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变“引领” 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2024-03-20赵建喜
□ 赵建喜
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了“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提出了“一体化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具体要求。创建教育强省,老年教育也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在自身做优做强的同时,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全省老年教育工作的统筹指导,在政治立校、示范创建、深耕教研、传承传统、服务基层、搭建平台等方面,亮点纷呈、再创新绩。
坚持政治立校,筑牢思想根基。广东省老干部大学深化“非隶属党员多重组织生活”党建品牌,培育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三融合工作机制”,开设主题教育实践班,推动主题教育在学员中走深走实。广州、佛山、东莞、江门、清远、揭阳等地市老年大学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设思政课,打造智慧党建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
坚持创建示范,带动区域发展。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标准化示范校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全省老年大学示范校建设标准研究,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评价指标体系。省老干部大学编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广州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广州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形成具有国际领先、国内示范、广州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深圳开展全市长青老龄大学体系标准化建设验收,以点带面推动各级长青老龄大学提档升级。
坚持深耕教研,促进融合发展。省老年大学协会牵头举办全省老年大学校长、管理人员及师资培训活动,推进全省“粤老云学堂”信息化建设,开展老年教育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教材推优等,组织各片区老年教育经验交流,促进老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潮州市老干部大学主持编纂《老年教育辞典(精选版)》英文版,全面总结我国40年来老年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推进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立足传统,推进特色办学。立足广东实际,推动有条件的地市老年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示范性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2023年11月,全国老年教育南山论坛在深圳举办,提出努力让老年大学成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省老年大学协会牵头开展“岭南文化讲坛”公开课,加强校际岭南文化交流。各地老年大学开设粤曲、地方戏曲、岭南美术等地方特色课程,实现岭南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服务基层,推动分校建设。主动对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各级老年大学分校(分教点)建设,推进老年远程教育创新发展,把资源下沉到基层,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积极推动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内分校建设,推进分校系统化和规范化办学。省老干部大学设立省高院、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等分校和省委办公厅教学点,实现老年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在全市建设基层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点,推动实施“长青优课下基层”。
坚持广搭平台,让“银龄”变“引领”。通过选树“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充分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举办全省老年大学舞蹈、声乐等教学成果交流活动,展示全省老年大学的优异教学成果,引导广大老年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结合时代主题,围绕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全省老年人持续开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充分展示老年人健康快乐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如,省老干部大学开展金婚婚庆活动、健康快乐老寿星评选活动,深挖红色故事,传播好声音,充分展现老年人的好家风、好作风。组织优秀老党员开展“畅谈建言”座谈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省老干部大学2023年荣获广东省最佳巾帼志愿服务组织。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成立“侨博馆志愿服务队”,助力侨乡历史文化传播,被中宣部授予“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