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播音主持艺术本质与创作前景
2024-03-18孔晓亮
暴 芸 孔晓亮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成都 611330)
“人工智能”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是在1956年,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突飞猛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进而向其他领域迈进。其中,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人工智能能否称之为艺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有何特点?人工智能能否取代艺术家等问题成为当代艺术界与业界广泛关注的前沿话题之一。
一、从艺术本体论视角反思艺术本质
关于“艺术是什么”的思考由来已久,中外艺术史上,艺术观念可谓林林总总,莫衷一是。在西方,最引人注目且影响最大的是西方的艺术本体论传统。艺术本体论是以追求艺术的终极原因为中心,并据此回答艺术的所有其他问题的思想原型。从柏拉图追问美的本体开始,西方艺术本体论经历过四次变化,先后出现模仿论、理念论、表现论和形式论等艺术观念。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艺术是个人感性产物的感性论看法。
模仿论认为艺术来自于人对宇宙万物的模仿。理念论认为艺术是客观的精神的呈现。表现论或称主观精神论,“是有关艺术来自人的主观精神、情感或心理的自我表现的看法。”形式论认为艺术品是纯形式构造,反对重视艺术内容或艺术思想的观点,认为形式才是艺术的最根本内容。同时,来自中国传统的有关艺术是个人感性的产物的看法形成另一重要观念“感性论”。感性论认为艺术是个人外感事物而内心兴发意生的创作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深层的有关人生意义的直觉的形式化。”
通过艺术史中关于艺术是什么的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从模仿论、理念论、表现论到感性论无一不在强调人在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主体性的作用。人之所以模仿自然,是因为意识到自然与我不尽相同,这是主体意识的萌芽;人确立自我主体地位之后开始有意识地表达自我意识,有了表达自我的冲动,这就是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而表现主义和观念主义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感性艺术的发展,则都是人类主体意识发展达到高潮。“艺术甚至可以摆脱形式和风格,只依靠艺术家的观念而存在”。即便是艺术史中关于“形式论”的认识,虽然只重形式而反对艺术内容和艺术思想,但也强调艺术家“是从形式中得到灵感,纯粹从形式中得到灵感”,同样并不消弭艺术创作者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而这些主体意识体现在人类自我表达的欲望、与同类交流的欲望、在有限时空追求无限的欲望,这些我们称之为艺术品的灵魂。而灵魂才是艺术创作者和艺术品的关键。
在此,我们反观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基于数据运算和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对人类大量优秀艺术品的分析、模仿,从而达到再创造的一种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无法触及最核心本体的东西——人类的灵魂。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只是数据和算法的结晶,没有独特的生命体特征。同样也没有自我表达、与同类交流、追求无限的欲望渴求。因此,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只能是外在形式上高度逼真再现的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能算作真正的艺术创作。进而自然可知,人工智能并不能取代真正的艺术家。
二、人工智能主播“博弈”播音与主持艺术
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并非真正的艺术创作,人工智能也不能取代真正的艺术家。但是,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与新华社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全仿真智能AI主持人在新华社正式上岗,以及2019年3月3日全球首位AI合成女主播的正式上岗,依然在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界、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关于人工智能主播会否取代播音主持岗位?播音主持艺术核心竞争力何在?播音主持艺术的意义何在等问题引发广泛讨论。
这些疑问和担忧不无道理,人工智能主播从形象、表情、唇形等方面仿真程度已经极高,说话语音已经能够实现基本的连贯流畅。虽然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角度来看,依然存在语音发声僵化、语流节奏不顺畅、逻辑重音不准的“专业性问题”。但这只是人工智能主播的起步阶段,依目前技术进步速度来看,相信这些细节上完善并非难事,人工智能播报在形式上完全达到专业主播的程度应当指日可待。
所以,播音主持艺术将被取代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要思考播音主持艺术的功能和本体是什么。有人认为,播音主持就是标准无误地进行新闻播报和有声语言的传递。倘若站在这样的理解层面上,播音主持被取代或许成为必然。可播音主持艺术当然不仅限于此。播音主持是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的活动。”播音主持绝不是简单的、线性的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创造性的活动同样离不开上文中提到的创作者的主体意识。
播音主持艺术的主观意识体现在播音员、主持人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感受受众的存在,面前无人,心中有人。从而与受众在语言与情感上进行沟通。正如张颂所言:“有稿播音,要‘以稿件为依据’,要有一系列的创造思维的流动,去开掘和发现那里面的丰富内涵和情景意象,从中获得人文积淀、感情色彩、修辞效果和人生况味,然后,准确、鲜明、生动地形之于声,及于受众。”这是播音主持艺术主体意识的体现,也是其艺术性的体现。
同时,播音主持艺术还体现出明显的人格化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之一。人类在自然界处于弱势地位,因为有了人际传播,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才能更好的互相关联、互相合作从而在大自然中求得生存。而播音主持的传播方式就是“一种实现了传播主体的人格化,并在传播过程中处处体现人际性特点的大众传播方式,其中的人格化、人际性及大众传播正是构成主持传播的关键,亦是主持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播音主持艺术传播就是对人际传播的“模仿”。那么人工智能主播就是对人际传播“模仿的再模仿”。等大家习惯了人工智能主播,技术所带来的新鲜感被消费殆尽,观众或许将不再在乎人工智能主播说的是什么,也将不会给人工智能主播有任何反馈。“反正不是真人”的想法势必影响传播效果。因此,播音主持的艺术性与人格化传播的核心特点,是其势必不会被取代的核心要素。
然而,人工智能主播会带来这样的疑问不无道理,也让我们去反思当下业界现实。当下媒体从业人员中的确存在大量的播音员、主持人,只做到了见字出声、流利顺畅,对于稿件内容的理解、情绪的感知、观点的把握还是迷失的,只停留在声音好听、普通话标准、吐字流利等技术性指标阶段,远没有达到艺术的境界。
在人类的美术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例子。15世纪开始,欧洲流行一种微型肖像画。在那个年代,人们出趟远门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于是,水手、船员们把家人画在小铁片上,装上画框,做成项链揣在怀里。而19世纪摄影术的出现,使这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潮流突然湮灭!照片的出现,以百分百还原的极高逼真度,代替了肖像画的存在。人们直接把家人的照片放在项链中戴在身上。
如果只是从“像”的角度来说,摄影术,不就是一种人工智能状态下的绘画么?转眼间,底层的画匠们失业了。可绘画艺术消失了吗?给皇族贵胄们画肖像的大师级画家,作品进了博物馆,进了拍卖行。因为他们的画,是艺术品。
同样的道理,今天的播音主持行业,迎来了类似于当年摄影术出现的技术变革。肖像画的基本要求是“形似”,于是,当摄影术出现,它很快被取代;但是绘画艺术的“神采”,无法被取代。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只会见字出声,那就势必会被取代。但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是语言的艺术家。艺术的“神采”,永远无法被取代。
三、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前景展望
技术总是会进步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行业变革。这无可厚非,也无法避免。人工智能进入播音主持行业,必然会淘汰一批艺术水平不及格的主播,这未必是坏事。人工智能技术给了行业一次整体提升的机会。当环境变动,优胜劣汰成为必然。不合格的主播被淘汰,优秀的主播被珍惜,社会对播音主持行业的认知会更加客观、全面,这些都会促进行业优化。而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可以与人工智能主播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各司其职共同存在成长。因此,对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前景展望,可以从人工智能主播的缺陷与先天不足着手探索:
(一)抽象理解能力——深度不足
表象的模仿是人工智能的优势所在,但对其背后内在规律的把握则是计算机远远不能企及的。人工智能的学习基于大量的训练样本,而人类通常只需要小量的训练样本即可。而无法进行少样本量的学习,便无法拥有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因此在不可控突发状况发生时,人性化地处理突发状况,是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播音主持创作内在技巧中的情景再现同样需要创作者运用理解和推理能力。即指:播音员、主持人以文字稿件为依据,使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画面、场景、情绪等,在脑海中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由此而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思想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创作者极大程度地调动自己的联想力从而达到充分的“愉悦共鸣”。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所使用的高级分析、推理、决策能力对于当今的计算机语言来说显得过于高深。这些方法恰恰是播音主持艺术中的重要工具,若没有跨领域推理能力,在专业的应用当中势必会止于表层,难以深入。从而表现出肤浅、深度不足。
(二)艺术审美能力——力度不足
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很难用技术语言去衡量审美能力,譬如说我们无法分辨这首歌曲比另一首歌曲美百分之多少。但只要具备一般审美水平,我们都可以将明显美的艺术和丑的作品区分开来。审美是一个个性化的评判,但同时审美也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人与人之间可以直观地交换美的感受。同时,审美也是播音主持艺术中很重要的评价指标。作为一项语言艺术,本身就承载着美的创作和传达。在播音的过程中,语言的美感来自于文稿的理解能力,即能够基于对稿件理解的深入从而表现出恰当的以停连、语气、节奏、重音等为特征的外在表达。而在主持的过程中,语言美感高低来自于对世界观察的不同以及人文素质修养高低不同带来的语言选择和语言渲染能力的高低。
而人工智能并不具备审美能力和对世界的观察理解能力。因此无法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艺术美感。而追求语言艺术的美感则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重中之重。
(三)同理感受能力——温度不足
人工智能领域中有一个重要的热门研究领域是情感分析技术。只要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学习,人工智能就可以识别人类所表达的情绪。李开复表示这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从技术层面,或许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理解人类的情绪,但是其本身并不具备情绪也无法理解情绪,依然只能做到机械化的回馈反映。而播音主持艺术作为二度创作的表达者,面对同一篇文稿,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做出不一样的创作表达。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从外在表达技巧来看。对稿件的深入理解可以体现在重音的选择上,重音放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语气,就可表达出完全不一样的情感效果。而反观人工智能的配音作品,虽然在声音上同真声相差无几,但其在本应突出的重音上却一带而过,缺失了文稿本身应有的情感表达。因此,不断提升自己对文稿的感受能力,也是播音主持艺术未来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极大的变化。其对艺术领域造成的冲击,的确会使一批艺术素养不足的底层艺术工作者和技术人员面临着失业的危机。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有艺术家主体意识的浇灌,表现着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从这一角度来理解,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因此,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真正的艺术家。同样,人工智能主播的出现,很可能会取代一批见字发声缺少主体意识的“肉声喇叭”。但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是拥有主观能动性、拥有创造的语言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取代。在人工智能时代,播音主持艺术从业者只有不断提升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才可以真正触及语言艺术的殿堂,弥补人工智能技术先天的不足与缺憾,从而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