69-72.
[17] 侯兵,黄震方,范楚晗.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演变与思考——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5):94-100.
[18] 穆成林,陆林,黄剑锋,等.高铁网络下的长三角旅游交通格局及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5,35(12):193-202.
[19] 郭伟,王伟伟,孙鼎新.高速铁路对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分析[J].企业经济,2014(12):76-79.
[20] 宫斐,吕观盛.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测量与评价——基于动态分析视角:2009—2013年[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5):75-78.
[21] 倪維秋,廖茂林.高速铁路对中国省会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3):160-168.
[22] 耿松涛,谢彦君. 副省级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 : 91-97.
[23] 杨继瑞.成渝经济区全域绿色发展模式及政策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10-35.
[24] 冯晓兵.基于社会网络的川渝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11(33):36-45.
[25] 邹建琴,明庆忠,吴艳芳.西南地区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演化与发展模式[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5(56);117-124.
[26] 冯晓兵.时间距离视域下成渝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42(10):55-61.
[27] SCOTT N,BAGGIO R. Cooper Network Analysis and Touris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Bristol: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2008:222.
[28] 沃瑟曼·斯坦利,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 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0.
[责任编辑:付丽萍]
①邓少琴《近代川江航运简史》,重庆地方史资料组1982年印,第173、第184页。
②(苏)弗·格·特鲁汉诺夫斯基《英国现代史》(秦衡允/秦士醒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51—152页。
Chronicles from the Archives:Background and Aftermath of the
Wave Sinking Incidents and Wanxian Massacre in the Customs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UAN Yongsh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 )
Abstract: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s,the inland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including Yichang,Chongqing,and Wanxian,successively turned into customs ports.Foreign steamers (merchant ships,gunboats) travele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and incidents of smaller Chinese ships or wooden boats sinking as a result of being overwhelmed by the waves created by those foreign vessels occurred frequently,triggering the Wanxian Massacre.The Wanxian customs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corded the background and aftermath of the massacre:the tragedy basically resulted from previous wave sinking incidents; following the tragedy,various forces such as the underground Communist Party,social organizations,legal entities and warlords assembled,triggering a new round of anti-imperialist and patriotic campaigns across 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and even nationwide,akin to the May 30th Massacre.The various social forces invol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intertwined with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appeals,where the warlord group represented by Yang Sen ultimately abandoned the struggle for its own interests.Both the Chinese and British governments faced uncertainties in the event:the British government,mindful of its interests in China,intended to negotiate and resolve the incident immediately which would potentially fav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owever,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ailed to grasp the chance and make proper decisions.The proposals of peace talk and conciliation efforts made by the local customs also influenced the decision-making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ultimately the event was directed toward an unfavorable condition that harmed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The customs archives recorded numerous details of the incidents and negotiations,providing a mirror image that reflects Chinas unprecedented upheaval over the past century.
Keywords: customsarchives; wave sinking; Wanxian Massacre;anti-imperialist and patriotic; reve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