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务决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4-03-19杜英英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2期
关键词:财务决算财务数据国有企业

杜英英

(作者单位:兰州新区商贸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企管理日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尤其在财务管理领域,准确的决算是确保资金安全、投资有回报和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现实中,不少国有企业在决算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这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健康发展,还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不少隐患。因此,深入剖析国有企业财务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用对策,已成为当前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探讨国有企业财务决算的核心价值,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具体而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国有企业财务决算的重要性

(一)保障国家资产完整与安全

财务决算关系到国家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一个精准、真实的财务决算可以防止资产流失、侵蚀或误用。国有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知识产权等,都在财务决算中得以明确、详细的记录。这为国有企业和国家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个清晰、透明的资产视图,可避免其在使用、交易和投资时流失。此外,通过规范的财务决算,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风险,如不合理的资金流、隐蔽的债务、潜在的坏账等,进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不仅可以为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健运营提供保障,也能确保国家资产完整与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经济风险,而一个完备、真实的财务决算能为其提供坚实的防线,为其稳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体现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与社会责任

财务决算能直接反映国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准确的财务数据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资产利用效率等关键指标。对于股东、投资者和相关政府部门而言,这些数据是评估国有企业绩效、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国有企业是否履行了其经济责任,是否为国家创造了应有的经济效益。此外,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详细的财务决算,国有企业能够清晰地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支出和投资。例如,决算报告中包括对环保项目的投资、员工培训和福利支出、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和公众了解企业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此外,财务决算中对社会责任相关支出的明确展示,迫使企业更加重视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三)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国有企业的经营状态、资金流向和盈亏状况对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准确的财务决算数据对于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尤为重要。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深入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1]。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财务决算数据还可以为国家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二、国有企业财务决算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数据不精准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重要承载者,其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国家、社会和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运营中,部分国有企业在财务决算时出现了数据不精准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误区。企业会计准则为企业的财务决算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旨在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然而,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复杂性,或者是接受的相关培训不足,财务人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这种误解表现为对某些条款误读,或是对准则内的某些规定理解不到位,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运营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如合同结算、投资并购、资产评估等,开展这些业务的前提是对会计准则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然而,如果企业在业务操作中没有完全遵循会计准则,便会导致财务数据出现偏差。例如,对长期合同的收入确认时机、对于外币业务的转换汇率、对于资产减值的评估方法缺少了解,都会导致财务决算数据失真。

(二)信息披露不足

信息披露不足是国有企业财务决算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降低了投资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对于某些重要的财务数据和经济事项,一些国有企业只选择性地披露。例如,对于某些大额的非经常性损益,企业会选择不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有部分国有企业在财务报表中使用了大量的会计估计和判断,但这些估计和判断的方法往往没有在注释中得到充分的解释;还有部分国有企业未能及时更新其财务决算,导致公开的信息过时。这种滞后的信息对于需要实时数据的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信息披露不足,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而且会加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三)决算与业务脱节

国有企业的财务决算与实际业务脱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会严重影响决策的准确性。第一,决算与业务脱节导致决策层对国有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把握不准确。当财务报表显示出的数字与企业的实际业务发展状况不符时,决策层会基于这些不真实的数据制定出不适合的战略,或者会采取错误的奖惩措施。例如,某国有企业的商品已发货且业务已确认出库,但由于实际未收款、未办理货权转移或未开具发票,财务部门对这部分业务进行了不当的财务处理,从而使得账面收入与实际发货量存在巨大差异。这导致企业管理层在评估销售业绩时得出错误结论,从而对销售团队的考核和奖励出现错误。第二,决算与业务脱节会对外部投资者造成误导。外部投资者通常基于公开的财务数据对国有企业进行评估,若这些数据与实际业务不符,投资者就会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自身的融资成本和市值[2]。第三,决算与业务脱节会导致内部资源分配不合理。基于不真实的数据,部门间的资金调配会出现问题,如某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部门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而某些低效的部门反而得到过多的资源。

(四)存在违规操作

一些国有企业在其财务决算中,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会使用一些违规手段,或存在大量使用会计估计的情况。例如,有些国有企业为了展现出较为乐观的经济状况,会选择聘请对自己评估比较宽松的外部评估机构,从而得到一个相对较高的评估价值。这不仅会造成财务报表失真,而且会使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或是资产重组时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一些国有企业在其他长期投资方面也会进行相似的违规操作,如设定不恰当的资产使用寿命、预期收益率或是其他会计估计参数。通过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国有企业可以减少折旧费用,从而提高当期利润;通过调高预期收益率,企业可以提高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三、国有企业财务决算优化对策

(一)做好内部审计

加强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确保财务决算科学性和精准性的核心。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国有企业可专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由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审计专家来担任,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这个部门需要定期对国有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财务制度和国家相关法规[3]。第二,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对已经完成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还需要参与财务决策的全过程。在国有企业进行重大财务决策时,如投资、融资等,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参与进来,对决策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其合规性,且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国有企业应该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技术和国家相关法规。与此同时,要给予审计人员足够的权力和资源,使其可以真正地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审查。第四,国有企业可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报告系统,所有的审计结果都形成书面报告,并提交给高层管理者和董事会,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

(二)实施公开透明的制度

首先,国有企业应确保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来进行编制,且公允地体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可考虑引入外部专家进行财务数据的独立验证,增加数据的可信度。其次,所有的财务数据,不仅仅是年度财务报表,还有季度报表、月度报表、特定项目的财务数据等,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开,并确保这些数据易于查询和下载。公开的数据应当是完整的、未经篡改的,能反映真实的经营状况。最后,国有企业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区块链技术,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这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还可以减少运营成本。

(三)加强财务与业务协同

国有企业的财务决算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紧密协同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决算的准确性和企业绩效的真实展现。加强这种协同,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信息流动会更为顺畅,可以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国有企业的经营状态。首先,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将业务与财务的数据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避免决策失误。这个平台应该支持实时数据同步,可以快速地捕捉市场和业务的变化,以提高财务决策的精准性。其次,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定期组织两部门的联动会议,共同讨论经营策略、市场动态等,以确保财务决策与业务策略保持一致;还可以通过轮岗、培训等方式,增进两部门间的了解[4]。再次,为了更好地支持业务决策,财务部门应该提供更加细化、专业化的分析报告。例如,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业务领域,财务部门可以提供该领域的成本分析、利润预测、风险评估等,以支持业务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策略。最后,国有企业还应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精准度,还有助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加收入来源。

(四)加大处罚力度

第一,国有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违规行为分类体系,如轻微、中度、严重等,依据行为的性质和造成的影响进行划分。不同等级的违规行为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处罚的严厉程度与违规行为的严重性相匹配。

第二,实行递增式的处罚策略。对于反复出现违规行为的工作人员,其处罚应呈递增趋势。例如,首次违规可能只是警告,第二次违规则是罚款,第三次则可能涉及职位调整或解雇。这种递增式的处罚策略能够更好地震慑员工,使他们意识到违规行为的严重性。

第三,公示处罚结果。为了加强处罚的震慑作用,国有企业应当将处罚的决定于公司内部公示,必要时于外部公开。这样既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也能增强其他员工遵守法规的意识。

第四,为了强化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公正、公开、透明的违规行为处理机制。该机制需要明确具体的违规行为、相关证据的收集与审查程序、处罚的种类与程度等。此外,为了确保机制的公正性,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相关的审查与裁决工作[5]。

第五,国有企业还需建立一个违规行为记录系统。对于每一起违规事件,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与存档。这样不仅可以为后续的审查与处罚提供依据,还可以作为内部的警示教材,防止类似违规事件再次发生。

(五)完善激励机制

第一,应建立一个以财务决算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需要明确界定各级财务人员在决算过程中的职责和期望绩效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归属。

第二,针对以上标准,设计一个综合的奖励体系,对于那些能够准确、及时完成财务决算工作,并且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方面表现出色的员工和团队,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如奖金、晋升机会或公开表彰。

第三,引入第三方审计或者专业评估机构也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客观地评价财务决算的质量,为激励机制提供更为公正、透明的评估依据。

第四,确保所有财务人员对激励机制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培训和内部沟通,使他们明白激励制度的具体内容、执行标准及其对个人和团队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机制的透明度和接受度。

猜你喜欢

财务决算财务数据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竣工财务决算流程再造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浅谈公立医院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
浅谈财务决算与会计档案管理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