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怎么办?
2024-03-20
“想生不敢生”群体占比最大
2023 年两会期间,有委员提出应“重视一孩”,即生育支持政策不能只给二孩、三孩,一孩才是生育萎缩的主因。现在生育率走低的原因是什么?
徐丛剑(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有些女性“不想生”,可能与现代女性的观念转变有关,她们会觉得生育是女性的权利,并非义务,生孩子不是必选项。还有些女性“不敢生”,这与生养孩子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有关,生孩子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工作和晋升,而且有些企业招聘时,也会考虑女性年龄和是否婚育。现在不少女性担心生育会对身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但从临床实践来说并非如此。比如我们发现,女性生育以后,卵巢癌的发病率反而会降低。其实只要适龄生育,孕期及分娩过程顺利,就不必过度担忧。
全方位减轻育龄妇女压力
育龄妇女是生育主力,如何减轻育龄妇女压力、保障育龄妇女权益?
吴瑞君(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首先,我们要强调生育是家庭行为,丈夫要共同承担起育儿的责任,家里的老人也应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协助。
政府除了要根据实际延长生育假外,还可以尝试实施夫妻共享的育儿假,建议可以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1/3,以减轻女性育儿负担,提高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和最终生育水平。从企业层面来讲,在招聘员工时不应该歧视女性,这当然需要政府的外力推动。
建议实施生育友好型的企业认证制度。比方说,通过设置相关的指标进行评估,通过认证的企业可以在年检、项目引进、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推动营造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从社会角度来说,更多公共场所应该配置一些孕妇友好的设施,这样也有助于推动更多的女性提升生育意愿。生育友好型的社会形成了,就能慢慢地推动形成一种愿意生育的文化氛围。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构建生育友好环境,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吴瑞君:目前,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尚未有效形成。我们需要按照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加强部门协同,为“想生不敢生”的中低收入家庭减负赋能。
借鉴低生育率国家激励生育的经验,我们也可以给予育龄家庭一定的生育补贴,提升“想生不敢生”家庭的生育意愿。现在国家已经通过个人所得税里的教育专项扣除来减轻育儿家庭的负担,但是力度仍不够,建议政府研究提高个人所得税教育专项扣除的返还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减低育儿家庭养育的成本。
对于住房问题,建议在配置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时,适当向有困难的多孩家庭倾斜;对于有住房改善需求的家庭,买房的首付比例可以适当地降低,贷款利率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还有,在引才政策设计时,对生育两个或者三个孩子的家庭在人才房申请时给予适当照顾。
教育方面,现在家庭都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投资,与此同时,优质教育资源却并不均衡。大家都想进好的学校,这就造成了教育“内卷”,进而使得教育成本水涨船高。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让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前几年深圳等城市已经开始试点幼儿园免费教育,或许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推广幼儿园,甚至高中的免费教育,降低家长教育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