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遗产廊道理论的琼北火山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

2024-03-19郭芳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8期
关键词:旅游

摘要:构建遗产廊道是线形文化景观遗产的国际通行做法。琼北火山传统村落地处“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是代表琼北地区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地质地貌特征的亮丽名片。文章探析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现状及构建遗产廊道影响,从廊道路线规划及解说系统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发展乡村旅游业、构建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琼北火山石传统村落遗产廊道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火山传统村落;遗产廊道;旅游

一、引言

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将“古村落”名称改为“传统村落”,从“古”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明价值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被重新凸显出来。传统村落承载着乡村的民风民俗,拥有中国乡村最为浓厚的文化气息,保存有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可挖掘价值和研究价值。自2012年全国开始传统村落调查工作以来,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形成了当今全球一个国家内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面积最广的农耕文明保护网络。与此相对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等原因,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面临较大的挑战,2017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指出,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在实践中,发展乡村旅游是保护传统村落的主要途径,但是又容易造成修建性破坏、生态环境失衡、文化传承失真、商业味道过浓、旅游项目同质开发等弊端。

琼北地区因火山而形成的火山石传统村落分属于海口、定安、澄迈等地,各地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因属地不同等问题,整个琼北地区火山石传统村落的保护整体性和统一性有所欠缺,资源禀赋好的村落予以重点开发,其他村落则顾之不及,“孤岛式”保护的痕迹较为明显。近年来,文化遗产区域化保护成为趋势,保护对象从单体到群体,从点状到面状,鉴于这种趋势,应将琼北火山石传统村落串联起来形成遗产廊道,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遗产廊道

在遗产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许多西方国家都进行了项目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以遗产廊道实践成效较为突出。遗产廊道是美国探索出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方法,保护对象主要是运河、道路和连接单独遗产点的线性廊道,也是连接不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地点构建起来的一条文化旅游线路。遗产廊道可以理解为“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

(一)遗产廊道的构建与发展

遗产廊道是一种综合保护方式,拥有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游憩、娱乐、主题文化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学者王志芳(2001)等认为,遗产廊道具有线性景观、区域大小为中尺度以及自然、经济、历史三者并举综合保护等特点,要把历史重要性、建筑或工程重要性、自然要素重要性以及经济重要性四个方面作为遗产廊道的选择标准。遗产廊道是一种对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关键是将不同的遗产地点整合在一起,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同时也需要区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以便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王云霞(2018)提出遗产廊道是基于文化遗产资源、沿线景观和旅游设施,连接起线性景观的一种旅游路线模式。

此外,在实践中,遗产廊道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一些学者认为遗产廊道的建设应该注意避免简单地追求景观效果,而应更加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根据当地文化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目前,学术界对于遗产廊道的探讨和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和拓展,未来也将继续关注其构建与发展的各种问题,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

(二)遗产廊道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遗产廊道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探讨了遗产廊道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研究结论。首先,有學者认为,遗产廊道可以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张淼(2019年)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遗产廊道”对于地区经济、产业就业和地方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另外,有学者也指出,遗产廊道需要注意其对当地居民生计的影响,李鹏(2018)从文化消费行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遗产廊道对当地居民生计的影响。

(三)遗产廊道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是遗产廊道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因素,以确保遗产廊道可持续发展。龚美钊(2018)从空间扩散角度出发,研究遗产廊道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可持续性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另外,有学者指出,遗产廊道旅游应该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鲍广颖(2020)从景区旅游产品价值、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等方面探讨了“遗产廊道”旅游的文化保护和传承问题。此外,也有学者研究了“遗产廊道”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体验。赵鹏(201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遗产廊道”旅游体验对游客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

三、琼北火山石传统村落资源概况

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海南省共有64个村落入选,其中,琼北火山口地区共 10 个,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亟待保护和开发。琼北火山石传统村落兼具海南岛北部传统村落的特点,同时,作为火山口附近发展起来的村落,明显带有火山印记,其特有的火山村落资源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火山石村落

火山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村落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多数火山石村落从形成初期村落选址,到建筑形成演变以及建造选材和工艺等,都受到火山地区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火山石村落在选址时大多利用火山自然资源,选择对生产和生活有利的地理位置,满足对自然环境安全和社会环境安全的需求,村落格局呈现“树形”“梳式”等。

(二)火山石建筑

琼北地区的火山石建筑是一种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利用火山石作为建筑材料,通过石砌、石柱、石梁、石头墙等方式构建建筑物。火山石傳统村落墙体和道路的建筑材料均采用火山石,火山石的特点是强度高、保温、隔热、吸音等特点,火山民居包括住宅、宗祠、文教建筑、庙宇、巷道、碉楼、牌坊、石塔、石塘、石井、石墓等。

(三)乡土火山文化

火山石村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当地村民长期在火山环境中生活,形成了明显带有火山印记的乡土文化,比如羊角的火山图腾、“数缸订婚”的火山婚俗、反映生产生活的火山山歌以及当地祭祀聚会的火山“公期”等。以琼北火山石村落为代表的火山文化千百年未曾被突发的火山活动打断,顺应天时地利而得到持续传承。

(四)火山地区特色农产品

琼北火山地区大面积裸露地表的火山石地质因特有的构造而导致渗水过快,坡地很难风化成土,雨水补给不足,不利于发展农业,但由于特有的火山灰物质等养料丰富,当地种植的果树却独树一帜异常茂盛,火山荔枝、后山龙眼、火山黄皮等热带水果品质极佳,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果品。

四、构建遗产廊道的可行性和价值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海南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资源。其中琼北地区的火山石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各具特色的文化、历史等方面,备受游客青睐。因此,构建琼北地区火山石传统村落遗产廊道,不仅是对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更是为游客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文化旅游方式,同时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构建琼北地区火山石传统村落构建遗产廊道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 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琼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其中火山石传统村落就是一大特色。这些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吸引力,对于构建遗产廊道来说非常具有可行性。

2. 政府重视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

旅游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从省一级政府到市县政府均加强了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扶持和引导,对于火山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和支持,这为构建遗产廊道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3. 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和广阔的旅游市场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满足于单纯的景点观赏,更希望通过深度体验和参与了解当地文化,因此构建遗产廊道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还可以扩大市场空间和提高旅游收益。同时,在海南全岛旅游业逐步发展的背景下,火山传统村落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二)价值分析

构建琼北火山石传统村落遗产廊道,有利于从整体上统筹做好火山传统村落保护,从系统的整体空间、连片地段着手,对廊道内所有村落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民居民宅、村落遗迹等进行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和社会价值。笔者认为,建成遗产廊道将产生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 乡村文化保护将更有力度

以乡村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为核心点对遗产廊道内的所有文化资源进行保护。通过对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进行广泛普查,为其建档立案,使人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的范围和等级日渐明晰,同时注重留存和维持村落原本的生产生活形式,从而实现对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传承与弘扬村落历史,进而实现对村落的保护和文化传播。

2. 艺术价值挖掘将更有深度

遗产廊道内文化遗存的挖掘将更强调个性与品质,特别是廊道内的游步道设置及旅游项目开发,力求体现现代乡村旅游时代的产品特色,如村落民宿的地理位置、气氛营造、装修风格、家具摆设、颜色搭配、环境风貌等均能体现其艺术特色,也只有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方能彰显出独具一格的火山文化,才能闪现出琼北火山传统村落民宿的活力。

3. 乡风文明营造将更有温度

构建传统村落遗产廊道其社会价值的一大体现是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的前提是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和文化浸润。对历史文化遗留的保护、对民居古宅的修葺、对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发展带来的当地村民就业等,都会极大提升村落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4. 推动经济发展将更有准度

琼北火山传统村落是居民仍在生产生活的居住地,构建遗产廊道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的目标,就是要在村落文化的弘扬发展与村民增收致富这两者实现双赢。因此,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和保护,是建立在村民能够从旅游开发、遗产保护中获得实际利益和真正让所有的村落居民都能从中受惠的基础上。将琼北地区火山传统村落遗产廊道打造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旅游目的地,借助独有的海岛火山IP,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研学旅游、文化遗产旅游、休闲观光旅游,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

五、构建遗产廊道的主要策略

构建琼北地区火山传统村落遗产廊道,在海南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大背景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琼北地区火山传统村落遗产廊道,对文化遗产以及与火山传统村落相关联的村落要素、设施设备、村容村貌等进行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与创新性利用,建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并重的保护体系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系统。

(一)廊道路线规划及解说系统构建

根据琼北地区火山石传统村落的布局,划定遗产廊道范围,涵盖10个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火山文化浓厚、历史遗存丰富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地域覆盖“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以海口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为基础将火山石传统村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带形区域。廊道内主要由传统村落、火山地质地貌、火山石建筑以及海南热带景观构成,要建立一个体现统一主题又能反映单个传统村落及文化遗存的解说系统。可聘请地质专家、建设规划专家、研学旅游策划专家以及热带农业专家组建解说系统设计团队,对地质地貌、村落布局、石器石屋、历史传说、热带植被进行精准、科学地解读,以此提升居民、游客以及社会大众对传统村落以及周边附属物的保护意识和了解认同程度。此外,可以考虑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传统村落和周边景观,进一步提升解说系统的体验性和吸引力。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当地导游、居民等相关人员的解说能力,使其成为传统村落和周边景观文化传承的积极力量。

(二)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海南正在积极构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瓊北地区地处“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是海南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在这一区域建设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廊道建设需要遵循生态保护原则,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琼北地区火山石传统村落遗产廊道也是一个绿色廊道,自然生态系统在这一廊道中至关重要,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这一问题,不能一味追求对人文景观的保护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而进行廊道建设,力求做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对廊道内的景观进行设计是必要的。景观设计应结合琼北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主打火山文化,以火山石传统村落及附属物为主要景观要素,辅以热带自然风光、火山文化展示、火山石制品及文创产品等特色元素,打造火山印记明显、海岛元素凸显、琼北历史彰显的景观体系。同时,景观设计还应考虑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并在设计中加入相关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比如,采用本地材料和技术,减少运输和能源消耗,同时注重植被的保护和绿化,避免采取过度开垦和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得廊道建设在保护自然环境、增强生态功能、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多方面效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

利用传统村落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开发民居民宿、乡村度假项目吸引游客等是保护式利用传统村落的主要方式。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合理的开发原则,有效平衡好资源承载力、经济承受度、村民接受度、与村落历史文化传承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业应充分利用好火山特色资源,结合琼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传说等打造独特的火山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开发要注重挖掘乡土元素,开发火山农事体验、火山农家乐、火山康养休闲等旅游项目,将火山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受,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复游率。此外,确保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工作能够得到资金、技术、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并且加强对遗产保护单位的监管和考核。同时,要积极推动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关注,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形成大众保护、共同维护的良好局面。最终目标是使传统村落成为具有现代化功能、保持传统特色、融合自然环境和文化人文元素的宜居乡村,为促进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构建联动机制及关照当地居民利益

遗产廊道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必须在政府主导、企业推动、居民参与下才能完成。构建多方合作、联动协调机制,政府要在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企业要在项目专业设计、专业管理、投融资等方面发挥推动作用,居民作为实际受益人群要积极参与配合。遗产廊道建设与琼北传统村落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各个项目的计划、建设、运营的任何环节均需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统筹考虑当地居民收益,确保廊道建设符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此外,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如文化、旅游、城乡规划、环保等部门,形成协同推进、资源共享的合力。同时,重视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及公众对遗产廊道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增强居民对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共同维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最终目标是通过多方联动、协调配合,构建起一条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自然生态价值和现代功能的遗产廊道,推动琼北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琼北地区以其丰富的火山传统村落文化遗存和独特的地域地质特征而闻名,该地区的火山传统村落具有极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些传统村落,采用遗产廊道的方式对整个区域的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新的思路。通过构建遗产廊道,可以进一步整合和保护琼北地区火山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打造“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旅游品牌项目,提高琼北旅游知名度。此外,该模式还为其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地区构建遗产廊道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因此,采用遗产廊道的方式对琼北地区的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将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同时也将为琼南、琼中等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地区构建遗产廊道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乔大山,冯兵,翟慧敏.桂林遗产保护规划新方法初探——构建漓江遗产廊道[J].旅游学刊,2007,135(11):28-31.

[2]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05):86-89.

[3]田小林,郭芳.新时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思考——以海南省为例[J].辽宁经济,2020,440(11):50-52.

[4]Charles A.Flink,Robert M.Seams. Greenways[M].Washington:Island Press,1993: 167.

[5]李晓斌,刘旭晖,程凯,等.国内遗产廊道研究进展与可视化分析[J].住区,2022,108(02):143-151.

[6]刘雅熙.南粤古驿道增城段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9.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海南乡村文化现代化建设研究”(hnsz2018-53);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专项)“海南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hnjmk2021207)。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旅游惊魂
一起去旅游
自己去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助脱贫 同步奔小康
旅游
以茶为媒 促旅游开发
从旅游看人的自我超越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