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干部谈做人(五)

2024-03-19

创造 2024年1期
关键词:顺境逆境脾气

◆ 木 子

四十五、把困难视为磨砺,把压力当作动力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之所以芬芳四溢,正是因为它经历了寒霜的考验、磨砺。事实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做成的,“容易”干不成大事业。同样,“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我们工作学习中常常承受很大的压力,只有将压力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才能扛住事、干成事。不经历巨大困难,不会成就伟大事业。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艰难困苦,给人带来许多困扰、痛苦甚至是煎熬,人们都不喜欢它。但同时,这些磨难又能像打磨玉石一样磨砺人的意志,使之终有所成。党员干部要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决心才能取得真经,要把艰辛困难当成锤炼自己的机会、砥砺成长的过程,在多经事、多干事中不断成长、成熟、成才。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加内在动力。生命是需要激活的,适度的紧张感能让我们对生活充满热情,让思维和行动保持活跃,进一步挖掘出自身潜力,激发创造力,让工作富有效率。我们要正视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锤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学会抗压、减压。要找准自身“短板”,练就真功夫,以过硬本领化解压力。要学会转化压力,以压力激发内生动力,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

四十六、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存钱不如存健康

人生如储蓄。一个人短短的一生,无论事业、金钱、友谊、爱情,都离不开平时一点一滴的储蓄。健康是人生第一要务、第一财富。很多人到了晚年才会明白一个道理:与其储存金钱,不如储存健康。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透支自己的身体去换取财富。健康是生命的基础。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因失去健康而壮志难酬;多少名流人物因病魔缠身而事业中断。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未成却病逝五丈原,让人叹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曹雪芹中晚年贫病交加,“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徒令后人怅惋;贝多芬日夜企盼耳能复聪,直至生命尽头仍在祈求,“到了天堂,我就能听得见了”。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可能丢失一切。所以有人说:“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美好人生需要储存健康。高尔基说过:“健康就是金子一样的东西。”财富需要平时储存,健康也一样。储存健康,就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心理平衡等,具体表现为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讲究卫生,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我们要着力提升健康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工作,为美好人生奠定身体基础。

四十七、热情比怨恨更得人心

生活中,我们以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来待人接物,往往也会得到别人热情的回报。热情待人,是做人富有人情味、对社会负责的一种重要表现。反之,如果我们对人冷漠,甚至常抱以怨恨之心,那就会让人难以接近,最终只会变成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孤家寡人。把热情待人当成一种习惯。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墨子看来,只要有人首先做出待人热情、真诚友善之举,那么他就能够影响到社会氛围,并促使其他人像他那样做,结果是大家都从中获益。热情待人,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教养,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通行证。待人以热情相当于为自己铺路,你若是对人保持善意、和颜悦色、乐于助人,这个世界总会对你温柔以待。怨恨是与人相处的大敌。对人怨恨是世界上最傻的事情。生活中,难免都会有不小心,也会有误会摩擦。当别人无意冒犯了你,你去怨恨他,看似正常,但其实是很不理智的行为。怨恨可能让自己陷入悲伤,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由于怨恨,对人冷漠而不去沟通,或者直接打击报复,对于事情的解决毫无益处,在怨恨当中注定没有人是赢家。与人相处,我们应当学会理性思考、宽容大度、放下怨恨,才能赢得人心,让彼此关系更加自在融洽。

四十八、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有面临苦难的时候,有的是天灾人祸,有的是爱情失败,有的是事业低谷,种种不一。面对苦难,有的人就此沉沦,一蹶不振,最终只能从失败走向失败。而真正的强者,会把苦难当作老师,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迎难而上。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往成功之路布满荆棘、困难重重,只有不惧艰险、历经苦难,才能成就伟大事业。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们在革命道路上,不知经受了多少风霜冰雪,不知遭遇了多少艰难困苦,不知闯过多少“雪山”“草地”,不知经过多少“娄山关”“腊子口”。正是这些磨难、淬炼和考验,让他们丰富了阅历、坚定了信念、获得了智慧,从而夺取了革命的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马克思曾说:“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坎坷和挫折,没有人会从来不输。面对失败,最好的态度就是找准原因、汲取教训、加以改进,继续前行。强者屡败屡战,在失败中、在折磨中经历苦难,在苦难中磨砺意志、增长智慧和才干,最终才能攀上成功的顶峰。

四十九、人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人生好多事,拖一拖就拖黄了,等一等就等老了。美好蓝图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只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进态度,全力以赴谋进步,奋勇争先加油干,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拥抱精彩的人生。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实效,提高办事效率,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此后,“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带动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变。党员干部要强化“事不过夜”“立说立行”的工作理念,时刻保持时不我待、争先恐后的精气神,凡是该干的积极干、能赶的往前赶,按时按点分阶段完成各项任务,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鲜明提出“反对形式主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要求,倡导“发扬钉钉子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迈上新征程,我们要以实干的态度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挑战,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要立足实际,知实情、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党风政风建设带动社风民风,让奋斗、实干蔚然成风。

五十、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

罗曼·罗兰曾说:“人真正的敌人就是自己。”每个人真正的敌人不在于外界,而在于自己的内心,而盲目骄傲自大,也是导致我们失败的最大敌人之一。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常言道,一个人征服世界并不伟大,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真正的强者,能战胜自己“心中贼”,自觉自律,不被恶习所染,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努力成为一个积极向上、高尚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随波逐流、不思进取,与自己内心的“顽敌”战斗中败下阵来,这样的人生只能落得个一事无成的下场。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才是最可贵的胜利。狂妄自大,必将失败。老子曰:“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必然走向反面,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也就是这个道理。天狂有雨,人狂有祸。战国时期魏国庞涓太高估自己的能力,自以为是,最后在马陵道上遭万箭射死。西晋末年的南北朝初期,前秦皇帝苻坚率军南下征讨东晋,号称统领几十万大军可以“投鞭断流”,非常傲慢,狂妄自大,结果被谢安等人施用“草木皆兵”之计而失败。自大只会使人走上不归之路,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谦虚谨慎,切莫狂妄自大、自我膨胀。

五十一、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

脾气是一个人的基本性情,发脾气不注意场合和分寸,任性而发,那只是一个人的本能。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很大。”一个人的能力、气量与他的脾气是成反比的,越有本事的人越不容易发脾气,没有本事的人才会稍不如意便怨天尤人,把脾气使出来。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发脾气是情绪的一种激烈化的表达。有的人能力不够、脾气来凑,水平不高、声调要高,动不动就摆谱发脾气,其实不过是掩饰自己的紧张与无能。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洞察秋毫、未雨绸缪,动于无形、治于未病,为人处世都会有礼有节、圆融无碍而恰到好处。不用生气,也能冷静面对、处理好各种问题。能控制脾气是真本事。越和自己过不去的人,就越喜欢发脾气。“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脾气是长是短,完全由人来把握。我们要加强自我修炼,不断开阔胸襟、增强气量,乐观做事、豁达为人,努力提升能力素质,真正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提升自己的气量、涵养自己的修为。遇事先要自我检讨,多沟通多理解,少动肝火、少责怪他人,始终保持谦逊平和的心态,用好脾气凝聚人心、团结干事。

五十二、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的行为是受信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相信能即说明你相信自己,并且坚持去做这件事,那么最后的结果也是乐观的。反之,当一个人在心里总是说自己不行,不去努力,那他的人生往往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和成就事业的重要力量。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不见得真的不可能,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自信去做。没有相信,就没有开始,也不会有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只有在潜意识中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才会有驱动力,才会坚定不移付诸行动,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真正的失败在于决定放弃的那一刻。有人说过:“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再相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不相信寒冬散尽会春暖花开。”当我们面对风浪不再自信,当我们放弃,那往往就意味着失去一切。一个信心坚定的人,通常能在危急危难关头、复杂严峻时刻,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不抛弃、不放弃,做到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必然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运。

五十三、不相信自己的人,连努力的价值也没有

信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抱有必定成功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愿望或想法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国家,都离不开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就失去了方向和进取的力量,所有的行动都只是无的放矢,这样的“努力”也就毫无意义。欲成大器,必先自信。人不自信,谁人信之?人生的高度,是自信撑起的。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和成就事业的重要力量。一个人如果充满自信,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面对生活,都能乐观对待,积极应对,不管经受多少挫折都能坚持下去,并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拥有自信,我们才能战胜自我、消除自卑、摆脱烦恼、大胆开拓、不断进步,去拥抱事业的成功。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有信心就有方向,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来源于自励,我们要善于欣赏自己,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学会修炼“自信心”,自觉增强人生自信。信心来源于实力,我们要不断增强自信的“资本”,在理论学习中增长智慧,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集学识、见识与胆识于一身,增强干事创业的底气豪气志气,让自信“不请自来”,让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无限力量。

五十四、顺境时勇往直前,逆境时怀揣希望

人生之路,难免会经历顺境和逆境,若能积极面对,辩证看待,人生境界便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要点燃激情,向上而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顺境固然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对事业发展也有不利因素。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易使人自满自足,意志衰退。一个人若太享受顺境下的安逸,而放弃努力的脚步,结局只能是被社会遗忘。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对顺境消极作用的一种警诫。我们应当避免顺境的消极影响,积极利用顺境的有利条件,乘风破浪前行。逆风而行,方显坚毅。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非常之事,难以成非常之才。邓小平同志在“三起三落”的曲折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了伟人的坚定信念、超人的坚强意志,成为我们加强自我修养的典范。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犹如逆水行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但是,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炼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往往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我们要培养在困苦中乐观、在艰难中崛起、在坚持中奋进的心态、勇气和意志,无论顺境逆境都坚定信念、勇毅前行。

五十五、只有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情绪是人的一种内在主观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商、智商,进而影响工作生活状态和效率。控制不了情绪的人,很难过好这一生。一个人只有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力,不被情绪所干扰,才能遇事理性、处变不惊,在人生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控制住情绪,才能掌控好局面。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好情绪,时时陷入情绪化的泥沼,就容易导致判断失误、时机延误、学业耽误、工作贻误、生活错误,甚至走入人生低谷。只有加强对自身情绪的控制,才能防止情绪化,防止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情绪控制力是一个人自制力的重要内容。要想拥有美好的人生,就得牢牢掌握情绪控制权。人的能力一半靠情绪的管理。人们常说,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一个人的能力越是不足,情绪就会越高。能力不足,对环境的掌控就越弱,越容易慌乱。情绪成分越高,就会失控宣泄。我们要加强自我情绪管理,养成自我调适的良好习惯,积极同消极情绪作斗争,拥有强大内心和定力。只有这样,才能不因情绪而羁绊,坦然面对各种境遇,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人生能量。

猜你喜欢

顺境逆境脾气
Love your life热爱生活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顺与逆
七七的怪脾气
最好的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做好一个人
一座脾气古怪的城
完形填空Ⅳ
树的怪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