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节目中AI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以河南卫视“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2024-03-18朱斯齐
朱斯齐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吉林 130032)
一、河南卫视“节日系列”节目的创新探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类节目逐渐衍生出新的态势。比如说河南卫视凭借春晚的传统舞蹈《唐宫夜宴》火爆出圈,随后就推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各种传统节日为主题来进行节目制作。AI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呈现方式,给河南卫视“节日系列”节目更多元化的表达和创新,既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文化背景及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一)技术创新
在技术应用于文化类节目之前,大部分人了解传统文化是通过主持人的介绍、参观博物馆、阅读一些书籍资料等等,新兴技术的加持,给文化类节目赋予了更多可能。河南卫视“节日系列”节目运用了AR、XR、5G、三维等多种技术,让节目呈现出精彩的效果,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龙门金刚》是《七夕奇妙游》的抗鼎之作,节目播出后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和反馈,很多观众在抖音和bilibili对节目进行二次创作,最高播放量已经超过了300万,很多网友评论称“这才是特效的正确打开方式”。人民日报也对其进行转发,赞扬河南卫视的舞美以及文化输出。《龙门金刚》采用的舞蹈背景是龙门石窟真实的影像,通过前期的航拍以及后期的3D建模和染色,将龙门石窟的场景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虚拟的场景和现实的舞蹈相结合,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观感。
河南卫视在2023年的《七夕奇妙游》中又一次进行了创新,除了以往的特效+歌舞的表现形式,在技术上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在《最长情的告白》中,运用了MOCO技术,实现了十多位主人公同台出现,故事的设定是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爷爷想要利用技术实现“七十二变”达到多种乐器共同演奏的效果,这种技术也映射出奶奶患病后想要努力辨认爷爷的困境,老一辈人的爱情虽然不华丽,但那份质朴、历经岁月的沉淀更是别有一番韵味。这种技术赋能也紧扣“七夕”这一主题,让人们感慨爱情的美好。
(二)叙事创新
叙事创新是河南卫视“节日系列”节目出圈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形式大多是故事的再现或论坛式的讲述,缺乏多元、灵活的视角。要想把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讲好,就必须进行多样化的创新表达。视听化、符号化、空间化等叙事方式,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的多元表达,又能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和视听享受,无形中也会促进受众对文化的感知[1]。
《重阳奇妙游》中的《有凤来仪》采用了双人舞的形式,将凤凰元素贯穿舞蹈始终,舞蹈大致可以被分成三个部分,利用AR+VR技术把凤的前身、中间的欲火焚身、后期的涅槃重生表达得淋漓尽致。节目开篇就讲述了重阳节的传说,而且故事中的瑞鸟也出现在后续的舞蹈中,让受众更加容易理解节目的内涵及其精神象征。《清明奇妙游》中的《千里落花风》同样也是采用舞蹈的形式演绎了辛弃疾的一生,运用3D技术和数字雕刻技术,将辛弃疾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怀揣着无数理想与抱负的青年时期、白发苍苍依旧坚定却满目悲凉的赤心老将三段时期相连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辛弃疾的人物形象表达出来,舞蹈名字引用了“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中的诗句也正是表达了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增加节目的历史感和厚重感,让观众感受到深深的家国情怀。
(三)传播创新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文化类节目的传播提供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的优势,“节日系列”节目根据不同的节日分成不同的版块,观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日进行观看,bilibili更是把“节日”的每个节目都分开,划分得更加细化。河南卫视还会在节目播出时对每个版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端午奇妙游》为例,在节目播出后,根据每个节目的话题度、互动性进行分析,精准了解受众的喜好,为以后节目制作和传播确立一个明确的方向。
除此之外,河南卫视一直采用线上宣发线下联动的方式,对于一些“高光”节目,宣传组会进行二次的制作和宣发。抓住热点,使活动声量持续放大,让受众能更加切实地感受到节日的文化氛围,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在这类节目中,重要的不仅是每一个节日,还有其背后所承载的含义。这类文化类节目就像一股清流,它的节目宗旨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新媒体平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赋予新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道阻且长,但越来越多文化类节目成功出圈,是融媒体语境下对传统文化的成功探索。
二、具身技术在《鹤归来兮》中的应用
(一)具身性的概念
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将其定义为:身体是在世界上存在的媒介物,拥有一个身体,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就是介入确定的环境、参与某些计划和继续置身于其中[2]。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具身逐渐应用于文化类节目当中,换句话说,借用文化类节目作为平台具身性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具身性通俗来讲也可以看作在某一环境中,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具身既是我们从身体向世界外延的过程,又是世界向身体内化的途径,它并不是简单的把技术和情感附加于身体上,也不是人们常说的“移情”,而是在某一状态下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为文化类节目赋能。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麦克卢汉明确了人的具身性主体同时还强调了技术演进的逻辑,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但技术仍然是人体外化的手段,对身体的使用仍然需助体外化媒介[3]。
(二)具身技术在《鹤归来兮》中的应用
《中秋奇妙游》中的《鹤归来兮》节目就将具身技术运用得惟妙惟肖,它利用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舞美结合在一起,实现传播的创新性。顾名思义《鹤归来兮》的原型是“鹤”的形态,“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和吉祥的寓意,通过舞蹈的展现,表达出万物有灵、静谧祥和之美。开场是一只白鹤从月下翩然而至,停在舞台中央幻化成人形,舞蹈演员在虚拟场景中起舞。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具身技术,赋予身体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利用AR技术后期制作,舞蹈演员展翅的动作与鹤展翅同时出现在画面中,展现出同样的意蕴,仿佛是把鹤的动作通过舞蹈演员的身体展示出来,二者融为一体。随着音乐的变换,舞蹈演员化身成白鹤向天空飞去,利用鹤的飞舞进行场景的转换,使舞蹈的衔接和故事的讲述更为流畅。与此同时,屏幕上逐渐显示出刘禹锡的《秋词》,承载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不禁让人感叹道这是一场传统文化遇上技术的视觉盛宴。
具身性需要考虑技术如何赋能身体并通过身体传达文化,这也是实现文化类节目传播效果离不开的核心问题。增强技术的具身性从传统文化中塑造出具身美学,要注重身体艺术化的表达。舞台在前期的设计中,虚拟舞台的制作贴合传统文化的意蕴和内涵,演员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也经过巧妙的艺术化设计。比如说鹤性情高雅,看起来仙风道骨,所以舞蹈演员的动作设计也是昂首阔步、羽衣蹁跹;舞蹈演员模仿鹤的动作舒翼而舞,有着国泰民安的寓意,每个舞蹈动作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打磨,用身体传递文化,增强观众的沉浸感,给观众以最好的视觉效果呈现。
(三)具身技术在文化类节目中的创新策略
从具身性在《鹤归来兮》节目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河南卫视借助具身技术,不仅通过舞蹈演员的身体表达出文化的内化和外延,而且还与观众建立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艺术美学来看,观众能够沉浸式感受舞蹈的美感以及传统文化的演绎,才是能够推动文化类节目传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探究文化类节目的创新策略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节目的传播内容,更应该利用好技术对节目形式进行助力,二者结合更好地与受众搭建情感联系。
具身技术更适用于叙事性比较强的节目中,舞蹈演员作为媒介,通过所演绎的历史故事进行想象叙事,舞蹈演员与历史故事融入得越好,越能实现具身美学叙事。在河南卫视“节日系列”节目中,有很多节目都运用了具身技术,通过舞蹈演员的身体表达历史典故,将名人故事巧妙地糅合在节目当中。这种技术在其他文化类节目当中也同样适用,比如我国首档世遗节目《万里走单骑》,它主要是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向观众展示我们国家的世界遗产地,去挖掘世遗的独特价值及其文化内涵。这档节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现场访谈、无人机摄影、动画模拟等多种方式,把世界遗产地的面貌以灵动、立体和生活化方式展现给观众。但是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距离感,可以利用具身技术将世遗转换成一个个的小故事,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把文化符号内化于身体来进行传播,其目的在于塑造共意空间,构建文化话语秩序,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基于此点出发的国家话语[4]。
三、技术赋能下文化类节目遇到的困境
(一)传播主体出现瓶颈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日趋成熟,改变了以传统媒体为主的传播格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技术赋能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产生裂变,不仅弱化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而且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传播结构。“去中心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鼓励文化类节目创作者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升创作门槛。但是随着社会的智能化、社交化和移动化,主流媒体的地位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算法推荐为主的自媒体平台。传播主体困于信息茧房的狭隘视域中逐渐沦为数字技术的附庸,加剧了“传播圈层内部的同质化与圈层的极端化[5]。自媒体平台的商业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传播主体过度追求娱乐化的内容,违背传播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
(二)传播内容出现瓶颈
技术赋能文化类节目需要适应不同的内容和创作方式,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并没有提升内容的质量,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内容困境。任何类型的节目经过井喷期,不可避免的都会造成内容的同质化,文化类节目也不例外。随着算法推荐和网络过滤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可以精准捕捉每个人感兴趣的话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送。但是只推荐用户感兴趣的话题,长此以往就缺乏了多样性和新鲜感,每位受众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内容同质化的趋势就越来越严重。而且依赖算法推荐的新媒体平台,大多推荐的都是热门话题或者热点事件,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内容侵权和失真问题,信息传播的链条越长,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传播。
(三)传播渠道出现瓶颈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河南卫视“节日系列”节目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IP,深挖传统文化蕴涵的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从而打造众多文化IP。我们从小接触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等等,都能用技术手段进行现代化的表达,形成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牌。但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渠道方面,仍然有所欠缺,文化类节目具有显著的象征性资本价值,但目前相当一部分节目仍缺乏在地化和全球传播的比较视野,节目对话缺乏时空张力,进而导致文化类节目难以进行有效的海外输出,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普遍偏低[6]。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传播途径,在保留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时代特色,与国际接轨,从科技、文化、舞美等各个方面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国特色。
四、总结与展望
近几年我们能看到文化类节目的形式更加多元化,这离不开AI技术的赋能,文化类节目不仅仅局限于读书鉴宝,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关注更为广博的历史风韵、人文情怀。以前只能在博物馆看到的文物,现在通过AI、3D等多种技术,观众可以从荧屏中看到文物360度全方位的呈现,同时还采用AR、VR等技术实现场景再现,表演舞台不断延伸,增强观众的参与感,给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技术不仅仅起到支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引领”和“赋能”,我们要充分运用好数字化的能力,用科技赋能文化,让技术有思想,视觉有灵魂,实现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系列节目的“审美高级”。要把孤立的事件和要素通过传统故事串联起来,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表达,使文物透过荧幕“活”起来。
在当前的碎片化时代,新媒体平台不断进行垂直细分,从“和诗以歌”到“科技赋能”,不断实现文化类节目的多元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理清技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不能本末倒置,过于注重技术的表现而冲淡文化节目的内涵,人们在沉迷于技术带来的无限遐想时,一定不能忘记历久弥新而又生生不息的是传统文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