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现象学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场所氛围研究
2024-03-16喻冬冬韦腾峰YUDongdongWEITengfeng
喻冬冬 韦腾峰 YU Dongdong WEI Tengfeng
知觉现象学强调主客体间的交互体验,氛围强调主客体间的印象感受。基于知觉现象学“身体在场”的体验,从“空间氛围”与“场所事件”两个方面分析氛围与场所的关系,运用场所氛围概念解读高校图书馆空间,探索知觉现象学对当代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内在影响与启发。
知觉现象学;空间氛围;场所事件
0 引言
现象学哲学是20世纪主要哲学学派之一,梅洛·庞蒂是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他在《知觉现象学》中倡导人们关注身体感知和知觉体验,研究人及事物在此种体验中的呈现,并重新思考人类存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研究探讨建筑现象学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内在影响,重视主客体间氛围交互,营造人在时空结构下的综合体验。从“空间氛围”和“场所事件”两个方面分析氛围与场所的关系,立足于人“身体在场”的角度,总结场所氛围与情感事件在人(主体)视角下所蕴含的特性。
1 空间氛围
知觉现象学关注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体验,氛围将客体环境因素与主体在该环境中的身体感受形成内在联系。氛围“介于之间”的特性决定了创造氛围美学必须联系“客体的表达”和“主体的接受”。知觉现象学视域下氛围可被客体营造并影响人(主体)的主观情绪,同时需通过主客体间相互影响,与场所中事件产生密切联系。
2 场所事件
知觉现象学关注主体行为与客体环境的交互,场所的形成源于空间中事件活动的产生。空间中若存在人的行为活动,则成为连接主体情感、价值及意义的场所。事件的发生意味着主体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了该场所,主体行为与场所发生互动,场所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打动并包裹着主体,使主体感受到场所的综合氛围,即事件效应。场所容纳了空间中的事件,氛围决定了事件效应。在“行为-事件-场所”关系中,将行为理解为偏向于体验者(人)的主体事件和偏向于感知对象(场所)的客体事件,两者在感知过程中的综合体验。主体行为与场所互动中发生的事件称为主体事件,即主体接受。不依赖于主体而独立存在的事件,称为客体事件,即客体表达。人是事件的主体,是执行者和承载者。通过场所体验,客体被主体所感知并给主体带来记忆和联觉,场所氛围通过主体行为被营造。人在空间中通过主体事件,用“身体在场”的感知与空间联动,占据该场所并形成记忆;客体事件赋予场所以静态特征,表达其空间属性与内在含蓄性,使人印象深刻。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中庭顶部的十字光影,呈现出场所的形态和精神性,凸显其形式属性与外在表现性。客体通过营造混凝土与光的力量感,主体通过对十字光影的联觉,两者同时发挥作用,图书馆中庭空间呈现教堂般的神圣感,成为感受神性的场所。主体事件作为场所氛围体验感知,客体事件作为场所氛围的表达。主体通过“身体在场”与客体在同一时空融为整体,经过心理图式过滤生成新的意象,继而通过记忆和联觉激起主体审美情感,在场所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场所创造了潜在条件,其中价值的表达与掌握均在行为事件中完成。综上所述,知觉现象学视域下氛围是空间属性,场所是事件属性。事件使空间氛围迈向场所精神,场所氛围的研究需要关注空间的自身属性与行为事件。
3 案例分析
3.1 深圳大学图书馆
3.1.1 场所意义
深圳大学图书馆是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场所,其区位和形式均体现出作为知识殿堂的重要性和象征性。图书馆位于深圳大学核心区南北与东西轴线的交叉点,与校园中心广场相对应,成为整个校园的视觉中心,体现出图书馆的标志性和超日常的仪式感(见图1)。深圳大学图书馆方正简洁的立方体造型、具有韵律感的条形窗及凸出墙体的立面,使整个建筑宛如纪念碑,营造出图书馆精神性和仪式感的场所氛围。不仅提供了安静、专注和思考的空间,而且为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彰显出深圳大学对于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1 深圳大学图书馆区位(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1.2 空间氛围
1)尺度 深圳大学图书馆中庭空间为6层通高的15m×18m立方体,为整个建筑增添了变化,营造出宽敞、自由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可放松、自由思考的空间。同时,光线和气流在此空间自由流动,增加了整个建筑的通透感。
2)材质 深圳大学图书馆内部公共空间地面均为木质铺砖,圆柱由木饰面包裹。木制铺砖和木饰面圆柱呈现出温暖、柔和、自然的特质,该特质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图书馆内部公共空间墙面采用浅黄色质感涂料,营造出柔和而明亮的氛围,装饰后的墙面呈现浮雕的立体效果。中庭设置垂直绿化和网架天窗,给人亲近自然的感觉。
3.1.3 场所氛围
深圳大学图书馆中庭公共空间的场所氛围与其事件活动相关。从中心广场前往图书馆,踩在平缓的石板路拾级而上,潺潺流水消失于身后,此种视觉的仰视与身体的前倾体现出隆重的仪式感。图书馆1层架空广场景墙将视线引向两侧双跑楼梯,图书馆入口设置于2层架空平台,站在入口回望走过的中心广场与远处的杜鹃山,远山近水,尽收眼底(见图2)。
2 深圳大学图书馆中庭空间(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书馆内部空间围绕中庭展开,网架天窗漫射下来的光线笼罩整个中庭空间,绿萝藤条从顶层垂下,1层流水声在此时格外清脆,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人仿佛仍置身于中心广场的潺潺流水和茵茵绿草之间。若不用身体体验,仅想象眼前的氛围,则无法完全被其感染。
3.2 清华大学图书馆
3.2.1 场所意义
1)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场所特征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经多次扩建和改造后,仍呈现和谐统一的特征。清华大学图书馆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见证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是清华大学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2)人们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中的体验 清华大学图书馆承载着师生学习、探索及思考的期望和愿景。在此场所中,人们能感受到安静、肃穆和温馨,上述特征与学术研究的氛围和要求相得益彰。
3)清华大学图书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
3.2.2 历史延续
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群的场所氛围是基于历史建筑原型的延续和强化。从清华大礼堂前往图书馆,远远望去可看到图书馆新馆立面延续了老馆的三段式构图,采用相同的建筑材料和颜色,以与老馆建立视觉对话关系。新馆条形窗头的弧形、半圆拱门等元素呼应了老馆的圆拱窗和半圆拱廊,加强了与老馆的视觉连续性。此外,连续的拱廊、深邃的光影及布满红墙的爬山虎均为场所增加了氛围感,强化了人们对时间和历史的感知。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群呈现历史延续和传承的文化氛围,此种氛围使人们感受到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增强清华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2.3 材质构建
清华大学图书馆采用红砖延续建筑场所的记忆,营造场所氛围。红砖灰瓦是清华学子的集体记忆,故图书馆加建和扩建仍采用红砖。老馆采用清水红砖建造,通过不同的砌筑手法创造多种图案,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和四期主体结构使用钢筋混凝土,外立面材料使用大量红砖,局部选用色彩、质感、尺寸与红砖相近的饰面贴砖代替。材料处理上采用不同的砌筑手法打造凹凸纹理,延续清华人的集体记忆,并营造建筑的场所氛围。
3.2.4 空间体验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与老馆围合而成的入口庭院为内凹式庭院,不仅巧妙地处理了新旧馆主要入口、图书馆及礼堂的关系,成为新旧馆的过渡空间,同时丰富了图书馆的空间情感。院内有浅水池,池内为青铜喷泉,周围是植物花卉、名人雕像及石凳桌椅。入口庭院水池喷泉的流水声、图书馆门前石板的脚步声及同学们的喃喃私语给人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见图3)。
3 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入口庭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以中庭检索大厅为核心,整个图书馆的空间氛围和感官体验均围绕该核心展开,开架阅览室围绕核心布置。通过拱门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中庭空间,光线从“井”字天窗漫射下来,笼罩整个大厅,给人带来愉悦体验。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中庭的双跑楼梯、2层退台、围绕中庭的垂直绿化、屋顶天窗等共同营造轻松愉悦的空间氛围和感官体验。位于中庭的学习桌椅为自习提供了条件,营造出文化氛围(见图4)。
4 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中庭检索大厅(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 结语
基于知觉现象学理论,从两个方面探讨场所氛围理论:①空间氛围既能被客观环境营造,又能影响人的主观感知,同时使主客体间的间隙得以弥合;②场所事件让空间成为具有记忆和意义的场所,并成为主体行为和场所之间的中介。场所事件催化空间氛围进一步转化为场所精神,即场所氛围同时包含建筑空间氛围和事件效应。以高校图书馆为例,立足于人的角度,从主体与客体出发探索其形式建构。