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

2024-03-19景小勇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艺中华传统

■ 景小勇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页。文艺繁荣是文化昌盛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23页。习近平文化思想更是将文化的作用提高到民族复兴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历史时期,文艺应与时俱进,“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页。。而文艺之所以能够繁荣,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吸收转化、推陈出新,是一个有待突破的关键问题。

五千年中华文明给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始终位居世界强国之列。在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在文化方面,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中国文化圈也在这时形成。在交通方面,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各国,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在经济方面,虽然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但中国古代对世界经济同样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种植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在对外交往方面,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上这些都表明,中华文明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及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厚养分。作为人类历史中唯一上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有自,而且能够不断吐故纳新,实现自我革新,表现出无比坚韧的生命力,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凝结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既符合中华民族历史实践又符合当前和未来文化发展需求的宝贵内涵:既包含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等执政观,也涵盖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民族文化观,更囊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价值观。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为艺术创作和生产集聚了充足的物质材料;五千年的历史故事为艺术内涵和意趣积淀了丰富的加工素材;五千年的伦理道德为艺术审美和价值赋予了高尚的品质性灵;五千年的中华文脉为艺术传承和创新灌注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时至今日,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成分依旧是滋养文艺繁荣的重要养分。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了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第9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是深入中国人内心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自信来源,构成了中国人区别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4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镜鉴,与人民群众所共享的传统价值观相互融通,必将为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一番新的广阔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阐释、时代转化、时代运用,是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守住文艺繁荣发展原则

1. 要做到把握方向,坚守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6页。在推动文艺繁荣的过程中,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新时代文艺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不断解决当前文艺领域“有高原无高峰”等一系列发展问题,才能不断突破已有的边界,形成更多的文艺发展成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方向,另一方面要牢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在文艺创作和生产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厚资源,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宣传教育功能,把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为文艺创作和生产的价值追寻。

2. 要做到人民本位,双效统一。“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9页。在推动文艺繁荣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人民才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真正创作者、表现者、服务者、供养者和评判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艺创作和生产中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倾听人民群众的愿望,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创作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及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例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展卷人”的视角窥见传世画作的创作过程,通过刻画“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等生动、立体的工匠形象,钩沉索隐潜藏于《千里江山图》之中的人民力量与人文内涵。该作品在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4]同上,第46页。的指引下,实现“人民山水”的价值追求,歌颂中国人民的执着精神与智慧创造,摘得第十七届文华奖等一系列奖项和荣誉。作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文艺创作者应当时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自觉“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6页。

3. 要做到守正创新,匠心传承。“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0页。治国理政当如是,文艺创作亦当如是。要通过推动文艺繁荣,在全社会点燃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强大引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断增强,以满腔热忱努力实现文艺创作和生产的新突破,拓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广度和新深度,凝结社会主义文艺的新成果。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不走样的基础上勇敢创新、大胆实践。继《只此青绿》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四川省眉山市委宣传部、眉山市歌舞剧院联合创作推出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与重庆市大足区围绕大足石刻进行主题舞剧创作,与河北省曲阳县共同策划以北宋白釉孩儿枕为基点的舞剧《孩儿枕》,让文物“活起来”,以“文化+非遗”“文化+时尚”“文化+科技”等多种形式探索创新舞台艺术创作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参见张妮:《景小勇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打造文化IP,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精气神》,2023年7月17日,https://new.qq.com/rain/a/20230717A00INC00。没有高质量的创新,就没有高品质的文艺作品。要实现文艺繁荣的目标,就要求我们把文艺匠心倾注到文艺创作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唯有深沉专注、踏实敬业,坚决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才能实现守正创新、匠心传承,不断推动文艺繁荣。

4. 要做到交流互鉴,讲好故事。酒香也怕巷子深,货好还要勤吆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6页。,既是党和国家交付文艺工作者的时代重任,也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应当肩负的使命职责。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凝结了璀璨夺目的伟大文明,又在党领导下的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和催生了辉煌瞩目的伟大文化,成为了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重要构成。一方面,这一伟大成就必须而且应当以文艺交流的形式向全世界传播好、讲述好、展现好。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也需要吸纳和汲取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智慧,强健中华文化体魄。这既要把全世界优秀文艺工作者和优秀文艺成果请进国门,更要推动中国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和优秀文艺成果走出国门,实现文艺创作和生产的双向交流、互相借鉴。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艺创作和生产本领,更要努力提升掌握全世界优秀文艺成果的本领,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自建团之初就承担着展示中华文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职责使命,从《白毛女》到《荷花舞》《孔雀舞》,再到如今的《只此青绿》,通过一部部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独有的神韵和风采,发挥了“文化使节”的独特作用,成为了中华民族亮丽的“文化名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的回信精神为指引,积极探索艺术生产的新规律、新模式,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1.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文艺工作者应以古为鉴,继承发扬中华文化底蕴;师古不泥,转化文艺表现形式,赓续中华文化精髓,创造符合时代价值观念、与世界舞台相接洽的优秀作品,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相反,如果陷入西方中心论,一味鼓吹西方文化,以西方审美标准作为价值标尺,将国外奖项视为作品最高荣誉,轻视、忽略、贬低中国本土文化,那将是毫无前途可言的。

2. 聚焦表达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1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其中包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中,反映在我国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则是以伟大建党精神奠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核心是改革创新。与此同时,社会普遍层面的道德建设和家风教育事关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中国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文艺创作的素材来源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具体支撑是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正在进行的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3. 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华美学精神沉淀着厚重的生命情感,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隐含着中和含蓄的形式要求,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蕴藏着立象尽意的情境追求,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中华美学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中华文化中的色彩、形状、符号、文字、典籍、工艺、建筑以及特定的意象、题材、人物、形象标志等,都凝结着中华美学精神而形神统一、极具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创新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文艺创作中,我们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华审美取向为本位,立足中华文明,提炼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注重文艺表现形式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4. 创新文艺传播机制。社会的进步与观念的更新,拓宽了文艺服务对象、创作方式、依存机制的内涵与外延,而文艺作品的传播媒介和途径,以及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文艺作品的传播要打破原有的时空局限和接受模式,主动和现代科技融合、和互联网融合。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把握受众的需求、喜好、欣赏习惯和接受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实验,以提高作品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通过融媒体和相关途径建立文艺作品传播的体制机制框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及受众个人的优势,提升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生产消费的集约化程度。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积极适应市场化发展趋势,在文创及IP周边衍生授权、空间场景开发、品牌合作推广、数字创新、内容改编延展等方面布局发展。如设计推出《只此青绿》133款文创及衍生产品、七万余份数字藏品,销售超11万件,线下销售额超550万元,实现对民族品牌的文化赋能与文化品牌的市场化发展,带动各行业共同探索跨界融合及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5. 促进文艺交流共享。文艺作为文化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文交流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艺术的创作创新规律;另一方面,也要主动适应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把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条长远途径。“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34页。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鉴互享擘画了战略蓝图,充分展现出文艺作品对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独特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文艺中华传统
1942,文艺之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艺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