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沟通、多鼓励、少分离?帮“多动症”患儿重回“正轨”
2024-03-18刘彧灵
刘彧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即一般人们口头说的“多动症”,是儿童群体中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动作非常多、容易冲动,学龄期患儿还可能有学习困难、品行问题等症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巨大,如果不正确干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其他心理问题,甚至走上歧途。正确认识、科学引导,有助于纠正患儿行为,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多动症”的病因
调查数据显示,学龄儿童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为3%~5%,其中近50%的患儿在4岁前发病,男童患者多于女童。该病的成因目前还不清楚,普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
部分研究认为该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有“多动症”家族史儿童的患病风险更高。
2.神经递质异常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多动症”。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异常
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的额叶、大脑体积等存在异常。
4.神经发育异常
围产儿并发症(指孕28 周的胎儿到产后一周的婴儿所发生的各种疾病)如新生儿窒息等,导致胎儿脑发育异常,可能提高“多动症”的发生风险。
不良的社会或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父母罹患心理疾病,教育方式过于严苛,自身遭受欺凌等可能是患病诱因,并且会加重病情。
主要症状
1.注意障碍
注意障碍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患儿注意力的稳定性、持续性比较差,缺乏专注度和抗干扰能力。生活中表现为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持久,活动或交谈时心不在焉,做事三心二意、有始无终,经常丢东西,忘记日常安排。
2.活动过多(多动)
患儿的活动水平比正常儿童高,表现为小动作多,在座位上坐不住,扭来扭去,一会坐着一会站着,到处乱跑乱跳,安静不下来,看起来精力特别旺盛。患者话多,不分场合,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打断(打扰)别人谈话。
3.行为冲动
自控能力差,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行动好像不经大脑思考,凭兴趣做事且不顾后果。情绪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受挫后情绪低沉,或出现攻击性行为。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要即时满足,否则就会哭闹、发脾气。
4.学习困难
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大多数学龄期患儿的学习成绩比较差。
5.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患儿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感知等能力发育较差,比如难以完成手指运动、翻手、系鞋带等,分辨不清左右手。少数患儿可伴有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差、智力低下等问题。
6.品行障碍
约50%的患儿合并品行障碍,表现为具有攻击性,可能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的行为。
目前,多动症没有明确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外在症状进行判断。如果家长经过观察对照,认为孩子的情绪状态、行为活动、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异常表现,应该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正确区分“多动症”和“好动”
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动”的孩子不一定是多动症,家长在生活中可以根据下面几项标准进行辨别。
1.好动是否分场合
好动儿童的“多动”是分场合的,他们在陌生或严肃的环境中可以保持安静,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多动症”患儿的好动行为不分场合、不计后果,即使上课时也难以控制自己,小动作很多。
2.好动是否有目的性
“好动”儿童的行为往往出于某种动機,想达到某个目的,其行为多有条理、有计划、有始有终,可表现出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多动症患儿往往没有目的性,动作杂乱无章,自控能力差,有始无终。
3.注意力维持时长
“好动”儿童往往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时,可以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多动症”患儿即使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针对儿童多动症,主要采取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及其家庭特点,制定个体化长期诊疗方案,帮助其提高学习、社交和自理能力。
1.药物治疗
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注意障碍,但对多动和冲动症状的疗效有限。常用药物为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又称为哌醋甲酯、利他林)或苯异妥因,也可小剂量使用抗抑郁药、α受体拮抗剂(如可乐定)等。6岁以下患儿不建议接受药物治疗。
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教育、心理行为治疗、功能训练等方法,有助于纠正患儿的行为习惯,改善其情绪和认知问题。
患儿家长应该怎么做?
1.给予鼓励
成就感有助于强化孩子的专注度和自信心,家长可建立奖励机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强化正向行为。例如,孩子写作业时坐立不安,可统计她(他)的专注时长,与第二天进行对比。如果有所进步,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孩子进行拼图、搭积木等活动时,每完成一部分,家长应及时表扬、鼓励。
2.制订计划
通过制订计划让孩子专注于某项任务。例如,父母可以给孩子拟订一个“10分钟计划”——无论是画画、故事书还是做手工,必须坚持10分钟。达成目标时长后,父母可以给予奖励,并继续制订“15分钟计划”,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不断进步。但要注意,订立目标不可过高。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进步情况,合理调整训练方案。
3.建立规则
在家庭生活中应设立简明易懂的行为要求,并解释给孩子听,确保孩子能理解并遵守。比如,用餐时不能站起来或离开餐桌,每晚8点上床睡觉等,逐渐建立起孩子对规则的服从性。同时,对问题行为适当进行惩罚,让孩子了解违反规则的后果,减少不良行为。
4.经常沟通
亲子间进行友好、平等的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更有信任感。家长应尊重、包容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对孩子有耐心,与其一起分析问题,商讨解决方法,通过交流提高孩子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