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地理学科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4-03-19张红岩

教育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教师

张红岩

“双减”政策提到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地理课程对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要全面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与生活常识,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地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落实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经纬分明,清楚教与学的目标和任务

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再考虑“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在日常教学中,要深入研究课标与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落实教与学的任务。初中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的渗透与交融,又使得地理学科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科思维素养。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新颖化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开启学生地理思维培养的大门,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用好图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

地理学科最明显的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地图、图表和图片来表达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联系及发展变化。“获取和读取图表信息”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和关键。但学生经常在读地理图表的时候一扫而过,遗漏了题中的关键细节和信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读图、审题、答题能力,培养他们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只给学生提供一幅地图或一组图,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其中的地理信息,重点突出地图的作用。训练学生一读图名,二看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记),三分析图中显性地理现象,四尝试找显性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地理学习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用好每一幅地图,例如课本彩图、学案黑白图、思维导图、自己绘制的简图等,指导学生从图表中发现地理基础知识,寻找地理基本规律。日复一日、长期坚持,让学生能够做到眼有字、心有图,形成正确的地理空间联想观念,不断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归纳思维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很多地理知识在课本中分布较为分散、零碎,学生在学习时应该首先把握课本的整体脉络,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教师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图画本作为地理思维导图本。在这个作业本上,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不足,查漏补缺。在复习课教学中,画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进行地理章节的复习、地理概念间的对比、知识的归纳总结等。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也可以加强规范化训练,减少错误书写。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画的思维导图中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予以评价和指导。实践证明,思维导图既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又能很好提升学生的归纳思维。

动手实践,锻炼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可以研究课内外实践活动,设计简单的实验、调查方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总结地理知识,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指导实践活动。例如在讲授《海陆变迁》“板块构造学说中板块运动方式及所形成的地表形态”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用课本、白纸模拟实践当板块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时,看看分别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1.两人将两本地理课本书平放在桌面上,双手均匀用力,缓慢碰撞。你的发现是什么?大胆推测一下,当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时会形成什么。

2.双手拿起一张白纸,向两个相反的方向用力。你的发现是什么?大胆推测一下,当板块张裂拉伸时会形成什么。

3.将两本书平放在桌面上,将两块积木(代表房屋)竖着放在同一本书上,其中一块放到一本书的正中间,另外一块放到书的边缘(即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双手均匀用力,缓慢碰撞。你的发现是什么?推测一下,房屋放置在哪里比较容易倒塌(板块边缘还是内部)。

用课本演示板块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注重对学生科研探究的鼓励。这一教学实践给学生以直观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除此之外,地理实践活动还包括:搜集地理信息,制作手抄报;制作简易地理模型如地球仪、山地部位等;测量一年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模拟测量海陆温度变化或调查家乡河流水质变化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学习了地理新知识,又锻炼了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提升了地理实践和创新能力。

巧设问题,强化学生逻辑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法之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小组中,有的学生表现突出,而有的学生往往缺少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研讨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和探究学习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问题设置上要注重实效,由浅入深,可以采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形式或者表格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能。

如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农业》中“影响农业分布的自然因素”这一节教学内容,教材中知识分布比较分散,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使自己的思考不断深入。

1.出示各种农作物不同的生长习性,让学生据此帮助农作物在南北方安个简单的“家”。

2.思考在给农作物安“家”的过程中,你都想到了哪些自然因素。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

3.为什么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为什么在东北平原发展种植业,而在山区发展林业;为什么新疆长绒棉主要沿塔里木河分布;为什么杭州的“明前龙井”茶在日本栽培效果始终不好。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

4.思考洞庭湖平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这一个问题设置的目的主要是知识迁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地理逻辑思维链的形成,即培养学生正确描述、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化探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针对一些地理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现象来寻求突破,更利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季风气候时,可以利用青岛位于沿海的优势,设置以下问题: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很烫脚,而海水却是凉的,这是为什么?夏季在海边你感觉很凉爽,此时风是从哪里吹过来的?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很快理解了季风气候的成因以及风向。在学习交通运输业时,可以让学生设计在假期与父母同行的旅游方案,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目的地,设计合适的旅游路线、研究当地当时的气候特点,准备旅游相关的物品等。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这将会极大地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进阶。

地理的学科知识是基础和内驱力,学科思维能力是纽带和行动力,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目标和创新力。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做个教学的有心人,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采用符合初中学情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升他们的地理学科思维,让他们觉得初中地理学习是愉悦和幸福的。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最美教师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