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在下班后8小时吗
2024-03-17白简简
白简简
看到知乎上有个热门讨论,“人生的价值不体现在你工作的8 小时,而体现在你下班后的8 小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底下1000 多个回答,不乏职场专家、心理学家亲自下场的“专业解读”;而更多的,是普通年轻人的“现身说法”。
开头所述问题其实有一个预设,那就是工作和生活,默认有天然的“矛盾”。才不,我们可以选择,都要。
工作目标不等于人生目标,但应该是人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万不要否认职业对人的重要性,我们很多的成长瞬间和成就感就来自职场。如同我们的父母、祖父母聊起“大厂”的激情岁月,他们为之燃烧过青春的“职场”,高高兴兴上班,高高兴兴下班,工友亦是朋友。这样的工作,无论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今天的年轻人把时间分成上班和下班,区分的其实是一种情绪。上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工作中那些消耗你的人和事,凭借互联网的无孔不入,可能还要延续到下班后。而人生价值,肯定不来自这些消耗自己的东西。
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预设,就是将上班8 小时和下班8 小时视为唯一的切割方式。显然,这不是多么精确和科学的做法。划分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开心阶段和不开心阶段,蛰伏阶段和一鸣惊人阶段……这些阶段界限模糊且重叠,互相矛盾又互相影响。
既然切割标准都不存在,那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呢?其实是对从职场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追寻。任何事物一旦“上价值”,就显得十分宏大,但人生价值这件事,任何人都需要。
到工作的第十年,我发现自己陷入了迷茫。首先,新鲜感消失了,工作所带来的“ 哇”,渐渐变成按部就班的“哦”;其次,成就感在减弱,曾经一件“作品”的完成能抵消一切前期的辛劳,而现在“作品”逐渐成为“产品”,收入之外的获得感式微;最后,对未来愈发不明晰,曾经将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深度绑定,那么当对职业产生犹疑,人生之海也就升起了薄雾。
后来,我把上下班的问题,用另一种方式来划分:完成本职工作和完成本职工作之后。也就是,我们要同时拥有“升职的自信”和“离职的自信”,或者说“职场的自信”和“人生的自信”。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份工作中,做到我所能做到的最好,而当我与这份工作互相不再需要,我也還能有下一个选择。有选择的人生,精彩的可能性自然是更大的。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寻找意义的过程。职场是一条道路,陪伴家人与朋友,学习与自我提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都是道路——并非要与职场生生割裂开来。就像那个问题下还有网友回答,建议在8 小时工作之外找到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情,然后发展为自己的工作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