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4-03-19许薇
许 薇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是精准探寻并明确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至高意义和核心价值,即“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石与方法指引,即“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23-11-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16/0518/c1024-28361421.html.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三大体系”均亟待建设,而作为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科,舞蹈学“三大体系”的建构更是迫在眉睫。
对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进行系统建构,明确“三大体系”的建设对象乃是当务之急。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的系统建构密切关联着舞蹈的教材、期刊论文、博士论文以及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为引领的各类基金的资助项目。
首先,关于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23-11-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4.html.认真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教材体系”可理解为“学术体系”的物化形态,同时又是“话语体系”相对的有机构成。任何时期都有其热门话语,而对于这些热门话语的有效推进都体现于教材之中。
其次,关于期刊论文。它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是有特定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的语言系统。舞蹈学术期刊作为舞蹈学术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引导着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的构建。
第三,关于舞蹈的博士论文。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论及“三大体系”的构建需要体现系统性和专业性,而博士论文便体现出与之相关的宏观视野、系统研究和专业学理性的特征,使其一方面成为学术体系的重要构成,另一方面又密切关联着舞蹈学的学科建构。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构建中,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资助功不可没,而要深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样一个系统工程,进一步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的作用仍然是其间的重要一环。因此,对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舞蹈项目的分析也是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基于此,本文从2013—2022年新时代十年的基本数据出发,围绕舞蹈教材、期刊论文(2012—2022年)、博士论文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舞蹈立项项目展开分析,旨在探寻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发展现状的同时,挖掘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系统建构贡献绵薄之力。
一、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数据分析
(一)舞蹈类著作及教材数据分析
根据调研统计和梳理,2013—2022年,新时代十年来,舞蹈学科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研究与阐释,发行出版了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和代表性的舞蹈学科著作1276部。其中,舞蹈学术型理论研究著作及教材957部,占比约75%;舞蹈应用型理论研究著作及教材319部,占比约25%。(见图1)
图1 舞蹈类著作及教材出版数量分布图(2013—2022年)
957部舞蹈学术型理论著作及教材,根据研究主体大致分为舞蹈史与舞蹈理论两个方向,舞蹈史63部,舞蹈理论894部,呈现出重论轻史的研究趋向。其中,舞蹈理论主要涵盖了“舞蹈表演理论”“舞蹈批评理论”“舞蹈教育理论”和“舞蹈学基础理论(狭义)”等几大领域。“舞蹈学基础理论(狭义)”作为数量最多的部分,占该类著作的56.2%,共502部,内容涉及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西方芭蕾舞与欧美现代舞的舞蹈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舞蹈教育理论”约有204部,占该类总量的22.8%,主要从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舞蹈批评理论”成果156部,占比17.4%,“舞蹈表演理论”32部,占比3.6%,虽出版数量相对较少,但特色十分突出。
而在总计319部舞蹈应用型理论著作及教材中,主要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和其他通识类舞蹈训练教材为主,现代舞、舞蹈创作以及芭蕾方面的教材相对稀缺。总体而言,这类教材的出版总量在新时代十年期间逐步上升,较前一阶段有很大的增长。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和其他通识类教材进一步精细和完善了前期的成果,仍为研究的热点,分别占该类著作及教材总量的31.4%和39.5%。中国古典舞教材41部,占其总量的12.8%。舞蹈创作和芭蕾舞方面的成果数量相当,各占总量的6.9%,逐渐从之前较为冷僻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有所出新。现代舞教材8部,占比2.5%,相对于其他类别而言依然偏少。
(二)发表舞蹈论文的主要期刊数据分析
中国舞蹈学研究沿袭吴晓邦先生在《舞蹈新论》一书中提出的“舞蹈学科”构成的一级构架,即中国舞蹈史研究、基本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基础资料理论研究四个方面的建构思想。本项目主要以发表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民族艺术研究》《民族艺术》《艺术百家》《艺术评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四川戏剧》《文化艺术研究》《中国文艺评论》《当代舞蹈艺术研究》《艺术学研究》等学术期刊的论文为研究对象。2012—2022年期间,上述期刊共计发表文章4571篇(见图2)。其中,舞蹈史的论文共计424篇,占比9%;舞蹈理论的论文共计4147篇,占比91%。
图2 舞蹈学论文发表统计(2012—2022年)
通过分析对比可见,2012—2022年舞蹈史与舞蹈理论的文章总体上来看呈现出重论轻史的特点。舞蹈史的论文数量在2014年居最高,共计62篇,2012年仅有18篇居最低;舞蹈理论的论文数量在2016年居最高,共计493篇,2020年仅有72篇居最低,舞蹈理论发文量均衡发展,略有下降趋势,而舞蹈史研究的增幅波动相对较大。(见图3)
图3 新时代十年舞蹈史与舞蹈理论总发文数量对比图(2012—2022年)
新时代十年舞蹈史的研究主要以按时间及舞种撰写为主。尤其是2020年,学者们潜心于文献史料的研究,舞蹈史研究数量增长明显。其中《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推出“先秦舞蹈史研究”“宋代舞蹈史研究”专题以及“汉代乐舞图像研究”专题等。2014年按史学研究方法撰写的成果颇丰。相较于进化史观的历时性研究,中国区域舞蹈史的研究相对滞后。(见图4)
图4 新时代十年舞蹈史论文发表情况(2012—2022年)
新时代十年舞蹈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基础理论发文数量高于应用理论的发展趋势。其中表演理论最为薄弱、创作理论也相对缺乏,舞蹈批评(评论)数量较高却多为单个剧目的评论,尤其是2016—2017年间,舞蹈批评(评论)数量均为130篇。舞蹈教育与舞蹈文化呈稳固发展趋势,跨学科与舞蹈学基础理论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见图5)
图5 新时代十年舞蹈理论论文发表情况(2012—2022年)
(三)舞蹈博士论文数据分析
目前,收集到2012—2022年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上公开发表的舞蹈学博士论文共70篇。其中,“舞蹈史”方向为14篇,“舞蹈理论”方向为56篇。以上述分类方式为依据,在舞蹈史与舞蹈理论中,论文数量最多、研究最为集中的是“跨学科研究”,共有30篇论文;其次是“舞蹈学基础研究”,共有18篇论文;排名第三的是“舞蹈史研究”,共有14篇论文;并列排在第四的是“舞蹈教育研究”和“舞蹈创作研究”,均为4篇。在舞蹈学位博士论文中,还有一个需要考量的方向即“舞蹈批评研究”,在搜索和考察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博士论文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舞蹈批评与评论的文章体量难以支撑一篇博士论文的写作和研究,因此在目前的统计范畴内数量为0。
2012—2022年期间的舞蹈博士学位论文共计70篇,以3年为一个单位进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博士论文同样呈现出“轻史重论”的特点。但从趋势看,舞蹈史和舞蹈理论方向的博士论文数量先降后升,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见图6)
图6 舞蹈博士学位论文:舞蹈史与舞蹈理论发文量对比图(2012—2022年)
(四)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舞蹈类立项数据分析
2013—2022年期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舞蹈类立项共计86项。除了2017—2019年立项分别为12项、10项和11项之外,其余年立项数均为个位,且数量大体相当(见图7)。
图7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历年舞蹈立项数据(2013—2022年)
从立项数据分布来看,86项课题中,重大项目5项占5.8%,重点项目4项占4.7%,一般项目50项占58.1%,青年项目18项占20.9%,西部项目9项占10.5%。首先,受到年龄、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申报一般项目的群体基数最大,课题立项数量也最高;其次,数据呈现出对青年和西部群体的大力支持,虽然立项数量远低于一般项目,但因其群体基数小,能形成这样的立项占比足以体现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对这类群体的大力支持。
从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来看,立项2个及以上的有19个单位共计55个项目,而立项多达3项及以上的单位有:北京舞蹈学院11项占20%;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分别为4项占7.3%;南京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分别为3项占5.4%(见表1)。由表可见,立项单位以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居多,且基本反映了当前舞蹈研究的综合实力。
表1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舞蹈立项单位及数量汇总(2013—2022年)
从研究领域来看,历年舞蹈立项项目分为舞蹈史研究和舞蹈理论研究。其中,舞蹈史的研究共计15项,占比17.4%;舞蹈理论的研究共计71项,占比82.6%。整体呈现出重论轻史的研究趋向。
其中,在舞蹈史的研究中,按时间进行研究的有4项占28.6%,按舞种进行研究的有3项占21.4%,按史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有3项占21.4%,按区域进行研究的有4项占28.6%。从立项数据来看,虽同样呈现出重论轻史整体趋向,但对于每一视角的史学研究的资助分配均衡。
在舞蹈理论的研究中,属于舞蹈学基础理论(狭义)的研究有28项占39.5%,舞蹈创作类的研究有14项占19.7%,舞蹈教育类的研究有2项占2.8%,舞蹈批评类的研究有1项占1.4%,舞蹈跨学科类的研究有26项占36.6%,舞蹈表演研究为0。需要指出的是,舞蹈表演的理论研究往往与创作紧密结合,进而被归类到舞蹈创作类的研究之中。
二、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一)舞蹈类著作及教材的基本现状
1.舞蹈历史研究呈现出对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延续
舞蹈历史作为舞蹈学研究的重要板块,在新时代十年间呈现出对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延续,如文献整理、史料发掘、个案考证等,体现出舞蹈学界对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和消化。尤其是于平、茅慧和蓝凡等作者对中国舞蹈原始发生的考察和在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方法上都有一定的探索,为舞蹈史学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如《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新中国舞蹈史》(冯双白,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与历史建构》(于平,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年)等。
2.舞蹈创作理论研究视角多元
舞蹈创作理论著作主要聚焦于舞剧创作、编舞技法、创作思想以及舞蹈影像等舞蹈交叉实践研究。如《舞剧构思文学表达教程》(于平、邱宇,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年)、《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王玫,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年)、《舞蹈创作基础理论》(许薇,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舞蹈编导基础》(金秋、孙龙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等。
这些著作立足于舞蹈创作过程中的题材选择、语言构成、结构设计、形象塑造和意象营造等核心话题,结合具体作品对舞蹈作品语言的产生过程、舞蹈编导的言说方式、舞蹈创作思维的形式转化、舞蹈表达对时空表现的探索运用,进行了学理性、多方位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3.舞蹈教育理论多从教学实践层面展开研究
舞蹈教育理论著作,既有聚焦于舞蹈教育教学体系建构、当代舞蹈教育实践与应用方面的,更有探讨中外舞蹈教育比较研究的。这些著作多从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吴晓邦先生在东北鲁艺的舞蹈教学研究》(卢倩,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舞蹈教师教学案例解析》(王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张捷,延边大学出版社,2020年)、《民族民间舞多元文化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张政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研究》(党允彤,北京日报出版社,2018年)、《从历史中走来:舞蹈教育家与舞蹈学科自觉》(邓佑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年)等。
4.中国民族民间舞类教材成果丰硕
在约100部中国民族民间舞类教材中,既涉及以“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为主的学院派民族民间舞教学的专门研究,还囊括了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程和部分“非遗”民间舞蹈教程。这些专著多从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技巧训练、组合编排等方面展开。如《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郭磊,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云南迪庆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教程》(高度、黄奕华,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之二》(高度、黄奕华,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中国民族民间风格舞》(胡庆玲、赵铁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傣族舞蹈技术技巧教程》(马云霞、金玉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22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表演课教程》(靳苗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22年)等。他们依托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视野下,对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训练、表演和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发表舞蹈论文主要期刊的基本现状
1.舞蹈学核心作者呈老中青梯队稳步发展
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学研究呈现出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的研究态势,依托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各大艺术院校,云集了一批老中青呈梯次发展的舞蹈学研究群体。
十年来,舞蹈学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作者依次有于平、冯双白、江东、慕羽、欧建平、刘青弋、吕艺生等人(见表2),这些核心作者工作单位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等。其中,于平发文量最高,为172篇;刘青弋的《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重建的探索与思考》被引用次数最高,为51次;慕羽的《“戏剧性”“剧场性”与“身体性”的互文表达——从舞剧到舞蹈剧场》下载量最高,为1989次。主题为“现实题材”“非遗舞蹈”“舞蹈剧场”“中国古典舞”“舞蹈教学”“舞剧创作”“民间舞”“舞蹈学中国学派”等论文被引频次较高。
表2 舞蹈学核心作者发文情况统计分析(2012—2022年)
2.发表舞蹈论文的主要期刊在组稿方面体现出“三大体系”的建构意识
新时代十年,发表舞蹈论文的主要期刊在栏目设置及专题化组稿方面体现出学术体系的问题意识以及学科体系的构建意识,在“舞蹈学”话语体系传播中具有积极意义。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2022年先后开设有“舞蹈美学研究”“舞蹈特色资源库建设”“舞蹈与新媒体研究”“身体·剧场专栏”“传统乐舞研究专栏”“舞蹈批评研究专栏”“舞蹈知识产权保护专栏”“舞蹈人物研究专栏”“交叉学科视角中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专题”“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四十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舞蹈艺术70年”“舞蹈戏剧构作研究”“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艺术研究”“舞蹈影像研究”“舞蹈跨文化研究”“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舞蹈跨媒介批评与研究”“中国舞剧和舞蹈剧场研究专题”等,特别是邓佑玲教授在2019年第1期发表《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构成及其方向》一文后,吕艺生教授而后发表的《中国舞蹈学的期待——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第1期首开“舞蹈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专栏,从于平教授的《改革开放以来十大革命历史题材舞剧述评》到张延杰教授的《构建世界舞蹈史中国学派的意义、路径及方法》,从“中国现当代舞蹈研究”到“敦煌乐舞研究”,构建舞蹈学“三大体系”的文化自觉愈加强烈,舞蹈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成为学界研究热点。
《民族艺术研究》开设“共筑舞剧的追求与担当——周莉亚舞剧创作研讨”“民族舞蹈学”“舞蹈人类学”“断裂与对话——中西舞蹈现代性构建之比较研究”等专题,从舞剧创作到跨学科和比较艺术学的研究,体现出舞蹈学研究协同应对与集成创新的关系。《文化艺术研究》自2019年第1期至2022年第3期连续开设“艺术研究·吕艺生谈舞蹈专栏”,从《舞蹈本体论钩沉》《舞蹈表演理论探秘》《舞蹈学方法论再思考》到《舞蹈“综合性”概说》,对舞蹈理论的体系建构具有推动作用。《艺术评论》开设“舞蹈剧场”“中国芭蕾年”“纪念中国舞蹈史研究60周年”“现代舞创作现状漫议”“青年舞蹈编导原创新作”等专栏,关注热点舞台创作《沉香》《到那时》《只此青绿》《伟大征程》等的舞蹈批评,且连续关注“北京舞蹈双周”演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欧建平研究员带领硕士、博士在舞蹈批评(评论)的延续性和原创性方面做出贡献。
(三)舞蹈学博士论文的基本现状
1.舞蹈理论研究的跨学科意识大幅提升
基于2012—2022年新时代十年间的中国舞蹈博士论文数据分析,显示出“跨学科研究”这一方向占据优势地位,舞蹈学与民族学、身心学、传播学、图像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在基础理论层面交叉融合。近年来,舞蹈学科对专业和学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建设“新文科”“交叉学科”,主动拓展舞蹈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不断深入融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浪潮,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齐头并进,这种跨学科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艺术创造能力的提升,为中国舞蹈学科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提供可能。
在现有中国舞蹈“跨学科研究”的博士论文中,依然可以分为几个大类。
第一类是以民族学、民族志研究为主的区域舞蹈文化研究和民族舞蹈文化研究,综合论证传统民族舞蹈的传承存续,以及舞蹈仪式在当下的发展道路问题。这一类论文数量占到“跨学科研究”论文总数的46.79%。
第二类是以文化人类学和跨文化传播为方法的舞蹈研究。该研究将目光对准舞蹈文化在跨区域、跨国家、跨洲过程中的嬗变及其带来的影响,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交流现象给予阐释。这一类的研究往往需要对两个或者多个研究主体进行对比分析,或是针对单一主体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下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提取。此类论文数量占到“跨学科研究”论文总数的26.67%。
第三类是乐舞图像研究,依据图像学、历史学的基础,对文物遗存中的舞蹈图像、造像、塑像进行研究。该研究必须依照特定的历史环境,复原舞蹈“定格”的背景、功能、价值,同时,运用图像学、符号学等当代研究理论对舞蹈图像、造像进行学理分析,力求还原相对真实的历史舞蹈场面,让“舞蹈历史”重新焕发生机。此类论文数量占到“跨学科研究”论文总数的6.8%。
第四类是戏曲舞蹈研究,对戏曲舞蹈身体语言的溯源、定位、分析与总结,对戏曲舞蹈的历史形态进行梳理,确立戏曲舞蹈程式化语言体系的生成方式与构建原则及其外部表达方式与风格倾向,挖掘戏曲舞蹈感性形式背后的理性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原则,为今后戏曲舞蹈的丰富与发展,或戏曲表演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树立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此类论文数量占到“跨学科研究”论文总数的10%。
第五类是数字化舞蹈研究。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了艺术创作多样化,对舞蹈创作语言和表达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表意机制。立足跨学科视野,解析数字技术对舞蹈语言实现交互表达的作用,深入创作系统,探索舞蹈表达由视听审美到多重感官审美的转向,为身体表达与数字媒介的交互设计提供思维借鉴,这类舞蹈研究与数字化互联网的时代语境紧密相关,研究需保证对科技和学术前沿动态的实时把握。此类论文数量占到“跨学科研究”论文总数的6.8%。
第六类是身心学与舞蹈学的跨学科融合研究。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方哲学、身体美学和身心学被纳入高等舞蹈教育的范畴中,尤其是近年来身心学和现当代舞蹈教学基训的融合,促使学术界展开了身心学与舞蹈学的跨学科研究。身体哲学在批判传统二元论的基础上将身体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中心”和“主体”,使身体成为舞蹈理论研究的媒介和支点,为研究者带来重新认识舞蹈的契机。此类论文数量占到“跨学科研究”论文总数的3.4%。
同时,近年来逐渐出现“武术与舞蹈”“舞蹈生态学”“舞蹈互联网推广”等跨学科研究的新兴视角,为舞蹈学术界带来“Z世代”的声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跨学科”“交叉融合”等学术观点的兴起和研究方法的成熟,会有更多的“破圈”视角为舞蹈理论研究带来新的血液。
2.中国现当代舞剧研究呈现出“质”与“量”的双飞跃
从数据增长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国现当代舞剧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从2012年以来逐年上升,并且已经成为目前占比体量第二的类别,以“中国现代舞剧研究”为主题的博士论文包括《何为舞剧——舞剧的属性、特征和规律研究》《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等,体现了中国舞剧自20世纪以来在质量、数量、体量上的飞跃性变化。
(四)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历年舞蹈立项现状分析
1.舞蹈史研究与“三大体系”建构呈现出共向性特征
关于舞蹈史的研究,立项获批项目呈现出相对宏观、系统的视角,与“三大体系”建构的趋势有共向性。所立项目具有宏观视野和系统建构的自觉意识,如《当代中国舞剧的历史发展脉络、创作实践与发展态势研究(1949—2019)》(于平,2019年)、《云南舞蹈文化史研究》(徐畅海,2016年)、《岭南舞蹈史研究》(曾华美,2018年)、《藏族舞蹈史》(扎西江措,2019年)、《基于中国话语体系的中国古代舞蹈“体、器、用”源流考证研究》(张玉玲,2022年)、《甲骨卜辞中乐舞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屠志芬,2022年)等。
2.民族舞蹈学研究成为舞蹈课题的研究热点
关于民族舞蹈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舞蹈界的研究热点,这一特征在舞蹈立项项目中有着清晰呈现。75项立项项目中有15项均为民族舞蹈学的相关研究,其间有立足于宏观视野的《闽台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黄明珠,2014年)、《长江流域舞蹈文化研究》(叶笛,2016年)、《民族舞蹈学研究》(王光辉,2018年)、《齐鲁民间舞蹈文化研究》(岳音,2019年)、《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研究》(胡骁,2020年)等,还有相对微观视域下的个案研究,如《粤北瑶族长鼓舞研究》(王海英,2017年)、《交融与协变——白马人面具舞蹈研究》(王阳文,2014年)、《民间傩舞形态研究》(刘永红,2014年)等。
三、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舞蹈学研究“史”与“论”发展不均衡,史学研究方法趋于程式化
纵观上述研究数据和研究现状,不难发现,中国舞蹈学研究呈现出“史”与“论”发展极不均衡的问题。以期刊论文的数据呈现为例,9∶91的史论研究占比使得舞蹈学“轻史重论”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不仅如此,既往舞蹈史的撰写,普遍按照历史朝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顺序,对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舞蹈事项做详尽的罗列、描述和考据。尽管多数舞蹈史学家所做的是一系列连续性的断代史研究,但因各自的学术背景和价值取向不同,使得整套专著缺乏一以贯之的舞史观,缺乏深层内在的逻辑梳理以及环环相扣的学理脉络。“目前舞史研究实践中仍呈现出自觉意识相对薄弱和方法论粗放应用的表征。也就是说,自觉、理性、主动对方法论进行把握和运用的观念还不是特别强,在运用的过程中也不是特别精准,或者是说运用、贯彻得不是特别周全、充分、深入。如果仅仅按照过去的舞史研究路数进行下去的话,好像很难再有新的发现,也提不出更多有突破性、跨越性的新观点,也难以看见新的学术景观。”①茅慧.中国古代舞史研究的掘进向度[J]舞蹈,2021(4):46.
(二)学术研究存在选题重复,研究呈现出碎片化与个人化特征
学术研究选题重复的问题是当下舞蹈学科在“话语、学术、学科”三大体系构想的框架下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应用和产出。选题重复不仅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时间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理论研究停滞不前。例如,在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下,学者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舞蹈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论,主要集中在身心学、民族志、图像学、人类学、影像学等,通过一至两种方法论对舞蹈文化、舞蹈现象进行横向重点研究,或对舞蹈整体的发展态势、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梳理研究。少部分论文打开研究思路,对舞蹈著作权、文献翻译伦理等问题进行深入考察。运用相似的“舞蹈+身心”“舞蹈+图像”“舞蹈+跨文化”等研究方法,仅仅对舞蹈研究主体稍作变化,使学位论文的研究视角重复而集中,最终导致相似的理论成果套用在不同主体上,难以产生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此外,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和个人化的特征。每一个研究都是独立、创新且具有个人标识的成果,但研究与研究之间没有“因果律”且缺乏内在关联性,因而虽然研究体量巨大但却未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生态。不仅如此,研究视角整体呈现为一种宏观视野的缺失,其往往停留在对某一个体或某类群体的专题研究,或是对某一理论或观点的基本展开。尽管这些研究呈现出一种专题式或递进式的探究进路,但往往仍然停留于对资料的收集、汇编、整理和现状描述方面,其对于问题的发现、分析、梳理和解决机制仍缺乏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会导致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向作用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另一方面也难以凝练出具有标识性且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而难以产生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三)学术研究“亲缘性”结构意识淡薄,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舞蹈学术研究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各类理论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不细致,彼此间缺乏“亲缘性”的结构意识和多维度的串通融合。以舞蹈应用型理论著作为例,中国民族民间舞和其他类成果(主要包括通识类基础教材和交叉视野下的应用理论研究)占总量的70%之多,约为中国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和舞蹈创作类成果总量的两倍。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重要的传统舞种之一,其理论成果数量庞大、视角多元、涵盖面广,研究相对深入,而其他类成果虽然体量较大,但无论是从结构框架还是内容形式都有明显的重复现象,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部分内容概念界定模糊,过多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感性描述,内容陈旧,缺乏舞蹈学科的广博视角和与时俱进。
除此之外,中国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和舞蹈创作类成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研究成果稀少、研究深度欠缺、研究成果陈旧、研究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例如舞蹈创作和现代舞作为两个较晚形成的教学领域,其教材建设虽有发展,但仍较薄弱。向外看,形式内容单一,与通识类舞蹈基础存在部分重复建设,缺乏学科视野下的亲缘意识和内外的逻辑关联,主干课群理论发展不平衡,整体欠缺聚合力。向内看,一部分成果的本土意识淡薄,“时代性”“专业性”的聚焦尚未形成,难以凸显专业教学的优势与特色,与当下教学训练的贴合度松散,涉及外国舞蹈的部分理论成果内容陈旧,使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的转化过程造成延滞,缺乏“亲缘性”结构中的对话与呼应。
(四)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对话意识有待加强
舞蹈学研究缺乏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对话意识,是长期以来的问题。一些国际性的学术话语和学术热点中,如全球化、视觉理论、消费文化、技术交互、生态美学等视域下的舞蹈研究也经常处于缺席的状态。尽管舞蹈研究非常关注身体,身体作为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探讨的话题中,但是从身体美学、身体哲学、身体社会学、身体共同体、身体镜像、身体现象学视角进行的探讨还不够丰富和明确。学者们的研究仍多专注于舞种和学院派的研究,难以形成与学界的对话和呼应,缺少学科之间的真正互动。但学科知识化、专业化、单一化无形中削弱了舞蹈学科面向现实的能力。当代中国舞蹈学科的发展不能只满足于学科内部的进步,还要吸收其他形态的理论增长,形成跨学科的协同发展态势,增进舞蹈艺术的活力。
四、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开掘舞蹈史研究深度、明确精准向度,创新本土话语理论的研究范式
舞蹈史学研究尚需不断引进和借鉴科学的方法,譬如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音乐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论,舞蹈史研究都可以合理借鉴充分运用,以达多层次、立体化,纵横探识乐舞文化的整体。
舞蹈史的书写惯例“是以艺术家的创作成果为主要评价对象的,是书写者基于当下的价值立场在线性时间中根据某种逻辑秩序进行构建的结果,这是舞蹈史的核心形态。由此,可展开如:舞蹈思想史、舞蹈观念史、舞蹈风格史、舞蹈美学史和舞蹈批评史等多维形态舞蹈史的书写,从而彰显舞蹈史学研究的丰富性和张力感。”①刘剑,黄桂娥.艺术史书写的价值立场、核心形态与多维形态[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5):125.只有由表及里透过历史事物的表象深入到事物发展的深层结构和动因,方能真正臻至舞蹈史学的成熟期。
(二)梳理学科内部系统关系,加强学科内在凝聚力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物质材料,以经过规律化、艺术化的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体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一门艺术。以舞蹈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学科体系构建,应充分考虑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形式舞蹈艺术的历史文化属性,也就是说,不能以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去对待。舞蹈学者必须要加深对学科的认知,梳理学科内部系统的关系,加强舞蹈学科的内在凝聚力。在知识拓展、内涵深化、范型构建、价值实践诸方面发力。
第一,在舞蹈理论的构建上,应体现以舞蹈学为主、多学科互融且对舞蹈实践有较强指导意义与价值的原则,结合国家文化战略的布局,向其他艺术学科吸收先进方法开展实践,形成“舞蹈学+”的舞蹈理论学科群,从而达到对舞蹈实践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突出学科属性,彰显学科特色,增强学科认同。
第二,在舞蹈实践领域的构建上加强学科内部的开放,包括舞蹈种类之间的开放,以及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之间的开放,加深学科内部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速推进集成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学科建设态势。
第三,在学科体系的具体设置上,遵循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规律,体现“乐+舞”“理论+实践”的中国舞蹈学科特色,在提升舞蹈学科成果转化率的同时,拓展对于整个文化艺术领域产生的辐射力。
(三)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融合跨学科、多学科的系统思维
2022年国务院学科办调整的学科目录中涉及艺术学的学科布局与调整,基于此次艺术学学科新的布局调整,舞蹈学科发展的前瞻视野需要打破学科边界、突破学科壁垒,面对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跨学科、多学科研究是取得重大理论突破和产生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舞蹈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吸纳其他学科的养分实现自己的生长?大体有如下路径①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C]//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海, 2008:497-498.。
1.取向参照。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价值取向,如果是专业实践类学科,其实践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也迥异其趣、目标鲜明。例如经济学以提高效率为旨趣,自然科学以揭示事物因果联系和内在规律为追求,那么,舞蹈学的价值取向应该包括其学理建构的独特性,以及探索如何从“实践性”上升为“实践理性”。
2.概念培育。学科常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为己任,当旧的概念不能解释新的现象、不能指引方法去解决新问题时,就需要培育新的概念。那么,舞蹈学科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动态变化的现实中发展自己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以此解释新现象、解决新问题。
3.体系比较。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各自都会在整个社会改革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地进行体系重构,新旧体系交替的得失,无疑都具有比较、鉴别和反思的价值,进而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
4.方法融通。研究方法论的更新绵延不断,艺术学科之间的共性,提供了提供方法论上相互借鉴的可能。
(四)借助“三大体系”研究,面向舞蹈原理创新问题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原则,也是学科发展的第一原则。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原理的创新问题,是困扰舞蹈学科进步的重要问题,也是学科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话语、学术、学科”三大体系的构想,努力为舞蹈学科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基础原理,是对舞蹈学科未来发展和研究的顶层设计,从宏观层面着手,使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原理健全扎实、优势突出,加强融合新兴理论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充分照顾冷门研究方向的代有传承,构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舞蹈学科体系。
舞蹈学科完备的教材体系、完备的舞蹈教材为舞蹈高等教育的学科导向提供基准。在论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23-11-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16/0518/c1024-28361421.html.完整的科学的教材体系能够构建起具有真理性、系统性的学术体系,从而引导舞蹈学科的话语体系。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出版“南艺舞学丛书”已经被许多高校的舞蹈专业逐步采用为教学教材,包括已经出版的《新时期中国“新舞蹈”史述》《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综论》《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舞剧构思文学表达教程》《中外舞蹈思想教程》,以及将要出版的《中国民族舞蹈学教程》《中国当代舞剧发展史》。完备的舞蹈教材体系能为系统教学提供源动力,为舞蹈人才的培养、高水平博士学术论文写作以及科研项目课题申请提供充足养分,为舞蹈原理创新提供土壤。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23-11-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16/0518/c1024-28361421.html.当下,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次挑战但却更是一次机遇。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加紧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舞蹈学科当全力协同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在“三大体系”建设的掌舵下,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的发展模式来实现新时代舞蹈学科建设发展的重大突破!
(感谢课题组成员:夏静、唐白晶、刘忆、邱宇、金淼参与本部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