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机构建筑空间适应性研究*

2024-03-16董铁鑫周碧瑶张璐DONGTiexinZHOUBiyaoZHANGLu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1期
关键词:包头市医养适应性

董铁鑫 周碧瑶 张璐 DONG Tiexin ZHOU Biyao ZHANG Lu

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内蒙古包头市严峻的养老形势与养老机构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内蒙古包头市城镇养老机构现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为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包头市养老机构“医疗+养老”特征,提出医养结合模式下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建筑设计;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空间适应性

1 研究背景

从内蒙古包头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来看,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7.42%,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4.88%,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文探讨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机构建筑空间适应性设计,使空间既满足老年人基础使用条件,又满足老年人身心发展需求。

1.1 研究范围

根据使用人群差异可将养老设施分为社会养老设施与社区养老设施两种。本文探讨的养老机构主要是指可满足老年人短期或长期居住的生活照料与娱乐康养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能接待自理型、介助型和介护型老年人。以内蒙古包头市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功能空间配置,针对医疗康复功能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及护理照料空间提出设计策略。

1.2 研究现状

PACE是美国典型的医养结合模式,该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专业医疗和生活照护等综合服务。英国养老机构基于“综合照护”理念进行资源整合,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科学的医养结合服务。日本养老机构发展速度较快,率先采用医养结合创新转型发展模式,将医疗护理服务与生活照料服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项服务。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与医疗建筑设计等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较少。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在《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中强调空间适老化设计,提出养老机构空间的“疗愈性”。袁晓航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养结合新模式并提出创新性建议。

2 包头市养老设施现状

包头市现有养老机构主要分布于昆都仑区、青山区、九原区、东河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石拐区等,白云鄂博矿区与土默特右旗无养老机构(见表1)。从养老机构数量上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表1 包头市养老机构数量及床位数分布概况

包头市未将养老机构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存在综合布局不均衡、辐射面窄、惠及人群少等问题。调研发现多数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康体健身空间、文化娱乐空间和医疗康复空间等未进行合理化设计,导致出现功能流线杂乱、空间缺乏连续性、室内外环境不舒适、养老需求与建筑空间设计不适应等情况,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故需对养老机构建筑空间适应性设计进行优化与改进(见图1,2)。

1 包头兴胜敬老院室外

2 包头兴胜敬老院室内

3 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机构空间适应性研究

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设计应根据“医疗+养老”的不同使用功能对空间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有效分隔与联系,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通过调整优化空间形式,设计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空间,并从“医疗”“养老”综合使用层面考虑老年人医养需求。

3.1 空间流动的导向性

引导老年人行动方向是养老机构建筑空间导向性处理的重要手段,用连续排列的空间设计引导老年人行动方向,如利用空间色彩将地面图案进行方向性组织;利用柱子、墙面、光线设计等引起老年人注意而使其自觉跟随行走路线。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与记忆力下降,在养老机构中行走不便,通过梳理空间布局增强空间路径的通畅性。以空间布局为主要引导方式,标识牌为辅助引导方式,明确养老机构空间的导向性,使老年人安全便捷地行走。

3.2 空间序列的连续性

养老机构空间序列布置对老年人日常使用具有重要影响,连续性空间序列使不同单元空间存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关系,前一空间成为下一空间的铺垫前序,并在后续空间布局中增强空间表达效果。养老机构空间组织的连续性主要通过居住空间、休闲娱乐空间、餐饮空间、医养康复空间和交通空间等多个单元空间进行表现,老年人经过不同空间时不会感到突兀,在引发某种共鸣的同时方便老年人行为活动。

3.3 空间目标的可达性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需使用拐杖或轮椅等辅助设备,故养老机构必须保证空间的可达性与合理性,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

4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空间

建筑由功能各异但又相互联系的单元空间构成,其空间布局的组织形式即整个系统层面上各单元空间的均衡性及内在关系。养老机构空间的功能性是第一要素,应在空间序列组织中保证不同功能的合理联系,以老年人生活流线为基础,采用多种空间设计手法构建完整、统一的“医”“养”结合空间序列,保证使用的便利性与舒适性。空间布局不同,建筑流线形式也存在差别。调研发现,包头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空间主要包括医养空间单独相邻布置、医养空间单独分离布置、医养空间分散布置和医养空间结合布置4种基本类型(见表2)。

表2 “医”+“养”结合空间分布类型

“医”空间具有老年人日常生活体检、基础治疗、康复锻炼等要求,主要包括诊疗室、康复保健室及医药室等。“养”空间具有可持续照料服务、适老化配套设施等需求,主要包括休闲会所、健身房、娱乐室、健康管理中心、心理咨询室与老年学习中心等空间。调研发现,除健康咨询、就诊治疗和康复训练外,包头市老年人诊疗与取药的服务需求量较大,且随老年人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因此,养老机构医养空间需满足老年人最基本的诊疗、取药、输液等需求。“医”空间可采用简单、整齐的矩形平面增加空间利用率,矩形平面给人宁静、舒适之感。开窗应尽量朝向景观,既可使老年人放松心情,又能激发其快速恢复信心,对治疗有益。“养”空间注重建筑空间的精神情感与审美表现。养老机构的空间适应性还应结合老年人日常活动进行组织,如老年人经过入口、门厅、走廊、休闲娱乐区、休息区、居室等不同类型空间,在行进或停留中体验空间变化,得到情感慰藉与升华。养老机构流线组织需保证不同功能空间具有合理联系,满足健康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及照护老年人完整的空间适应性设计。

5 优化策略

在功能单元、空间模式与空间组织等相关要素基础上,结合医养空间流动的导向性、空间序列的连续性和空间目标的可达性,对内蒙古包头市城镇养老机构进行差异化分析,实现建筑空间适应性设计与空间优化(见图3)。

3 医养结合模式下空间适应性分析

5.1 优化功能空间利用率

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其对生活空间的需求表现出一定特殊性。通过改进与调整各类空间的功能配置,提高养老机构空间利用率,使空间满足老年人日常使用需求。利用“回”字形布局,保证老年人动线与运营服务动线相对最短,实现运营集约化空间效果。关注采光、通风,打造串并联室外庭院小空间,放大灰空间,采用优美且适宜养生的环境弱化郊区地段性,以适老化为基础,会所为核心,服务为关键,营造适宜的养老生活空间。

5.2 提升空间设计关联性

养老机构空间设计关联性既需多个功能空间单元的连续性排列,又需满足老年人的视觉导向和细微空间变化。可持续照料的医养结合空间应加强全面健康保障,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助→护理的一站式可持续照料服务。

5.3 增加空间序列氛围感

养老机构空间序列的组织形式是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可利用不同空间尺度、比例、颜色、形态与空间层次烘托并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感受,使老年人产生舒适感、亲切感、私密感。如圆形空间围合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安全感;长方形空间相对简单,给人带来安静、舒适的感受;弯曲空间的线条相对自由,可营造亲切、自然的生活氛围,使老年人产生情感共鸣,激发相应的行为活动。

6 结语

为应对老龄化趋势,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兴建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构建可同时服务健康老年人的活力颐乐型、高龄老年人的养护介助型和护理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型综合养老机构。多维度打造医养结合模式下集生活照料、医护康复、文娱社交于一体的养老机构,在提供品质服务的同时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

猜你喜欢

包头市医养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医养当兴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