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缺失的探讨

2024-03-20胡高源胡晶晶

中国心理学前沿 2024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胡高源?胡晶晶

摘 要|近年来,关于父亲教育缺失而引发的问题不断显现,父亲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断为人们所认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父亲角色的重要性、父亲教育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父亲教育缺失;父亲角色;心理健康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家庭教育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接受的最初的教育,可以说是人生中的第一课堂,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三观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负有不同的责任与义务,各自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传统家庭中,母亲一般承担着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提供孩子的情感支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责任;而父亲则负责为家庭提供存在的物质保障和基础、为孩子提供人生规划指导等。传统的中国家庭分工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且仍然是目前中国社会家庭的主流分工模式[2]。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女性意识的觉醒,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职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社会与家庭都需要父亲转变身份,承担起更多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责任。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有所差异,但是均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中父母协同育儿既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随着父亲教育缺失而引发的问题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关注父亲教育缺失这一现象以及其衍生的问题,同时对于父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父亲教育缺失的现象表现为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少、与孩子之间存在隔膜等,父亲教育的缺失则会对孩子成长的方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 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缺失的影响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亲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许多方面都对孩子有重要影响,其中在认知水平、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

首先,父亲教育对于孩子认知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帮助。父亲在理性思维认知、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孩子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创新意识的萌芽等[3]。耶鲁大学曾对上千名儿童进行了一项长达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由父亲带大的小孩更加聪明、更加富有创造力。父亲的陪伴能够促进孩子大脑神经元的生长、使智力得到较好的开发、激发孩子的潜能,对孩子的认知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概念,若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关键期缺乏父亲的陪伴与教育,其相应的能力无法得到良好完善的发展,且无法在日后的教育中弥补。因此,父亲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儿童的某些能力无法得到及时的培养,而使认知水平受到影响。

其次,父亲教育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缺少父亲的陪伴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变得敏感脆弱,且容易在情感上产生障碍,具体表现有行为古怪、性格乖张、内向胆小、易受挫、自尊心低下、压抑焦虑等。上述表现被称之为“父爱缺乏综合征”,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的教育而导致子女在生理、心理上产生的不良状况[4]。长此以往,甚至会间接导致孩子出现自残、抑郁、厌学等症状和行为。相比之下,在成长过程中有父亲陪伴的孩子通常表现为更具有自信心、能够正确抒发自己的情感、拥有较高的自尊与自我認同、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总体而言,在父亲充分陪伴下成长的孩子情绪稳定、能够及时排解消极情绪;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自傲也不自卑;同时拥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尊重和理解他人、与他人和谐融洽相处的能力。

最后,父亲教育的缺失还会导致孩子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出现偏差。Biller的研究表明,父亲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定位有显著影响:相比父亲教育缺失的男孩,在完整家庭中成长的男孩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概;同时他还发现,如果儿童在四岁前就缺失父亲教育,其性别角色定位的发展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不良[5]。此外,父亲作为榜样,对于孩子的性别意识形成具有独特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形象就是儿童最初性别意识形成的来源,如果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就缺少了认同和模仿的榜样。研究表明,5岁之后缺少父亲教育的女性,难以了解男性的特征与两性差异,并且在青春期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焦虑,在选取交往对象的时候也会倾向于选取年长的男性以寻求安全感;12岁之后缺少父亲教育的男性,由于缺少榜样的引导,会缺少阳刚之气、变得敏感软弱、缺少责任心和担当[6]。上述研究均表明,父亲教育会对孩子的性别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2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缺失的现状

父亲教育缺失主要包括完整家庭的父亲教育缺失、单亲家庭的父亲教育缺失和留守家庭的父亲教育缺失。第一种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中表现最为普遍,父亲明明是存在的,但是并未发挥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有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缺位[7],且有相当的父亲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极度不足[8,9]。第二种是由于离婚率上升而出现的,近年我国离婚率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10]。第三种在农村家庭比较常见,是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导致的,2021年我国小学、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共计1198.65万人[11]。

有调查显示,50%的父亲每周陪孩子的平均时间不足5小时,每天跟孩子的有效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父亲每周与孩子的交流时间不足,那么父亲对孩子的生活情况会了解不足,會逐渐导致亲子关系不好。参与孩子的教育不够充分,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充分,会导致父亲这一角色逐渐淡出孩子的视野。由于母亲一直在承担者教育孩子的责任,父亲几乎没有教育孩子的机会,这会使得父亲在需要以身作则或者进行教育的时候会失去威信,对孩子的教导不能起到理想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5年发布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表明,在少年儿童心中,父亲在情感、尊重、陪伴、亲密等多个方面的地位不如母亲[12]。

3 父亲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原因既有来自社会观念层面的影响,也有来自个体自身认识的限制,下文将主要从社会、个体和现实因素三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论述。

从社会角度来看,传统的家庭观念是男性负责赚钱养家,女性则留守家中负责家务和教养子女,导致“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仍在中国家庭中占据主导。现今社会,很多女性回归职场、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但男性的角色分工与定位依然是工作挣钱,而不是承担家庭内部责任。社会对于男性的期望和要求也仍旧侧重于社会责任而非家庭责任,由此导致许多男性家庭教育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在这样的社会影响下,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缺位就不难理解了。

父亲教育的缺失同样也包含一些个体因素。一部分男性并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在身份转变上并没有将自己视为一个父亲,缺少教育意识与责任意识,并不会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义务而是将其丢给母亲或者是隔代长辈[13]。有些父亲个人素质不高,缺少正确的教养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碰壁之后于是放弃对孩子进行继续教育。此外,也存在某些母亲在家庭中过于强势,剥夺了父亲教育孩子的权利的情况存在。

从现实因素来看,当今社会随着离婚率升高,由于夫妻离异造成的家庭教育缺位现象变得更为普遍。此外,一些丈夫因为工作原因和妻儿分居,因此无法教育孩子,或者是因为父亲工作压力大,平时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也会导致父亲教育的缺席[14]。

4 建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这一角色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母亲。若想要改善当前父亲教育缺失这一现象,需要社会各方和个体的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层面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立法来使父亲的责任得到履行。瑞典于1995年通过了《父亲法》,其中有规定父亲在新生儿出生后必须请一个月的假,在家中帮助妻子照顾婴儿;如果不履行这个义务,将不能享受政府给予的补助。同样,挪威也实行了《父亲法》,规定父亲必须请假照顾婴儿。这都是在提倡父亲应该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15]。我国于2021年10月23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承担同等重要的责任。其中还有父爱教育内容指引,明确了父亲应该承担的义务,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以及父职的具体内涵等。

在社会层面,应改变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教育孩子不应当只成为母亲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父亲与母亲共同参与的过程。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也应该改变,一个成功的男人不一定要拥有多么成功的事业,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同样也可以被定义为成功。同时,社会机构和学校、社区可以定期开展教育课程或者邀请专家开设讲座等,对父亲传授科学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或者是开展亲子活动,来拉进父子之间的距离[16]。

在个人层面,父亲要完成意识上的转变,要有责任意识和教育意识,认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代替的,作为父亲不能只是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还应该在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给予关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作为父亲,平时应该注意做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确保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教育孩子。同时,父亲也可以通过多样化途径学习教育方法,可以通过上网课、阅读书籍资料、参加育儿讲座等渠道,了解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学习如何正确教导孩子,以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提高父亲教育的质量。

改善父亲教育缺失的情况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让父亲教育回归家庭,让孩子的脸上重新露出笑脸”仍然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社会意识的转变,这二者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父亲个人的转变则是可以着手开始的,可以从简单的一句问候开始,让家庭不再缺失父亲教育,让孩子得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4):107-110.

[2]张勋,杨紫,谭莹.数字经济、家庭分工与性别平等[J].经济学(季刊),2023,23(1):125-141.

[3]王卫红,苏庆华.父亲“缺位”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探析[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2(3):80-83.

[4]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8-80.

[5]金春寒.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05(10):20-22.

[6]王玉萍.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缺位”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9):20-22.

[7]周润健. 天津半数以上家庭子女教育父亲“缺位”[N]. 新华每日电讯,2008-10-17(3).

[8]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3-18.

[9]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8-80.

[10]张兆倩.单亲家庭青少年自我认同感提升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3.

[11]王兴,李叶叶,周天宇,等.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二十年——基于結构主题模型[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3,35(9):43-56.

[12]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的名字是今天: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蓝皮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温召玮,翟秀海.儿童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4):132-134.

[14]米旭,杨广柱,刘勇.父亲缺位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3(10):68-70.

[15]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8-80.

[16]王卫红,苏庆华.父亲“缺位”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探析[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2(3):80-83.

Discussion on the Lack of Fathers Education in Family Education

Hu Gaoyuan Hu Jingj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Education,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absence of father education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the importance of father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child is growing up, the role of father is irreplaceable, which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ilds mental heal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other aspec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the father, reasons for absence of father education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Absence of father education; Role of the father; Mental health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烘焙有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老年人不可忽略心理健康
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