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发女孩”事件对视听内容平台治理的启示
2024-03-18贾钊昊
贾钊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州 510006)
近年来,随着各种短视频与直播平台的兴起,互联网草根阶级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发声的机会,以此涌现出了不少优质的创作内容与网络红人,然而同时这也导致许多消极现象接踵而至,随着寻亲男孩刘学州自杀身亡、网红“管管”直播期间服农药离世、“粉发女孩”因网暴而自杀等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一个过去常被人们所忽略的问题重新进入到了大众视野当中,那就是新媒体平台上的网络暴力现象。由于发言门槛低,一些新媒体用户会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内容,或通过人肉搜索揭露当事者隐私,运用媒介力量对未经证实的情况进行主观的道德评判,道德绑架当事人,有的甚至还会演化成现实中的冲突,对特定客体的合法权益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1]。
网络暴力属于软暴力范畴,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失范行为,其不仅突破了道德的底线,还时常伴随着违法犯罪行为,有悖互联网法治精神,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具有隐蔽性强、识别难度高的特点,因此在初期常不容易被平台监管方所察觉,其中包括一些美化暴力、煽动仇恨、挑起对立、引战的言论,由于这些言论大多不带有污秽敏感字眼,因此往往能轻松通过机械审查环节,等到被监管人员发现时,可能已变成了热点事件或引发了舆情危机[2]。可见,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尽早发现、介入、干预网络暴力,值得各大网络视听平台认真思考,本文将以“粉发女孩”遭遇网暴而离世这一事件为例,通过对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指出一些可能是诱发网络暴力的原因供视听平台监管方进行参考。
一、提防视听内容围绕热点事件产生“信息回音室”
“回音室效应”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以夸张或其他扭曲的形式重复,从而造成这些信息就是全部事实的假象[3]。新媒体视听平台对用户进行内容推送大多依赖智能算法,通过分析用户偏好来为其推荐对应内容。在这种内容推送机制的作用下,用户体验得到了巨大提升,然而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方面,智能算法推荐会使用户难以看到除自己喜好以外的内容,使其终日沉浸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内容推送中,无法准确了解到客观世界的变化。另一方面,若视听内容中含有不良导向的因素,也会在智能推送的机制下被不断放大,内容的不良导向将进一步极化。若一些视听内容诱发了网络暴力事件或其本身就含有网络暴力因素,那么在“回音室效应”的作用下,作为施暴者一方非但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变本加厉,而受害人也会看到越来越多侮辱、唾骂、攻击性的内容,其所遭受的心理伤害也将随之增加。
在此次“粉发女孩”遭遇网暴离世的事件中,许多用户一开始是抱着看客的心态浏览了其中一则有关的推送内容。然而,用户第一次选择浏览内容中所含的倾向性将会决定其后续所浏览有关内容的性质,若第一次浏览的内容是对该女孩的谩骂与指责,那么其后续将会收到更多攻击该女孩的内容,且频率会越来越高、言论也会越来越偏激,最终有可能导致该用户也加入到谴责这位女孩的队伍中,并帮助传播扩散相关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时该名女孩已经出面澄清了相关事实,也通过视频发布的方式向网友做出了相应解释,甚至试图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这些信息难以被参与网络暴力的用户群体所知晓,并不是这些用户不愿意去了解整件事情的真相,而是算法推送机制为了迎合他们的偏好将这些与其之前所浏览内容倾向性不一致的信息过滤掉了。可见在智能算法推荐的作用下,任何不起眼的内容都有可能产生“回音室效应”,进而引发网络暴力。对此视听平台可以考虑引入差额算法机制,使对同一用户围绕某一特定事件每次推送的内容在视角倾向性上形成偏差,从而将更多含有不同观点意见的信息呈现给用户,引导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各方各面,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二、注意二次创作内容所涉及的侵权问题
在视听平台上传播的内容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二次创作的类型,即使用已存在的著作物进行仿作、改编、引用,将其演绎出新的意义[4]。在新媒体时代,用户一旦将自己的作品上传便失去了对内容的控制权,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角度对作品内容进行解读,从而赋予其新的含义。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些二次创作的角度也千奇百怪,其中既有积极向上的也有低俗恶搞的,但无论如何有一项原则都应该被网友自觉遵守,那就是改编二创的内容不应该侵犯到原作者的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这既是公民网络素质的底线要求,也是法治精神在互联网领域中的体现。
然而现阶段我国网民的法律意识仍有待提升,许多视频内容一旦在平台上火起来后便会引来许多网友进行恶搞、剪辑、拼接、鬼畜,更有部分人为了获得关注度与流量利用视频内容对创作者进行造谣与诽谤,以一些特别偏激的角度对内容中的各种元素进行过度解读,从而吸引到众多网友前来围观并共同声讨创作者,网络暴力很容易就此发生。显然,这些用户的行为已经突破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会对整个互联网环境造成巨大危害,需要平台监管方重点留意。
以本次“粉发女孩”遭遇网暴离世事件为例,在女孩上传第一则视频内容后,有一些网友便对其行为产生了质疑,“头发染成粉色一看就是不务正业的样子”“视频中的女孩是不是陪酒女”、“在病人床前拍视频显然是想吃人血馒头”“这个录取通知书可能是仿造的”等等,总之各种不怀好意的揣测接踵而至,且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其中并根据这些臆想出来的情况将原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进而招来更多人对当事人进行道德批判,更有甚者对女孩进行了人肉搜索并将其个人资料曝光在网络平台上。尽管后来该女孩也尝试发布新视频内容对网友的质疑揣测进行反驳与澄清,但许多网友仍秉着“解释就是掩饰”这一观点对该女孩穷追猛打,最初的质疑揣测也逐渐变成了恶意造谣和中伤,越来越多的负面标签被贴到了女孩的身上。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粉发女孩”多项权益受到了侵害,先是被网友恶意揣测与造谣导致名誉权受损,然后是被人肉搜索导致个人生活隐私被曝光在互联网上,再是被网友利用自己的个人生活照片进一步造谣令肖像权也被无情侵犯。也许她本人在发布第一条视频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这条视频而成为众矢之的,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们也不会想到自己一句不经意间说出的话会在日后带走一条年轻的生命,在这背后所反映出的是互联网民众淡漠的法律意识,以及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于用户所上传视频内容的版权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24条列出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原作品的特殊情形,但也明确规定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原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即必须满足合理使用制度,可见二次创作行为应属于法律中所罗列出的情况,且必须遵守法律的相关约束[5]。然而,在“粉发女孩”遭遇网暴这一案例中,网友对其原视频进行恶意剪辑、编造、篡改等行为首先没有指明视频的来源与出处,并且对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造成了严重侵害,再者招致众多不知情网友涌入原视频的留言区中进行谩骂,这显然已经违反了《著作权法》中对二次创作行为的相关规定。
因此,作为平台监管方必须要对二次创作内容的版权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对二次创作的内容重点关注严格把关,通过提高造谣与编纂的门槛来减小网络暴力产生的机会。现今视听平台上经常会流行一些“网络热梗”,其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二次创作内容,但对这些内容的版权审核却很容易被平台忽略,这一来可能是技术层面原因,二来可能是出于成本考量,尽管如此平台方面仍需要尽快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YouTube与bilibili平台上,所有二次创作内容必须在视频下方注明片段的来源出处,甚至是所用到的背景音乐也必须标注这些信息,视听平台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三、适当提高用户发表言论的门槛
有些时候,人们会分享或发表一些可能引发网络暴力的内容,但其原本动机并不是要挑起网络暴力,也许用户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脱口而出的一句玩笑或者调侃会为日后引发大范围网络暴力事件而埋下伏笔。在此次“粉发女孩”遭遇网暴事件中,有网友在其发布的第一条视频下方评论区中指出这种对着卧床病人拍视频的行为存在不妥,本来这只是一句主观的评论且并不含有任何情绪化的表达,可能是受该名网友自身价值观与既有认知的影响,他认为这种行为会侵犯到病人的隐私,然而在此留言下方的网友回复中出现了许多“吃人血馒头”“卖惨”“博关注”等带有极端情绪化的用语,各种谩骂与声讨也随之而来。
由于互联网平台上的发声成本极低且基本不存在发言门槛,因此许多低素质用户或别有用心之人会利用这种机会来宣泄自身情绪,甚至刻意煽动网友情绪来制造混乱,通过对一些内容细节进行无限放大、歪曲解读而吸引网友对创作者进行人身攻击,例如“网络职业水军”“网课爆破手”等群体,可见若能适当提升互联网视听平台上的发言门槛,能将一些低素质的发言过滤掉,从而预防网络暴力发生。以bilibili平台为例,任何用户如果想在平台上发布视频、发表评论、点赞投票都必须先通过平台设置的入站考试,因此视听平台不妨参考B站在用户注册时安排一次网络素质测试,只有通过测试者才能完成账号注册,同时定期对用户的发言资格进行复核,采用完成指定课程学习或通过相应考核等方式,从源头上保障用户发言的质量。
四、关注平台内容中的“标签化”现象
“标签化”是刻板印象的一种表现,与用户原有的认知基础及其长期所受各种媒体内容的影响有关,不同的标签伴随着不同的主观情感好恶评价,很容易引发用户情绪的波动,这导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会借此制造舆论事件,利用人们非理性批判的思维模式而煽动网络暴力[6]。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法避免使用各种标签来对特定事物进行标记,这是一个简化认知过程与信息处理步骤的有效方式,因为人体有限的精力无法对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进行详细地分析与处理。然而,由于标签本身带有情感好恶与价值评判标准,因此这种运用标签来标记事物的认知方法是不可能实现客观公正的,其中必定会含有大量的偏见。
在此次“粉发女孩”遭遇网暴事件中,许多网友将“女孩把头发染成粉色”这一行为与“放荡”“不自爱”“轻浮”“不务正业”等标签相关联,该现象绝不是个例。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个人穿着打扮不应被当成对整个人评价的全部依据,更何况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网络环境中,只要不违反社会道德与公序良俗,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外在形象的权利,而互联网用户也理所应当包容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显然将头发染成粉色并不违背公序良俗,然而网友们却依旧揪着这位“粉发女孩”穷追猛打,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该女孩成功取得了某知名985高校的保研资格,而这一现实情况与众多网友心中对染发青少年的刻板印象并不相符,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既有认知体系,导致认知不协调,于是这些网友便开始捏造“录取通知书是假的”“一看就是个陪酒的”等谣言,试图缓解认知不协调状态给自己带来的不安全感。
针对这一点,网络视听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用户破除一些负面情绪化的刻板印象,从而降低网络暴力的发生概率。一方面,可以将一些“标签化”的关键词列入到识别范围,对频繁使用“标签化”用语的用户进行善意提示,并将其发言内容列为人工审核的重点关注对象。另一方面,视听平台可以与一些专业人士进行合作策划,在视频开头处插入一些公益广告来引导用户友善发言,共同抵制网络暴力。尽管人们内心中的各种刻板印象是长年累月逐渐形成的,其认知的扭转并非是一朝一夕间便可实现的,但如今互联网已经高度发达,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通过视听内容来获取信息,这一过程必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借此契机合理宣传各种向善内容使观众耳濡目染,可有助于构建和谐友善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