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兽医治疗肉牛急性胃肠炎
2024-03-20荣琳琳
荣琳琳
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运营部,河北承德 068460
急性胃肠炎是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高发病,中医角度看待该疾病,将其称之为肠黄。若是该疾病未能获得及时且有效地治疗,病牛极易产生胃肠机能障碍、中毒、毒血症等病症,同时牛急性胃肠炎还伴随着极高的死亡率。采取中西兽医的方式进行疾病治疗,效果比较好,能够综合发挥其治疗优势,降低肉牛急性胃肠炎可能对养殖工作和牛健康生长造成地威胁。
1 发病原因
牛急性胃肠炎一旦在牛养殖过程中出现,会导致牛胃肠机能障碍,若是治疗不及时,极易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在养殖工作进行时,还应加大对疾病的重视程度,降低疾病可能对养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疫病高发与饲养管理工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以下各种因素均容易导致牛急性胃肠炎疾病高发。
1.1 饲养管理方法不当
养殖过程中,突然变更饲料,未能给牛群一个适应的阶段,则极易对牛的生长产生应激,导致肠胃不适,出现急性胃肠炎高发的情况。饲料变换过于频繁,这些因素均会对牛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所以在饲喂时需要注意。另外,在牛的生长过程中突然更换养殖环境,牛不适应,容易出现胃肠炎高发的情况。犊牛生长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其他疫病,若是其在患病后,未能合理的应用各种药物,药物威胁了牛的肠道菌群平衡,极易诱发胃肠炎症[1]。
1.2 饲喂不当
牛饲喂管理工作进行时,牛的饲料质量不佳,牛误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未能及时的做好饲料更换,后期牛极易出现中毒和急性胃肠炎疾病。
2 临床病症
牛在患病初期,即会产生各种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像呕吐、腹泻等,排出的粪便气味恶臭,其中可能夹杂未被完全消化的凝乳块,还可能存在部分血丝、黏液。且病牛会出现食欲差,腹泻严重,后期还可能出现脱水症状,身体日渐消瘦。病牛结膜颜色深且充血。腹泻症状日益严重,难以有效地控制排便,肛门松弛。体温初期高,后期比较低,病程会持续2 ~7d,最终若是未能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全身衰竭死亡的情况。后期即使牛痊愈,其生长发育速度会受阻。部分牛会出现痉挛、嗜睡的症状。犊牛自身免疫力较差,其在患病后,症状更加明显。育肥牛、成年牛其症状稍轻。哺乳期母牛患病,其还会出现泌乳量下降的情况,整体死亡率不高[2]。
3 中西兽医治疗方法
3.1 西兽医治疗
由于牛的肠胃中存在未被充分消化的食物,其长时间存在于牛的胃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于胃肠产生炎性刺激。治疗时,可通过让病牛服用石蜡油的方式进行治疗,还可以服用服植物油、鱼石脂等,均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应严格落实消炎抑菌措施,同时需要完成养殖环境的消毒杀菌任务。
解毒强心,及时补液,对于牛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最用。具体治疗时,还应严格遵循相关比例,合理的配置药物,牛胃肠炎疾病常见治疗方式为以下两种:首先,准备维生素C 注射液20mL,每头病牛准备乌洛托品50mL 以及生理盐水2000mL,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次,每头病牛可以准备安钠咖20mL, 碳酸氢钠500mL 以及葡萄糖生理盐水150mL,该组方同样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若是病牛腹痛症状严重,还应及时使用镇痛药物。
西药治疗牛急性胃肠炎效果好,并且药物服用后见效快,给药方式非常简单。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遵循科学用药原则以外,还需要做好病牛胃肠黏膜的保护工作,同时还需要做好抑菌消炎。染病过程中病牛会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养殖人员还应当及时向病牛补液,防止病牛出现脱水。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牛,养殖人员可以准备0.1%高锰酸钾溶液,而后配合使用少量肥皂水进行灌肠,清洗干净肠道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之后可应用庆大霉素8mg、地塞米松5mg 等药物,混合在5%生理盐水中,肌肉注射,治疗效果比较好[3]。
一旦牛确诊患有急性胃肠炎,应及时展开隔离饲养,同时需要对病牛的活动场所展开全面消毒。此外,养殖人员还可以准备300mL 浓度为5%的生理盐水,配合硫酸庆大霉素500 ~600mg,使用时,剂量控制为4mg/kg,并配合通过维生素C 等进行辅助治疗,每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3d。
牛胃肠中存在积食问题,所以治疗过程中,需及时进行清理工作,并同时展开抗菌消炎,在治疗过程中之所以需要重视抗菌消炎工作,则是由于牛胃肠炎本身就属于炎症类疾病,因此抗菌与消炎就成为治疗牛胃肠炎疾病的基础性工作。在抗菌消炎过程中养殖人员可以准备磺胺脒或者黄连素等等,将其打碎至粉末状态并加入到病牛的饲料当中;可以使用10%氯化钾等药剂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治疗,这能够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另外还应及时补液,控制好泻药、广谱抗生素的用药量,防止病牛机体出现耐药性,同时注意在用药后可能引发的副作用。治疗时,饲养管理人员应注意展开患病牛的精心护理,使其能尽快痊愈,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粪便中带血的患牛,可采取静脉注射或是肌肉注射止血类药物的方式以缓解症状。
3.2 中兽医治疗方式
针对牛胃肠炎疾病,在治疗时,可以首选中医手段展开治疗,能够较好地发挥出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中草药具有毒性小、少残留、易获得等优势,将其应用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与中医著作中关于疾病防治、养生保健的方剂和相关理论进行联系,探究和应用具备治疗、滋补效用的中草药组方,应用于实际治疗工作中,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其他的化学药物使用时可能出现的残留问题。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均能够发现很多中草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对牛体的各免疫器官产生良好地助推作用,可较好地激发牛体的常规免疫反应,并且可以对牛体的不良免疫行为进行有效地抑制,实际应用时,很多药材比较容易获得,不仅效果好,而且成本比较低。其能够较好的治疗多种疫病,同时副作用小,后期治愈后疾病的复发率比较低,即使偶有复发的情况,后期再经过治疗也能够康复。中医治疗牛胃肠炎需遵强健脾胃、祛除湿气的原则,现阶段一些草本植物药材具备清热解毒等效果,能够停泻止痢,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可供选择的方剂比较多,具体可应用以下方剂进行治疗。
方剂一: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反刍废绝,粪便味道腥臭,排出水样粪便,或是先便秘后腹泻的病例,可应用该方剂。具体可取郁金36g,大黄50g,栀子、诃子、黄连、白芍、黄柏各18g,黄芩15g,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加水煎煮,带药剂温凉以后向染病牛灌服。粪便带血的病例,可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槐花、地榆、侧柏叶各25g;排尿量减少,且颜色赤黄的病例,可在方剂一的基础上,加车前子、泽泻各30g;脾胃虚弱,可添加白术、山药等要药材,食欲不振可添加三仙等药物[4]。
方剂二:患病牛肛门松弛,腹泻不止,长时间趴卧在地面、口色青紫的病例,可使用以下方剂进行疾病的治疗:藿香、苍术、半夏、茯苓各45g,姜黄连、厚朴各30g,陈皮、木香各25g,甘草20g,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候温后灌服。
方剂三:患病牛排出的粪便味道腥臭,发热,食欲废绝,眼球凹陷,肌肉震颤或是狂躁不安,痉挛,症状比较严重,可使用水牛角150g,生地60g,丹皮、栀子、连翘、金银花、黄连、槐花、钩藤各45g,麦冬、五味子各30g。若是病情持续进展,还可以在方剂中添加白术、党参、炙甘草等药物,加水煎煮,候温后服用。
方剂四:取茯苓、泽泻、滑石各10g,白术12g,赤芍15g,桂皮5g。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候温后灌服。可以加水研末,后期加开水冲调。
方剂五:若病牛感染非传染性胃肠炎疾病,养殖人员可以准备白头翁40g,秦皮25g,苦参30g,黄连以及黄柏各20g,将上述中药材煎煮后滤掉残渣,药材残渣可以加入病牛的饲料中,带药剂温凉后向染病牛灌服,每头病牛每天用药一次,上述剂量的中药共用3 次,连续用药5d 左右,病牛的病情即可出现好转。最后,养殖人员可以通过在药剂中加入白术以及党参等药材,以此起到强化药效的效果。由于白术等药材具有补气养元以及调理肠胃等作用,所以可以有效提升染病牛的体质[5]。
4 预防建议
4.1 清洁和消杀
日常养殖工作进行时,要关注为牛营造一个良好地生长环境,关注消毒清洁工作的开展,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有效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及时消灭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病原菌,并对其展开无害化处理。圈舍中的饲养用具,应做好消毒处理。养殖人员需要依据实际养殖情况确定消毒抑菌方案,并将日常消毒工作落实到养殖当中。另外,通过各项有效消毒清洁措施的应用,及时消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多种传染源,对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应及时的开窗换气,提高圈舍的空气质量。新鲜空气能够进入到圈舍中,做好通风的同时应保障光照充足。夏季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圈舍中应注意做好防蚊灭蝇等工作,控制好温度、湿度,避免外界各种环境应激可能对其生长造成地威胁。
4.2 饲喂管理
结合自身养殖区的气候条件、牛场牛只的生长情况,积极探索出更为适合自身养殖场实际的饲喂模式。养殖过程中,要结合牛的品种、体质、体重等,做好合理的分群,并且控制好饲养密度,为牛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结合牛各个生长阶段的实际情况,做好饲喂工作,为其提供充足且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饲料,日常做好饲料的科学储存,避免由于储存不当而出现变质、腐烂的情况。结合牛各个时期对于营养物质的实际需求,及时添加多种营养物质,保证饲料干净、营养丰富、易消化,适口性好。同时注意饲料更换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更换可能对牛生长造成地应激[6]。
4.3 加强养殖工作人员的培训
养殖场在饲养管理工作进行时,若要想科学地预防牛疫病,需要强化对饲养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其能够加强对防疫知识的学习,掌握牛胃肠炎的实际特征、病因等,保证其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疫病,即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做出反应,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地防控措施。日常应加强疫病的科学分析,合理地设计牛胃肠炎疾病预防措施,进一步落实好防控对策,提高牛胃肠炎疾病的预防成效,降低疫病的发生概率。另外,饲养管理人员还应明确掌握养殖场中牛的饲养规律,避免外界多种不利因素可能会对牛饲养规律产生地威胁,当牛只出现疑似胃肠炎病症时,养殖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将其隔离,对养殖环境做好彻底地消毒,同时通过中西结合的手段科学治疗染病牛。
4.4 免疫接种
科学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防控牛胃肠炎最为有效的措施。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结合养殖数量等信息建立健全接种免疫制度,规范开展免疫接种工作,保证牛能够获得有效的抗体,提高抗病水平,降低各种牛疫病的发生概率,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出现少针漏针以及重复接种等现象,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免疫接种档案方式,提高免疫接种的规范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饲养管理工作进行时,应用中西医治疗牛急性胃肠炎,效果比较好,成效显著。通过合理用药,进行有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疫病发生概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促进患病牛尽快恢复健康,避免养殖效益受到威胁。饲养管理人员应提高思想意识,科学做好防疫工作,掌握一定的防疫技术,降低牛急性胃肠炎高发,进而推动养殖工作获得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